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紀七(公元624年-626年)_資治通鑒白話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資治通鑒白話版 > 唐紀七(公元624年-626年)

唐紀七(公元624年-626年)(1 / 2)

武德七年甲申年,公元624年)

六月辛醜日,唐高祖前往仁智宮避暑。

辛亥日,瀧州、扶州的獠人發動叛亂,朝廷派遣南尹州都督李光度等人率軍平定。

丙辰日,吐穀渾侵犯扶州,刺史蔣善合領兵擊退敵軍。壬戌日,慶州都督楊文乾反叛。

起初,齊王李元吉勸說太子李建成除掉秦王李世民,說:“我來為兄長親手殺了他!”一次李世民跟隨高祖前往李元吉的府邸,李元吉在臥室裡埋伏了護軍宇文寶,想趁機刺殺李世民;但李建成性情頗為仁厚,立刻阻止了他。李元吉惱怒地說:“我這是為兄長著想,對我有什麼好處!”

李建成擅自招募長安及各地驍勇之士兩千多人作為東宮衛士,分彆駐守在左、右長林,號稱“長林兵”。他還秘密派右虞侯率可達誌跟隨燕王李藝征調幽州突騎三百人,安置在東宮東邊的各坊裡,打算補充東宮的長上衛士,此事被人告發。高祖召見李建成問責,將可達誌流放到巂州。

楊文乾曾擔任東宮警衛,與李建成關係親密,李建成私下讓他招募壯士送到長安。高祖即將前往仁智宮,命令李建成留守京城,李世民、李元吉一同隨行。李建成讓李元吉趁機圖謀李世民,說:“安危大計,就決定在今年了!”又派郎將爾朱煥、校尉橋公山給楊文乾送去鎧甲。二人走到豳州時,上書告發太子指使楊文乾起兵,想內外呼應;還有寧州人杜鳳舉也前往仁智宮稟報此事。高祖大怒,借口其他事情,親手寫下詔書召李建成前往行宮。李建成恐懼,不敢前去。太子舍人徐師謨勸他占據京城起兵;詹事主簿趙弘智則勸他降低車駕服飾規格,屏退隨從,親自去高祖麵前請罪,李建成於是前往仁智宮。走到離宮不到六十裡的地方,他把所有官屬都留在毛鴻賓堡,隻帶十多騎兵去見高祖,跪地叩頭請罪,還用力捶打自己,幾乎暈厥。高祖怒氣未消,當天夜裡,把他安置在帳篷裡,隻給麥飯吃,派殿中監陳福看守,又派司農卿宇文穎火速召楊文乾來見。宇文穎到了慶州,把實情告訴了楊文乾,楊文乾隨即起兵反叛。高祖派遣左武衛將軍錢九隴與靈州都督楊師道率軍討伐。

甲子日,高祖召見秦王李世民商議對策,李世民說:“楊文乾不過是個小子,竟敢狂妄反叛,想來他的幕僚已經把他擒殺了;如果沒有,隻需派一員將領去討伐即可。”高祖說:“不對。楊文乾的事牽連到李建成,恐怕響應他的人不少。你應當親自前往,平定叛亂後,我就立你為太子。我不能效仿隋文帝誅殺自己的兒子,會封李建成為蜀王。蜀地兵力薄弱,日後他若能侍奉你,你就保全他;若不能,你要製服他也容易!”

高祖因仁智宮在山中,擔心叛軍突然來襲,夜裡率領宿衛向南走出山外,走了幾十裡。東宮官屬和將士陸續趕來的,都命令每三十人編成一隊,分兵包圍看守。第二天,才返回仁智宮。

李世民出發後,李元吉與後宮妃嬪輪番為李建成求情,封德彝又在外麵為他斡旋開脫,高祖的心意就此改變,又派李建成返回京城留守。隻責備他兄弟不和,把罪責歸於太子中允王珪、左衛率韋挺、天策兵曹參軍杜淹,將三人都流放到巂州。韋挺是韋衝的兒子。起初,洛陽平定後,杜淹長期沒有得到調任,想投靠李建成。房玄齡認為杜淹狡詐多謀,擔心他教唆李建成,對李世民更加不利,於是稟報李世民,把杜淹召入天策府。

