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反思與提升_錦衣異世錄之鐵血錦衣衛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0章 反思與提升(1 / 1)

陳栓子案的餘波尚未完全平息,南城千戶所的值房內,卻已彌漫著一種與往日不同的氛圍。不再是壓抑的緊張,亦非勝利的喧囂,而是一種沉靜的、帶著溫度的專注——沈煉決定趁熱打鐵,組織小隊進行一次徹底的複盤。

這日午後,值房的木窗被推開,秋日的陽光斜斜地鋪在修補過的舊木桌上,將幾份攤開的文書映得泛黃。沈煉坐在主位,麵前擺著一疊厚厚的卷宗,正是陳栓子案的全部材料:從最初的定讞卷、被隱匿的屍格、染血的號服,到何六的口供、王犇等人的判決書,甚至包括校場公審時的記錄抄件。

李石頭、張猛、趙小刀、劉五圍坐在桌旁,神情各異卻都格外認真。李石頭搓了搓手,目光掃過卷宗上那些觸目驚心的批注;張猛將腰間新佩的腰刀往桌上一擱,刀鞘磕在木頭上發出輕響;趙小刀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下巴,眼神發亮;劉五則捏著半塊炭筆,在草紙上來回畫著圈。

“今日,不說功勞,不說委屈。”沈煉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隻說案子。從接案到結案,每一步,哪些做得對,哪些走了彎路,哪些細節被忽略了。我們要把‘沈氏破案法’這把刀,磨得更利。”

他翻開第一份卷宗,正是最初那份漏洞百出的定讞卷:“我們從這裡開始。李石頭,你先說。”

李石頭清了清嗓子,翻開自己的記錄本:“大人,我先說現場勘察。接案當天,我們按您教的《現場勘察錄》格式走,方位圖、痕跡標注、口供分開記,這些都沒問題。但……”他頓了頓,臉上露出一絲懊惱,“陳老漢的住處,我們隻拍了門板和窗欞的泥漬,沒仔細查門檻下的草屑。後來才知道,王犇他們作案時,鞋底沾了陳家的灶灰,草屑裡有灶灰顆粒——要不是後來去馬廄查何六的鞋,這條線差點斷了。”

沈煉點點頭:“記錄的本質,是還原現場。但‘還原’不是機械抄寫,是要帶著‘問題意識’去觀察。灶灰、草屑、甚至牆角的蛛網,都可能是‘沉默的證人’。下次,記錄本裡要加一欄‘潛在關聯物’,專門標注那些看似無關、卻可能與案情產生聯係的細節。”

他又翻開另一份卷宗,是趙小刀整理的證人證言:“小刀,你說說口供的問題。”

趙小刀坐直身子:“大人,我當時分開問了陳老漢、雜役、馬廄老劉頭,但問陳老漢時,他情緒太激動,說了好多重複的話,我沒來得及細究他提到‘去年八月十五,栓子說要去衛所領餉’這句話——後來才知道,那天正是張彪手下收‘辛苦錢’的日子!要是當時多問一句‘領餉’的細節,或許能更早鎖定時間線。”

“問題出在‘傾聽’上。”沈煉拿起炭筆,在記錄本上畫了個耳朵的符號,“口供不是‘記錄’,是‘對話’。要聽出話裡的‘弦外之音’,更要追問‘為什麼’。比如陳老漢說‘栓子最怕黑牢’,就要問‘他以前進過黑牢?’;說‘那天聽見打罵聲’,就要問‘像誰的聲音?’——細節藏在追問裡。”

張猛忍不住插話:“那物證呢?我們找到的號服,要不是大人您眼光毒,看出那些挫裂痕,差點就被當普通舊衣服扔了!”

沈煉將號服的照片推到他麵前:“物證的價值,在於‘關聯’。這件號服的傷痕,要和屍格的‘勒拽傷’、雜役說的‘王犇用索套’對應起來,才能形成鏈條。但我們在提取物證時,沒做‘環境采樣’——號服是在馬廄找到的,馬廄的草料、馬糞裡有沒有殘留的纖維?這些都沒查。下次,物證袋裡除了證物本身,還要裝一份‘環境比對物’。”

他環視眾人,語氣放緩了些:“這些不是批評,是我們共同的‘成長點’。‘沈氏破案法’不是我一個人的規矩,是我們一步步磨出來的。今天的問題,就是明天的‘避坑指南’。”

接下來的兩個時辰裡,小隊成員輪流發言,將案件中的每個環節拆解開來:

劉五反思了卷宗調閱的滯後:“架閣庫的老趙起初不肯給舊屍格,要不是大人您讓趙伯‘順路’帶話,我們差點卡殼。以後遇到類似情況,能不能提前讓趙伯幫著‘摸摸底’?”

