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為國家發掘如此良才,是他這個縣令的幸事!
就在這滿堂喝彩,一錘定音之際,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幽幽地響了起來。
“李大人,下官……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話的,是通判錢林。
錢林年約四十,相貌普通,在縣衙裡一向不怎麼起眼,為人處世,素以“穩妥”著稱。
李恒心情正好,大度地一揮手:“錢通判但說無妨。”
錢林躬了躬身,目光在眾人臉上掃過,最後落在那份被交口稱讚的試卷上,語氣十分謹慎。
“大人,這篇文章確實是好,堪稱絕品。隻是……下官聽說,知府盧大人的公子,今年也下場了。”
所有人的笑容都僵在了臉上。
李恒臉上的笑意也慢慢斂去。
盧炳章?青州知府,他的頂頭上司。
盧晚,盧炳章的獨子。
錢林見李恒變了臉色,知道自己的話起了作用,便繼續不緊不慢地說道:“盧公子才名遠播,乃是官學中的翹楚。”
“這篇文章固然是驚才絕豔,可它的作者,很可能是一位籍籍無名的老童生。”
“咱們若是將案首給了一個老童生,卻讓知府公子屈居其下……盧知府那邊,會不會覺得我們東陽縣,不識抬舉,有意怠慢了盧公子?”
“不識抬舉”四個字,讓李恒的後背瞬間滲出了一層冷汗。
他是個純粹的讀書人,滿腦子都是聖賢文章,經世濟民。
可他同樣也是官場中人,深知人情世故,比任何文章典籍都來得重要。
得罪了自己的頂頭上司,他這個縣令還想不想乾了?
王縣丞等人也反應了過來,一個個噤若寒蟬,再也不敢多說半個字。
是啊,文章寫得再好又如何?
難道還能比知府大人的麵子更重要?
為了一個素未謀麵的老童生,去得罪手握他們烏紗帽的盧知府,這筆賬,怎麼算都劃不來!
錢林見火候差不多了,又補充了一句,語氣裡充滿了“善意”的提醒:
“大人,為官之道,在於權衡。一篇文章的好壞,是小節。”
“與上官的關係,才是大局啊。”
……
之後的幾天,宋河過得相當愜意。
他和盧晚、李魁、趙雷、墨卿四人,早上結伴去考場,晚上一起回官學。
少了平日裡課程的壓力,幾個少年郎的心態都無比放鬆。
宋河對自己的發揮很滿意。
除了經義策論部分有些吃力,靠著係統臨時抱佛腳得來的“青銅級”理解勉強應付,後麵的詩賦和算學,他簡直是降維打擊。
尤其最後一門的算學,那些在其他考生看來如同天書的題目,在他眼裡,比一加一等於二難不了多少。
他相信,一個案首,十拿九穩。
第五天,縣試最後一科考完,李漁破例給他們放了一天假。
“都去鬆快鬆快吧,彆繃著了。”
老探花捋著胡須,“不過隻此一天,明日開始,準備府試!”
“好耶!”
李魁和趙雷當場歡呼起來。
五人勾肩搭背地衝出官學,直奔東陽縣最繁華的南市。
趙雷家裡有錢,出手最大方,見什麼都覺得新奇,買!
喜歡科舉:染布郎之子的狀元之路請大家收藏:()科舉:染布郎之子的狀元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