突厥侵犯代州的武周城,代州守軍擊敗了敵軍。

秋季七月己巳日,苑君璋率領突厥軍隊侵犯朔州,總管秦武通領兵擊退。

楊文乾率軍襲擊並攻陷寧州,驅趕劫掠官吏百姓,占據百家堡。秦王李世民的軍隊抵達寧州後,楊文乾的黨羽紛紛潰散。癸酉日,楊文乾被他的部下殺死,首級被傳送到京城。朝廷抓獲宇文穎,將其斬首。

丁醜日,梁師都的行台白伏願前來投降。

戊寅日,突厥侵犯原州;朝廷派遣寧州刺史鹿大師前去救援,又派楊師道趕赴大木根山,截斷突厥的退路。庚辰日,突厥侵犯隴州;派遣護軍尉遲敬德率軍迎擊。

吐穀渾侵犯岷州。辛巳日,吐穀渾、黨項聯合侵犯鬆州。癸未日,突厥侵犯陰盤。

甲申日,扶州刺史蔣善合在鬆州赤磨鎮進擊吐穀渾,將其擊敗。

己醜日,突厥吐利設與苑君璋一同侵犯並州。

甲子日,高祖返回京城。

有人勸說高祖:“突厥屢次侵犯關中,是因為子女玉帛都在長安。如果燒毀長安不再定都,胡人的侵擾自然會停止。”高祖認為有道理,派遣中書侍郎宇文士及翻越南山前往樊州、鄧州一帶,尋找可居住的地方,準備遷都。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裴寂都讚同這個計策,蕭瑀等人雖然知道不可行,卻不敢進諫。秦王李世民勸諫說:“戎狄作亂,自古以來就有。陛下憑借聖明威武興起,占據中原,擁有百萬精兵,所向無敵,怎麼能因為胡寇侵擾邊境,就倉促遷都躲避,讓天下人蒙羞,被後世嘲笑呢!當年霍去病隻是漢朝的一員將領,尚且立誌消滅匈奴;何況我身為藩王,願請陛下給我幾年時間,我一定生擒頡利可汗,押送到宮廷前。如果不能成功,再遷都也不晚。”高祖說:“說得好。”李建成說:“當年樊噲想率領十萬人馬在匈奴境內橫行,秦王的話難道不像他嗎!”李世民說:“形勢不同,用兵方法也不一樣,樊噲不過是個平庸之輩,有什麼值得稱道的!不出十年,我一定平定漠北,絕非虛言!”高祖於是停止了遷都的打算。李建成與妃嬪們趁機一起詆毀李世民說:“突厥雖然屢次侵犯邊境,但得到財物就會撤退。秦王表麵上以抵禦寇賊為名,實際上是想掌握兵權,實現他篡奪皇位的陰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高祖在城南打獵,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都隨行。高祖命令三個兒子騎馬射箭比試勝負。李建成有一匹胡馬,肥壯但喜歡尥蹶子,他把馬交給李世民說:“這匹馬非常神駿,能跨越數丈寬的山澗。弟弟擅長騎馬,不妨試試。”李世民騎著這匹馬追逐鹿群,馬突然尥蹶子,李世民縱身躍到幾步之外站穩,馬站起來後,他又騎上去,這樣反複了三次。李世民回頭對宇文士及說:“他想用這匹馬害死我,可死生自有天命,又能傷害我什麼呢!”李建成聽說後,就讓妃嬪們在高祖麵前詆毀李世民:“秦王說他有天命,注定要做天下的君主,怎麼會白白死去!”高祖大怒,先召見李建成、李元吉,然後召李世民入宮,責備他說:“天子自有天命,不是靠智謀武力就能求得的;你怎麼這麼急切地想要呢!”李世民摘下帽子叩頭,請求交給司法部門查驗核實。高祖怒氣未消,恰逢有關部門奏報突厥入侵,高祖才改變臉色,慰勞李世民,讓他戴上帽子、係好腰帶,與他商議抵禦突厥的對策。閏七月己未日,下詔命令李世民、李元吉率領軍隊從豳州出發抵禦突厥,高祖在蘭池為他們餞行。每當有寇賊入侵,高祖總是命令李世民前去討伐,平定之後,對他的猜忌卻越發深重。

