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敞開的店門,可以看到裡麵琳琅滿目的商品。
店鋪裡人頭攢動,夥計們殷勤地招呼著顧客。
掌櫃們則埋首賬本,算盤珠子碰撞聲此起彼伏。
來往的商販操著不同的口音,穿著各式各樣的服飾。
既有山西本地商人,也有陝西、河南,山東,直隸,江南地區來的客商。
所有人住進客棧後,陳陽帶著趙二虎,去街上,了解商業情況。
陳陽在人群中穿梭,向一些店主和街頭小販打聽情況。
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偏關不僅是重要的經濟樞紐,也是軍事要塞。
大量的商人從四麵八方彙聚於此,參與邊關貿易。
了解到,城中布匹,皮毛、馬匹、糧食、鹽業、鐵器等占據了大部分。
偏關城自隆慶和議之後,朝廷便在此設立了茶馬司,專門負責與蒙古部落的茶馬交易。
蒙古牧民會以“貢使”的身份,帶著馬匹來到河曲,與大明換取糧食等生活必需品。
城中也因此設有馬市,是山西境內幾個重要的馬市之一。
這時,一陣嘈雜的馬蹄聲由遠及近。
伴隨著陣陣鈴鐺聲,一些頭戴皮帽、身著皮袍的蒙古人,駕駛著幾輛載滿商品的馬車緩緩駛過。
陳陽計劃在偏關城買下個大店鋪。
轉過街角,糧店前擠滿了麵黃肌瘦的百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十兩一石?昨日不是才九兩嗎?”
一個老農癱坐在塵土裡,空布袋落在腳邊。
糧商抱著胳膊冷笑:“陝西的反軍快打到河曲了,運河早斷了三月!嫌貴?”
“等著瞧,月底不到二十兩,我字號倒過來寫!”
陳陽走進隔壁綢布莊,掌櫃正指揮夥計加固門板。
“鋪麵?現在誰還敢要!”
胖掌櫃擦著汗,“臨街五開間帶後院,隻要一百八十兩!”
“前幾年,五百兩都搶破頭,城南張舉人昨日舉家南遷,三十輛大車裝的儘是金銀細軟,房產田地統統折價拋售!”
陳陽研究了明朝的物價,正常年景的豬肉價格,二十文能買到一斤肉,一千文等於一兩白銀;正常的糧食價格,一兩白銀能買到一石糧食,一石糧食也就是現代的一百五十斤。
一個農民,年收入在三兩至十五兩左右;一個工匠,收入在五兩至三十兩左右;一個七品的知縣,年俸在五十兩左右。
一畝下等田,一兩至五兩左右;中等田,五兩至十五兩左右;上等田,十五兩至三十兩左右。
鄉村普通民居,土坯房,每間約三至十兩白銀,如果有院落,總價約二十至五十兩之間。
城內臨街商鋪,中等規模,約二百兩至五百兩左右。
普通商人的年收入也就兩百兩左右。
茶館裡,幾個衛所軍漢正紅著眼吵架。
“欠餉九個月了!總說朝廷餉銀沒到……”
“老子妻兒都快餓死了,還守個逑!”
“東家您瞧,”唐默說道,“黃家商隊過來了!”
隻見幾十輛大車隆隆駛過。
茶客們竊竊私語:“偏關首富黃家,可有上百萬兩的身家……”
喜歡古今倒賣爆賺萬億,締造黃金帝國請大家收藏:()古今倒賣爆賺萬億,締造黃金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