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五 (公元前187年-前178年)_資治通鑒白話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資治通鑒白話版 > 漢紀五 (公元前187年-前178年)

漢紀五 (公元前187年-前178年)(2 / 2)

代王拿不定主意,就去問太後,還占卜了一卦,得到“大橫”的卦象,卦辭說:“大橫預示著,您將成為天王,像夏啟繼承大禹,讓國家發揚光大。”代王疑惑道:“我本來就是王,還當什麼王?”占卜的人解釋:“這裡說的天王,就是天子。”代王這才派太後的弟弟薄昭去見周勃,周勃等人詳細說明了迎立代王的原因。薄昭回來報告:“是真的,沒什麼可懷疑的。”代王笑著對宋昌說:“果然像你說的。”於是,任命宋昌陪乘,張武等六人乘坐驛車,一起前往長安。到了高陵,代王停下來,派宋昌先去長安探聽情況。宋昌到了渭橋,丞相以下的官員都來迎接。宋昌回去報告後,代王驅車來到渭橋,大臣們拜見,行稱臣之禮,代王下車還禮。太尉周勃上前說:“希望能單獨跟您說句話。”宋昌大聲說:“有公事就公開說,要是私事,王者無私事!”周勃隻好跪下,獻上天子的玉璽和符節。代王推辭說:“先到代國的官邸再商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閏九月己酉日,代王抵達長安,住進代國官邸,大臣們也跟著來了。丞相陳平等人再次拜倒,說:“劉弘等人都不是漢惠帝的親生兒子,不該繼承皇位。大王是高祖長子,理應繼位,請您登上天子之位!”代王麵向西辭讓了三次,又麵向南辭讓了兩次,最後才登基稱帝,大臣們按禮儀依次站列侍奉。東牟侯劉興居說:“誅滅呂氏我沒立功,請讓我去清理皇宮。”於是,他和太仆汝陰侯滕公一起入宮,對小皇帝說:“你不是劉家子孫,不該當皇帝!”隨後示意左右拿戟的侍衛放下兵器離開,有幾個人不肯,宦者令張釋出麵勸說才離開。滕公叫來天子的車駕,把小皇帝拉了出去。小皇帝問:“要帶我去哪兒?”滕公說:“出去找個地方住。”最後把小皇帝安置在少府。接著,他們用天子的法駕,把代王從官邸迎入未央宮。宮門口有十個謁者拿著戟把守,大聲喝問:“天子在裡麵,你們是什麼人,敢往裡進?”代王隻好找太尉周勃,周勃上前說明情況,十個謁者才放下兵器離開,代王順利入宮。當晚,代王任命宋昌為衛將軍,鎮守南、北二軍;任命張武為郎中令,負責宮中安全。有關部門又分彆將梁王、淮陽王、恒山王和小皇帝在官邸誅殺。漢文帝回到前殿,連夜下詔,大赦天下。

漢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

冬天十月庚戌日,朝廷將琅邪王劉澤改封為燕王,封趙幽王劉友的兒子劉遂為趙王。

陳平稱病請辭。漢文帝詢問原因,陳平說:“高祖在位時,周勃的功勞不如我;但誅滅呂氏,我的功勞又不如周勃,我願意把右丞相的職位讓給周勃。”十一月辛巳日,漢文帝將陳平改任為左丞相,周勃為右丞相,大將軍灌嬰為太尉。

朝廷把呂氏掌權時奪走的齊國、楚國舊地,都歸還給了兩國。又論功行賞,對誅滅呂氏有功的人進行嘉獎,從右丞相周勃以下,增加封戶、賞賜黃金,各有不同。周勃退朝時快步走出,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漢文帝對他十分恭敬,常常目送他離開。郎中安陵人袁盎勸諫說:“呂氏叛逆,大臣們共同將其誅滅。當時丞相身為太尉,掌握兵權,才恰好成就大功。如今丞相露出對君主驕橫的神色,陛下卻一再謙讓,君臣之間的禮儀都失了分寸,我覺得陛下不該這樣!”後來上朝,漢文帝神色更加莊重,丞相也越發敬畏。

