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輸了。”星宇坦然認輸,眼中卻滿是驕傲。
比賽結束後,沈硯舟為每個孩子頒發了特製的獎狀。給星瀾的是“最佳策略獎”,給思源的是“最具創意獎”,給思泉的是“最細致觀察獎”。
“知道爺爺為什麼要教你們下棋嗎?”頒獎時,他問孩子們。
星瀾搶先回答:“為了鍛煉我們的腦子!”
思源接著說:“為了學會耐心!”
思泉想了想:“為了懂得思考。”
沈硯舟欣慰地點頭:“都對。但最重要的是,希望你們明白——人生如棋,有時要進攻,有時要防守;有時要舍小取大,有時要以退為進。”
這番話,孩子們或許還不能完全理解,但已經在他們心中播下了種子。
隨著棋藝的精進,沈硯舟開始給孩子們講棋局背後的故事。他講楚漢相爭,講三國鼎立,講那些曆史長河中的智慧與抉擇。
“下棋不隻是遊戲,”他說,“而是在方寸之間,體驗人生的千姿百態。”
令人感動的是,孩子們也開始用棋理來理解生活。當思源在搭積木失敗時,他會說:“就像下圍棋,要重新布局。”當星瀾遇到難題時,她會想起爺爺的話:“要像下象棋一樣,多看幾步。”
十一月的某天,沈硯舟的老友蘇教授來訪。看到三個孩子在下棋,他十分驚訝:“老沈,你這是培養出一個小棋院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沈硯舟笑而不語,示意老友觀棋。
那一局是星瀾與思泉的國際象棋對弈。姐姐攻勢如潮,弟弟守得滴水不漏。最後,思泉用一個巧妙的升變戰術扭轉了局勢。
“妙啊!”蘇教授忍不住喝彩,“這孩子有天賦。”
但沈硯舟輕輕搖頭:“天賦固然重要,但我更看重的是下棋時的那份心境。”
他指著正在對弈的孩子們:“你看他們,勝不驕,敗不餒,享受的是思考的過程,而不是結果。這,才是下棋的真諦。”
蘇教授深以為然:“你這是在下棋中教他們做人啊。”
那天晚上,沈硯舟在日記中寫道:
“棋盤雖小,天地卻大。在教孩子們下棋的過程中,我仿佛重新走過了一遍人生路。那些年輕時的衝動,中年時的權衡,老年時的淡然,都在棋局中一一映照。而孩子們給我的啟示是:無論棋局如何變幻,保持一顆平常心,才是最重要的。”
夜深了,月光灑在院子的石桌上,棋盤上的棋子泛著柔和的光。沈硯舟獨自一人坐在桌前,複盤著白天與星瀾的對局。
那一步“棄車保帥”,讓他想起了多年前的一個選擇——為了家庭,放棄了晉升的機會。當時覺得是犧牲,現在想來,卻是最正確的決定。
人生如棋,棋如人生。在這方寸之間的黑白世界裡,蘊含的是生命的全部智慧。而他將這些智慧,通過一枚枚棋子,傳遞給了下一輩。
這,或許就是最好的傳承。
喜歡他的指尖江山請大家收藏:()他的指尖江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