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四十 (公元92年-105年)_資治通鑒白話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資治通鑒白話版 > 漢紀四十 (公元92年-105年)

漢紀四十 (公元92年-105年)(1 / 2)

永元四年,壬辰年公元92年)

正月,朝廷派大將軍左校尉耿夔給於除鞬授予印綬,又讓中郎將任尚帶著符節,像以前對待南單於那樣,率軍駐守伊吾,保護於除鞬。

早些時候,廬江人周榮在袁安的官府裡做事。袁安向朝廷彈劾竇憲、竇景兄弟,以及爭議立北單於這些事,奏章都是周榮起草的。竇氏的門客、太尉府的屬官徐齮非常痛恨周榮,威脅他說:“你幫袁公出謀劃策,彈劾竇家。竇家的那些凶漢、刺客在城裡到處都是,你可得小心了!”周榮卻毫不畏懼,說:“我周榮出身江淮,能在官府任職已是幸運。就算被竇家害死,我也心甘情願!”他還叮囑妻子兒女:“要是我突然遭遇不測,不要給我收殮下葬,我希望用這微不足道的身軀,讓朝廷醒悟。”

三月癸醜日,司徒袁安去世。閏月丁醜日,朝廷任命太常丁鴻為司徒。

夏天四月丙辰日,竇憲返回京城。

六月戊戌初一,發生了日食。丁鴻上書給皇帝說:“以前呂氏家族把持朝政,差點讓皇位改了姓;漢哀帝、漢平帝末年,皇家宗廟都沒人祭祀了。所以說,就算和皇帝關係像周公那樣親近,但沒有相應的品德,也不能讓他掌握大權。現在大將軍竇憲雖然表麵上想約束自己,不敢有僭越的行為,但天下各地的人,都害怕他,隻聽他的命令。刺史、二千石這樣的官員剛被任命,要先去拜見他,請求通報接見,就算手裡拿著皇帝給的符璽,接到尚書台的命令,也不敢馬上赴任,有的人一等就是幾十天。大家不把朝廷當回事,都去投靠私人勢力,這說明皇上的威嚴減弱,下麵的權力太大了。人在下麵做違背常理的事,上天就會出現相應的征兆。就算陰謀藏得再深,神靈也能看透,還會通過天象發出警告,提醒皇帝。在壞事剛冒頭時製止很容易,等事情鬨大了再補救就難了。人們總是忽視小事,結果釀成大禍。因為講恩情就不忍心教導,講情義就不忍心割舍,可等事情發生後,才明白當初該怎麼做。上天必須剛健,不然日月星三光就不明朗;皇帝必須強勢,不然下麵的官員就會肆意妄為。應該趁著這次日食大變,改革政治,糾正失誤,來回應上天的警示。”

丙辰日,十三個郡國發生了地震。接著又遭遇旱災和蝗災。

竇憲父子兄弟都在朝廷擔任卿、校等重要官職,勢力遍布朝廷。穰侯鄧疊、鄧疊的弟弟步兵校尉鄧磊,還有他們的母親元,竇憲的女婿射聲校尉郭舉,郭舉的父親長樂少府郭璜,這些人相互勾結。元、郭舉經常出入皇宮,郭舉還得到太後的寵愛,他們竟然合謀要殺害皇帝。皇帝暗中知道了他們的陰謀。當時,竇憲兄弟獨攬大權,皇帝和朝廷內外的大臣都沒辦法親近交流,身邊隻有宦官陪著。皇帝覺得朝廷上下的人都依附竇憲,隻有中常侍鉤盾令鄭眾做事謹慎機敏、心思縝密,不投靠權貴,於是就和鄭眾商量要殺掉竇憲。因為竇憲當時在外地,皇帝擔心他起兵叛亂,所以一直忍著沒動手。正好竇憲和鄧疊回到京城。