十二月,漢文帝下詔:“法律是治國的根本。現在有人犯法已經受到懲處,卻還要讓無罪的父母、妻子兒女、兄弟姐妹受牽連,甚至被收為官奴,我認為很不妥!廢除連坐和收為官奴的相關律令。”

春天正月,官員們請求儘早冊立太子。漢文帝說:“我德行不足,既不能廣泛尋訪天下賢聖有德之人,把天下禪讓給他們,現在卻要早早立太子,這不是更顯得我沒有德行嗎?先不要提這件事了!”官員們說:“早早立太子,是為了重視宗廟社稷,不忘記天下。”漢文帝又說:“楚王是我的叔父,吳王是我的兄長,淮南王是我的弟弟,他們不也是合適的人選嗎?現在不選拔賢才,卻一定要立自己的兒子,彆人會覺得我忘了賢德之人,一心隻想著自己的兒子,這不是為天下擔憂的做法!”官員們堅持說:“古代殷商、周朝統治國家,都安定了一千多年,就是因為立繼承人的方法得當。立繼承人必須是兒子,由來已久。高祖平定天下,成為太祖,子孫後代要世代相傳,如今舍棄應當立的太子,卻在諸侯和宗室中另選,這不符合高祖的意願,重新商議不合適。您的兒子劉啟年齡最大,為人純厚仁慈,請立他為太子。”漢文帝這才答應下來。

漢文帝元年三月,漢文帝冊立太子劉啟的母親竇氏為皇後。竇皇後是清河觀津人,她有個弟弟叫竇廣國,字少君。竇少君小時候被人拐賣,輾轉被賣了十幾戶人家。他聽說竇皇後被立,就上書說明自己的身份。竇皇後召見了他,詢問驗證後,證實是真的,於是賞賜給他大量的田宅和金錢。竇少君和哥哥竇長君一起在長安安了家。

周勃、灌嬰等大臣說:“我們這些人就算不死,性命也懸在這兩人身上了。他們出身低微,我們不能不替他們選擇好的老師和賓客。不然他們又學起呂氏那一套,可就是大事了!”於是挑選了一些有品行節操的士人,讓他們和竇氏兄弟相處。竇長君和竇少君也因此成為謙虛退讓的君子,不敢因為地位尊貴就對人驕橫無禮。

漢文帝下詔,救濟鰥夫、寡婦、孤兒、孤老和窮困的人。還下令:“八十歲以上的人,每月賞賜米、肉和酒;九十歲以上的,再增加賞賜帛和棉絮。賞賜的物品中,如果有需要發放糧食的,由縣長官親自檢查,縣丞或縣尉負責送到家中;不滿九十歲的,由嗇夫、令史送去。二千石的官員要派都吏去巡查,發現不按規定執行的要督促改正。”

這一年,楚元王劉交去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夏天四月,齊國、楚國發生地震,二十九座山同一天崩塌,大水洶湧而出。

當時有人進獻了一匹千裡馬。漢文帝說:“前麵有鸞旗車開道,後麵有屬車跟隨,出行時,平安無事每天走五十裡,行軍時每天走三十裡。我騎著千裡馬,能獨自先到哪裡去呢?”於是把馬退了回去,還賞賜給獻馬人回去路上的費用,並且下詔說:“我不接受進獻的東西。命令四方不要再尋求進獻了。”

