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四郎一邊說著,眼睛也越來越亮。
“咱們不光寫吃的,也開始寫點新鮮的玩意兒,什麼西洋鏡、自鳴鐘、新到的番邦香料,還有……嘿嘿,一些大家夥兒愛聽的小道消息。”
“那銷量,蹭蹭往上漲!”
葛知雨抿嘴一笑:“這確實是個吸引人注意的好法子。”
隻有葛知衍一臉尷尬地撓撓頭:“四郎一個大小夥子,整日打聽什麼東家長,西家短的,實在有些不像話……”
葛知衍邊說邊覺得有些難以啟齒:“什麼‘城東李員外新納的小妾竟是前門唱曲兒的’,還有‘西市趙掌櫃家鬥雞贏了三百兩銀子’……”
“寫這些東西,豈不是有辱咱們雜誌的清譽?”
“二哥此言差矣。”
葛知雨倒是不這麼想,她把手一攤:“大家都喜歡聽這些東西嘛!”
“我們好不容易把雜誌辦起來了,總不能自己一直掏錢貼銀子發行吧?”
“得讓大家自願多多購買咱們的雜誌,不寫點吸引人眼珠子的東西那怎麼能行呢!”
葛知雨說道。
她心中還有彆的想法呢!
想開一個小小的模塊連載故事……
何明風心中有些微微驚訝。
關於商業化這件事,葛知雨想的倒是挺清楚的,不像葛知衍那樣一向自視清高。
於是何明風開口:“我的想法和葛姑娘一樣。”
“不論什麼事務,都要先能存活下來,再圖其他。”
鄭榭倒是沒想那麼多,他笑道:“現在這《玉撰錄》,真成了京裡人茶餘飯後的談資了。”
“五味樓好些客人,都是邊看《玉撰錄》邊等菜,還互相打聽裡麵寫的小道消息是不是真的呢!”
何明風點點頭:“咱們的雜誌,既要風雅,也要煙火,更要有趣。”
“雅俗共賞,方能長久。”
葛知衍也不得不承認何明風的這番話說的有道理。
“既然如此,雅的這一方,我來操刀。”
葛知衍看了看何四郎,連忙說道:“四郎可得繼續跟我學讀書習字啊!”
俗的那一半,就交給何四郎了。
天天逼著他寫東家長西家短的,他可是有點受不了。
出乎眾人的意料,何四郎竟然拍了拍胸脯。
“包在我身上!”
何明風一挑眉:“四郎哥,你不覺得讀書難了?”
何四郎撓著頭嘿嘿一笑:“難……自然是難的,隻不過寫這些事兒可比在老家種地有意思多了!”
“現在讓我回去,我還不樂意呢!京城多好玩啊,天天都有新鮮事!”
眾人聞言都哈哈大笑起來。
飯後,何明風精心準備了幾份禮物,親自去葛府和杜府回拜去了。
……
與東城的小院暖意融融截然相反。
廖府這個年過的卻是格外清冷寥落。
府內雖然張燈結彩,仆役往來穿梭。
但是氣氛壓抑極了。
廖辰陰沉著臉坐在花廳裡,麵前放著的是廖子峰最新從石屏州寄來的家書。
信紙上淚痕點點,字字泣血。
訴說著石屏州如何荒蠻瘴癘,同僚如何排擠刁難,自己如何水土不服,病骨支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