清河王劉慶很受皇帝寵愛,經常能進宮在宮裡過夜。皇帝準備動手鏟除竇氏,想要看《外戚傳》,但又怕身邊的人是竇氏的眼線,不敢派人去拿,就讓劉慶私下找千乘王借來,夜裡悄悄送進宮。皇帝還讓劉慶傳話給鄭眾,讓他查找以前類似的處理辦法。

庚申日,皇帝來到北宮,下令讓執金吾和五校尉帶兵駐守南、北宮,關閉城門,逮捕了郭璜、郭舉、鄧疊、鄧磊,把他們關進監獄處死。又派謁者仆射收回竇憲的大將軍印綬,將他改封為冠軍侯,讓他和竇篤、竇景、竇瑰都回各自的封國。皇帝因為太後的緣故,不想公開處死竇憲,特意挑選嚴厲能乾的封國丞相去監督他們。竇憲、竇篤、竇景回到封國後,都被逼自殺了。

之前,河南尹張酺多次依法懲治竇景。竇氏倒台後,張酺上書說:“竇憲他們得寵的時候,大臣們爭著阿諛奉承,都說竇憲受了皇帝臨終托付,有伊尹、薑子牙那樣的忠心,甚至把竇太後比作周文王的母親太姒。現在竇憲失勢,大家又都說他該死,完全不管前後說法矛盾。我覺得夏陽侯竇瑰一直忠心善良,之前和我聊天,經常說要為國儘忠。他還約束自己的門客,沒犯過法。我聽說聖王處理親屬犯罪,有‘三宥’的原則,懲罰寧可輕一點,也彆太重。現在有人想給竇瑰選個嚴厲的封國丞相,我擔心這樣會把他逼得走投無路,他恐怕難以保命。應該對他寬大處理,彰顯皇上的厚德。”皇帝被他的話打動,竇瑰因此得以保全性命。竇氏家族和門客中,因為竇憲的關係做官的,都被免官,打發回原籍。

班固的奴仆曾經喝醉後辱罵洛陽令種兢,種兢借著逮捕審訊竇氏門客的機會,把班固抓進監獄,班固死在了獄中。班固生前寫《漢書》,還沒寫完,皇帝下詔讓班固的妹妹、曹壽的妻子班昭接著把書寫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華嶠評論說:班固寫史書敘事,既不過分渲染,也不刻意壓抑,內容豐富又不雜亂,詳細又有條理,讓人讀起來愛不釋手,確實配得上他的名聲!不過班固批評司馬遷的觀點和聖人不符,可他自己寫的評論,卻常常貶低為氣節而死的人,否定正直的行為,也不宣揚殺身成仁的美好品德,可見他輕視仁義、不看重守節到了什麼程度!

當初竇憲娶妻,全國各地的郡國都派人送禮慶賀。漢中郡也打算派官員去。戶曹李合勸太守說:“竇將軍是皇後的親戚,不注重品德修養,還獨斷專行、驕橫放肆,他的滅亡很快就會到來。希望您一心忠於朝廷,彆和他來往。”太守非要派人去,李合攔不住,就請求自己去,太守答應了。李合一路上故意走走停停,觀察形勢變化,走到扶風的時候,竇憲就被打發回封國了。凡是和竇憲有來往的官員都被免了職,隻有漢中太守沒有受到牽連。

皇帝封袁安的兒子袁賞為郎官,任隗的兒子任屯為步兵校尉,鄭眾升任大長秋。皇帝論功行賞時,鄭眾每次都推辭,隻接受很少的賞賜,皇帝因此覺得他很賢能,經常和他討論國家大事。從此,宦官開始參與朝政。

秋天七月己醜日,太尉宋由因為和竇氏是同黨,被皇帝下詔書免職,宋由自殺。八月辛亥日,司空任隗去世。癸醜日,朝廷任命大司農尹睦為太尉。太傅鄧彪因為年老多病,交還了掌管朝廷機要的職權,皇帝下詔同意,讓尹睦代替鄧彪兼管尚書事務。冬天十月己亥日,朝廷任命宗正劉方為司空。