漢文帝施恩於天下後,諸侯和四方的少數民族,無論遠近都非常融洽。於是漢文帝開始論功行賞,封賞當年跟從他從代國來的功臣,封宋昌為壯武侯。

漢文帝對國家事務越來越熟悉。一次上朝時,他問右丞相周勃:“天下一年判決的案件有多少?”周勃謝罪說不知道。漢文帝又問:“一年的錢糧收支有多少?”周勃還是謝罪說不知道,他非常惶恐慚愧,汗流浹背。漢文帝又問左丞相陳平。陳平說:“這些都有主管的官員。”漢文帝問:“主管的人是誰?”陳平說:“陛下如果問判決案件的事,可責問廷尉;問錢糧收支,可責問治粟內史。”漢文帝說:“如果各有主管的人,那你主管的是什麼事呢?”陳平謝罪說:“陛下不嫌棄我才能低下,讓我擔任宰相之職。宰相的職責,對上輔佐天子,調理陰陽,順應四季變化;對下使萬物各得其所;對外鎮撫四方的少數民族和諸侯;對內親近歸附百姓,讓公卿大夫各自能勝任他們的職責。”漢文帝聽後稱讚說得好。右丞相周勃非常慚愧,退朝後責備陳平說:“你怎麼不早早教我怎麼回答!”陳平笑著說:“你身居相位,難道不知道自己的職責嗎?況且陛下如果問長安城中盜賊的數量,你也要勉強回答嗎?”從此,周勃自知他的才能比陳平差得遠了。

過了一段時間,有人勸周勃說:“您已經誅滅了呂氏,擁立了代王為帝,威震天下。而且您接受了豐厚的賞賜,處於尊貴的地位,時間長了,災禍就要降臨到您身上了。”周勃也感到自身危險,於是稱病請求辭去丞相的印信,漢文帝同意了。這年秋天八月辛未日,右丞相周勃被免職,左丞相陳平一人專任丞相。

當初,隆慮侯周灶攻打南越,正趕上天氣炎熱潮濕,士兵們大規模感染疫病,軍隊無法翻越南嶺。過了一年多,呂後去世,就撤兵了。趙佗趁機用武力和財物賄賂閩越、西甌、駱等部落,使他們歸屬南越,聽從役使。此時南越的勢力範圍東西長達一萬多裡,趙佗乘坐黃屋左纛的車駕,使用皇帝的規製,和漢朝一樣。

漢文帝於是為趙佗在真定的父母的墳墓設置守邑,每年按時祭祀;又召見趙佗的兄弟,封給他們高官,給予豐厚的賞賜,對他們恩寵有加。再次派陸賈出使南越,給趙佗寫信說:“我是高皇帝側室所生的兒子,被安置在外地,在代國奉守北方的藩國。因路途遙遠,我見識淺薄、性情樸實愚鈍,一直沒有給您寫信。高皇帝去世,孝惠皇帝也相繼離世;高後親自處理國政,不幸患病,呂氏家族趁機作亂,依靠功臣的力量,已經將他們誅滅完畢。我因為諸侯王和官員們的擁戴,不得不即位為帝。前些日子聽說您給隆慮侯將軍寫信,請求尋找您的親兄弟,還請求撤掉長沙國的兩位將軍。我已根據您的書信,撤掉了博陽侯將軍;您在真定的親兄弟,我已經派人去慰問,並且修繕了您先人的墳墓。前些日子聽說您在邊境發兵,不斷製造寇災。那個時候,長沙國深受其苦,南郡尤其嚴重。就算是您的封國,難道就能獨得好處嗎?必然會殺死很多士兵,傷害良將官吏,使很多人妻子守寡,孩子成孤兒,父母失去子女,得到一份利益卻失去十分,我不忍心做這樣的事。我想劃定一下我們邊界犬牙交錯的地方,問了官員,他們說:‘這是高皇帝用來隔開長沙國土地的。’我不敢擅自改變。如今得到您的土地,不足以使我更強大;得到您的財物,也不足以使我更富有。五嶺以南的地方,您自行治理。即便如此,您卻稱帝。兩個皇帝並立,沒有一輛使者的車來溝通往來,這就是在爭鬥;爭鬥而互不相讓,這不是仁者所為。希望和您一起拋棄以前的嫌隙,從今往後,像以前一樣互通使者。”

