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已在職的明廷官員外,於山野草澤之間,確覓得數位大才。
然多數人尚持觀望之意,經多方延請,目前有二人回應,一人已允諾前來一觀,另一人……則仍在猶豫權衡之中。”
“哦?細細說來。”張行身體更前傾了些,顯露出極大興趣。
“那答應前來一觀者,乃南直隸江陰人氏,姓徐,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
陸夢龍清晰奏報,“此人厭棄科舉八股,專好漫遊天下,探幽覽奇,於地理、水文、岩壑、民俗之道,見識極廣博,著述甚豐。
其行蹤飄忽不定,臣等亦是費儘周折,直至去年底方大致探知其所在,遣人攜大王誠意與聘書前往。
徐先生回話,願來蜀中一看新政氣象,再做決定。”
“徐霞客!”張行眼中精光一閃,腦海深處關於此人的記憶瞬間清晰起來——那位用雙腳丈量中國、寫下不朽巨著的偉大旅行家和地理學家!
心中一陣激動,若非陸夢龍提及,自己這記性,幾乎又要與此等瑰寶失之交臂。
他強壓心中欣喜,不動聲色地問:“另一人又是誰?”
“另一尚在猶豫者,乃蘇州府長洲人氏,薄玨明末江蘇蘇州人,精通光學儀器製造、機械工程、軍事技術),字子玨。”
陸夢龍繼續回稟,語氣中帶著幾分惋惜,“此人之才,迥異常人,尤精於器物製造、軍械火攻之術,乃至天文曆算,奇巧機械,無所不通。
其人曾造銅炮,射程極遠而精準,亦善造水車、地弩、自鳴鐘等物,心思精巧,堪稱國士。
安徽巡撫張國維曾數次向明廷舉薦,然……”陸夢龍頓了頓,略顯無奈道,“然明廷袞袞諸公,隻知八股文章,對此奇技淫巧,鄙夷不屑,終未錄用。
臣等接觸後,覺其仍有顧慮,尚未應允。”
“哼,奇技淫巧?”張行冷笑一聲,聲音在殿中回蕩,“能強軍、能利民、能富國者,便是堂堂正正之學!
固步自封,抱殘守缺,活該他朱明江山風雨飄搖!此等人才,正是我大夏急需之人才!必須儘力拉攏,絕不能失!
另外徐霞客先生如今行至何處?務必確保其一路安全,妥善接待,不可有絲毫怠慢,如果他到了以後,本王不在,便有你妥善安置,務必儘所有可能將其留在大夏效力!”
“微臣明白,根據最新傳回的消息,徐先生已離湖廣,正溯江而上,預計半月內可抵重慶府。
沿途皆已安排人手暗中護衛接應,必保萬無一失,屆時,如果大王不在成都,我必儘所有可能勸徐先生效力我大夏!”陸夢龍趕忙回答。
“好!”張行頷首,隨即語氣轉為堅決,“至於薄玨先生,既然明廷有眼無珠,我大夏豈能再錯過?
要加大力度,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明之以勢。
告訴他,我大夏設有研究院,未來更要設立科學院,正需他這等大才,一展平生所學!
他所精研之火器、機械,本王必傾力支持,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若他尚有疑慮,本王可親筆修書,延請再三!”
“臣,遵旨!”陸夢龍深深躬身,“臣即刻加派人手,以最大誠意延請薄先生。”
張行環視殿內文武,聲音洪亮,意在言外:“諸位愛卿亦需謹記!國之興衰,首在大才!
我大夏初立,百廢待興,尤需四方英才共襄盛舉,諸位若能薦舉治國安邦之大才,本王不吝封賞,必為卿等記上不世之功!”
“臣等謹遵王命!”百官齊聲應和,許多人眼中已開始閃爍,暗自思忖自己所知的人才線索。
幾乎在同一時刻,遠在數千裡之外的蘇州府長洲縣,一間堆滿了書籍、圖紙、各式各樣奇巧模型的工作室內,薄玨正對著一幅未完成的火銃設計圖稿怔怔出神,眉宇間凝結著化不開的苦惱。
近幾個月來,那個自稱來自四川大夏、名叫王啟年的密使,已是第三次登門了,每一次都帶來了吏部尚書的親筆信和更為優厚的條件。
對方對他過往的成就如數家珍,對他正在進行的鑽研表現出極大的理解和熱忱,許諾提供他夢寐以求的研究環境與資源,邀他效力大夏!
這些條件,說不心動,那是假的。
他對那個隻知道征稅派餉、黨爭傾軋、對他心血之作嗤之以鼻的北京朝廷,早已失望透頂。
巡撫張國維的知遇之恩他銘記於心,但屢薦不用,也寒了他的心。
如今天下糜爛,流寇肆虐,關外韃虜虎視眈眈,朝廷可曾真正看重過能造利炮堅船、能興水利農具的實學?
然而,叛賊二字,像一道沉重的枷鎖,壓在他的心頭。
他自幼讀聖賢書,忠君愛國、華夷之辨的觀念深入骨髓。
文天祥《正氣歌》的故事猶在耳邊,難道自己要做一個事二主的文臣嗎?
可是……如那王啟年所言,昔日太祖皇帝朱元璋,驅除韃虜,恢複中華,於元廷而言,何嘗不是反賊?
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乃有德者居之。
如今大明失德,民不聊生,新朝崛起於西陲,氣象蓬勃,同為漢家衣冠,或許……或許真乃天命所歸?
他並非迂腐之人,深知自己所學報國無門是何等痛苦,大夏的招攬,無疑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能讓他的才學真正施展,造福於民,或許更能強軍強國,早日結束這亂世。
值此之際,是固執於虛名而老死戶牖之下,還是抓住這或許能真正踐行經世致用理想的機會?
忠義與實用,舊朝與新朝,虛名與實事……種種念頭在他腦中激烈交戰,讓他難以決斷,連最癡迷的機械設計都難以繼續下去。
就在這時,篤篤篤的敲門聲再次響起,不輕不重,帶著一種熟悉的、執著的節奏。
薄玨歎了口氣,放下手中的炭筆,他知道,又是那個王啟年來了。
這一次,對方又會帶來怎樣的說辭?而自己,又該如何應對?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略顯褶皺的衣衫,走向門口,心中那架天平,正在微微地、不易察覺地發生著傾斜。
喜歡從少爺到皇帝請大家收藏:()從少爺到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