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隆國北部的導彈發射基地已經進入高級彆的戒嚴狀態。鐵絲網外,荷槍實彈的士兵三步一崗、五步一哨,迷彩服與周圍的戈壁荒漠融為一體;一枚通體塗著迷彩、彈體直徑超過2米的洲際彈道導彈,正穩穩矗立在發射架上,如同蟄伏的巨獸,等待著蘇醒的時刻。
指揮中心內,空氣仿佛凝固成了鋼鐵。卡隆國導彈部隊總指揮,雙手按在控製台的玻璃麵板上,指節因用力而微微發白。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數據流正以每秒數十次的頻率刷新——燃料艙壓力、製導係統精度、發動機預熱溫度,每一項參數都牽動著全場人員的神經。
“報告總指揮,一級燃料加注完畢,壓力穩定,符合發射標準。”燃料係統工程師的聲音透過麥克風傳來,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總指揮卡裡目光掃過牆上的大屏幕。他清楚,此刻至少有二十個國家的偵察衛星,正將鏡頭對準這裡,其中既有燈塔國的“鎖眼”係列、高盧國的“太陽神”衛星,也有其他國家的衛星。
“通知航天測控總站,啟動‘天網’係統,密切跟蹤所有過境衛星軌跡,一旦發現異常信號乾擾,立刻啟動反製程序。”卡裡的聲音沉穩如鐵,“另外,給在利國聯合演習指揮部發加密電文,告知他們試射倒計時開始,讓防空部隊提高戒備等級。”
發射指揮室的紅色倒計時燈開始閃爍。
“準備!”
“製導係統最後校準,目標坐標鎖定——靶船區域,距離公裡。”
“發動機點火係統自檢完畢,備用電源接入正常。”
隨著各項指令的下達,遠處的觀測塔上,幾名穿著白色防護服的科學家正透過高倍望遠鏡觀察導彈彈體,手中的筆記本不斷記錄著數據——他們中的很多人,從卡隆國第一顆衛星發射時就在這支團隊裡,如今終於要見證國家核威懾力量的“終極時刻”。
10!9!8……3!2!1!”
“發射!”
總指揮卡裡的話音落下瞬間,發射架底部噴出橘紅色的烈焰,高溫氣流將地麵的沙石卷起,形成一道灼熱的氣浪,沿著戈壁灘向遠處擴散。導彈底部的發動機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如同驚雷在天地間炸響,彈體緩緩升起,隨後加速向上,拖著長長的白色尾跡,刺破晨霧,直衝雲霄。
“導彈離架!飛行姿態穩定!”
“一級發動機工作正常,推力達到設計值的103!”
“高度50公裡,速度3馬赫,開始程序轉彎!”
指揮中心內,歡呼聲瞬間爆發,但很快又歸於平靜——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麵。導彈需要穿越大氣層,在近地軌道完成姿態調整,再以超過25馬赫的速度飛行,最後俯衝速度能達到30馬赫,精準擊中一萬公裡外的靶船。
與此同時,在東地中海的“戴樂”號航母指揮室,高盧國艦隊司令梅爾什正盯著情報官送來的報告。報告上清晰標注著:卡隆國洲際導彈已準備發射。
“立刻聯係燈塔國,讓他們調動衛星,重點監控卡隆國空域!”
幾乎在同一時間,燈塔國五角大樓的地下指揮中心內,紅色警報燈驟然亮起。大屏幕上,“鎖眼”衛星傳回的實時畫麵中,卡隆國導彈發射架周圍的地麵車輛正快速撤離,發射架底部開始出現淡淡的白色霧氣——那是燃料汽化產生的痕跡。
“總統閣下,卡隆國已經發射洲際導彈,目標初步判斷為南大平洋東部海域。”國家安全顧問手持平板電腦,快步走到總統辦公桌前,“我們的反導係統已啟動,但經過計算攔截成功率不足60,而且……”他頓了頓,聲音壓低了幾分,“我們不確定這枚導彈是否攜帶核彈頭模擬艙。”
總統的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目光緊鎖著衛星畫麵:“通知所有海外軍事基地進入戒備狀態,同時密切跟蹤導彈軌跡,隨時向我彙報。”
在非洲聯盟總部,非南總統的辦公室裡,氣氛卻截然不同。總統正與幾名非洲國家領導人視頻通話,屏幕上共享著卡隆國試驗場的實時影像——這是卡隆國通過加密信道傳來的畫麵,隻為讓盟友第一時間見證這一時刻。
“各位,今天將是非洲曆史的轉折點。”非南總統的聲音帶著激動,“卡隆國的導彈,不僅是他們的底氣,更是整個非洲反抗西方霸權的‘盾牌’。這讓全世界知道,非洲再也不是任人擺布的棋子!”
