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五十七 (公元206年-208年)_資治通鑒白話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資治通鑒白話版 > 漢紀五十七 (公元206年-208年)

漢紀五十七 (公元206年-208年)(2 / 2)

當時,張遼在長社,於禁在潁陰,樂進在陽翟,這三位大將都脾氣火爆,經常鬨矛盾。曹操就讓主簿趙儼去協調他們的關係。趙儼每次都耐心勸說,慢慢地,三個人的關係就緩和了,開始和睦相處。

早些年,馬騰和韓遂拜了把子,結果後來因為手下人鬨矛盾,成了仇人。朝廷派鐘繇和韋端去調解,把馬騰調到槐裡駐紮。曹操準備去打荊州時,派張既去勸馬騰交出兵權,回朝廷當官。馬騰一開始答應了,後來又反悔。張既擔心他造反,就下令各縣趕緊準備物資,還讓兩千石的官員到郊外迎接。馬騰沒辦法,隻好帶著人向東走。曹操上表讓馬騰當了衛尉,封他兒子馬超為偏將軍,繼續統領部隊,還把馬騰全家都遷到了鄴城。

七月,曹操率領大軍南下,準備攻打劉表。八月丁未日,山陽人郗慮被任命為禦史大夫。

就在這個月的壬子日,太中大夫孔融被處死,屍體扔在鬨市示眾。孔融仗著自己有才有名,多次公開嘲笑曹操,說話也經常冒犯他。曹操因為孔融名氣太大,表麵上忍著,心裡卻恨透了他。孔融還上書建議:“按照古代規矩,京城周圍一千裡內不能封諸侯。”曹操懷疑他想削弱自己的權力,對他更加忌憚。郗慮和孔融有仇,就按照曹操的意思,給孔融羅織罪名。丞相軍謀祭酒路粹上奏說:“孔融在北海的時候,看到朝廷動蕩,就想拉幫結派造反;和孫權的使者聊天時,還誹謗朝廷;以前和禰衡互相吹捧,禰衡說孔融是‘孔子再世’,孔融說禰衡是‘顏回重生’,簡直大逆不道,必須嚴懲!”於是,曹操下令殺了孔融,連他的妻子兒女都沒放過。隻有京兆的脂習和孔融關係好,以前總勸他彆太剛直,容易惹禍。孔融死後,大家都不敢去收屍,隻有脂習哭著說:“文舉孔融字)死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曹操把脂習抓起來,本來想殺他,後來又赦免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表有兩個兒子,劉琦和劉琮。劉表給劉琮娶了後妻蔡氏的侄女,蔡氏就偏心劉琮,討厭劉琦。蔡氏的弟弟蔡瑁、外甥張允也在劉表麵前說劉琦壞話,誇劉琮能乾。劉琦心裡不安,找諸葛亮想辦法,諸葛亮一開始不說話。後來兩人爬上高樓,劉琦讓人撤了梯子,說:“現在隻有你知我知,總可以說了吧?”諸葛亮說:“你沒聽說過申生在國內遭危險,重耳在外反而安全的故事嗎?”劉琦一下子明白了,開始想辦法離開。正好黃祖死了,劉琦請求去江夏當太守,劉表答應了。

劉表病重時,劉琦想回來探望,蔡瑁、張允怕劉表見了劉琦,會改變主意讓他繼承家業,就騙劉琦說:“你鎮守江夏責任重大,現在擅自離開,父親肯定生氣,反而加重他的病情,這可不是孝順的做法。”把劉琦擋在門外。劉琦隻好哭著走了。劉表死後,蔡瑁、張允擁立劉琮接班。劉琮給劉琦送侯印,劉琦氣得把印扔在地上,正準備借著奔喪的機會鬨事,曹操的大軍到了,劉琦隻好逃到江南。

章陵太守蒯越和東曹掾傅巽勸劉琮投降曹操,說:“反抗朝廷是逆理,用荊州對抗曹操肯定危險,劉備也打不過曹操。這三條都不行,拿什麼抵抗?而且您想想,您比得上劉備嗎?如果劉備都打不過曹操,荊州根本守不住;要是劉備能打過曹操,他還會聽您的嗎?”劉琮聽了,就決定投降。九月,曹操到了新野,劉琮舉著符節迎接。曹操的將領們都懷疑有詐,婁圭說:“現在天下大亂,大家都想靠朝廷任命抬高自己,他帶著符節來,肯定是真心的。”曹操這才放心進軍。

當時劉備駐紮在樊城,劉琮不敢告訴他自己投降的事。過了很久劉備才知道,派人去問,劉琮讓宋忠來傳達消息。這時曹操已經到了宛城,劉備又驚又怒,對宋忠說:“你們這麼辦事,不早點告訴我,現在大禍臨頭才說,太過分了!”拔出刀又放下,說:“殺了你都難解氣,但大丈夫臨彆殺人,我不屑乾!”把宋忠趕走後,劉備和部下商量怎麼辦。有人勸他攻打劉琮,拿下荊州,劉備說:“劉荊州臨死前托孤給我,我要是背信棄義,死後有什麼臉見他!”

