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鄭重地將這份試卷拿起,吹了吹上麵並不存在的灰塵,這才開始細讀內容。
開篇第一句,就讓他挑了挑眉。
“學者,非學章句,非記陳言,乃學經世致用之道也……”
好大的口氣!
李恒心中暗道。
尋常考生破題,無非是圍繞“思”的重要性來展開。
而此人,卻反其道而行之,先不言思,而言學!
直指當下學子為學的弊病!
這角度,刁鑽!新奇!
他不由得坐直了身體,繼續往下看。
“……若困於舊知,不通時變,縱學富五車,亦不過兩腳書櫥。”
“遇紛繁世事,則左支右絀,茫然不知所措,此‘罔’之根源也!”
看到這裡,李恒的眼睛亮了。
妙!實在是妙!
這篇文章,將“罔”字的內涵,剖析得淋漓儘致!
它不再是簡單地解釋為什麼學了不思考就會迷惘,而是從根源上,批判了那種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科舉而背誦的僵化教育。
這已經不單單是一篇應試的文章了,其中隱隱透出的,是對時弊的洞察和批判!
李恒越看越是心驚,越看越是激動。
文章的論述層層遞進,邏輯嚴密,引經據典信手拈來,卻又用得恰到好處,沒有絲毫掉書袋的嫌疑。
從“為何會罔”,到“如何不罔”,再到“學與思相輔相成,方能經世致用”,整篇文章一氣嗬成,酣暢淋漓。
“好!好文章!”
李恒終於忍不住,一拍大腿,高聲讚歎起來!
這一聲,把昏昏欲睡的同僚們都嚇了一跳。
“大人,何事如此興奮?”
王縣丞好奇地湊了過來。
“你們快來看!快來看這篇!”
李恒興奮地將試卷遞了過去。
“本官科舉多年,閱卷無數,從未見過如此驚才絕豔的縣試文章!”
幾位佐官立刻圍了上來,爭相傳閱。
“嘶……這手館閣體,火候十足啊!”
“破題之論,振聾發聵!此子……不,此人見識不凡!”
“論據充足,論述有力,層層遞進,無懈可擊!當真是難得的好文章!”
讚歎之聲,不絕於耳。
王縣丞捋著胡須,連連點頭:“這等老辣的筆鋒和深刻的見地,恐怕不是十幾歲的少年郎能寫出來的。”
“依老夫看,此考生,怕不是一位浸淫經義數十載,屢試不第的老童生吧?”
這個猜測,立刻得到了眾人的一致讚同。
也隻有這樣飽經風霜、曆經世事的人,才能對“學”與“思”的關係,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一位主簿拱手道:“大人,此文無論是立意還是文采,皆為全場之冠。下官以為,堪為本場案首!”
“沒錯!若此文不能為案首,那真是東陽縣文壇的損失!”
李恒撫掌大笑,心中暢快無比。
“本官也是此意!就定此卷為本縣縣試案首!”
他一掃之前的頹唐和煩躁,隻覺得今夜的燈火都明亮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