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四年公元199年)
春天三月,黑山軍首領張燕和公孫瓚的兒子公孫續,帶著十萬大軍,分三路趕來救援公孫瓚。援軍還沒到,公孫瓚就偷偷派人送信給公孫續,讓他帶五千精銳騎兵在城北低窪處,看到火起就發起進攻,自己則準備從城內殺出,裡應外合。沒想到袁紹的探子截獲了這封信,到約定時間點起大火。公孫瓚以為救兵到了,立刻出城迎戰,結果中了袁紹的埋伏,大敗而歸,隻能繼續龜縮城內死守。
袁紹命人挖地道直通公孫瓚的城樓下方,架上木柱支撐,等覺得挖得差不多了,就放火燒木柱。木柱一燒,城樓紛紛倒塌,袁紹的攻勢逐漸逼近公孫瓚的核心營地。公孫瓚知道自己這次肯定活不成了,先把姐妹和妻兒全部勒死,然後放火燒了自己住的地方,自己也葬身火海。袁紹的士兵衝上城樓,砍下他的首級。公孫瓚的部下田楷在混戰中戰死。關靖感歎道:“當初要是沒攔住將軍出城,說不定還有轉機。君子要是把人推入險境,就該和他共患難,我哪能自己苟活!”說完騎馬衝進袁紹軍中,戰死沙場。公孫續在途中被屠各部落的人殺死。
漁陽人田豫勸太守鮮於輔:“曹操尊奉天子,以朝廷名義號令天下,早晚能平定天下,咱們早點投靠他才是明智之舉。”鮮於輔聽從建議,帶著部下歸順朝廷。漢獻帝下詔封鮮於輔為建忠將軍,讓他都督幽州六郡。
以前烏桓王丘力居去世,兒子樓班年紀小,侄子蹋頓有勇有謀,就代替他成為首領,還統領著上穀大人難樓、遼東大人蘇仆延、右北平大人烏延等人。袁紹攻打公孫瓚時,蹋頓率領烏桓軍隊幫忙。公孫瓚滅亡後,袁紹以朝廷名義賜給蹋頓、難樓、蘇仆延、烏延等人單於印綬;又因為閻柔在烏桓人中威望很高,就對他加以籠絡,借此穩定北方邊境。後來難樓、蘇仆延擁立樓班為單於,封蹋頓為王,但實際上還是蹋頓說了算。
眭固屯兵在射犬。夏天四月,曹操進軍到黃河邊,派將軍史渙、曹仁渡過黃河攻打眭固。曹仁是曹操的堂弟。眭固親自帶兵北上向袁紹求救,在犬城和史渙、曹仁相遇,交戰中被斬殺。曹操隨後渡河,包圍射犬,守軍投降,曹操撤軍到敖倉。
當初,曹操在兗州時舉薦魏種為孝廉。後來兗州發生叛亂,曹操還自信地說:“隻有魏種肯定不會背叛我。”結果聽說魏種也跑了,曹操氣得大罵:“魏種你要是不逃到南越,不跑到北胡,我絕不放過你!”等攻下射犬,活捉魏種,曹操卻又說:“隻因他確實有才華!”親自解開他的綁繩,繼續重用他,讓他擔任河內太守,把黃河以北的事務交給他管理。
漢獻帝任命衛將軍董承為車騎將軍。
袁術稱帝後,生活越發奢侈荒淫,光是伺候他的姬妾就有幾百人,個個穿著綾羅綢緞,吃著山珍海味,而他治下的百姓卻饑寒交迫,袁術根本不管不顧。沒過多久,錢財物資全部耗儘,他再也維持不下去,隻好燒毀宮殿,跑到灊山投奔部下陳簡、雷薄,結果又被兩人拒絕。袁術陷入絕境,手下士兵紛紛逃散,他又愁又悶,不知道該怎麼辦。
最後,他派使者把皇帝的稱號交還給堂兄袁紹,說:“漢朝的氣數早就儘了!我們袁氏家族順應天命,應當稱王,各種祥瑞都很明顯。現在您坐擁冀州、青州、幽州、並州四州之地,百姓上百萬,我把天子之位正式讓給您,您就稱帝吧!”袁譚從青州趕來迎接袁術,打算從下邳北邊經過。曹操派劉備和將軍朱靈半路攔截,袁術過不去,隻能又逃回壽春。
六月,袁術逃到江亭,坐在簡陋的竹床上歎息道:“我袁術怎麼會落到這步田地!”悲憤交加之下一病不起,吐血而死。袁術的堂弟袁胤害怕曹操,不敢再待在壽春,帶著部下,護送袁術的靈柩,還有袁術的妻子兒女,跑到皖城投奔廬江太守劉勳。原廣陵太守徐璯得到了傳國玉璽,把它獻給了曹操。