武陵、零陵、澧中一帶的蠻人發動叛亂。護羌校尉鄧訓去世,官員、百姓,還有羌人、胡人,每天幾千人從早到晚來吊唁。有的羌人、胡人甚至用刀割自己的身體,還殺掉自家的狗、馬、牛、羊,說:“鄧使君死了,我們也不想活了!”以前歸附的烏桓官兵都跑到路上痛哭,城裡都空了。官吏想攔住他們,他們不聽。官吏把這事報告給校尉徐傿,徐傿感歎說:“這是為了情義啊!”就把他們放了。大家還家家戶戶給鄧訓立祠廟,以後誰要是生病了,就去鄧訓的祠廟祈禱求福。

蜀郡太守聶尚接替鄧訓擔任護羌校尉,他想用恩惠感化羌人,就派翻譯去勸說迷唐,讓他回到大、小榆穀居住。迷唐回來後,派祖母卑缺去拜見聶尚,聶尚親自把卑缺送到邊塞,還舉辦送彆儀式,又讓翻譯田汜等五人護送卑缺回部落。沒想到迷唐馬上就反叛了,聯合其他部落把田汜等人殺了,還把屍體分割,用他們的血盟誓,再次侵犯金城塞。聶尚因此被免職。

永元五年,癸巳年公元93年)

春天正月乙亥日,皇帝在明堂祭祀祖宗,登上靈台觀察天象,隨後大赦天下。

戊子日,千乘貞王劉伉去世。

辛卯日,皇帝封自己的弟弟劉萬歲為廣宗王。

甲寅日,太傅鄧彪離世。

戊午日,隴西發生地震。

夏天四月壬子日,朝廷重新冊封阜陵殤王的哥哥劉魴為阜陵王。

九月辛酉日,廣宗王劉萬歲去世,因為他沒有兒子,所以封國被取消。

之前竇憲立了於除鞬為北單於,還想幫他回到北匈奴的舊地,可竇憲被殺後,這件事就擱置了。於除鞬自己反叛,又向北逃走,皇帝下詔派將兵長史王輔帶領一千多騎兵,和任尚一起去追擊討伐,最終殺了於除鞬,消滅了他的部眾。耿夔打敗北匈奴後,鮮卑族趁機遷移,占據了北匈奴原來的地盤。當時,留在原地的匈奴人還有十多萬部落,他們都自稱鮮卑,從此,鮮卑族逐漸強大起來。

冬天十月辛未日,太尉尹睦去世。

十一月乙醜日,太仆張酺被任命為太尉。張酺和尚書張敏等人上奏說:“射聲校尉曹褒,擅自製定漢朝的禮儀製度,破壞了正統的學術,應該處以刑罰。”他們一共上了五次奏章。皇帝知道張酺隻死守舊學問,不懂變通,雖然沒有批準他們的奏請,但曹褒製定的漢禮也沒能推行下去。

這一年,武陵郡的軍隊打敗了反叛的蠻人,讓他們歸降。梁王劉暢和隨從官員卞忌通過祭祀祈求福氣,卞忌等人討好劉暢說:“神靈說大王您將來會成為天子。”劉暢還回應了他們。這件事被有關部門知道後上奏給皇帝,建議把劉暢抓到詔獄審訊。皇帝沒有同意,隻是削去了劉暢封國中的成武、單父兩個縣。劉暢又慚愧又害怕,上書狠狠地責備自己說:“我生性狂妄愚蠢,不懂規矩,犯了死罪,本應被公開處死。陛下您聖德浩蕩,法外施恩赦免了我。我知道這樣的寬大不會再有第二次,以後一定嚴格約束自己和家人,不再有越軌行為,也不會隨意浪費錢財。封國的租稅收入有剩餘,我請求隻保留睢陽、穰熟、虞、蒙、寧陵五個縣的食邑,退還其他四個縣。我有三十七位小妾,沒有孩子的,願意讓她們回娘家。我會挑選二百個謹慎老實的奴婢留下,其他的虎賁衛士、騎官,還有各種工匠、樂師、奴仆、兵器、馬匹等,都歸還給官府。我作為皇室近親,擾亂了國家教化,玷汙了清正風氣,如今能保住性命,實在沒臉再住在大宮殿裡,享受大國的食邑,擁有眾多官員,存放各種財物,希望陛下開恩答應我的請求。”皇帝下詔書好言安慰,沒有同意他的請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護羌校尉貫友派翻譯去離間各個羌人部落,用財物誘惑他們,羌人部落因此瓦解。接著,貫友派兵出塞,在大、小榆穀攻打迷唐,斬殺、俘虜八百多人,收獲幾萬斛麥子。然後在逢留大河兩岸修築城堡,建造大船和河橋,打算渡河攻打迷唐。迷唐隻好率領部落遠遠地遷徙,到賜支河曲一帶居住。

