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到親自挑選了一批既有實戰經驗、又有一定文化基礎的退役老軍官和文吏擔任教習。
開堂第一日,將略堂內將星雲集,氣氛莊重而略帶幾分新奇。
出乎所有人意料,丞相諸葛亮竟親自蒞臨,要授第一課!
諸葛亮身著布袍,手持羽扇,立於堂前,目光掃過下方端坐的將領們。
這裡有須發戟張、略顯不耐的張飛,有目光銳利、帶著審視意味的魏延,有沉穩內斂、認真專注的王平,還有吳懿、高翔、張翼等一眾中高級將領。
“諸君,”諸葛亮的聲音平和而有力,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今日此堂,名為‘將略’。何為將略?非匹夫之勇,非紙上空談,乃統兵馭眾、克敵製勝之根本大道也!”
他緩緩踱步,聲音漸沉,帶著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為將者,首當知天時。不辨陰陽,不識寒暑,何以擇機出戰?”
“次當察地利。不諳山川險易,不明林澤沼澤,何以排兵布陣?街亭之鑒,猶在眼前!”
說到此處,他目光似有意無意地掃過眾人,張飛、魏延等皆神色一凜,王平更是默默握緊了拳。
“再當通人和。上下一心,三軍同力,則士氣可用;將帥失和,士卒疑懼,則未戰先敗。”
“最終,當明法度!”諸葛亮語氣陡然轉厲,羽扇頓住,“軍令如山,賞罰分明!令行禁止,方能如臂使指!若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縱有百萬雄師,亦不過烏合之眾!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此非虛言,乃血淚教訓!”
他最後這句話,如同重錘,敲在每個人的心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堂內一片寂靜,落針可聞。張飛收起了不耐,魏延斂去了傲氣,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諸葛亮授完課,便飄然離去,將課堂交給了陳多和各位教習。
接下來的日子裡,將略堂內時常爭論不休。
實戰推演時,張飛與魏延為了一條進攻路線爭得麵紅耳赤;地形學課上,王平以其街亭經曆,沉痛剖析“絕地”之害,引人深思;後勤保障課上,將領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認識到,他們每多耗一石糧,後方百姓就可能多受一分苦;軍紀法規課上,一條條冰冷的律文,與馬謖的人頭、南山上的屍骨聯係起來,顯得格外沉重而深刻。
陳到並未強行灌輸,更多的是引導、辯論、總結。
他鼓勵將領們將各自的經驗得失拿出來分享、剖析。
張飛雖然開始時坐不住,但幾次推演下來,發現自己慣用的猛衝猛打在某些地形下確實會損失慘重,也開始耐著性子研究地圖和後勤計算。
魏延雖仍有奇謀,但也更注重考慮方案的可行性與後勤支撐。王平則更加係統地將自己的實戰經驗理論化。
“將略堂”的設立,如同在蜀漢軍事體係中注入了一股清泉,開始潛移默化地滌蕩著舊有的習氣,孕育著新的、更加成熟的將帥之才。
它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一種軍事思想的碰撞與融合,一種職業軍人精神的塑造。
陳到看著堂內熱烈研討的景象,心中稍感慰藉。
他知道,街亭的鮮血不會白流。
一支更加理性、更加專業、更懂得敬畏與責任的蜀漢軍隊,正在傷痛中涅盤,悄然成長。
這,或許是為下一次北伐,積蓄的最寶貴的力量。
喜歡蜀漢:從劉備腳臭開始請大家收藏:()蜀漢:從劉備腳臭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