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癸亥年)
春天三月甲午這天,丞相李蔡因為私自占用漢景帝陵園外的空地用來埋葬家人,按照法律應該被治罪。他知道自己逃不過,就選擇了自殺。
這一年,朝廷廢除了三銖錢,開始鑄造五銖錢。新錢一出,很多人偷偷鑄錢牟利,楚地這種情況尤其嚴重。
漢武帝覺得淮陽地處楚地附近,治安很重要,就想讓汲黯去當淮陽太守。汲黯跪在地上推辭,不想接受任命,漢武帝多次下詔強行命令,他才勉強接受。汲黯哭著對漢武帝說:“我以為自己會老死,再也見不到陛下了,沒想到陛下又要重用我。可我身體一直不好,實在沒精力管理一郡的事務。我就想留在朝廷當個中郎,在您身邊,幫您發現並糾正一些疏漏,這才是我的心願。”漢武帝說:“你是嫌棄淮陽這個地方嗎?你先去,以後有機會再把你調回來。現在淮陽的官員和百姓關係不好,我就是看中你的威望,你哪怕躺著,也能把那裡治理好。”
汲黯臨走前,去拜訪大行李息,對他說:“我被外放到地方,沒辦法再參與朝廷大事了。禦史大夫張湯這人,聰明得很,能把彆人的勸諫頂回去,還特彆會掩飾自己的過錯。整天說些花言巧語,就知道迎合皇上。皇上不喜歡的,他就跟著詆毀;皇上喜歡的,他就使勁誇讚。還愛生事,玩弄法律條文,心裡想著怎麼哄皇上開心,外麵又勾結那些酷吏來樹立自己的威風。你位列九卿,要是不早點揭發他,以後肯定會和他一起倒黴。”李息害怕張湯,一直沒敢說。後來張湯倒台,漢武帝也治了李息的罪。漢武帝給汲黯諸侯相的俸祿,讓他去淮陽任職,汲黯在淮陽待了十年就去世了。
這一年,朝廷還下令把那些狡猾奸詐的人和違法亂紀的百姓流放到邊疆。
夏天四月乙卯,漢武帝任命太子少傅武強侯莊青翟為丞相。
漢武帝在鼎湖宮生了重病,各種巫醫都請遍了,還是不見好。一個叫遊水發根的人說上郡有個巫師,生病的時候能和鬼神溝通。漢武帝就把巫師請到甘泉宮。等漢武帝病重的時候,派人去問巫師,巫師說:“天子不用擔心病情,等稍微好點,就勉強來甘泉宮和我見麵。”果然,漢武帝的病慢慢好了,就起身去了甘泉宮,等徹底康複,還在壽宮擺了酒宴。人們見不到這位神君,隻能聽到他說話,聲音和普通人一樣,神出鬼沒,一來就會有一陣風,住在帷帳裡。神君說的話,漢武帝讓人記錄下來,叫做“畫法”。其實說的都是些平常的事,沒什麼特彆的,但漢武帝就是喜歡。這些事都很隱秘,外人根本不知道。
漢武帝突然決定去甘泉宮,路過右內史管轄的路段,發現道路坑坑窪窪,沒好好修整。漢武帝生氣地說:“義縱是覺得我以後不會走這條路了嗎?”從此心裡就記恨上了義縱。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甲子年)
冬天十月,竟然下雨了,水麵都沒結冰在當時這是比較反常的天氣)。
漢武帝推行了算緡令針對商人、手工業者等的稅收政策),還表彰了主動捐錢的卜式,但老百姓還是不願意拿出錢財幫助朝廷。於是楊可開始大力推行告緡令鼓勵人們舉報偷稅漏稅)。義縱覺得這樣會擾亂民心,就派手下抓捕那些協助楊可的人。漢武帝認為義縱故意阻撓政策執行,把他公開斬首示眾。
郎中令李敢,怨恨大將軍衛青逼死了自己的父親李廣,就找機會把衛青打傷了。衛青為人寬厚,把這事隱瞞下來沒聲張。沒過多久,李敢跟著漢武帝去雍地,又到甘泉宮打獵,驃騎將軍霍去病趁機把李敢射死了。霍去病當時正受漢武帝寵信,漢武帝就幫他遮掩,對外說是李敢被鹿撞死的。
夏天四月乙巳,漢武帝在宗廟舉行儀式,封皇子劉閎為齊王,劉旦為燕王,劉胥為廣陵王,還第一次寫了封王的詔書。
自從朝廷鑄造白金貨幣和五銖錢後,因為私自鑄錢被處死的官吏和百姓有幾十萬人,沒被發現的更是數不清。幾乎到處都有人偷偷鑄錢,犯法的人太多,官府根本殺不過來。
六月,漢武帝派博士褚大、徐偃等六人,分彆到各個郡國巡查,要求他們找出那些兼並土地的豪強,還有違法亂紀的郡守、國相和官吏。