視頻那頭,利國總統用力點頭,背景中能聽到遠處軍事基地傳來的歡呼聲——利國士兵已經得知了導彈試射的消息,所有人都在等待那聲震撼世界的轟鳴。
此刻,全球的衛星都在追蹤這道耀眼的弧線。燈塔國衛星不停的將數據實時傳輸回地麵站;高盧國“太陽神”衛星拍攝到的導彈影像,清晰地顯示出一級發動機分離的瞬間,一級彈體如同脫落的外殼,沿著預定軌跡墜落,二級發動機隨即點火,推動導彈繼續加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東大平洋的靶船區域,一艘卡隆國的測量船正漂浮在海麵上。船甲板上,相控陣雷達不停旋轉,激光測距儀對準天空,等待著導彈再入大氣層的那一刻。船長站在艦橋上,手中緊握著望遠鏡,雖然知道導彈擊中靶船的概率超過95,但他的手心依舊布滿了汗水。
“報告船長,發現導彈再入信號!速度25馬赫,預計1分鐘後抵達靶區!”操作員的聲音打破了艦橋的寧靜。
船長立刻下令:“所有人員準備記錄衝擊數據!”
終於在距離發射25分鐘後,東太平洋上空出現了一道耀眼的光痕。
導彈俯衝而下,產生的衝擊波在海麵上掀起層層漣漪。隨著一聲巨響,導彈精準命中漂浮在海麵上的靶船——那是一艘退役的萬噸級貨輪,甲板上安裝了數十個壓力傳感器和高速攝像機。
瞬間,靶船的船體被導彈戰鬥部模擬彈頭)撕開一道巨大的口子,鋼鐵碎片伴隨著海水衝天而起,形成一道數十米高的水柱。隨後,靶船開始快速傾斜,不到5分鐘便沉入海底,海麵上隻留下一片漂浮的油汙和破碎的殘骸。
卡隆國測量船上,歡呼聲徹底爆發。操作員看著屏幕上的命中數據,激動地大喊:“命中精度15米!完全符合設計要求!所有參數正常!”
船長拿起衛星電話,撥通總指揮的號碼,聲音因激動而哽咽:“總指揮,完美命中!我們成功了!”
指揮中心內,卡裡緩緩摘下軍帽,對著在場的科學家、工程師,士兵等深深鞠躬。在場的工程師、士兵、科學家們紛紛擁抱在一起。
而此刻的全球,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默。
燈塔國五角大樓內,總統看著靶船沉沒的衛星影像,久久沒有說話。秘書站在一旁,手中的報告上寫著:“卡隆國洲際導彈射程覆蓋全球,具備攜帶分導式多彈頭能力,反導係統攔截難度大。”
總統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憊,“通知聯合國,我們要求啟動《全球核不擴散條約》談判,要求卡隆國加入,必須要讓卡隆國承諾不向其他國家轉讓核武器技術。”
高盧國“戴樂”號航母上,梅爾關了播放卡隆國的導彈試射的屏幕。他看著遠處海麵上西方聯軍的艦艇,突然意識到,地中海的戰略格局已開始改變——從今往後,西方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隨意對非洲國家施加軍事壓力,因為卡隆國已經為非洲撐起了一把“核保護傘”。
當天下午,卡隆國官方電視台播放了導彈試射的全程畫麵。從導彈矗立在發射架上的威嚴,到點火升空的震撼,再到擊中靶船的精準,每一個鏡頭都讓卡隆國民眾熱血沸騰。首都街頭,人們自發走上街頭,揮舞著國旗,高呼“卡隆萬歲”“非洲萬歲”的口號,慶祝這一曆史性時刻。
在卡隆國和利國聯合演習的軍營裡,張強正與演習的軍官們一起觀看這次彈道導彈的發射直播。當看到導彈擊中靶船的畫麵時,在場的軍官紛紛摘下帽子,發出整齊的呐喊。張強看著眼前的場景,心中清楚,這枚導彈不僅改變了卡隆國的國際地位,更讓整個非洲大陸看到了團結的力量。
“告訴所有參加聯合演習的士兵,”張強對著對講機說道,“卡隆國的導彈,就是我們的底氣,我們有能力守護自己的家園。”
而在遙遠的燈塔國,一家智庫發布了最新的全球戰略報告,報告中寫道:“卡隆國洲際導彈試射成功,標誌著全球核力量格局進入‘多極化’時代。西方需要重新評估與非洲國家的關係,因為那個可以隨意支配非洲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夜幕降臨,卡隆國北部導彈試驗場的燈光依舊明亮。工作人員正在清理試驗區域,但那枚導彈留下的軌跡,卻永遠刻在了全球戰略格局的版圖上。遠處的天空中,幾顆偵察衛星仍在盤旋,但它們的任務已經從“監視”變成了“評估”——評估這枚導彈帶來的深遠影響,評估一個崛起的非洲將如何改變世界。
喜歡紅警係統在都市的稱霸之路請大家收藏:()紅警係統在都市的稱霸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