陸賈到了南越,南越王趙佗非常惶恐,叩頭謝罪,說願意接受皇帝的詔令,永遠做漢朝的藩臣,履行進貢的職責。於是趙佗下令全國說:“我聽說兩雄不能並立,兩賢不能同時在世。漢朝皇帝是賢明的天子。從今以後,我去掉皇帝的稱號、黃屋左纛的車駕規製。”趙佗還寫了一封信,說:“蠻夷大長、老夫臣趙佗冒死再拜上書皇帝陛下:老夫原本是南越的官吏,高皇帝有幸賜給我璽印,讓我做南越王。孝惠皇帝即位,出於道義不忍心與我斷絕關係,所以賞賜給老夫的東西非常豐厚。高後執政時,歧視蠻夷,下令說:‘不要給蠻夷南越金、鐵、田器、馬、牛、羊。如果給,就給雄性的,不要給雌性的。’老夫身處偏僻之地,馬、牛、羊都已經老了。自認為祭祀不能完備,犯了死罪,派內史藩、中尉高、禦史平三批人上書謝罪,都沒有回來。又風聞老夫父母的墳墓已被破壞削平,兄弟宗族已被誅殺。官吏們一起商議說:‘如今在內不能得到漢朝的援助,在外也沒有什麼可以使自己顯得高貴出眾的。’所以才改號稱帝,在自己的國家稱帝,不敢對天下有什麼危害。高皇後聽說後,大怒,削去了南越的封國名籍,使者也不能往來。老夫私下懷疑是長沙王進讒言,所以發兵攻打他的邊境。老夫在南越生活了四十九年,如今已經抱上孫子了。然而我早起晚睡,睡不安穩,食不知味,眼睛不看豔麗的色彩,耳朵不聽鐘鼓的音樂,就是因為不能侍奉漢朝。如今陛下有幸哀憐我,恢複我的舊號,像以前一樣和漢朝互通使者;老夫就是死了,屍骨也不會腐朽。我改去帝號,不敢再稱帝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一年,齊哀王劉襄去世。

漢文帝聽說河南郡守吳公治理地方的政績為天下第一,就召見他,任命他為廷尉。吳公推薦了洛陽人賈誼,漢文帝召見賈誼,任命他為博士。當時賈誼才二十多歲。漢文帝喜歡他的文辭和學識淵博,一年之內,就破格提拔他為太中大夫。賈誼請求重新製定曆法,改變服飾的顏色,確定官職名稱,興辦禮樂製度,來確立漢朝的製度,改變秦朝的舊法。漢文帝因為謙讓,覺得時機還不成熟,沒有馬上實行。

漢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冬天十月,曲逆獻侯陳平去世。

漢文帝下詔讓列侯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國,身為官吏以及皇帝下詔留下的,要派太子前往封國。

漢文帝二年十一月乙亥日,周勃再次擔任丞相之職。

這年的癸卯日是月底,出現了日食現象。漢文帝為此下詔:“群臣要都仔細想想我有哪些過失,以及我所不知道、沒看到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告訴我。同時舉薦賢良、方正,以及能夠直言進諫的人,來匡正我的不足之處。”接著,漢文帝又對群臣的職責進行了告誡,要求務必減少徭役和費用,以方便百姓,還下令撤銷了衛將軍這一職位。太仆將馬匹精簡,隻留下足夠使用的,其餘的都調配給驛站使用。

潁陰侯的騎士賈山給漢文帝上書,談論國家治理的道理:“我聽說雷霆所擊之處,沒有不被摧毀折斷的;萬鈞重物所壓之處,沒有不被粉碎消滅的。如今君主的威嚴,遠超過雷霆;君主所掌握的權力之重,也遠超過萬鈞重物。即便君主開辟言路求諫,和顏悅色地接受意見,采用諫言後還讓進諫者顯揚名聲,臣子們仍然會害怕而不敢暢所欲言,更何況是那些放縱私欲、肆意施暴、厭惡聽聞自己過錯的君主呢!用威嚴震懾臣子,用權勢壓製臣子,就算臣子有堯、舜那樣的智慧,孟賁那樣的勇氣,又怎麼會不被摧折呢!這樣一來,君主就聽不到自己的過錯,國家也就危險了。