袁紹滅掉公孫瓚後,變得更加驕橫,給朝廷進貢的東西越來越少。主簿耿包偷偷勸袁紹稱帝,說這是順應天命人心。袁紹把耿包的建議拿給手下官員看,大家都說耿包妖言惑眾,應該殺了他。袁紹沒辦法,為了平息眾怒,隻好殺了耿包。
袁紹挑選了十萬精兵、一萬騎兵,打算攻打許縣。沮授勸阻道:“最近討伐公孫瓚,連年征戰,百姓疲憊不堪,倉庫裡也沒多少存糧,現在不能輕易開戰。應該先發展農業,讓百姓休養生息,再派使者向天子報捷。要是使者過不去,就上表說曹操阻擋我們向朝廷進貢,然後進軍黎陽,逐步向黃河南岸發展,多造戰船,修繕武器,派精銳騎兵騷擾曹操邊境,讓他不得安寧,而我們以逸待勞。這樣,不用多久就能平定局勢。”
郭圖、審配卻反對說:“以您的英明神武,率領河北的強大軍隊去打曹操,易如反掌,何必這麼麻煩!”沮授反駁道:“拯救亂世、討伐暴君的軍隊叫義兵,倚仗人多勢眾的叫驕兵。義兵無敵,驕兵必敗。曹操尊奉天子號令天下,我們現在舉兵南下,在道義上就輸了。而且決定勝負的關鍵,不在於兵力強弱。曹操法令嚴明,士兵訓練有素,可不是公孫瓚那種隻會被動挨打的人。現在放棄穩妥的辦法,發動師出無名的戰爭,我實在為您擔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郭圖、審配又說:“周武王討伐商紂王,難道不義嗎?何況我們是討伐曹操,怎麼能說師出無名?以您現在的強大實力,將士們都渴望建功立業,不趁現在成就大業,就像古人說的,老天給的機會不抓住,反而會遭殃,當年越國就是抓住機會稱霸,吳國就是錯過機會滅亡。沮授的計策太保守,根本不懂把握時機!”
袁紹聽了郭圖的話,郭圖等人趁機誣陷沮授:“沮授既管內政又掌軍權,在軍隊裡威望太高,如果他的勢力再發展下去,誰還能控製他?臣子和君主權力一樣大,就會危及君主,這是《黃石公三略》裡都忌諱的事。況且讓他在外統領軍隊,就不該再乾預內政。”袁紹聽信讒言,把沮授統領的軍隊分成三部分,讓沮授、郭圖、淳於瓊各帶一軍。騎都尉崔琰勸諫道:“天子在許縣,民心都向著曹操,我們不能攻打他!”袁紹根本不聽。
許縣的將領們聽說袁紹要進攻,都很害怕。曹操卻胸有成竹:“我了解袁紹,他誌向很大但沒什麼謀略,外表強硬其實膽子很小,嫉妒賢能又沒什麼威嚴,軍隊雖多但指揮混亂,將領驕橫且政令不統一。他地盤再大,糧食再多,最後也隻是給我送補給罷了。”
孔融對荀彧說:“袁紹地盤大、兵力強,田豐、許攸都是足智多謀的人幫他出謀劃策;審配、逄紀是忠誠的臣子幫他處理事務;顏良、文醜是勇猛的大將為他統領軍隊,恐怕很難打敗他吧?”荀彧分析道:“袁紹軍隊雖多但紀律鬆散,田豐性格剛直容易冒犯袁紹,許攸貪心又不自律,審配獨斷專行沒什麼謀略,逄紀做事果斷但剛愎自用,這幾個人早晚會鬨矛盾,內部肯定會出亂子。顏良、文醜不過是匹夫之勇,一戰就能把他們擒住。”
八月,曹操進軍黎陽,派臧霸等將領率精兵進入青州,穩定東方局勢,又留下於禁屯守黃河岸邊。九月,曹操回到許縣,分兵把守官渡。
袁紹派人招攬張繡,還寫信給賈詡,想和他們交好。張繡打算答應,賈詡卻當著袁紹使者的麵大聲說:“回去告訴袁本初袁紹字本初),他連自己的兄弟袁術都容不下,還能容得下天下的賢才嗎!”張繡嚇得不輕,私下裡問賈詡:“您怎麼這麼說!那我們該投靠誰?”賈詡回答:“不如投靠曹操。”張繡不解:“袁紹強大,曹操弱小,而且我們之前還和曹操結過仇,怎麼能投靠他?”
