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朝堂上,氣氛已經凝重到了極點。
誰都不清楚陛下一怒會是怎樣一個結果。
這個時候,卻見皇孫的嘴角付出一抹弧度道:“繼續說下去!”
這個結果,顯然讓一眾文臣無法接受,紛紛將目光落在陛下身上。
憑借他們多年經驗,陛下必定會製楊榮的大不敬之罪。
然後讓錦衣衛將其帶下去嚴刑拷問,是否受到他人指使。
最終在拖出去斬首示眾才對。
怎麼到了皇孫殿下這裡,非但沒有治罪,反而還要縱容他在此胡言亂語?
聽到殿下的話語,楊榮便已經清楚,自己堵對了。
能夠提出改製想法的皇孫,自然能夠看到大明未來的走向。
若是論大不敬之罪的話,皇孫殿下絕對是這些年中的佼佼者。
簡單的幾個字,更是給予楊榮無窮的信心。
神情亢奮道:“殿下,在臣看來,陛下學識受限,所以才會讓以往的大明有了禁錮,停滯不前!”
“當然,這些不能說是陛下造成的,而是前元愚民造成的!”
雖說有了殿下的支持,但楊榮知道,有剛剛那麼一次作死就夠了,其它的罪責,儘量還是推到其它人身上,才會更加的穩妥。
群臣又豈會不懂他的小心思,依舊目光不善的盯著楊榮。
而端坐在龍椅上的朱元璋,就仿佛沒有聽到一般,神態沒有絲毫的變化。
楊榮繼續開口道:“大明立國後,陛下精心研究八股製度,這是一個很好的科舉方法!”
一時間,不少文臣再次對楊榮投去異樣的眼神。
聞言,朱元璋也再次將目光重新落在楊榮的身上,似乎再說,這個時候拍馬屁是不是晚了一點。
卻聽楊榮繼續道:“八股駢文的好處,就是在國朝初建時,以最快的速度,將有用的人才招攬到朝廷之中。”
“試問,在諸多聖典之中,抽取難度最高的八股駢文出來,都能夠做到儘善儘美,剩餘的部分,自然不在話下!”
朝堂之中的一眾大儒們,對於這個說法很是滿意,紛紛點頭認可。
遙想當年的自己,不就是通過八股駢文才步入朝堂之中的嗎,自然明白其難度。
隨即楊榮話鋒一轉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八股駢文的缺點也逐漸展現了出來!”
“以前的士子們,全部都是博聞廣記,窮其一生一生都在苦讀,而八股僅僅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小片段而已。”
“可是現在呢?整個大明內的士子們,眼中隻有八股,除去八股外的聖人典籍,一概放棄,不再學習。”
“努力攻讀八股,隻為了應對朝廷的科考。”
“更是將八股外的領域視為旁門左道,不務正業!”
“如此一來,大家的能力與見識,全部被束縛在這裡。”
“而朝廷招攬上來的人才,出了八股外,其它的一概不知!”
“若是將八股製度繼續下去的話,恕臣鬥膽之言,與自取滅亡沒有任何區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