起初,隋朝末年,京兆人韋仁壽擔任蜀郡司法書佐,經他審判定罪的囚犯押到刑場時,還會向西為韋仁壽禮佛,然後才赴死。唐朝建立後,爨弘達率領西南夷族歸附朝廷,朝廷派遣使者安撫他們,但這些使者大多貪婪放縱,偏遠地區的百姓深受其害,有的發動了叛亂。當時韋仁壽擔任巂州都督長史,高祖聽說他的名聲,任命他代理南寧州都督,治所暫設在越巂,讓他每年去南寧州安撫一次。韋仁壽性情寬厚,有見識氣度,接受任命後,率領五百士兵抵達西洱河,走遍數千裡之地,蠻夷首領都望風歸附,前來拜見他。韋仁壽秉承皇帝旨意設置了七個州、十五個縣,分彆任命當地首領為刺史、縣令,法令清明嚴整,蠻夷百姓心悅誠服。將要返回時,首領們都說:“天子派您擔任南寧州都督,為什麼要突然離開?”韋仁壽以城池尚未修建為由推辭。蠻夷首領們隨即共同為韋仁壽修築城池、建造官署,十天就完工了。韋仁壽於是說:“我接受詔令隻是讓我安撫百姓,不敢擅自留下。”蠻夷百姓痛哭著為他送行,並各自派遣子弟入朝進貢。壬戌日,韋仁壽返回朝廷,高祖非常高興,命令他移鎮南寧州,派兵駐守。

苑君璋帶領突厥軍隊侵犯朔州。

八月戊辰日,突厥侵犯原州。

己巳日,吐穀渾侵犯鄯州。

壬申日,突厥侵犯忻州;丙子日,侵犯並州;京城實行戒嚴。戊寅日,突厥侵犯綏州,刺史劉大俱領兵擊退。

當時,頡利、突利兩位可汗率領全國軍隊入侵,軍營相連向南推進,秦王李世民領兵抵禦。恰逢關中長時間降雨,糧運斷絕,士兵們因征戰疲憊不堪,武器裝備也大多損壞,朝廷和軍中都十分擔憂。李世民與突厥軍隊在豳州相遇,部署軍隊準備交戰。己卯日,突厥可汗率領一萬多騎兵突然抵達豳州城西,在五隴阪列陣,唐軍將士驚恐不安。李世民對李元吉說:“如今突厥騎兵逼近,不能向他們示弱,應當與他們一戰,你能和我一起出征嗎?”李元吉害怕地說:“突厥形勢如此強盛,怎麼能輕易出戰?萬一失利,後悔都來不及!”李世民說:“你不敢去,我就獨自前往。你留在這裡觀戰。”於是李世民率領騎兵疾馳到突厥陣前,對他們說:“我國與可汗訂立和親盟約,為什麼違背約定,深入我國領土!我是秦王,可汗如果敢交戰,就獨自出來與我決戰;如果率領大軍前來,我就用這一百騎兵來抵擋!”頡利可汗摸不透他的用意,笑著不回應。李世民又向前推進,派騎兵告訴突利可汗:“你過去與我結盟,約定有急難時相互救援;如今卻領兵攻打我,怎麼毫無結盟的情分!”突利可汗也不回應。李世民再次向前,準備渡過溝水,頡利可汗見李世民輕率出戰,又聽到結盟的話,懷疑突利可汗與李世民有密謀,於是派人阻止李世民說:“秦王不必渡河,我沒有彆的意思,隻是想與秦王重申鞏固盟約罷了。”於是率領軍隊稍稍後退。此後降雨更加連綿不斷,李世民對眾將領說:“突厥所依靠的是弓箭,如今長時間降雨,弓弦和膠都融化了,弓箭無法使用,他們就像折斷翅膀的飛鳥;我們居住在房屋裡,吃熟食,刀槍鋒利,以逸待勞,這樣的機會不利用,還等什麼呢!”於是暗中派兵連夜出發,冒雨前進,突厥軍隊大為震驚。李世民又派人向突利可汗陳述利害關係,突利可汗很高興,願意聽從命令。頡利可汗想交戰,突利可汗不同意,於是頡利可汗派突利可汗與他的夾畢特勒阿史那思摩前來拜見李世民,請求和親,李世民答應了。阿史那思摩是頡利可汗的堂叔。突利可汗趁機主動依附李世民,請求結拜為兄弟。李世民也以恩義安撫他,與他結盟後離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庚寅日,岐州刺史柴紹在杜陽穀擊敗突厥軍隊。