賈詡解釋道:“這正是我們該投靠曹操的原因。第一,曹操尊奉天子以令天下,順應大勢;第二,袁紹勢力大,我們帶這點人去,他肯定不重視;曹操勢力相對弱,得到我們一定會很高興;第三,有稱霸天下誌向的人,一定會放下私人恩怨,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德行,曹操就是這樣的人。將軍您就彆猶豫了!”
冬天十一月,張繡率領部下投降曹操。曹操拉著張繡的手,設宴款待他,還為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封張繡為揚武將軍;上表推薦賈詡擔任執金吾,封都亭侯。
關中的各路將領看袁紹和曹操打得不可開交,都保持中立,觀望局勢。涼州牧韋端派從事楊阜到許縣觀察情況,楊阜回來後,關右的將領們問他:“袁紹和曹操,誰會贏?”楊阜說:“袁紹為人寬厚但做事不果斷,愛謀劃卻很少能做決定;不果斷就沒有威嚴,少決斷就會錯失良機,現在雖然強大,終究成不了大事。曹操有雄才大略,遇事果斷,法令統一,軍隊精銳,還能破格任用人才,讓手下各儘其能,他一定能成就大業。”
曹操派治書待禦史衛覬到關中安撫各方勢力。當時很多流亡在外的百姓想回關中,關中的將領們大多把他們招攬為自己的私人武裝。衛覬寫信給荀彧:“關中是肥沃富饒之地,recent幾年戰亂不斷,有十多萬百姓逃到荊州。現在聽說家鄉安定了,都盼著回去。但他們回去後沒有謀生手段,將領們就爭相招攬他們。郡縣又貧窮弱小,根本爭不過,導致這些將領勢力越來越大,一旦發生變故,後患無窮。鹽是國家重要資源,戰亂以來管理鬆散,應該像以前一樣設置官員監管買賣,用賣鹽的錢買耕牛農具。如果有百姓回來,就把這些分給他們,鼓勵他們耕種,積累糧食,讓關中繁榮起來。這樣一來,遠處的百姓聽說後,肯定日夜兼程趕回來。再讓司隸校尉留在關中主持大局,那些將領的勢力就會逐漸削弱,官府和百姓的力量會日益壯大,這是增強根本、削弱敵人的好辦法。”荀彧把衛覬的建議告訴曹操,曹操采納了,開始派謁者仆射監管鹽政,讓司隸校尉坐鎮弘農。從此,關中地區逐漸服從曹操的管理。
袁紹派人向劉表求援,劉表嘴上答應得好好的,可到關鍵時刻,既不幫袁紹,也不助曹操,就想著在中間當“老好人”。從事中郎韓嵩和彆駕劉先看不下去了,勸劉表:“現在袁紹和曹操打得不可開交,您手裡握著十萬大軍,往哪邊站,天平就往哪邊傾斜!要是想乾一番大事業,就趁著他們兩敗俱傷的時候出手;要是不想摻和,也得趕緊選邊站隊。哪能光看熱鬨,人家求幫忙不伸手,遇到明主不投靠?這樣兩邊都得罪了,以後想中立都難!曹操善於用兵,天下有才的人都往他那兒跑,遲早要打敗袁紹,到時候掉轉槍口打咱們荊州,您可招架不住。依我看,不如帶著荊州投靠曹操,他肯定感激您,您不僅能享福,子孫後代也能跟著沾光,這才是萬全之策!”蒯越也在一旁附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表卻猶猶豫豫拿不定主意,最後派韓嵩去許縣探探虛實,說:“如今天下大亂,不知道鹿死誰手,曹操又挾著天子在許縣,你去幫我看看他到底啥情況。”韓嵩一聽,趕緊說:“聰明人能隨機應變,次一等的人堅守氣節,我就是個守節的人。君臣名分一旦確定,我就會以死相報。現在我聽您的命令辦事,赴湯蹈火都沒二話。但我覺得曹操肯定能平定天下,如果您決定歸順朝廷、投靠曹操,我就去;要是您還猶豫,等我到了許縣,天子給我封個官職,我推辭不掉,那我就成了天子的臣子,不再隻是您的下屬了。到時候我得聽天子的命令,可就沒辦法再為您效死力了。您一定要想清楚,彆害了我!”