李石頭補充了時間管理的問題:“從接案到處決,前後用了二十三天。中間因為張彪施壓,我們浪費了兩天在應付他的‘示好’上。下次遇到外部乾擾,能不能更早向大人彙報,集中精力突破核心?”

趙小刀分享了情報網絡的不足:“我打聽張彪手下動向時,隻找了三教九流的人,沒敢去衙門附近的茶館——怕被反咬。其實那些茶博士、說書先生,消息更靈通,隻是需要更巧妙的法子接近。”

張猛則提到了團隊協作的細節:“那天去黑牢提審何六,我和石頭分工太死,我沒提前和他通氣審問重點,導致他問了一些重複的問題。以後出任務,得提前開個‘小會’,把每個人的‘任務清單’和‘注意事項’說清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沈煉一一記錄,不時點頭。等眾人說完,他將一張新寫的《案件複盤與優化流程》貼在牆上:

1.增加“潛在關聯物”標注欄,強製要求記錄環境細節;配備便攜式“環境采樣包”小布袋、油紙、炭筆,用於收集纖維、土壤等微量物證。

2.推行“追問式記錄法”,每問一個問題後,記錄被問者的微表情、語氣變化及補充說明;重要證人需交叉詢問,至少兩人獨立記錄。

3.建立“物證檔案卡”,除證物照片、描述外,需標注提取時間、地點、提取人,以及“關聯線索”,如證物上的指紋、氣味、特殊標記。

4.拓展“民間信息源”,茶博士、鏢師、媒婆等,製定“接觸守則”,如通過第三方引薦、贈送小恩小惠但不涉及利益輸送;重要情報需經兩人核實後再上報。

5.任務執行前召開“十分鐘短會”,明確分工、重點、時間節點;執行中遇突發情況,需第一時間向總旗彙報,禁止擅自行動。

“這些流程,不是為了束縛手腳,是為了讓我們少走彎路。”沈煉指著流程表最後一行,“更重要的是——”他目光掃過眾人,“我們要把這些流程,變成肌肉記憶。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案子,不用翻本子,也能條件反射般做好每一步。”

複盤結束時,夕陽已將窗欞染成金色。劉五忽然開口:“大人,我以前總覺得,辦案就是‘查案子’。現在才明白,辦案更是‘查人心’——查凶手的貪心,查證人的懼心,也查我們自己的‘私心’。”

李石頭重重地點頭:“沒錯!上次要不是大人您頂住張彪的壓力,我們早被他的‘人情’壓垮了。現在我算明白,什麼叫‘同袍同心’——不是口號,是有人撐腰時,我們敢往前衝;有人犯錯時,我們敢指出來。”

張猛憨厚地笑了笑:“我以前就愛悶頭乾活,現在才知道,多問一句‘為什麼’,多和兄弟們商量,事兒能辦得更漂亮。就像那天開棺驗屍,要不是小刀提前摸清了仵作的脾氣,說不定驗屍結果得拖半個月!”

趙小刀也收起了往日的油滑:“大人,我以前總覺得‘混口飯吃’就行,現在才懂——咱們穿的飛魚服,不是為了耍威風,是為了替天行道。陳老漢磕頭那會兒,我看著您扶他起來,突然覺得,這官,當得值!”

沈煉靜靜聽著,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知道,這支隊伍的改變,遠不止於流程的優化。他們從最初的懷疑、觀望,到如今的信任、默契,靠的是一次次共渡難關,靠的是他用行動證明:跟著他,不僅能活著,還能活得有尊嚴、有意義。

“從今日起,”沈煉站起身,目光灼灼,“我們這小隊,有了新的名字——‘青鋒’。”

“青鋒?”

“取‘青天’之‘青’,‘利刃’之‘鋒’。”沈煉解釋道,“青天在上,利刃在手。我們的職責,是斬斷黑暗,守護公道。這名字,既是招牌,也是誓言。”

他走到牆邊,將《案件複盤與優化流程》和“青鋒”二字並列貼好。夕陽的餘暉中,幾個大字泛著溫暖的光。

“散了吧。”沈煉的聲音依舊平靜,卻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堅定,“明日卯時,準時到值房。我們要練新流程——從現場勘察開始。”

眾人應聲離去,值房內重歸寂靜。沈煉望著牆上的字跡,又看了看桌上那疊厚厚的卷宗,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知道,真正的“沈氏破案法”,從來不是一紙文書、一套流程。它是團隊的信任,是對真相的執著,是明知前路艱險,卻依然選擇向前的勇氣。

而這些,比任何武器都更鋒利。

喜歡錦衣異世錄之鐵血錦衣衛請大家收藏:()錦衣異世錄之鐵血錦衣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