壬申日,突厥阿史那思摩入朝拜見,高祖拉著他的手讓他登上禦榻,加以慰勞。阿史那思摩相貌像胡人,不像突厥人,所以處羅可汗懷疑他不是阿史那部族的人,曆經處羅、頡利兩代可汗時期,他一直擔任夾畢特勒,始終不能掌管軍隊擔任設官。入朝後,高祖賜給他和順王的爵位。

丁酉日,派遣左仆射裴寂出使突厥。

九月癸卯日,日南人薑子路反叛,交州都督王誌遠領兵擊敗他。

癸卯日,突厥侵犯綏州,都督劉大俱擊敗敵軍,擒獲三名特勒。

冬季十月己巳日,突厥侵犯甘州。

辛未日,高祖在鄠縣的南山打獵;癸酉日,前往終南山。

吐穀渾及羌人侵犯疊州,攻陷合川。

丙子日,高祖前往樓觀,拜謁老子祠;癸未日,用太牢之禮祭祀隋文帝陵。

十一月丁卯日,高祖前往龍躍宮;庚午日,返回宮中。

太子詹事裴矩暫代侍中一職。

武德八年乙酉年,公元625年)

春季正月丙辰日,任命壽州都督張鎮周為舒州都督。張鎮周因為舒州是他的故鄉,到任後,在舊宅裡大量購置酒肉菜肴,召集親戚老友,與他們儘情宴飲,敞開衣襟、伸腿而坐,就像未做官時一樣,這樣持續了十天。之後他分贈金銀布帛,哭著與眾人告彆,說:“今天我張鎮周還能與老友歡聚痛飲,明天之後,我就是治理舒州百姓的都督了,君臣之間有禮法隔閡,不能再像朋友一樣交往。”從此,親戚老友犯法,他一概不縱容,舒州境內秩序井然。

丁巳日,派遣右武衛將軍段德操奪取夏州地區。

吐穀渾侵犯疊州。

這個月,突厥、吐穀渾各自請求與唐朝互通貿易,朝廷下詔都予以批準。在此之前,中原地區遭遇戰亂,百姓缺乏耕牛,到這時依靠與戎狄貿易,各種牲畜遍布原野。

夏季四月乙亥日,黨項侵犯渭州。

甲申日,高祖前往鄠縣,在甘穀打獵,在終南山建造太和宮;丙戌日,返回宮中。

西突厥統葉護可汗派遣使者前來請求通婚,高祖對裴矩說:“西突厥路途遙遠,遇到緊急情況不能相互救援,如今他們請求通婚,該怎麼辦?”裴矩回答說:“如今北方的敵寇正強盛,為國家當前的利益著想,應當采取遠交近攻的策略,我認為應當答應他們的通婚請求,以此威懾頡利可汗;等幾年之後,中原地區國力充實,足以對抗北方夷狄,再慢慢考慮後續事宜。”高祖聽從了他的建議,派遣高平王李道立前往西突厥,統葉護可汗非常高興。李道立是高祖的侄子。