劉表以為韓嵩是害怕不敢去,硬逼著他上路。韓嵩到了許縣,漢獻帝封他為侍中、零陵太守。等他回來,一個勁兒地誇朝廷和曹操的恩德,還勸劉表把兒子送到許縣做人質,表示忠心。劉表當場就炸了,覺得韓嵩背叛了自己,立馬召集手下官員,在大堂上擺開陣勢,拿著符節,要殺韓嵩,還罵道:“韓嵩你竟敢懷有二心!”大家都嚇得不行,想讓韓嵩趕緊認錯。韓嵩卻不慌不忙,神色鎮定地說:“是您辜負了我,我可沒辜負您!”還把之前說過的話又重複了一遍。劉表的妻子蔡氏也勸道:“韓嵩在荊州聲望很高,而且他說的都是實話,殺了他沒法向大家交代。”劉表這才消了點氣,但還是把韓嵩的隨從拷打致死,後來確認韓嵩確實沒有背叛之意,才沒殺他,隻是把他關了起來。
揚州有個山賊頭子鄭寶,想搶老百姓去江南當壯丁。他聽說淮南的劉曄出身名門望族,名氣很大,就想劫持劉曄,讓他帶頭起事。劉曄正發愁怎麼擺脫這個麻煩,碰巧曹操派使者到揚州辦事。劉曄靈機一動,邀請使者到家裡做客。鄭寶聽說後,也來拜見使者,劉曄趁機留他喝酒。酒桌上,劉曄突然拔刀殺了鄭寶,提著他的腦袋對鄭寶的手下大喊:“曹公有令,誰敢亂動,就和鄭寶一個下場!”幾千山賊嚇得大氣都不敢出,紛紛表示願意聽從劉曄指揮,還推舉他當首領。
劉曄卻轉手把這群人交給了廬江太守劉勳。劉勳覺得奇怪,劉曄解釋說:“鄭寶手下的人向來靠搶劫為生,沒有規矩。我沒什麼家底,根本管不住他們,時間長了肯定會出亂子,所以乾脆送給您。”
當時劉勳手下有不少袁術的舊部,糧食根本不夠吃。劉勳派堂弟劉偕向上繚的宗族首領們借糧,結果沒借到多少。劉偕就慫恿劉勳去攻打上繚搶糧。孫策擔心劉勳勢力太強,就故意放低姿態,寫信哄劉勳:“上繚那幫人總欺負我們郡,我早就想收拾他們了,可惜路不好走。不過上繚可富裕了,您要是去攻打,我願意出兵當外援!”還送上珠寶、葛布等禮物。劉勳一看樂壞了,手下人也都來祝賀,隻有劉曄搖頭。劉勳問他為啥,劉曄說:“上繚雖然是個小城,但城牆堅固,護城河又深,易守難攻,一時半會兒根本打不下來。您要是出兵,外麵軍隊疲憊,後方空虛,孫策趁機偷襲,咱們就完蛋了。到時候進不能取勝,退又沒地方可守,這場仗要是打了,大禍馬上就來!”劉勳根本不聽,帶兵去攻上繚。等他到了海昏,那些宗族首領早就得到消息,帶著人跑光了,劉勳啥也沒搶到。
這邊孫策正帶兵向西攻打黃祖,走到石城時,聽說劉勳在海昏,立馬分兵。他讓堂兄孫賁、孫輔帶八千人駐紮在彭澤,自己和周瑜率兩萬人突襲皖城,一舉拿下。這一戰,孫策不僅俘虜了袁術和劉勳的妻子兒女,還收編了三萬多士兵。他任命李術為廬江太守,撥了三千兵力守皖城,又把當地百姓都遷到東邊的吳地。劉勳打了敗仗往回走,在彭澤遭到孫賁、孫輔伏擊,隻能逃到流沂,向黃祖求救。黃祖派兒子黃射帶五千水軍支援。孫策乘勝追擊,再次大敗劉勳,劉勳沒辦法,隻能北上投靠曹操,黃射也狼狽逃走。這一仗,孫策收編了兩千多士兵,繳獲上千艘戰船,緊接著就向黃祖發起猛攻。
十二月辛亥日,孫策大軍抵達沙羨。劉表派侄子劉虎和韓曦,帶著五千手持長矛的士兵支援黃祖。甲寅日,雙方開戰,孫策大獲全勝,斬殺韓曦。黃祖丟下部下,自己逃命去了,他的妻子兒女被抓,六千艘戰船被繳獲,士兵不是被殺就是淹死,損失好幾萬人。
