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鼎力支持,如同給天工院這台日益龐大的機器注入了高壓蒸汽。資源的閘門打開,物料、匠戶、乃至劃撥的土地源源不斷彙集而來。淩雲深知這份信任背後是巨大的期望與更沉重的壓力,他必須儘快拿出實實在在的成果,堵住悠悠眾口,也為後續更宏大的計劃奠定基石。
他選擇了兩個方向作為突破口:一是相對隱蔽且具有戰略意義的“電報”預研;二是更具視覺衝擊力、能直觀展現工業力量的“鐵路”實驗段。
“電報”項目被置於“雲樞閣”最深處,由淩雲親自指導幾名精於算學和磁石研究的學徒進行。他們從最簡單的伏打電堆利用鋅銅片和鹽水產生電流)開始,摸索電的產生、傳導和檢測。用漆包線以土法煉製的大漆絕緣)纏繞鐵芯製作簡易電磁鐵,觀察電流通斷對磁性的控製;嘗試用萊頓瓶儲存電荷;設計各種形式的電鍵和檢流器最初隻是觀察電火花或小磁針的偏轉)。實驗室裡常常彌漫著酸液和燒焦絕緣漆的氣味,進展緩慢卻紮實,為未來無聲的戰場信息傳遞埋下了種子。
而“鐵路”計劃,則高調得多。淩雲選擇了北平城西郊一片相對平坦、臨近礦場和河流的荒地,規劃了一條長約五裡的環形實驗線路。他要建造的,並非一蹴而就的蒸汽鐵路,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演示係統:先建“馬拉鐵路”。
消息傳出,立刻引來了朝野上下好奇、懷疑甚至嘲諷的目光。用鋼鐵鋪路?讓馬拉著車在鐵條上跑?這聽起來比能噴火吐雷的“火汽機”還要匪夷所思。周鐸等人雖未直接反對因有朱棣首肯),但私下裡無不嗤之以鼻,等著看淩雲勞民傷財的笑話。
淩雲不為所動,親自督造。第一步是煉出足夠強度且長度可控的鐵軌。他改進了坩堝煉鋼法,采用模鑄的方式,生產出截麵為凸字形、長度約一丈的熟鐵軌。鋪設時,下麵墊以夯實碎石作為道床,軌枕則使用經過防腐處理的硬木。連接處采用魚尾板和高強度鐵螺栓緊固,力求平整牢固。
與此同時,天工院的木工和鐵匠合作,打造了幾輛特製的、車輪帶有輪緣卡在鐵軌內側防止脫軌)的平板車和客車車廂。車廂底部安裝了淩雲設計的簡易轉向架和彈簧減震係統,以提高平穩性。
整個工程動用了數百匠戶和民夫,場麵浩大。叮叮當當的敲打聲、號子聲、水力機械的轟鳴聲交織在一起,成了西郊一道奇特的風景。朱棣竟也微服來視察過一次,看著那兩條筆直延伸向遠方的鐵軌,沉默良久,隻問了一句:“此路成,果真能省力提速?”
“王爺,空口無憑,待路成試車之日,便知分曉。”淩雲自信地回答。
秋去冬來,第一場小雪飄落之時,這條短短的五裡實驗鐵路終於竣工。選定試車的日子,是一個難得的晴朗冬日。朱棣率領北平主要文武官員,包括周鐸等人在內,齊集西郊鐵路起點。周圍更是人山人海,擠滿了前來觀看這“奇觀”的軍民百姓。
起點處,停放著三節裝飾一新的車廂,車頭位置則套著八匹最為神駿的健馬。馬夫有些緊張地握著韁繩,他們從未在如此光滑堅硬的“路”上趕過車。
淩雲親自檢查了鐵軌連接處和車輛狀態,確認無誤後,向朱棣稟報:“王爺,一切準備就緒,請試車!”
朱棣點了點頭,帶著幾分好奇和期待,率先登上了為首的車廂。文武官員們麵麵相覷,最終也懷著各種心思陸續上車。周鐸在上車前,還特意用腳踩了踩冰冷的鐵軌,臉上寫滿了懷疑。
“出發!”淩雲一聲令下。
馬夫揮動長鞭,吆喝一聲。八匹健馬奮力向前——出乎所有人意料,車輪在鐵軌上啟動的阻力遠比在普通土路上小得多!馬車幾乎沒費什麼勁就平穩地加速起來!ic有節奏的)、清脆的“哐當、哐當”聲,這聲音對於古人來說,陌生而又充滿力量感。車輛行駛得出乎意料的平穩,幾乎沒有尋常馬車的顛簸之感,站在車廂裡甚至可以悠閒地觀賞窗外掠過的景色。
速度越來越快,風聲在耳邊呼嘯。五裡的距離,轉瞬即至!當馬車穩穩停在終點時,計時官報出的時間讓所有人都驚呆了——比同樣距離在最佳官道上行駛,快了近一倍!而且拉車的馬匹顯然輕鬆許多,隻是微微見汗。
朱棣走下馬車,臉上難以抑製地露出驚歎之色。他親自走到車旁,撫摸著那還帶著速度餘溫的車輪和鐵軌,又看了看氣息均勻的馬匹,良久,朗聲大笑:“好!好一條鐵軌!果真是省力提速!淩雲,你又為孤獻上一件神物!”
在場的文武官員,無論內心作何想法,此刻也無不被這鐵的事實所震撼。周鐸臉色變幻,最終也隻能上前,乾巴巴地說了句“淩先生巧思,令人歎服”。
圍觀的軍民更是爆發出了震天的歡呼和議論聲。他們親眼見證了奇跡!鐵馬車廂)在鐵路上奔跑,比真馬在土路上還快還穩!這徹底顛覆了他們對“路”和“車”的認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鐵路”試車的成功,其影響是爆炸性的。它直觀地展示了標準化、工業化帶來的巨大效率提升,比任何言辭都更有說服力。之前許多對天工院持懷疑態度的中間派,開始真正轉變觀念。連一些保守的匠戶,也開始私下打聽這“鐵路子”的奧妙。
朱棣當場下令,以此實驗段為基礎,優先修建一條連接北平主要礦場和天工院的實用貨運鐵路,並開始規劃通往重要邊防要塞的線路可行性研究。一股興修鐵路的熱潮,似乎即將在北平等地興起。
然而,盛名之下,危機暗藏。就在試車成功的當晚,馬三寶秘密來見淩雲,帶來一個緊急情報:江南方麵對“鐵路”展現出了超乎尋常的興趣,其潛伏在北平的細作活動驟然頻繁!而且,朝廷工部據說也收到了風聲,正在緊急研討對策,甚至有禦史準備上本,彈劾朱棣“擅興奇技,靡費無度,恐傷地脈,動搖國本”!
“淩先生,”馬三寶陰柔的聲音帶著警示,“這鐵軌之聲,驚動的不隻是北地的麻雀,連南方的鳳凰和朝廷的真龍,都被驚醒了。接下來,怕是不得安寧了。”
淩雲望著窗外沉沉的夜色,鐵軌那有節奏的“哐當”聲仿佛還在耳邊回響。這初聲,既是工業文明降臨的號角,也敲響了更激烈鬥爭的戰鼓。他知道,天工院和他本人,已經被推到了時代浪潮的最尖峰。
喜歡鋼鐵時代:從洪武開始請大家收藏:()鋼鐵時代:從洪武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