起初,高祖認為天下已經平定,撤銷了十二軍。不久後突厥不斷入侵,辛亥日,朝廷重新設置十二軍,任命太常卿竇誕等人擔任將軍,精選士兵戰馬,商議大舉攻打突厥。

甲寅日,涼州胡人睦伽陀帶領突厥軍隊襲擊都督府,攻入內城;長史劉君傑領兵擊敗他們。

六月甲子日,高祖前往太和宮。

丙子日,派遣燕郡王李藝駐守華亭縣及彈箏峽,水部郎中薑行本截斷石嶺道,以防備突厥。

丙戌日,頡利可汗侵犯靈州。丁亥日,朝廷任命右衛大將軍張瑾為行軍總管抵禦突厥,任命中書侍郎溫彥博為長史。此前,高祖給突厥的書信采用對等國家的禮儀,秋季七月甲辰日,高祖對侍臣說:“突厥貪婪無度,我將要征討他們,從今往後不再給他們寫書信,都用詔書敕令。”

丙午日,高祖返回宮中。

己酉日,突厥頡利可汗侵犯相州。

睦伽陀攻打武興。

丙辰日,代州都督藺謩與突厥在新城交戰,失利;朝廷又命令行軍總管張瑾駐守石嶺,李高遷趕赴大穀抵禦突厥。丁巳日,命令秦王李世民出兵駐守蒲州,防備突厥。

八月壬戌日,突厥越過石嶺,侵犯並州;癸亥日,侵犯靈州;丁卯日,侵犯潞州、沁州、韓州。

左武候大將軍安修仁在且渠川進擊睦伽陀,將其擊敗。

朝廷下詔命安州大都督李靖從潞州道出兵,行軍總管任瑰駐守太行山,抵禦突厥。頡利可汗率領十多萬軍隊大肆劫掠朔州。壬申日,並州道行軍總管張瑾與突厥在太穀交戰,全軍覆沒,張瑾脫身逃奔李靖。行軍長史溫彥博被突厥擒獲,突厥因溫彥博在朝中掌管機密,追問他國家的兵力和糧草虛實,溫彥博拒不回答,突厥將他流放到陰山。庚辰日,突厥侵犯靈武。甲申日,靈州都督任城王李道宗擊敗突厥。丙戌日,突厥侵犯綏州。丁亥日,頡利可汗派遣使者請求講和後撤退。

九月癸巳日,突厥沒賀咄設攻陷並州的一個縣。丙申日,代州都督藺謩擊敗突厥。

癸卯日,朝廷開始命令太府寺核查各州的度量衡。

丙午日,右領軍將軍王君廓在幽州擊敗突厥,俘獲、斬殺兩千多人。

突厥侵犯藺州。

冬季十月壬申日,吐穀渾侵犯疊州,朝廷派遣扶州刺史蔣善合前去救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戊寅日,突厥侵犯鄯州,派遣霍公柴紹前去救援。

十一月辛卯朔日,高祖前往宜州。

暫代侍中的裴矩被免去黃門侍郎的職務。

戊戌日,突厥侵犯彭州。

庚子日,任命天策司馬宇文士及暫代侍中。

辛醜日,改封蜀王李元軌為吳王,漢王李元慶為陳王。

癸卯日,加授秦王李世民為中書令,齊王李元吉為侍中。

丙午日,吐穀渾侵犯岷州。

戊申日,眉州的山獠反叛。

十二月辛酉日,高祖返回京城。

庚辰日,高祖在鳴犢泉打獵;辛巳日,返回宮中。

任命襄邑王李神符暫代揚州大都督。開始將揚州的州府及居民從丹楊遷移到長江以北。

武德九年丙戌年,公元626年)

春季正月己亥日,朝廷下詔令太常少卿祖孝孫等人重新修訂雅樂。


最新小说: 佛珠纏心 重生五零之資本家大小姐的逆襲 全民神袛:從亡靈天災到兩儀神君 NBA:開局融合拉塞爾驚呆OK 足球:巴西9號,和梅羅三足鼎立 聽到屍體心聲,我在詭異副本殺瘋 大明太監秘史 逃荒是不可能的 水滸,我王倫從獄中崛起!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