劉備帶著人離開,路過襄陽時,停下馬喊劉琮,劉琮嚇得不敢出來。劉琮身邊的人和很多荊州百姓都跟著劉備走了。劉備還去劉表墓前告彆,哭著離開了。到當陽時,跟著他的人有十多萬,還有幾千車行李,每天隻能走十幾裡路。他派關羽帶著幾百艘船先去江陵彙合。有人勸劉備:“趕緊去江陵吧,現在人雖多,但能打仗的太少,曹操來了怎麼抵擋?”劉備說:“成就大事要靠百姓,現在大家信任我,我怎麼忍心拋棄他們!”

劉琮的部將王威勸劉琮:“曹操聽說您投降、劉備逃跑,肯定放鬆警惕,輕裝前進。要是給我幾千精兵,在險要處設伏,說不定能抓住曹操!抓住他,咱們就威震天下了!”劉琮沒聽。曹操擔心江陵的軍需物資被劉備搶走,扔下糧草輜重,輕裝趕到襄陽。聽說劉備已經過去了,他親自帶著五千精銳騎兵狂追,一天一夜跑了三百多裡,在當陽長阪追上了劉備。

劉備顧不上老婆孩子,帶著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幾十個人逃跑。徐庶的母親被曹操抓走,徐庶哭著對劉備說:“本來想和將軍一起乾大事,現在母親沒了,我心亂如麻,幫不上忙了,就此彆過。”說完就去投奔曹操。張飛帶著二十個騎兵斷後,他站在河邊,拆了橋,瞪大眼睛,拿著長矛大喊:“我是張益德!誰敢來送死!”曹操的士兵沒人敢靠近。有人說趙雲向北跑了,劉備氣得扔出手戟說:“子龍不會拋棄我!”果然,一會兒趙雲就抱著劉備的兒子劉禪,和關羽的船隊彙合,渡過沔水,遇上劉琦的一萬多人,一起到了夏口。

曹操占領江陵後,封劉琮為青州刺史,蒯越等十五個人也都封了侯。他還釋放了韓嵩,以禮相待,讓韓嵩給荊州官員打分,按能力提拔任用。韓嵩當了大鴻臚,蒯越做了光祿勳,劉先成了尚書,鄧羲當了侍中。荊州大將文聘當時駐紮在外,劉琮投降時叫他一起,文聘說:“我沒守住荊州,等著治罪呢!”曹操渡過漢水後,文聘才來拜見。曹操問:“怎麼來這麼晚?”文聘哭著說:“以前沒能輔佐劉荊州效忠朝廷;荊州丟了,我隻想守住漢川。現在事與願違,實在沒臉早來見您!”曹操很感動,說:“仲業文聘字),你真是忠臣!”不僅厚待他,還讓他繼續統領舊部,擔任江夏太守。

早些時候,袁紹在冀州掌權,派人去汝南招攬當地有名望的讀書人。西平人和洽心裡盤算:冀州土地平坦、人口眾多,是各路豪傑都想爭奪的四戰之地;相比之下,荊州地勢險要、百姓較少,反而更容易安身。於是,他沒去冀州,而是投奔了劉表。劉表把和洽當上賓對待,但和洽卻覺得:“我不來投奔袁紹,就是為了避開爭鬥之地。劉表這種糊塗主公,不能長久親近,待久了,肯定會有人進讒言。”沒多久,他就南下跑到武陵去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表征召南陽人劉望之做從事,結果劉望之的兩個朋友都被人說壞話,被劉表殺了。劉望之因為直言勸諫,和劉表意見不合,乾脆交了官印回家。他弟弟劉弇勸他:“當年趙國殺了竇鳴犢,孔子走到半路就回車不去了。你要是不能像柳下惠那樣在亂世中靈活處世,那就學學範蠡離開是非之地。一直留在這兒,恐怕會有危險!”劉望之沒聽,不久後也被劉表殺害,劉弇隻好逃到揚州。

南陽的韓暨為了躲避袁術的征辟,搬到山都山隱居。劉表又來請他,他隻好跑到孱陵躲起來。劉表因此記恨他,韓暨害怕,隻好出來當官,做了宜城縣長。河東的裴潛也受到劉表禮遇,但他私下對王暢的兒子王粲和河內的司馬芝說:“劉表根本沒有稱霸天下的本事,卻想學周文王那樣成就大業,他離失敗不遠了!”說完就南下長沙。後來曹操掌權,為了順應人心,征召韓暨做丞相士曹屬,裴潛參與丞相軍事,和洽、劉弇、王粲都成了丞相府屬官,司馬芝做了菅縣縣令。

