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地聽之術_鋼鐵時代:從洪武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8章 地聽之術(2 / 2)

推荐阅读:

消息傳回,“雲樞閣”內一片歡騰!粗糙的聲學裝置,竟然真的立下奇功!

然而,淩雲卻絲毫高興不起來。他知道,這隻是僥幸。聽甕的指向性極差,隻能大致判斷方向,深度和具體位置全靠猜。此次成功,多半是對方地道挖得離城牆還不夠遠,且動靜較大。一旦對方改變策略,挖掘更深、更安靜、或采用多條地道迷惑,聽甕必將失效。

必須改進!

“慶功為時過早。”淩雲給興奮的眾人潑了冷水,“此次乃敵軍疏忽,加之運氣。聽甕之弊,爾等應已知之。指向模糊,易受乾擾,深度難判。若下次敵軍有所防備,我等豈不抓瞎?”

眾人冷靜下來,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先生,那該如何改進?”李小柱問道。

“雙耳定位!”淩雲沉聲道,“人之所以能辨聲音來源,皆因雙耳所聞略有先後、略有強弱。我等亦需如此!”

他立刻設計了一套聯動聽甕係統:以懷疑目標點為中心,在等邊三角形的三個頂點上,分彆設置三個聽甕,將其聽音繩引至中央同一窩棚,由同一人同時用雙耳和額頭第三根繩貼近額頭)接收三個點的聲音信號!

通過比較三個點聲音信號的微弱時間差和強度差,訓練有素的監聽者便能更精確地判斷聲源的方向和大概深度!

同時,他還改進了聽甕本身,嘗試在甕內加水以改變共振頻率,增強對特定頻率聲音的靈敏度;製作了更輕更韌的薄膜;設計了更靈活的支架以便快速調整位置。

一套更複雜、也更可靠的“地聽係統”被迅速開發出來。

就在燕軍忙著升級地聽係統時,平安也得知了地道被偵破的消息。他果然改變了策略:挖掘更深、進度更慢、在多處同時開挖虛虛實實的地道,並且命令工兵在挖掘時鋪墊毛氈、改用銅釺以減少聲響。

新的較量開始。

改進後的地聽係統被運抵前線。監聽變成了技術活,需要極高的專注力和判斷力。那名曾是獵戶的年輕學徒在這方麵展現出驚人天賦,他能清晰地分辨出三個聽甕傳來的微弱差異,甚至能通過聲音的質感,判斷出對方是在挖土、鑿石還是在加固坑道!

依靠這套係統和監聽者的出色發揮,燕軍又連續挫敗了朝廷軍多次地道攻勢,甚至精確引導了一次反地道挖掘,成功爆破了一條即將挖通的地道,埋葬了數十名朝廷工兵。

地道戰,陷入了僵局。平安無法突破地聽網絡,耿炳文也無法完全清除所有地道威脅。

消息傳回北平,朱棣對天工院再次刮目相看。他原本隻期望能造出更好的刀劍,卻沒想到這群工匠竟能在看不見的地下戰場也建下奇功。

“淩雲之才,果真鬼神莫測!”朱棣對馬三寶感歎,“竟能將工匠之術,用於聽風辨位之地?此等人物,豈可局限於區區匠役?”

他心中對淩雲的定位,悄然發生了變化。

而“雲樞閣”內,淩雲卻指揮著眾人,將地聽係統中關於共振、聲音放大、三角定位的知識理念,整理成冊,納入格物堂的教材。他甚至啟發學徒們思考:此原理,是否可用於監聽遠處地麵軍隊的動向?是否可用於航海?

一場被動的地道攻防戰,竟意外地催生出了一門新的技術分支的萌芽。

然而,就在地聽技術似乎逐漸成熟之際,前線傳來了壞消息。

朝廷軍見地道難成,竟不再掩飾,開始明目張膽地在涿州城外壘土山!企圖建造比城牆還高的土台,然後在上架設重型投石機和弩炮,居高臨下轟擊城內!

這是一個陽謀。工程浩大,無法隱蔽,但推進速度極快,且地聽係統對此毫無用處!

耿炳文緊急求援:必須在土山建成之前,將其摧毀!否則涿州危矣!

新的難題,再次擺在了“雲樞閣”的麵前。

這一次,不再是偵測,而是需要一種能超遠距離、精準打擊固定目標的武器!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淩雲,投向了那些被暫時擱置的、代表著更強大力量的研究方向上。

地聽之術,照亮了地下的黑暗。

而此刻,需要能撕裂蒼穹的驚雷,去摧毀那不斷升起的土山。

淩雲的目光,緩緩移向了工棚角落那堆覆蓋著油布的後膛炮預研資料。

或許……是時候了。

喜歡鋼鐵時代:從洪武開始請大家收藏:()鋼鐵時代:從洪武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