秋天九月,冠軍景桓侯霍去病去世。漢武帝非常傷心,為他修建了一座形狀像祁連山的大墓,紀念他抗擊匈奴的赫赫戰功。
早年,霍仲孺在平陽侯家當差結束後回家,又娶了妻子,生下霍光。霍去病長大後,才知道霍仲孺是自己的父親。後來霍去病當了驃騎將軍,去攻打匈奴,路過河東,就派人把霍仲孺接來見麵,還給他買了很多田地、房屋和奴婢。霍去病班師回朝時,又把霍光帶到長安,幫他謀了個郎官的職位。霍光慢慢升遷,做到了奉車都尉、光祿大夫。
這一年,大農令顏異被處死。
當初,顏異因為廉潔正直,一路升到九卿的位置。漢武帝和張湯商量製造白鹿皮幣一種貴重的貨幣),詢問顏異的意見。顏異說:“現在王侯們朝賀用的蒼璧,才值幾千錢,可用來襯墊的白鹿皮反而要四十萬錢,這太不合理了。”漢武帝聽了很不高興。張湯本來就和顏異有矛盾,正好有人告發顏異其他事,漢武帝就把案子交給張湯審理。顏異和客人聊天時,有人說新法令有不好的地方,顏異沒回應,隻是微微撇了下嘴。張湯就上奏說:“顏異身為九卿,知道法令有問題,卻不向朝廷報告,在心裡不滿,應該判死刑。”從這以後,就有了“腹誹”在心裡不滿也算犯罪)的法律條文,公卿大夫們為了保住官位,都變得阿諛奉承起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乙醜年)
夏天五月,漢武帝大赦天下。
濟東王彭離為人驕橫霸道,經常在夜裡帶著幾十個奴仆和亡命之徒出去搶劫殺人,把搶奪財物當成樂趣,被發現的命案就有一百多起。最後他被廢了王位,流放到上庸。
冬天十一月,張湯自殺身亡。
當初,禦史中丞李文和張湯有仇。張湯的親信魯謁居就偷偷派人上書,告發李文違法。案子落到張湯手裡,李文被判處死刑。張湯心裡明白是魯謁居乾的,漢武帝問他:“這告發信是從哪來的?”張湯假裝驚訝地說:“大概是李文的仇人乾的吧。”後來魯謁居生病,張湯還親自給他按摩腳。趙王一直怨恨張湯,就趁機上書說:“張湯身為大臣,卻給小吏按摩腳,肯定有不可告人的陰謀。”漢武帝把這事交給廷尉查辦。這時魯謁居已經病死,但案子牽連到了他弟弟。他弟弟被關在導官署,巧的是張湯也在導官署審理其他囚犯,見到魯謁居的弟弟,想暗中幫忙,卻故意裝作不認識。魯謁居的弟弟不明白,反而怨恨張湯,就找人上書,告發張湯和魯謁居合謀陷害李文。案子又交給減宣,減宣和張湯也有過節,拿到案子後,就徹查到底,但還沒來得及上奏。
正好有人盜挖漢文帝陵園裡陪葬的錢幣,丞相莊青翟上朝時,和張湯約好一起向漢武帝請罪,可到了漢武帝麵前,張湯卻獨自不謝罪。漢武帝派禦史調查丞相,張湯還想給莊青翟安上“丞相見知故縱”的罪名,莊青翟非常擔憂。丞相長史朱買臣、王朝、邊通,以前都做過九卿、二千石的大官,資曆比張湯老得多。張湯卻經常代行丞相職權,還故意打壓這三位長史,把他們當下屬對待,三人都恨透了張湯,一心想弄死他。於是他們和丞相合謀,派人抓捕審訊商人田信等人,散布消息說:“張湯每次要向皇上奏請什麼事,田信都能提前知道,然後囤積貨物發財,還和張湯分贓。”這些話傳到漢武帝耳朵裡,漢武帝質問張湯:“我做什麼,商人總能提前知道,趁機囤貨,是不是有人把我的計劃透漏出去了?”張湯不僅不謝罪,還假裝驚訝地說:“應該是有這樣的人吧。”減宣也上奏了魯謁居的事。漢武帝覺得張湯心懷狡詐,當麵欺騙自己,就派趙禹嚴厲斥責他。張湯沒辦法,隻好寫信謝罪,還說:“害我的人,是三位長史。”然後就自殺了。張湯死後,家裡的財產加起來不過五百金。他的兄弟和兒子想厚葬他,張湯的母親說:“張湯是天子的大臣,卻被人用惡語汙蔑而死,還厚葬什麼!”就用牛車拉著棺材下葬,連外槨都沒有。漢武帝聽說後,把三位長史全部處死。十二月壬辰,丞相莊青翟被關進監獄,最後也自殺了。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丙寅年)
