李煜微不可察的點了點頭。
的確,求援的狼煙經過一段井噴式的爆發期過後,如今已經徹底銷聲匿跡。
最少有一個月,李煜幾乎沒再看到過有狼煙升起。
曾經那些燃煙的城鎮、屯堡,要麼是失陷了。
要麼,就是守軍認清了眼下局勢,對援軍已經不抱期待。
與其浪費糞便、木柴及炭硝等物資做那無用功,還不如留待寒日燒炕取暖。
起碼後者能讓他們自己活得更久。
將心比心,眼下這種食人怪物的存在,還具備極強的傳染性。
幸存地方官吏,在勉力度過屍疫的首次突然爆發後,大多都能意識到一點。
眼下兵力空虛的幽州......遼東恐怕至少半載都沒有援軍可言。
當然,一些人對大順朝廷,普遍還是抱以樂觀的心態。
遼東有關寧錦防線層層阻隔,尤其是配上山海雄關的天險兜底。
很多不知情的官吏,自信如今屍疫波及之範圍,也不過是局限遼東一地罷了。
大順朝廷坐擁天下之兵,就總有於遼東卷土重來的那一日。
......
“既然狼煙皆停,那我等何不續起狼煙,”今日場合,趙鐘嶽不敢多賣關子,直接拋出了他最樸素的想法。
“來為這百裡之地,做一盞指路明燈?”
很簡單的道理。
狼煙起,是為求援。
狼煙不熄,就意味著城防不失,守軍還在堅持。
這是隨便一個邊民都能知道的常識。
撫遠衛城燃起狼煙,不單這縣城裡掙紮求存的百姓能看到。
就連方圓數十裡內的山林,其中躲藏的百姓也有很大概率能看到。
自趙鐘嶽接觸城中內務過後,他覺得眼下撫遠衛城的情況很是分明。
李煜有糧、有兵器、有城防......好似什麼都不缺。
但就缺一項......人手緊缺。
之所以物資豐沛,就是因為城裡沒有多少活人了。
況且,人少兵就少,兵少......就總是缺了些安身立命的底氣。
趙鐘嶽所獻,其實是一條聚民策。
當然,也同樣存有隱患。
“鐘嶽。”
李煜很快就點出了其中兩點。
“此計眼下斷不可行。”
“燃煙,固然可使百姓蜂擁而至,我卻唯恐那群屍,亦尾隨而來。”
李煜的語氣不重,卻字字戳在要害。
但是,倒也不必全盤否定。
李煜看著因為沒能得到認可而有些沮喪的趙鐘嶽,說道,“一月。”
他豎起一根手指。
“再等一月,兩堡軍民入城,我等方可燃煙一試。”
引動大量潛藏的活人重新開始活躍遷徙,有很大可能會擾亂原定的遷民之事。
就單說那西嶺村,村民上了熊兒嶺藏身躲災。
這方圓數十裡內,誰又能說得清還有多少個‘熊兒嶺’?
又有多少個諸如西嶺村那般,滿村皆屍的死地?
實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