孫策大勝之後,又準備攻打豫章,大軍駐紮在椒丘。他對功曹虞翻說:“華歆雖然有點名氣,但根本不是我的對手。要是他不開門投降,等我擂響戰鼓,城裡免不了一場血雨腥風。你先去一趟,把我的意思告訴他。”
虞翻見到華歆,先捧了一波:“早就聽說您和我們會稽前任太守王朗在中原齊名,是天下人敬仰的名士,我們這些東邊的人,一直盼著見您一麵。”華歆謙虛道:“我可比不上王朗。”虞翻接著問:“那豫章的糧草、武器,還有士兵的戰鬥力,和我們會稽比起來怎麼樣?”華歆老實回答:“差遠了。”虞翻這才亮明底牌:“您說比不上王朗,那是謙虛;但要說實力不如會稽,那可一點不假。我們孫將軍孫策)才智超群,用兵如神,之前趕走劉繇,您親眼所見;向南平定會稽,您也有所耳聞。現在您守著一座孤城,糧草不足,要是不早做打算,後悔都來不及!我們大軍已經到椒丘了,我這就回去複命。明天中午之前,要是看不到您投降的文書,可就彆怪我們不客氣了!”華歆歎了口氣:“我在江南待久了,一直想回北方。孫將軍來了,我正好借機離開。”當晚就寫好投降文書,第二天一早派人送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孫策進軍豫章,華歆戴著葛布頭巾出城迎接。孫策客客氣氣地說:“您德高望重,天下人都敬重您;我年紀輕、輩分小,該用晚輩的禮節侍奉您。”說完就向華歆行禮,把他當作上賓對待。
拿下豫章後,孫策又分出一塊地盤設立廬陵郡,讓孫賁當豫章太守,孫輔當廬陵太守。正巧廬陵的僮芝病死,孫輔就帶兵進駐廬陵,留下周瑜鎮守巴丘。孫策打下皖城時,善待袁術的家人;進入豫章後,又妥善安葬劉繇,照顧他的家屬。這一係列舉動,讓江南的士大夫們紛紛點讚。
會稽功曹魏騰因為一件事得罪了孫策,孫策一怒之下要殺他。大家急得團團轉,卻想不出辦法。孫策的母親吳夫人跑到一口大井邊,對孫策說:“你剛在江南打下這片基業,還沒站穩腳跟,正是招攬人才的時候,應該不計前嫌,論功行賞。魏騰作為功曹,在公事上儘心儘責,你今天殺了他,明天大家都得跑!我不忍心看到你大禍臨頭,不如現在就跳井死了算了!”孫策一聽,嚇得趕緊放了魏騰。
以前,吳郡太守盛憲曾舉薦高岱為孝廉。後來許貢接任太守,高岱帶著盛憲躲到許昭家裡避難。烏程的鄒佗、錢銅,還有嘉興的王晟等人,各自聚集了幾千到上萬人馬,不聽孫策的號令。孫策帶兵征討,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接著又進攻嚴白虎。嚴白虎兵敗後,逃到餘杭投奔許昭。程普建議攻打許昭,孫策卻說:“許昭對舊主講義氣,對朋友有誠信,這才是大丈夫該有的樣子。”於是放過了他。
曹操重新在官渡駐紮軍隊。一天,他的幾個侍從徐他等人想刺殺他。幾個人悄悄溜進曹操營帳,結果看到校尉許褚站在旁邊,嚇得臉色大變。許褚眼尖,當場把他們殺了。