匈奴單於頓屠何去世,單於宣的弟弟安國被立為單於。安國以前做左賢王的時候,沒什麼好名聲。等他做了單於,前單於適的兒子左穀蠡王師子按順序升為左賢王。師子向來勇敢機智,有謀略,前單於宣和屯屠何都欣賞他的果敢,多次派他帶兵出塞攻打北匈奴,回來後給他豐厚賞賜,皇帝對他也特彆優待。所以匈奴國內的人都敬重師子,不擁護安國,安國就想殺掉師子。那些新投降的胡人,之前在塞外多次被師子驅趕掠奪,大多怨恨他。安國就和這些投降的胡人合謀,想除掉師子。師子察覺到了他們的陰謀,就搬到五原郡界內單獨居住,每次匈奴王庭開會,師子就稱病不去。度遼將軍皇甫棱知道這件事後,也保護師子,不讓他去,單於安國因此更加憤怒。

永元六年公元94年)

春天正月,皇甫棱被免職,朝廷讓執金吾朱徽代理度遼將軍。當時,單於安國和中郎將杜崇關係不好,安國就上書控告杜崇。杜崇卻暗示西河太守扣下了安國的奏章,讓安國沒辦法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皇帝。於是,杜崇和朱徽一起上書說:“南單於安國疏遠舊部胡人,親近新投降的人,還想殺掉左賢王師子和左台且渠劉利等人;而且,右部投降的人,謀劃一起脅迫安國起兵反叛,請西河、上郡、安定等地做好防備。”皇帝把這件事交給公卿大臣們討論,大家都認為:“蠻夷之人反複無常,雖然難以預測他們的想法,但我們大軍集結,他們應該不敢輕易行動。現在應該派有謀略的使者去單於王庭,和杜崇、朱徽以及西河太守一起,觀察匈奴的動靜。如果沒有變故,可以讓杜崇等人在王庭會見安國和他的大臣,追究那些橫行霸道、危害邊疆的人,共同懲處罪犯。要是他們不聽從命令,就見機行事,等事情結束後,再進行適當賞賜,這樣也足以威懾各個蠻夷部落。”皇帝采納了這個建議,朱徽和杜崇就發兵到匈奴王庭。安國夜裡聽說漢軍來了,十分驚恐,扔下營帳逃跑了。隨後他起兵想殺師子,師子提前得知消息,帶著全部人馬進入曼柏城。安國追到城下,城門緊閉,進不去。朱徽派官員去勸說他們和解,安國不聽。攻城不成,安國就帶兵駐紮在五原。杜崇、朱徽又征調各郡騎兵緊急追擊,匈奴眾人非常恐慌。安國的舅舅骨都侯喜為等人擔心自己會被牽連誅殺,就殺了安國,擁立師子為亭獨屍逐侯鞮單於。

