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焊影疑蹤_錦衣異世錄之鐵血錦衣衛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32章 焊影疑蹤(1 / 1)

密室燭火通明,蘇芷晴屏息凝神,目光如錐,聚焦於龍睛金絲接口處那幾粒瘤狀凸起。這些凸起小若芥子,色呈暗金,非宮廷鎏金工藝應有的光潔平整。她深知,此乃破解贗品來源的關鍵。

取樣之法,首重精準。她開啟一個紫檀木匣,內襯軟錦,陳列著十餘種材質、形狀各異的探針:有玄鐵所製、堅不可摧者;有白玉琢磨、溫潤防鏽者;更有甚者,乃用東海玳瑁甲片磨製,彈性極佳。最終,她選定一支細如牛毛、尖端以金剛石微鑲的探針。此針之利,可劃開精鋼,卻又不懼金屬硬物,最能保樣本純淨。

操作之時,她右手執針,左手以一麵磨得極薄的犀角鏡反射燈光,將金絲接口照得毫發畢現。針尖輕觸凸起邊緣,力道須控製在毫厘之間,重則傷及金絲本體,輕則無法刮下樣本。但見她腕部微旋,如繡女引線,針尖掠過,幾點肉眼幾乎無法辨彆的暗金色粉末,已悄然附著於針尖。

承接之物,亦非尋常。她取出一片薄如蟬翼的雲母片,其麵光潔如鏡。將探針輕觸雲母片,以一股特製藥水蒸氣微微熏蒸,粉末便穩妥地轉移其上。整個過程,如履薄冰,不容一絲差錯。

取得樣本,僅是第一步。真偽之彆,往往需經烈火淬煉方能顯現。蘇芷晴移步至那座小巧卻結構精密的陶窯前,窯內銀霜炭已燒得透亮,散發出穩定的高溫。

她先將微量樣本置於一個僅有指甲蓋大小的耐火瓷舟內。此瓷舟乃用高嶺土混入特定礦粉燒製,能耐極高溫度而不與樣本反應。將其緩緩推入窯膛特定區域,此處溫度可由窯側一排氣孔精細調控。

首次煆燒,溫度控製在宮廷純金焊料常見的熔點之下。透過窯壁特設的水晶觀察窗,可見樣本毫無熔化跡象。她逐步升高溫度,當達到某個臨界點時,瓷舟內的粉末驟然蜷縮,表麵泛起光澤,繼而熔化成極細微的液珠!此熔點,明顯低於宮廷禦用純金焊料,蘇芷晴心中頓時了然:此非官製之物。

更精妙的分析在於冷凝後的形態。待瓷舟冷卻,她立即將其取出,置於那架經過改進的高倍顯微鏡下。調整至最高倍數,冷凝後的焊料形態清晰顯現—並非純金冷凝後相對均一的結構,而是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層疊閃光結構,如同千層酥皮,在光線下折射出細微的彩光。

此乃“層疊閃光結構”,是民間高手在焊料中加入少量如銅、銀、鋅等助熔金屬後形成的特有現象。不同金屬熔點差異,冷凝時先後有序,遂成此態。宮廷工藝追求極致純淨與表麵無痕,絕不容許此類雜色與層理出現。

熔點與結構已指向民間工藝,然天下民間匠人流派眾多,還需進一步縮小範圍。蘇芷晴依據父親筆記所載,開始進行更精細的物化測試。

她取來一係列寸許高的白瓷小瓶,內盛不同特性的試藥。先滴加稀硝酸於樣本殘留,觀察其反應劇烈程度與產生氣泡之形態,可初步判斷其中是否含鋅等活潑金屬。接著,又用特定溶劑嘗試溶解,根據溶解速度與溶液顏色變化,推斷可能存在的銅、銀比例。

一番測試下來,她發現此焊料對某些試藥的反應,與父親筆記中記載的“東南沿海及運河沿線金銀細作作坊常用的一種‘細金焊’配方特性高度吻合”。此配方為求在複雜環境下仍能保證焊接牢固,會刻意加入某些增強韌性與附著力的金屬,但也因此犧牲了部分宮廷所追求的“純淨度”和“無痕”美學。

其特點可歸結為三:

焊接點極小且牢固,能適應動態環境。

因含多種助熔劑,會有微量低熔點焊料殘留,形成瘤狀凸起。

其冷凝後的層疊結構,在顯微鏡下無所遁形。

這一切,都與宮廷造辦處那套追求“天衣無縫”、用料極其奢侈純淨的工藝標準格格不入。

證據鏈至此已頗為清晰。蘇芷晴洗淨雙手,再次翻閱父親那本厚重的《虞衡匠作考》。書中不僅記載了官方製式,更收錄了大量散落民間的奇技巧藝,其中便有數頁專門論述運河沿線及閩浙地區幾家曆史悠久、以精工細作聞名的金銀作坊,對其獨門焊藥成分、處理工藝乃至傳承譜係都有簡要記錄。

她比對著顯微鏡下的層疊結構特征和手中筆記的文字圖譜,目光最終落在“細金焊”三字之上,旁有朱批小注:“此技多見於漕運樞紐之巧匠,用以焊接精細首飾或貴重器物附件,其性韌而固,然微有殘留,非官家所尚。”

至此,她心中已有定論:製作此贗品玉璧的工匠,絕非宮中之人,其技藝淵源,極大可能來自東南沿海或運河沿線的某家傳承有序的民間金銀細作作坊。此人技藝高超,足以亂真,卻終究在微觀世界裡,留下了其民間出身的“手藝印記”。

窗外,天色將明未明。密室中,蘇芷晴緩緩合上筆記,吹熄燭火。這一次,她不僅確認了贗品之“偽”,更找到了追查造偽之“源”的寶貴方向。焊料殘留雖微,其指向的意義,卻重若千鈞。

喜歡錦衣異世錄之鐵血錦衣衛請大家收藏:()錦衣異世錄之鐵血錦衣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