從前周朝大概有一千八百個封國,用九州的百姓供養這一千八百國的君主,君主有多餘的財物,百姓也有剩餘的力氣,於是頌歌四起。秦始皇用這一千八百國的百姓來供養自己,百姓精疲力竭也無法承受繁重的勞役,財物耗儘也滿足不了他的貪欲。秦始皇不過是一個人,他用來供養自己的,不過是馳騁狩獵的娛樂,然而天下卻無法滿足他。秦始皇盤算著自己的功德,以為子孫後代能永遠統治下去,然而他死後才幾個月,天下就從四麵八方向秦朝發起攻擊,最終秦朝的宗廟也被滅絕了。秦始皇身處即將滅亡的境地卻不自知,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天下沒有人敢告訴他。為什麼沒人敢告訴他呢?是因為秦朝沒有養老的道義,沒有輔佐的大臣,斥退了進諫批評的人,殺害了直言進諫的士人。所以那些諂媚阿諛、迎合苟且的人,說秦始皇的品德比堯、舜還好,論他的功績比商湯、周武王還高;天下已經崩潰了卻沒有人告訴他。如今陛下讓天下舉薦賢良方正之士,天下人都高興地說:‘要興起堯、舜的治國之道,成就夏禹、商湯、周武王的功業了。’天下的士人,沒有不真心實意地來承受陛下的美德的。現在賢良方正之士都在朝廷了,陛下又挑選其中賢能的,讓他們擔任常侍、諸吏等職,還和他們一起騎馬射獵,一天出去兩三次。我擔心朝廷的法紀會因此懈怠,百官會荒廢事務。陛下即位以來,親自鼓勵自己厚待天下百姓,節省用度、愛護百姓,公正斷案、減輕刑罰,天下人沒有不歡喜的。我聽說崤山以東的官吏宣布詔令時,百姓就算年老體弱、身患重病,也會拄著拐杖去聽,希望能多活一會兒,想看到陛下德政教化的成功。如今陛下的功業剛剛有起色,名聲剛剛顯揚,四方百姓都向往並跟隨您;然而那些豪傑大臣、賢良方正之士,卻隻是天天和陛下一起打獵,捕殺野兔、狐狸,這會損害陛下的大業,斷絕天下人的期望,我私下裡為此感到痛心。古時候大臣不參與宴飲遊樂,讓他們都致力於正道、崇尚氣節,那麼群臣就不敢不端正自身、修養品行,儘心儘責地符合為臣的大體。士人在家裡修養品德,卻在天子的朝堂上被毀壞名聲,我私下裡很同情他們。陛下和群臣宴飲遊樂時,和大臣、賢良方正之士在朝廷上議論國事,遊樂時不失去快樂,上朝時不失禮節,議論時不失謀略,這才是大事啊。”漢文帝讚賞並采納了賈山的建議。

漢文帝每次上朝的時候,郎官、從官上書進言,漢文帝從來沒有不停下輦車來接受他們的奏章的。如果意見不可用就放在一邊,如果意見可用就采用,而且從來沒有不稱讚的。有一次,漢文帝想從霸陵上向西縱馬奔馳衝下陡峭的山坡。中郎將袁盎騎馬與漢文帝的車並排,拉住韁繩。漢文帝說:“將軍害怕了嗎?”袁盎說:“我聽說‘家有千金的人,不坐在靠近屋簷的地方’。聖明的君主不冒險,不存僥幸心理。如今陛下要駕著六匹馬拉的車飛馳下陡峭的山坡,如果馬受驚、車毀壞,陛下縱然看輕自己的生命,那高廟和太後怎麼辦呢!”漢文帝這才作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漢文帝所寵愛的慎夫人,在宮中常常和皇後同席而坐。等到在郎官的官署裡就座時,袁盎把慎夫人的座位往後拉了一些。慎夫人大怒,不肯就座;漢文帝也生氣了,起身回到宮中。袁盎趁機上前勸說道:“我聽說‘尊卑有秩序,上下才能和睦’。如今陛下已經立了皇後,慎夫人隻是妾室。妾室和主人怎麼能同席而坐呢!而且陛下寵愛慎夫人,就豐厚地賞賜她。陛下看似是對慎夫人好,實際上恰恰是害了她。陛下難道沒見過‘人彘’的慘狀嗎!”於是漢文帝才高興起來,把這些話告訴了慎夫人,慎夫人賞賜給袁盎五十斤黃金。