己卯日,司徒丁鴻去世。

二月丁未日,司空劉方被任命為司徒,太常張奮被任命為司空。

夏天五月,城陽懷王劉淑去世,因為沒有兒子,他的封國被取消。

西域都護班超展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和領導力。他征調龜茲、鄯善等八個國家的軍隊,一共七萬多人,去討伐焉耆。大軍抵達焉耆城下後,班超把焉耆王廣、尉犁王泛等人引誘到陳睦故城,將他們斬殺,並把首級送到京城。接著,班超的軍隊在當地進行清掃,斬殺了五千多人,俘虜一萬五千人,還重新立焉耆左侯元孟為焉耆王。班超在焉耆停留了半年,安撫當地百姓。經過這次行動,西域五十多個國家都送質子到漢朝,表示臣服,就連遠在四萬裡外、要經過多重翻譯才能溝通的國家,也來進貢,西域地區在班超的努力下,與漢朝的聯係更加緊密。

南單於師子即位後,五六百個投降的胡人在夜裡襲擊師子,安集掾王恬帶領衛士迎戰,打敗了叛軍。但這一襲擊引發了連鎖反應,十五個部落的二十多萬人都起來反叛,他們脅迫前單於屯屠何的兒子薁鞬日逐王逢侯為單於。叛軍燒殺搶掠,焚燒郵亭和營帳,帶著輜重前往朔方,打算越過沙漠向北逃竄。九月癸醜日,朝廷任命光祿勳鄧鴻代理車騎將軍,和越騎校尉馮柱、代理度遼將軍朱徽一起,率領左右羽林軍、北軍五校士兵,以及各郡國善於射箭的士卒和邊疆守軍,同時烏桓校尉任尚率領烏桓、鮮卑的軍隊,總共四萬人去討伐叛軍。當時,南單於師子和中郎將杜崇駐紮在牧師城,逢侯率領一萬多騎兵包圍了他們。冬天十一月,鄧鴻等人到達美稷,逢侯才撤圍離開,前往滿夷穀。南單於派兒子率領一萬騎兵,和杜崇的四千騎兵,與鄧鴻等人在大城塞追擊逢侯,斬殺四千多人。任尚率領鮮卑、烏桓的軍隊在滿夷穀截擊逢侯,又大敗叛軍,前後一共斬殺一萬七千多人。最後,逢侯率領部眾逃出塞外,漢軍無法繼續追擊,隻能撤回。

朝廷任命大司農陳寵為廷尉。陳寵生性仁慈,經常審議疑難案件,每次都依據經典,力求寬大處理,當時嚴苛的司法風氣因此有所改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皇帝想讓尚書令江夏人黃香擔任東郡太守,黃香推辭說:“我治理郡縣的能力不足,不適合擔任這個職務。懇請陛下讓我留在京城做個閒職,或者給我一個小差事,讓我處理朝廷中的繁雜事務。”皇帝於是把黃香繼續留在尚書令的職位上,還給他增加俸祿,讓他享受二千石的待遇,對他十分親近和重用。黃香也勤懇地處理各種事務,為公事操心就像為家事操心一樣。

永元七年公元95年)

春天正月,鄧鴻等人率領的軍隊返回朝廷,馮柱則帶領虎牙營留在五原駐守。鄧鴻因為作戰時停留不前、戰事失利,被關進監獄,最終處死。後來皇帝了解到,朱徽和杜崇沒能與胡人保持友好關係,還禁止胡人上書申訴,這才導致胡人反叛,於是將朱徽和杜崇召回,打入大牢,二人也被處死。

到了夏天四月辛亥初一,出現了日食現象。秋天七月乙巳日,易陽發生地裂。九月癸卯日,京城發生地震。樂成王劉黨因為犯了殺人罪,他的封國被削去東光、鄡兩個縣。

永元八年公元96年)

春天二月,貴人陰氏被立為皇後。陰皇後是陰識的曾孫女。

夏天四月癸亥日,樂成靖王劉黨去世。他的兒子哀王劉崇繼位,但很快也離世了,而且沒有子嗣,於是樂成國被撤銷。

五月,河內和陳留地區鬨起了蝗災。南匈奴右溫禺犢王烏居戰反叛,逃出邊塞。秋天七月,度遼將軍龐奮、越騎校尉馮柱帶兵追擊,打敗了叛軍,將剩餘的部眾以及其他投降的胡人兩萬多人,遷移到安定和北地安置。