早些時候,車騎將軍董承聲稱自己接受了漢獻帝藏在衣帶裡的密詔,拉著劉備一起謀劃除掉曹操。有一天,曹操和劉備聊天,突然冒出一句:“如今天下的英雄,隻有你和我!袁紹那些人,根本不值一提!”劉備正吃飯呢,嚇得筷子都掉地上了。正巧這時天上打雷,劉備靈機一動,說:“聖人說‘遇到劇烈的風雷,一定要改變容色’,果然有道理啊!”這才勉強掩飾過去。從這以後,劉備就和董承,還有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服等人秘密謀劃起事。
沒過多久,曹操派劉備和朱靈去攔截袁術。程昱、郭嘉、董昭趕緊勸曹操:“劉備不能放出去,放出去就收不回來了!”曹操反應過來,派人去追,可惜沒追上。袁術向南逃走後,朱靈等人返回許縣,劉備卻趁機殺了徐州刺史車胄,留下關羽守下邳,自己回到小沛。東海的山賊昌豨,還有不少郡縣紛紛背叛曹操,投靠劉備。劉備一下子擁兵幾萬人,還派人聯絡袁紹,準備聯手對抗曹操。曹操派劉岱、王忠去攻打劉備,結果吃了敗仗。劉備還嘲諷他們:“就算你們來一百個人,也拿我沒辦法;要是曹操親自來,那還說不定誰贏呢!”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
正月,董承等人密謀誅殺曹操的計劃泄露。壬子日,曹操果斷出手,殺掉董承、王服、種輯,還將他們三族全部問斬。處理完此事後,曹操打算親自率軍征討劉備。手下將領紛紛勸阻:“和您爭奪天下的主要對手是袁紹,現在袁紹正準備打過來,您卻丟下他向東去打劉備,如果袁紹趁機從背後偷襲,那可怎麼辦?”曹操卻堅定地說:“劉備是人中豪傑,現在不除掉他,日後必定成為大患。”郭嘉也讚同道:“袁紹性格遲緩又多疑,就算得知我們東進,也不會迅速出兵。劉備剛剛起兵,人心還沒完全歸附,我們火速進攻,一定能打敗他。”於是,曹操果斷揮師東進。
冀州彆駕田豐得知消息,趕忙勸說袁紹:“曹操和劉備交戰,一時半會兒分不出勝負。您此時率領大軍偷襲曹操後方,定能一舉成功。”可袁紹卻以兒子生病為由拒絕出兵。田豐氣得用手杖敲擊地麵,歎道:“唉!這麼難得的機會,竟然因為孩子生病就錯過了,太可惜了,大事沒指望了!”曹操這邊順利擊敗劉備,不僅俘獲了劉備的妻兒,還攻下下邳,生擒關羽,接著又打敗昌豨。劉備走投無路,逃到青州,通過袁譚的關係投靠了袁紹。袁紹聽說劉備來了,親自到離鄴城二百裡外迎接,劉備在袁紹處停留一個多月,失散的士兵也漸漸聚攏回來。
曹操回軍官渡後,袁紹才開始商議攻打許縣。田豐進諫道:“曹操已經打敗劉備,許縣不再空虛。而且曹操善於用兵,變化多端,雖然兵力少,但也不能輕視。如今我們不如和他打持久戰。將軍您憑借山河險要,坐擁四州之地,對外結交各路英雄,對內發展農業、加強戰備,然後挑選精銳部隊,分成幾支奇兵,趁著對方空虛輪番出擊,騷擾黃河南岸。他救右邊,我們就打左邊;他救左邊,我們就打右邊,讓敵軍疲於奔命,百姓無法安心生產。這樣我們不費太多力氣,對方就會陷入困境,不出三年,就能輕鬆取勝。現在放棄穩操勝券的策略,想通過一場決戰定勝負,如果失敗了,後悔都來不及!”袁紹根本聽不進去。田豐堅持勸諫,惹得袁紹大怒,袁紹認為他擾亂軍心,直接將他關了起來。隨後,袁紹向各州郡發布檄文,羅列曹操的種種罪狀。二月,袁紹大軍進軍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