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劉備遙望遠處未平的火光,心中已有計較。
若能順利與魯智深會合,救林娘子便多了三分把握。
……
話分兩頭,且說那青麵獸楊誌。
自那日山神廟一彆,他日夜兼程趕赴東京。
身為忠烈後代,不得不放下架子,四處打點,滿心想著重振楊家威名。
怎料時運不濟,命途多舛。
此刻他卻孤立在天漢橋頭,寒風卷著雪花撲打單薄衣衫。
想當年在金鑾殿前演武,先帝親賜禦酒時何等風光!
如今卻要在這鬨市街頭,將祖傳寶刀插上草標兒。
“楊誌啊楊誌,你怎生落到這般田地!”
他喃喃自語,凍僵的手指撫過刀鞘上金絲鑲嵌的龍紋。
這柄寶刀曾隨祖父征戰西夏,飲儘胡虜血,如今卻要淪為換飯吃的物件。
楊誌不是沒想過獻刀求官,換一個前程。
但這個念頭剛一浮現,就被他狠狠掐滅。
官沒了,家沒了,支撐著楊誌的隻剩這點尊嚴。
他寧可堂堂正正賣刀,也不能辱沒了楊家將門的骨氣!
原來楊誌到了東京,變賣家當,不知送了多少金銀,才求得一份薦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知道到殿帥府也需要打點,奈何銀兩用儘,隻得硬著頭皮試試看。
誰知高俅認錢不認人,見楊誌沒有銀兩孝敬,勃然大怒,當場拍案而起。
“十個製使九個都回來了,偏你丟了花石綱!如今還敢來求官?”
當即將樞密院的批文扔在地上,亂棍將他打出殿帥府。
為了打通關節求得這份文書,楊誌連最後一點積蓄都填了進去。
如今身無分文,站在寒風中,拖著凍僵的身軀,滿腹淒苦無處訴說。
就在這時,殿帥府的馬車緩緩駛過,簾子微微掀起一角。
車內李虞候正捧著暖爐小憩,忽然瞥見街心呆立的楊誌,頓時睡意全無。
此人最擅鑽營,平日裡沒少給太尉出謀劃策。
“好個楊誌,寧可賣刀也不肯獻與太尉,真是練武練傻了。”
李虞候嗤笑一聲,指尖在暖爐上輕輕摩挲。
想起昨日太尉還念叨著想尋一柄好刀,要贈予小王都太尉。
那王太尉可是高俅的舊主,最是好刀寶甲。
若是能辦成這事,還怕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李虞候目光變得熾熱,但轉念想到三千貫不是小數目,又猶豫起來
他可舍不得自己掏錢。
正躊躇間,忽見街頭晃過牛二那廝帶著幾個潑皮在欺壓百姓,頓時計上心頭。
“有了。”
李虞候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招手喚來隨從。
“去告訴沒毛大蟲,這刀咱家要了。若辦得漂亮,許他個衙役差事。”
車輪碾過積雪吱呀作響,漸漸遠去。
華燈初上,楊誌仍渾然不覺危險臨近,隻顧用袖口細細擦拭刀鞘。
指尖撫過刀柄處磨損的纏絲,忽然想起祖父臨終前的囑托。
此刀隨楊家七代男兒飲過契丹血,斬過西夏旗,寧折不易主……
他望著漫天華彩,心中淒然。
想那林衝落難時,尚有王倫不管不顧的甘願以身犯險替他到東京取回家眷。
而自己呢,落到這般田地有誰看過一眼?
悲憤之下,楊誌不禁仰天默念。
列祖列宗在上,不肖子孫今日賣刀實屬無奈!
蒼天啊蒼天,你何時才能睜開眼,看看這世道!
寒風卷起碎雪撲打在楊誌顫抖的背脊上,刀柄紅纓在風雪中飄搖如血。
喜歡重生水滸:我劉備,再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水滸:我劉備,再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