春天,漢武帝下令修建柏梁台。在台上鑄造了高達二十丈、周長七圍的承露盤,承露盤用銅製成,上麵立著仙人掌形狀的裝置,用來承接露水,據說將露水與玉屑混合飲用,人就可以長生不老。從這以後,各類宮殿建築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宏大。
二月,漢武帝任命太子太傅趙周為丞相。
三月辛亥日,又讓太子太傅石慶擔任禦史大夫。
這時候,天下突然下起了大雪。
到了夏天,發生了大水災,函穀關以東地區餓死的人數以千計,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這一年,孔僅當上大農令,桑弘羊做了大農中丞。他們開始推行“均輸法”,就是通過合理調配物資,讓各地貨物流通更加順暢。之前鑄造的白金貨幣慢慢變得不值錢,老百姓都不願意用,最後朝廷隻好廢除。同時,朝廷下令禁止各郡、封國私自鑄錢,隻允許上林苑的三官專門的鑄錢機構)鑄錢,還規定不是三官鑄造的錢不能在市麵上流通。這樣一來,民間私自鑄錢的情況少多了,因為鑄錢成本太高,普通百姓鑄錢根本不劃算,隻有技藝高超的工匠和膽大的奸商還敢冒險私自鑄錢。
自從渾邪王投降漢朝後,漢軍把匈奴趕到了大漠以北。從鹽澤往東,大片土地上都沒有匈奴人,通往西域的道路也變得安全了。於是張騫向漢武帝建議說:“烏孫王昆莫原本是匈奴的臣子,後來勢力逐漸強大,就不再向匈奴稱臣。匈奴攻打烏孫卻沒能取勝,隻好遠離他們。現在匈奴單於剛剛被我們打敗,之前渾邪王的地盤現在空著。西域的這些民族,一方麵留戀故土,另一方麵又貪圖漢朝的財物。如果現在我們用豐厚的禮物拉攏烏孫,勸他們向東遷移,住在渾邪王原來的地方,和我們結為兄弟之邦,他們很可能會答應。要是成功了,就相當於斬斷了匈奴的右臂。和烏孫結盟後,西邊的大夏等國也能被我們招來,讓他們成為漢朝的藩屬。”漢武帝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就任命張騫為中郎將,讓他帶領三百人,每人配備兩匹馬,還有成千上萬的牛羊,帶著價值幾千萬的金銀財寶和絲綢。同時,安排了很多副使,讓他們根據實際情況,順路出使其他國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騫到了烏孫後,烏孫王昆莫接見他時態度非常傲慢。張騫傳達漢武帝的意思說:“如果烏孫能向東遷回原來的地方,漢朝就把公主嫁給烏孫王做夫人,兩國結為兄弟,一起對抗匈奴,匈奴根本不是對手。”烏孫覺得漢朝離自己太遠,也不清楚漢朝到底有多強大。而且他們長期臣服於匈奴,匈奴又離得近,烏孫的大臣們都害怕匈奴,所以不想遷移。張騫在烏孫待了很久,也沒能說服他們,但他把副使分彆派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於闐等周邊國家。後來烏孫派了翻譯和向導,護送張騫回國,還派了幾十個人、幾十匹馬,跟著張騫到漢朝答謝,其實也是想趁機看看漢朝的實力。這一年,張騫回到長安,漢武帝任命他為大行。又過了一年多,張騫派去出使大夏等國的副使,大多帶著各國的使者一起回到漢朝,從這以後,西域和漢朝開始有了正式的交往。
西域一共有三十六個國家,南北都有大山,中間有河流,東西長六千多裡,南北寬一千多裡。東邊連接著漢朝的玉門關、陽關,西邊以蔥嶺為邊界。這裡的河流有兩個源頭,一個出自蔥嶺,一個源於於闐,兩條河彙合後向東流入鹽澤。鹽澤距離玉門關、陽關三百多裡。從玉門關、陽關進入西域有兩條路:一條是沿著南山北麓,順著河西走廊西行到莎車,這叫南道;沿著南道向西越過蔥嶺,就能到達大月氏、安息。另一條是從車師前王廷出發,沿著北山,順著河西走廊西行到疏勒,這叫北道;沿著北道向西越過蔥嶺,就能到達大宛、康居、奄蔡。以前這些西域國家都受匈奴統治,匈奴的西邊日逐王設置了僮仆都尉,專門管理西域,他們常駐在焉耆、危須、尉黎一帶,向西域各國征收賦稅,靠這些變得很富有。
因為烏孫王不願意東遷,漢朝就在渾邪王原來的地盤設立了酒泉郡,還陸續遷移百姓過去充實人口;後來又分出一部分地方設立了武威郡,這樣就切斷了匈奴和羌人互相勾結的通道。