西域這邊也不太平,東師後部王涿鞮反叛,攻打前部王尉畢大,還抓走了尉畢大的妻子兒女。九月,京城也遭遇了蝗災。

冬天十月乙醜日,北海王劉威,因為被查出不是齊敬王的親生兒子,還犯了誹謗罪,最終自殺。十二月辛亥日,陳敬王劉羨去世。丁巳日,南宮的宣室殿發生火災。

護羌校尉貫友去世後,漢陽太守史充接替他的職位。史充到任後,就征調湟中的羌人和胡人,出兵塞外攻打迷唐。沒想到迷唐迎戰,打敗了史充的軍隊,斬殺數百人。史充因此被召回治罪,代郡太守吳祉又接替了護羌校尉一職。

永元九年公元97年)

春天三月庚辰日,隴西發生地震。癸巳日,濟南安王劉康去世。西域長史王林攻打車師後王,並將其斬殺。

夏天四月丁卯日,朝廷封樂成王劉黨的兒子劉巡為樂成王。五月,皇後的父親、屯騎校尉陰綱被封為吳防侯,以特進的身份回家休養。

六月,出現了乾旱和蝗災。

秋天八月,鮮卑侵犯肥如,遼東太守祭參因為作戰失利,被關進監獄處死。

閏月辛巳日,皇太後竇氏去世。當初梁貴人死後,宮廷裡的事情一直保密,沒人知道皇帝是梁貴人所生。舞陰公主的兒子梁扈,派堂兄梁襃給太尉、司徒、司空三府上奏,說按照漢朝舊例,應該尊崇皇帝生母,可梁貴人親自養育了皇帝,卻沒得到尊號,希望能重新商議這件事。太尉張酺向皇帝彙報後,皇帝感動哀傷了很久,問張酺該怎麼辦。張酺建議追封尊號,並重用梁貴人的兄弟們。皇帝采納了這個建議。這時,梁貴人的姐姐、南陽樊調的妻子梁嫕也上書為自己鳴冤,說父親梁竦冤死獄中,屍骨未葬,母親年過七十,弟弟梁棠等人遠在他鄉,生死未卜,希望能讓父親屍骨還鄉,讓母親和弟弟回到家鄉。皇帝召見梁嫕後,才知道梁貴人含冤而死的詳情。三公上奏,建議按照光武帝廢除呂太後尊號的舊例,貶去竇太後的尊號,而且不應讓她與先帝合葬,很多官員也紛紛上書支持。但皇帝親自下詔說:“竇氏雖然不遵守法度,但太後生前常常自我約束。我侍奉太後十年,深思大義,按照禮法,臣子不能有貶低尊長的行為,從恩情上我不忍心與太後分離,從道義上也不忍心損害她的名譽。參考前朝,上官太後也沒有被降黜,這件事就不要再討論了。”丙申日,竇太後被安葬,諡號為章德皇後。

燒當羌的迷唐率領八千部眾侵犯隴西,脅迫塞內各個羌人部落,集結了三萬步兵和騎兵,打敗了隴西的漢軍,還殺了大夏縣長。皇帝下詔,派代理征西將軍劉尚、越騎校尉趙世為副將,帶領漢軍、羌人、胡人共三萬人前去討伐。劉尚駐紮在狄道,趙世駐紮在枹罕,劉尚派司馬寇盱監督各郡軍隊,從四麵會合。迷唐害怕了,帶著老弱病殘逃到臨洮南。劉尚等人追到高山,大破迷唐軍隊,斬殺俘虜一千多人,但漢軍死傷也不少,無法繼續追擊,隻能撤回。


最新小说: 焚天劍主傳 混元玄天錄 禍世雙嬌 逆襲千金之總裁夫君是廢柴 活在這溫情人間 國運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興邦 異星幻夢 重生六零:我攜萌寶囤糧暴富 閃婚冷麵兵王:老婆竟是玄學大佬 歲月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