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姑蘇尋味:朱慈興漫遊蘇州品人間煙火_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島奇兵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島奇兵 > 第111章 姑蘇尋味:朱慈興漫遊蘇州品人間煙火

第111章 姑蘇尋味:朱慈興漫遊蘇州品人間煙火(1 / 1)

暮春時節的蘇州,恰是“綠楊陰裡白沙堤”的景致。朱慈興牽著老馬踏入城門時,恰逢一場細雨初歇,青石板路泛著溫潤的光澤,兩側的粉牆黛瓦間,不時探出幾枝盛放的薔薇,花瓣上的水珠晶瑩剔透,沾著江南獨有的柔情。他沒有直奔聞名遐邇的拙政園、留園,而是循著巷弄深處傳來的評彈聲,隨意走進了一條名為“平江路”的老街。

老街依河而建,烏篷船在河道中緩緩劃過,船娘的吳儂軟語與岸邊茶館的評彈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幅鮮活的市井畫卷。朱慈興牽著馬走在河邊的廊棚下,見一家掛著“阿婆茶社”木牌的小店門前,幾位老人正圍坐在竹椅上,手中捧著粗瓷茶杯,慢悠悠地聊著天。他索性將馬拴在門口的老槐樹下,也尋了個空位坐下,點了一壺碧螺春,一碟鬆子糖,靜靜聽著老人們的閒談。

“先生是外地來的吧?”鄰座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者見朱慈興舉止文雅,卻衣著樸素,便主動搭話。朱慈興笑著點頭:“晚輩從杭州來,聽聞蘇州景致好,特來看看。”老者聞言,眼中泛起光彩:“蘇州的好,可不止景致。你看這河上的橋,每一座都有故事;巷裡的院,每一戶都藏著講究。就說這碧螺春,得用東山的泉水衝泡,才能嘗出那股子清香。”

老者名叫沈文淵,是當地的退休塾師,平日裡最愛在茶社與人談天說地。他見朱慈興聽得入神,便索性起身:“先生若不嫌棄,我帶你逛逛這平江路,保準比你自己走有意思。”朱慈興欣然應允,跟著沈文淵沿著河道前行,聽他講起蘇州的曆史:哪座橋是南宋時建的,哪條巷曾住過文人墨客,哪家的糕點傳了三代人。

行至一座石拱橋前,沈文淵指著橋上的題字:“這是‘思婆橋’,傳說從前有位孝子,每日在此等候從城裡做工歸來的母親,久而久之,百姓便給這橋起了這個名。”朱慈興望著橋上斑駁的石刻,忽然想起自己年少時與母親相依為命的日子,心中泛起一陣暖意——原來,人間的溫情,無論古今,都藏在這些尋常的地名與故事裡。

走過思婆橋,沈文淵帶朱慈興走進一家老字號糕點鋪。鋪子裡飄著桂花糕的甜香,掌櫃的是一對中年夫妻,見沈文淵來了,熱情地迎了上來:“沈先生今日怎麼有空過來?這位是您的朋友?”沈文淵笑道:“這是外地來的朱先生,我帶他嘗嘗咱們蘇州的糕點。”掌櫃的立刻端上一盤剛出爐的桂花糕,又切了一塊薄荷糕:“朱先生快嘗嘗,這桂花糕用的是去年的陳桂花,薄荷糕裡加了自家種的薄荷,都是老味道。”

朱慈興拿起一塊桂花糕,入口綿軟,甜而不膩,桂花的香氣在口中散開,帶著江南的清甜。他忽然想起在杭州靈隱寺喝的茶,在衡山道觀吃的青菜,原來“人間煙火”四個字,從來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藏在這一口口的食物、一句句的閒談裡。

午後,沈文淵要去茶館聽評彈,朱慈興便與他告彆,獨自沿著河道繼續前行。走到巷尾時,他見一位老匠人正坐在自家門前,專注地修補著一把舊油紙傘。老匠人手指粗糙,卻動作靈巧,竹骨在他手中翻飛,不一會兒便將破損的傘麵補好。朱慈興駐足觀看,老匠人抬頭笑道:“先生也對油紙傘感興趣?這手藝在蘇州傳了幾百年,如今會的人可不多了。”

“老伯做這行多久了?”朱慈興問。老匠人歎了口氣:“四十多年了,年輕時跟著父親學,如今兒子不願做,怕賺不到錢。可我總覺得,這油紙傘能遮風擋雨,還能當景致,丟了可惜。”他拿起一把剛修好的油紙傘,遞給朱慈興:“先生若不嫌棄,這把傘送你,蘇州的天說變就變,說不定用得上。”

朱慈興接過油紙傘,傘麵上畫著淡雅的蘭草,竹柄溫潤,帶著歲月的痕跡。他掏出幾枚銅錢想要付錢,卻被老匠人拒絕:“一點小玩意,不值錢。先生若真喜歡,日後多幫我說說這油紙傘的好,便夠了。”朱慈興心中感動,想起三峰大師說的“用行動滋養生命”,老匠人堅守手藝的模樣,不正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嗎?

傍晚時分,朱慈興來到蘇州城外的金雞湖畔。夕陽將湖麵染成金色,遠處的漁船漸漸歸航,岸邊的蘆葦隨風搖曳。他撐開老匠人送的油紙傘,坐在湖邊的石階上,望著眼前的景致,忽然覺得心中無比安寧。他想起在南京時的焦慮,在杭州時的迷茫,在衡山時的頓悟,而此刻在蘇州,他終於明白:生命的意義,從來不是在“尋找”中獲得,而是在“感受”中沉澱——感受一茶一飯的香甜,感受一橋一巷的溫情,感受手藝人的堅守,感受普通人的善意。

夜幕降臨,朱慈興尋了一家臨河的客棧住下。客棧的房間不大,卻收拾得乾淨整潔,推窗便能看到河道中的烏篷船,聽著遠處傳來的評彈聲。他從行囊中取出筆墨紙硯,寫下今日的感悟:“姑蘇之美,不在亭台樓閣的奢華,而在市井巷陌的煙火。一碗茶,一塊糕,一把油紙傘,皆藏著人間至味。所謂生命的意義,或許便是在這般尋常歲月裡,用心感受每一份溫暖,用愛對待每一份遇見。”

次日清晨,朱慈興被窗外的鳥鳴聲喚醒。他推開窗,見河道上霧氣氤氳,幾位婦人正蹲在河邊洗衣,笑聲清脆。他收拾好行囊,牽著老馬,準備離開蘇州。路過阿婆茶社時,沈文淵正坐在門口喝茶,見他來了,笑著揮手:“朱先生這就要走?不再多留幾日?”

朱慈興拱手道謝:“多謝沈老伯昨日相陪,蘇州的景致與溫情,晚輩已記在心中。他日若有機會,定會再來。”他牽著馬,撐開那把油紙傘,緩緩走出平江路。陽光透過傘麵的蘭草花紋,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宛如他此刻心中的感受——溫暖而明亮,從容而堅定。

離開蘇州的路上,朱慈興忽然明白,他不必刻意去“追尋”生命的意義,因為它早已融入每一段旅程、每一次相遇、每一份平凡的美好中。就像這江南的春天,不必刻意尋找,便已無處不在;就像他自己的人生,不必執著於某個目標,隻需帶著一顆感知美好的心,從容前行,便已足夠。

喜歡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島奇兵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島奇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