漢武帝得到了大宛的汗血寶馬,非常喜愛,給它取名叫“天馬”。為了得到更多這樣的寶馬,漢朝派往西域的使者絡繹不絕。每次派出的使團,規模大的有幾百人,小的也有一百多人,他們攜帶的財物和張騫出使時差不多。後來隨著經驗增多,使團的規模才逐漸變小。漢朝一年中派出的使團,多的時候有十幾次,少的時候也有五六次;去遠一點地方的使者,八九年才能回來,近一些的也要幾年才能返回。
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丁卯年)
冬天,朝廷把函穀關從原來的地方遷到了新安。
春天正月戊子日,漢景帝的陽陵陵園發生火災。
夏天四月,天空下起了冰雹。
函穀關以東四十多個郡和國都遭遇饑荒,甚至出現了人吃人的悲慘景象。
常山憲王劉舜去世,他的兒子劉勃繼承王位。但劉勃因為在父親生病時不照顧,守喪期間又不守禮節,被廢除王位,流放到房陵。一個多月後,漢武帝重新封劉舜的另一個兒子劉平為真定王,把常山改為郡。這樣一來,五嶽都在漢朝中央政權的管轄範圍內了。漢武帝還把代王劉義改封為清河王。
這一年,匈奴的伊稚斜單於去世,他的兒子烏維單於繼位。
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戊辰年)
冬天十月,漢武帝前往雍地,祭祀五帝。他下詔說:“如今我親自祭祀上天,卻沒有祭祀土地神後土),這樣在禮法上就不周全,讓有關官員商議一下。”於是在水澤中的圓形小土丘上修建了祭祀後土的祠廟。之後漢武帝從夏陽出發,向東到了汾陰。這時,漢武帝開始巡視各郡國。河東太守沒想到漢武帝突然到來,來不及做好接待準備,覺得自己失職,就自殺了。十一月甲子日,在汾陰的高丘上正式建立了後土祠,漢武帝親自遙望著祭祀,所用的禮儀和祭祀上天時一樣。祭祀結束後,漢武帝又到了滎陽,然後回到洛陽,封周朝的後裔姬嘉為周子南君。
春天二月,中山靖王劉勝去世。
樂成侯丁義向漢武帝推薦了方士欒大,說欒大和之前被處死的文成將軍是同一個師傅。漢武帝正後悔殺了文成將軍,見到欒大後非常高興。欒大以前侍奉過膠東康王,他能說會道,有很多計謀策略,而且敢說大話,說起那些事情來還特彆自信。欒大說:“我經常在海上往來,見到過安期生、羨門這些仙人,隻是他們覺得我地位低賤,不相信我;又認為康王隻是個諸侯,不值得把仙方傳授給他。我的師傅說:‘可以煉成黃金,黃河決口也能堵塞,長生不老的藥能得到,仙人也可以招來。’但我擔心像文成將軍那樣被處死,那以後方士們就都不敢說話,更不敢談論仙方了!”漢武帝說:“文成將軍是吃了馬肝死的。你要是真能掌握那些仙方,我有什麼舍不得給你的!”欒大說:“我的師傅不主動求人,隻有彆人求他。陛下如果一定要招來仙人,就得尊重使者,讓他成為皇室親屬,用賓客的禮節對待他,這樣才能讓他和神人溝通。”於是漢武帝先讓欒大展示一些小法術,比如讓棋子舞動,棋子真的自己相互碰撞起來。當時,漢武帝正為黃河決口和煉不出黃金發愁,就封欒大為五利將軍,又相繼封他為天士將軍、地士將軍、大通將軍。夏天四月乙巳日,又封欒大為樂通侯,賜給他食邑兩千戶,還賞了豪華的住宅,一千個家僮,連皇帝用舊的車馬、帷帳、器物都賞賜給他,把衛長公主嫁給他,送了十萬斤黃金。漢武帝還親自到欒大的家裡去,派去慰問和供應物品的使者在路上接連不斷。從大長公主、將軍、丞相以下的官員,都到欒大家裡擺酒祝賀,還送給他很多禮物。漢武帝又刻了一枚玉印叫“天道將軍”,派使者穿著羽毛做的衣服,夜裡站在白茅草上;五利將軍欒大也穿著羽毛衣服,站在白茅草上接受玉印,以此表示他不是臣子而是傳達神意的使者)。欒大短短幾個月時間,就佩戴了六枚印章,尊貴的程度震動了天下。於是在沿海的燕、齊一帶,人人都激動地說自己有神奇的秘方,能招來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