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平關陷落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很快便傳到了南鄭。
此刻的南鄭城,早已人心惶惶。城外,墨涵大軍那震懾人心的鼓聲雖已停歇,但連營數裡的肅殺之氣和每日不間斷的佯攻騷擾,早已讓守軍疲憊不堪,士氣低落。
州牧府五鬥米道稱之為“師君府”)內,氣氛更是降到了冰點。
張魯麵色慘白,癱坐在蒲團上,往日仙風道骨的氣度蕩然無存,隻剩下無儘的惶恐和掙紮。他麵前,弟弟張衛和謀士閻圃正在激烈爭吵。
“兄長!陽平關已失,墨涵軍不日即至!我等豈能坐以待斃?”張衛情緒激動,麵目猙獰,“當速速下令,焚燒府庫糧草,絕不能資敵!然後我等率領忠心教眾,退入米倉山、大巴山!憑借山高林密,與他周旋到底!他墨涵難道還能把山都翻過來不成?!”
“不可!萬萬不可!”閻圃急忙勸阻,他雖也心驚,但尚存理智,“師君!焚毀府庫,乃自絕於百姓之舉!屆時即便退入山中,無糧無餉,軍心渙散,又能支撐幾時?墨涵用兵如神,更有破城利器,豈會給我等喘息之機?退入山林,無異於束手待斃啊!”
他轉向張魯,苦口婆心道:“師君!觀墨涵取益州、奪陽平,雖用兵淩厲,然並非嗜殺之人。其對劉璋家眷、乃至降卒都頗為優待。今我漢中已無力抵抗,不如…不如開城納降。圃願為使,前往墨涵軍中陳述利害,或可保全師君家小性命,甚至…保住我五鬥米道基業啊!”
“投降?向他這個背信棄義之徒投降?”張衛怒吼,“閻圃!你莫非已暗中投敵?!”
“你!”閻圃氣得渾身發抖,“我閻圃對師君之心,天日可表!正是為師君、為漢中萬千生靈計,才出此忠言!頑抗到底,唯有玉石俱焚!”
“夠了!”張魯猛地一拍案幾,聲音嘶啞,充滿了痛苦和疲憊。兩人立刻噤聲。
殿內死一般寂靜,隻有張魯粗重的喘息聲。他腦海中閃過無數念頭:昔日割據漢中的逍遙,信徒的擁戴,與劉璋的恩怨,和墨涵那短暫的盟約,如今兵臨城下的絕境…還有那可怕的、能引發雷霆的武器…
他想起墨涵使者的話:“…願與天師結為兄弟,共抗外侮…”那時是權宜之計,如今…或許是一條生路?
他又想起自己“師君”的身份,萬千信徒的期望…投降,顏麵何存?道統何存?
但抵抗…想到陽平關一日即破的慘狀,想到那“轟天雷”的恐怖…他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
就在這時,城外戰鼓聲再次響起!比之前更加密集,更加高昂!伴隨著震天的喊殺聲和馬蹄奔騰之聲!仿佛墨涵大軍即將發動總攻!
一名斥候連滾爬爬地衝進大殿,滿臉驚惶:“報——!師君!墨涵大軍已開始集結!先鋒騎兵已抵近城下叫陣!聲勢浩大!”
最後的心理防線被徹底擊垮。
張魯長歎一聲,仿佛瞬間蒼老了十歲,癱軟下去,喃喃道:“吾欲歸命國家漢朝廷),而意未得達耳。今事已至此,徒傷生靈無益…罷…罷…罷…”他揮了揮手,聲音微弱卻清晰,“閻圃…就由你…持我印綬…出城…請降吧。隻願…能保全身家…勿傷我民…”
“兄長!”張衛悲呼一聲,還想再勸。
張魯閉上眼睛,無力地搖了搖頭,兩行濁淚滑落臉頰。一切的野心、掙紮,在此刻化為烏有。
閻圃心中也是一酸,但更多的是如釋重負。他鄭重一揖:“圃,必不辱命!”
當日午後,南鄭城門緩緩打開。閻圃素服徒步,手捧漢中太守印綬和五鬥米道師君法印,帶領一眾官員,出城走向墨涵軍大營。
墨涵聞報,親自出營相迎。他並未盛氣淩人,反而態度頗為客氣,接過印綬,溫言安撫了閻圃等人。
“請回複張師君,涵必以禮相待,絕不食言。漢中百姓,亦是我之子民。”墨涵的話語,通過閻圃之口傳回城內,極大安撫了惶恐的人心。
次日,張魯帶領家眷及主要官員,正式開城投降。墨涵大軍有序入城,秋毫無犯,迅速接管城防,張貼安民告示。
至此,漢中盆地,易主!
消息如同旋風般傳遍天下,再次引發巨震!墨涵之名,伴隨著“奇襲”、“悍勇”、“神秘利器”以及“靜姝擂鼓”的傳奇色彩,真正成為了足以令曹操、劉備、孫權都寢食難安的強大勢力。益州的猛虎,已然出柙,其鋒芒,直指中原!
喜歡程序帶我穿越回去請大家收藏:()程序帶我穿越回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