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頭領領命而去。
糜竺待其走後,方道:“士元,看來諸葛亮對我江東新政,頗為忌憚,又頗為好奇啊。”
龐統笑道:“此為陽謀。他知我等必能識破,仍派此人來,一是示好,表明暫無惡意,維持那條線;二來,也是真想看看我江東虛實。既然如此,便讓他看些他想看的,也讓他帶些我們想讓他帶回去的。比如,主公之仁德,江東之興盛,以及……雲長將軍雖思故主,然於此間,確實備受禮遇,安然無恙。”
一條無形的線,通過這看似平常的商旅,在成都與建業之間悄然連接,傳遞著微妙的信息,影響著未來的棋局。
西線,夷陵。
相較於東方隱隱傳來的磨刀霍霍之聲,這裡顯得異常平靜。但這份平靜之下,是趙雲一如既往的警惕與嚴謹。
校場上,雪花零星飄落,寒氣逼人。趙雲卻未著大氅,一身銀甲,親自督導士卒操練。槍陣突刺,整齊劃一;弓弩齊發,箭矢破空。嗬出的白氣在寒冷的空氣中凝而不散。
“注意步伐!陣型不可散!”
“弩手,上弦再快一分!戰場之上,快一分便多一分生機!”
趙雲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士卒耳中,帶著一股沉靜的力量。
副將陳式跟在身旁,低聲道:“都督,近日江上蜀軍商船已大為減少,想必是年節已過,或是得到了他們想得到的消息。”
趙雲目光依舊巡視著操練的軍陣,澹澹道:“無論其來與否,我等職責不變。諸葛亮善用奇陣,越是平靜,越不可懈怠。巴郡、白帝城方向,可有異動?”
“斥候回報,一切如常。蜀軍似也在忙於春耕屯田,並無調兵跡象。”
趙雲點了點頭:“傳令下去,各隘口守軍,輪換休整,然戒備等級不變。另,命周倉、廖化多派熟悉水性的士卒,喬裝成漁夫,沿江向上遊偵察,尤其注意巫峽以西,是否有蜀軍暗中修築棧道、營壘的跡象。”
“諾!”
趙雲走到校場邊緣,望向西麵雲霧繚繞的群山。那裡是益州,是曾經的盟友,如今的潛在敵手。他知道,以諸葛亮之能,絕不會永遠蟄伏。眼前的平靜,或許正是暴風雨來臨前的醞釀。他所能做的,便是將手中的“砥石”打磨得更加堅固,無論風雨來自何方,皆可安然不動。
建業,大將軍府書房。
陳暮翻閱著各方送來的簡報:黃忠加固江防、工坊新械進展、龐統關於益州“觀風使”的彙報、趙雲西線安穩的消息……
龐統、徐元、陸遜三人坐於下首。
“黃老將軍穩紮穩打,江防無虞。工坊新械,假以時日,必成利器。西線子龍,更是令人放心。”陳暮放下簡報,總結道,“孔明派人間道而來,意在觀風探信,暫無威脅,反倒說明其短期內無力東顧。”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江淮地圖前,手指劃過長江,點在江北:“眼下,曹操忙於穩定內部,應對劉備可能的異動或指漢中方向),又新遭我廬江之擾,其江淮兵力,雖強,卻並非無懈可擊。我所慮者,唯張遼之勇,陳登之智。”
龐統眼中精光一閃:“主公,統以為,我‘礪劍’已有時日,不可隻守不攻。當尋機再向江北,施加壓力,一則練兵,二則試探曹軍反應,三則……或可吸引曹操注意力,為西線子龍減輕壓力,亦可能為劉備創造些許機會。”
徐元持重道:“士元之言有理,然需把握分寸。春耕在即,大規模用兵不宜,但小規模的精銳滲透、騷擾,或可進行。目標不必宏大,焚其一二糧囤,破其幾處哨卡,亦可收效。”
陸遜也道:“伯言讚同。可命黃老將軍與鄧艾、文聘協商,選拔精銳,組成數支輕兵,依托水軍之利,於廣陵、廬江北部沿岸,擇機而動。同時,暗衛在江北的策應工作,需加快進行。”
陳暮沉思良久,決斷道:“便依此策!以騷擾、試探為主,規模控製在校尉級彆以下。具體行動計劃,由士元統籌,與黃忠、文聘、鄧艾細化。記住,目的非攻城略地,而是保持壓力,鍛煉部隊,搜集情報。”
他目光灼灼,看著地圖上廣袤的江北大地:“春雨將至,春雷亦將響徹江淮。便讓我軍的行動,成為今春的第一聲驚雷吧!”
新的波瀾,已在暗湧中積蓄力量,即將在那大江之北,炸響開來。
喜歡魏砥請大家收藏:()魏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