賈誼勸說漢文帝:“《管子》裡說:‘糧倉充實了,百姓才懂得禮節;衣食豐足了,百姓才知道榮辱。’百姓衣食不足卻能治理好國家,從古到今,我還沒有聽說過。古人說:‘一個男子不耕種,就有人要挨餓;一個女子不織布,就有人要受凍。’生產物資是有時節限製的,但消費卻沒有節製,那麼物力一定會匱乏。古代治理天下,非常細致周全,所以他們的積蓄足以依靠。如今背離農業而從事工商業的人很多,這是國家的大害啊!奢侈浪費的風氣,一天天地滋長,這也是國家的大害啊!這兩種禍害公然盛行,沒有人去製止;國家的命運將要覆滅,卻沒有人去拯救。從事生產的人很少,而浪費的人很多,天下的財產怎麼能不枯竭呢。

漢朝建立到現在,將近四十年了,公家和私人的積蓄,還少得讓人痛心。錯過農時沒有下雨,百姓就會有後顧之憂;年成不好沒有收成,百姓就會有賣爵賣子的情況。這些我都已經聽說了,哪有國家麵臨如此危險的情況而君主卻不感到震驚的呢!

世上有饑荒和豐收,這是自然規律,夏禹、商湯都曾遭遇過。如果不幸有方圓兩三千裡的地方發生旱災,國家用什麼來救濟呢?突然邊境有緊急情況,幾十萬、幾百萬的軍隊,國家又用什麼來供給他們呢?戰爭和旱災同時發生,天下的物力就會極度匱乏,那些有勇有力的人就會聚集徒眾橫行搶劫,年老體弱的人就會交換子女來啃食他們的骨頭。國家的政令還沒有完全暢通,遠方那些想要僭越犯上的人就會紛紛起來爭奪天下;到那時才驚慌失措地謀劃應對,難道還來得及嗎!積蓄儲備,是國家的命脈。如果糧食充足、財物有餘,做什麼事情會做不成呢!進攻就能取勝,防守就能穩固,作戰就能勝利,使敵人歸服、讓遠方的人歸附,招引他們有什麼會不來的呢!

如今驅使百姓回歸農業,讓他們都從事根本的農業生產。使天下人各自依靠自己的勞動生存,讓那些從事工商業和四處遊蕩謀生的人都轉向農田,那麼積蓄就會充足,人們也會安居樂業了。本來可以使天下富足安定,卻偏偏造成這種令人恐懼不安的局麵,我私下裡為陛下感到惋惜!”

漢文帝被賈誼的話感動,在春天正月丁亥日,下詔開辟藉田,漢文帝親自耕種,以此來帶動天下百姓從事農業生產。

三月,有關官員請求冊立皇子為諸侯王。漢文帝下詔先立趙幽王劉友的小兒子劉辟強為河間王,朱虛侯劉章為城陽王,東牟侯劉興居為濟北王;然後立皇子劉武為代王,劉參為太原王,劉揖為梁王。

五月,漢文帝下詔說:“古時候治理天下,朝廷設有進善言的旌旗、供人書寫批評意見的誹謗木,這些都是為了暢通治理的途徑、招來進諫的人。如今的法律中有誹謗罪、妖言罪,這使得眾臣不敢暢所欲言,君主也沒有辦法聽到自己的過失,那又怎麼能招來遠方的賢良之士呢!廢除這些罪名。”

九月,漢文帝下詔說:“農業,是天下的根本,是百姓賴以生存的基礎;然而有些百姓不致力於農業而從事工商業,所以生活不能順遂。我為此擔憂,所以今年親自率領群臣從事農業生產,以此來鼓勵百姓;今年賜給天下百姓田租減半。”

這一年,燕敬王劉澤去世。

喜歡資治通鑒白話版請大家收藏:()資治通鑒白話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的三千美男夢 滬漂女孩的煙火逆襲 明明是你先不愛我 病嬌強製男主?我喜歡快給我! 懷了末日反派的崽後,她騙吃騙喝 神仙下凡搞砸任務後,逼我戀愛當 星際首席:Omega她隻想碾壓 穿越六零:大力女寶的彪悍人生 重活一次,我要玩點不一樣的 相親結婚後,禁欲總裁他超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