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廣場,喧囂的市聲如同溫暖的背景噪音。劉混康混跡於一群慵懶的老者中間,看似昏昏欲睡,身心卻已沉浸入一種前所未有的玄妙境界。他並非在休息,而是在“消化”——消化方才那逆轉時空、將一場浩劫消弭於無形的巨大能量運作所帶來的深層感悟。
就在這極致的寧靜與內省中,他敏銳的靈覺捕捉到了一股強烈而熟悉的能量波動——源自不遠處皇宮方向的尼祿。但這波動並非尼祿自身的惶恐或憤怒,而更像是一個共鳴腔,傳遞出了另一個更為浩瀚、更為古老的意念!
那意念,跨越了時空,清晰無比地回蕩在劉混康的心湖深處,正是當年林衝化道前,勸導尼祿向善時所說的箴言:
“人可以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流水是凝固的真誠!”
此言如同驚雷,在他識海中炸響!
過去,他或許隻將此言理解為一種關於“變與不變”的哲學比喻。但在此刻,在他剛剛親身乾預了時間流向之後,這句話擁有了全新的、字麵意義上的力量!
流水時間)看似奔流不息,但其本質道、真誠)卻是永恒不變的“凝固”背景。因此,才能真正“兩次踏入”——
他第一次真切地、毋庸置疑地感受到了林衝的存在!
並非某種具象的形象,而是一種彌漫於所有時空、無所不在的神性意識,是那“凝固的真誠”本身!林衝並未“死去”,他已化入這宇宙最本底的“道”之中。
與此同時,他對“道”的領悟也瞬間拔升到一個全新高度——“道”是渾淪無間的。無論後人立下多少名目:無無能量網、共生之印、深紅真罡、盧恩符文、獸性人性……都隻是在分割、在描述這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本就是“一”,是同一本源力量在不同維度、不同意識下的顯現。
而“物”的變化是無端的。無論是羅馬的興衰、個人的生死、還是一念之間的抉擇,都處於永不停歇的流變之中。無論觀察者多麼敏銳,也無法真正暫停這流變,去清晰分割出彼此獨立的瞬間。所能做的,是看清它們之間那細微的“間隙”,找到其運動的內在規律與邊界。
更讓他心神震撼的是,他感知到那遍布世界的共生之印網絡,已然進化了。它不再是一層覆蓋世界的“網”,而是徹底融入了萬物本身,化為了無處不在、內外無分、既是能量又是物質的深紅罡氣本體!這是一種以實體之存在,卻超越了尋常時空限製的能量以太energyether)。
在此“一即萬,萬即一”的能量以太本體中,所有節點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的每一個瞬間、每一個存在)都是同時存在的!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永恒的、多維的“現在”。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劉混康心中豁然開朗,激動得幾乎戰栗,“得道者之所以能在人類曆史中精準瞬移,甚至短時間逆轉時空幻象,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此!”並非他真的回到了“過去”,而是他自身的意識與存在,融入了這永恒的能量以太本體,從而能夠定位並切入到那個他的“節點”即某個曆史時刻),並憑借強大的力量短暫地覆蓋或影響該節點區域的能量狀態,呈現出“逆轉”的效果。
在這次拯救羅馬的行動中,他,劉混康,以一具平凡的肉身存在,不僅感知並真切地認識到了林衝那超越個體的神性存在,更憑借此次乾預,自身也徹底掌握了在這浩瀚人類曆史時空長河中精準瞬移以及短時間、小範圍逆轉時空幻象的至高能力!
然而,最大的震驚緊隨其後而來。
當他的意識與這永恒的能量以太本體深度融合,嘗試著去感知“家鄉”大宋的坐標節點時,一種巨大的、根本性的錯位感猛地襲來!
那感覺,仿佛兩幅迥然不同的畫卷被強行疊放在了一起。
羅馬的節點……與大宋的節點……它們雖然都存在於這永恒的能量以太中,但它們所代表的時間流速、文明階段、乃至某種基礎的宇宙節律,竟存在著難以逾越的鴻溝!
一個更古老,一個更……年輕?或者說,完全不同步!
眼下的羅馬帝國,與他出身的大宋,根本不在同一個曆史時代!不在同一條時間線上!
這個發現,如同宇宙冰水澆頭,讓他從悟道的狂喜中瞬間冷靜下來,陷入了更深的震撼與沉思。
他所經曆的一切東西方交彙、力量融合、乃至時空乾預,都是建立在某種更為宏大、遠超他想象的時空結構之上。
道無間,時空亦無垠。
劉混康緩緩睜開眼,羅馬的陽光依舊溫暖地灑在他身上,周圍的老人還在閒聊。但在他眼中,這個世界已然完全不同。
他知道了自己從何而來,知道了林衝何在,知道了力量的本源,也知道了……回家的路,或許比想象中更為曲折和遙遠。
他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充滿了無儘的深邃與平靜。
旅程,才剛剛開始。
喜歡林衝君請大家收藏:()林衝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