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到他的課桌前,輕輕打開抽屜,裡麵隻有半塊已經化了的牛奶糖。那半塊糖,仿佛是他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溫柔。我拿起那塊糖,手指觸摸到黏糊糊的糖體,仿佛能感受到它曾經的甜蜜,如同感受到了周六一同學內心深處那一絲溫暖。
周六一同學的父親,是位駕駛解放牌卡車的老司機,常年奔波在運輸的路上,風餐露宿,不辭辛勞,隻為給家人撐起一片安穩的天空。不幸的是,周六一的母親在他年幼時便因病辭世,留下他與年幼的弟弟,與父親三人相依為命,共同編織著生活的篇章。
在這個簡樸而溫馨的小家裡,周六一扮演著近乎“小大人”的角色。每當父親出車在外,他便成了弟弟最堅實的依靠。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悄悄探進窗欞,周六一便悄悄起床,輕手輕腳地開始準備早餐。熱氣騰騰的飯菜上桌後,他才溫柔地喚醒弟弟,兩人一同享用這溫馨的早餐時光。飯後,他細心地幫弟弟整理好書包,送弟弟到德寬路小學的大門,目送弟弟小小的背影消失在視線中後,自己才匆匆趕往五中,開始一天的學習。
午後的陽光或是傍晚的餘暉中,周六一總是第一個衝出校門,急匆匆地趕到弟弟的學校接他回家。一路上,兄弟倆有說有笑,分享著一天的趣事。回到家,周六一又立刻變身成為“家務小能手”,燒水、做飯、為弟弟和自己準備洗澡水,甚至洗衣服,每一項家務都做得井井有條,仿佛這些就是他生活的全部節奏。
他之所以如此默默付出,不辭辛勞,是因為心中有著一份沉甸甸的愛與責任。他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讓在外奔波的父親少一份牽掛,多一份安心。周六一就像是這個家的頂梁柱,雖然年紀尚輕,卻以稚嫩的肩膀,默默地支撐起了這個家的溫暖與希望,讓愛與責任在平凡的日子裡熠熠生輝。
看著眼前的情景,我感覺到他很少吃零食,這塊糖,一定是他特意留給我的。那一刻,我的心中一陣酸楚,仿佛失去了一位相識已久的摯友,儘管我們之間的交流並不多。我們的友誼,如同夜空中閃爍的星星,雖然微弱,但卻真實存在。
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裡,他仍然沒有回到學校上課。我四處悄悄地打聽他的消息,逢人便私下問,可同學們都搖頭表示不知,仿佛他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一樣。班主任也總是避而不談,每當我提及,他就會轉移話題,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慌張,仿佛在隱藏著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但我心中的懷疑卻如野草般瘋長,我堅信,在那看似平靜的表象之下,一定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如同一個巨大的謎團,等待著我去解開。
一個月後的下午,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教室的地板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仿佛是歲月的痕跡。我們正在上語文課,老師突然停下講課,臉色變得異常嚴肅,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
“同學們,”老師緩緩啟唇,聲音裡裹挾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仿佛每一個即將吐出的字眼都承載著千鈞之重,“我……有一個沉重的消息要告知大家。”
話音未落,教室內的空氣仿佛瞬間凝固,靜得連一根針掉落的聲響都能清晰可聞。所有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彙聚在老師身上,緊張的氣氛在空氣中悄然蔓延,讓人感覺連呼吸都變得異常艱難。
“周六一同學……他……遭遇了不幸。”老師的話語中帶著難以掩飾的痛楚,每一個字都像是從心底深處艱難擠出,“在前往南京的途中,他父親駕駛的卡車在穿越崎嶇山路時,不幸發生了側翻,直墜懸崖。在那千鈞一發之際,他和弟弟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跳車……”
老師的話語再次停頓,深吸一口氣,似乎在努力平複內心的波瀾,隨後繼續說道:“儘管兄弟倆憑借著求生的本能成功跳離了貨車,但命運卻對他們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周六一……他在跳出後,由於車輛在行駛中的巨大慣性,他和他的弟弟不幸……離世了。而他父親,連同那輛墜入山穀的卡車,當被救援人員找到時,已沒有了生命跡象。這是周六一家庭無法承受的悲劇。”
我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跳車?去南京的路上?這怎麼可能?我的腦海中迅速浮現出他那張憂鬱的臉,以及那幅充滿力量的南京長江大橋簡筆畫。
原來,他真的朝著自己的夢想出發了,可為什麼會這麼不幸?我的心中充滿了疑惑與悲痛,仿佛有一雙無形的手,緊緊揪住了我的心,讓我無法呼吸。
下課後,我獨自走到黑板前,看著老師用粉筆寫下的“生命脆弱”四個字。那四個字,如同重錘,一下又一下地擊打在我的心上,讓我感到窒息。
我出身於乾部家庭,父母恢複工作後,生活一直安穩,從未真正體會過生命的脆弱和無常。而此刻,周六一同學的死,如同一記警鐘,讓我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命運的殘酷,仿佛在告訴我,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在這時,老師突然走了過來,他眼神慌張,迅速擦掉了那四個字,仿佛那是洪水猛獸,生怕被人看見。我望著被擦掉的字跡,心中滿是疑惑和不解,老師究竟在害怕什麼?是在害怕真相被揭露,還是在害怕承擔某種責任?
放學後,我沒有回家,而是來到了學校後麵的鴨兒塘邊。這裡是我們曾經經常玩耍的地方,有清澈的水,有茂密的樹,還有悅耳的鳥鳴,是我心中的世外桃源,能讓我暫時忘記煩惱。
我從書包裡拿出那本周六一同學借給我的《十萬個為什麼》,這本書,曾經對我來說隻是一本普通的科普讀物,可現在,卻像是承載著千斤重擔。因為我知道,它凝聚著周六一同學對知識的渴望,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如同他心中的一盞明燈,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我點燃一根火柴,將書的一角點燃。火焰迅速蔓延,吞噬著書頁上的文字,那些曾經讓我覺得枯燥無味的知識,在火焰中漸漸化為灰燼。我看著,心中滿是複雜的情感,有對周六一同學的深切懷念,有對生命的敬畏,還有對那個時代的無奈與悲憤。那火焰,仿佛是我心中憤怒的宣泄,是我對命運不公的抗爭。
就在書即將完全燒儘的時候,一陣風吹來,將灰燼吹向空中。那些灰燼在空中盤旋、飛舞,最終竟形成了一隻蝴蝶的形狀。我愣住了,呆呆地看著那隻由灰燼組成的蝴蝶,仿佛看到了周六一同學的靈魂,在自由地飛翔。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他雖然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對自由和夢想的追求,將永遠留在我的心中。那隻蝴蝶,是他的精神寄托,也是對我這個身處優渥環境卻不知珍惜的人的警醒和啟示,仿佛在告訴我,要珍惜生命,追求自由。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周六一同學跳車的場景,那隻飛舞的灰燼蝴蝶,在我的腦海中不斷浮現。我開始思考,是什麼讓他走上了這樣一條絕路?是那荒誕的教育環境,壓抑了他的天性,讓他無法自由地成長?還是他對自由的渴望太過強烈,以至於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去追尋那遙不可及的夢想?亦或是對未知世界的恐懼,讓他在迷茫中選擇了極端,如同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的小鳥?而我,作為一個乾部家庭的孩子,真的理解過他的內心世界嗎?(未完待續)
喜歡輪渡上的逆流人生請大家收藏:()輪渡上的逆流人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