冬天十月初一癸未日),發生了日食。

劉表剛去世,魯肅就對孫權說:“荊州和咱們東吳挨著,地勢險要,土地肥沃,百姓富足。要是能拿下它,就是成就帝王大業的資本!現在劉表剛死,他兩個兒子不和,軍中將領也分成幾派。劉備是天下少有的豪傑,和曹操有仇,暫時寄住在荊州,但劉表忌憚他的才能,一直沒重用。如果劉備和荊州勢力聯手,咱們就和他們結盟;要是他們內部鬨矛盾,咱們就趁機想辦法拿下荊州。我請求去慰問劉表的兩個兒子,順便拉攏荊州軍中掌權的人,再勸說劉備安撫劉表舊部,一起對抗曹操,劉備肯定願意合作。要是這事成了,天下大局就定了!再不去,恐怕曹操就搶先了。”孫權立刻派魯肅出發。

魯肅趕到夏口,聽說曹操已經向荊州進軍,於是日夜趕路。等他到南郡時,劉琮已經投降,劉備正往南逃。魯肅直接迎上去,在當陽長阪見到劉備。魯肅傳達孫權的意思,分析天下局勢,還問劉備:“劉豫州劉備曾做豫州牧)接下來打算去哪兒?”劉備說:“我和蒼梧太守吳巨交情不錯,想去投奔他。”魯肅勸道:“孫討虜孫權當時的官職)聰明仁厚,敬重賢才,江東豪傑都歸附他,現在已經占據六郡,兵強馬壯,糧草充足,完全能成大事。依我看,您不如和東吳結盟,一起乾一番事業。吳巨就是個普通人,又在偏遠地區,早晚被彆人吞並,哪能依靠呢?”劉備覺得有道理。魯肅又對諸葛亮說:“我和你哥哥諸葛瑾是好朋友。”兩人就此結交。劉備聽從魯肅的建議,帶兵駐紮在鄂縣的樊口。

曹操從江陵準備順江東下,諸葛亮對劉備說:“情況緊急!我去向東吳孫權求救!”於是和魯肅一起去見孫權。在柴桑,諸葛亮對孫權說:“如今天下大亂,將軍在江東起兵,劉豫州在漢水以南召集人馬,大家都想和曹操爭天下。現在曹操基本平定北方,又拿下荊州,威震四海。劉豫州沒了立足之地,才逃到這兒。將軍您得掂量掂量:要是能用江東兵力對抗曹操,就早點和他決裂;要是不行,乾脆放下武器投降!現在您表麵上服從曹操,心裡卻猶豫不決,事情都這麼緊急了還不做決定,大禍馬上就來了!”

孫權反問:“要是真像你說的,劉豫州怎麼不投降曹操?”諸葛亮說:“田橫不過是齊國的壯士,都能堅守氣節;何況劉豫州是皇室後裔,才華蓋世,大家都仰慕他!就算大事不成,那也是天意,怎麼能輕易投降!”孫權激動地說:“我不能拿江東土地和十萬大軍去受製於人!我決定了!隻有和劉豫州聯手才能對抗曹操!但劉豫州剛打了敗仗,還能行嗎?”

諸葛亮接著說:“劉豫州的軍隊雖然在長阪坡戰敗,但現在收攏的散兵加上關羽的水軍,還有一萬精銳;劉琦在江夏的部隊也有上萬人。曹操的軍隊遠道而來,早就疲憊不堪,為了追劉豫州,他的騎兵一天一夜跑了三百多裡,這就像射出的箭到最後連薄綢都穿不透,《兵法》裡說這樣肯定會折損大將。而且北方人不熟悉水戰,荊州百姓歸附曹操,隻是迫於形勢,並非真心。將軍要是派猛將帶幾萬大軍,和劉豫州齊心協力,一定能打敗曹操!曹操一敗,隻能退回北方,到時候荊州和東吳的勢力就強大了,三足鼎立的局麵也就形成了!成敗就在此一舉!”孫權聽了很高興,馬上和手下商量對策。

這時,曹操給孫權送來一封信,寫道:“最近我奉天子命令討伐叛逆,大軍南下,劉琮乖乖投降。如今我率領八十萬水軍,想和將軍在東吳會獵一番!”孫權把信給大家看,大臣們嚇得臉色大變。長史張昭等人說:“曹操就像豺狼虎豹,還挾持天子號令天下,咱們抵抗他,師出無名。咱們能依靠的隻有長江天險,但現在曹操拿下荊州,劉表的上千艘戰船都歸他了,水陸並進,長江天險他也有份了,雙方實力差距太大,不如投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隻有魯肅一言不發。孫權起身去廁所,魯肅追出去。孫權知道他要說什麼,拉著他的手問:“你想說什麼?”魯肅說:“剛才那些人的建議,隻會害了將軍!我魯肅可以投降曹操,您卻不行!為什麼這麼說?我投降,曹操會把我送回老家,給我個小官當當,還能坐著牛車、帶著隨從,和文人交往,慢慢升官當個州郡官員。但將軍您投降了,還能有什麼出路?希望您早做決定,彆聽他們的!”孫權歎息道:“他們的話太讓我失望了,隻有你說到我心坎裡了!”

當時周瑜出使番陽,魯肅勸孫權把他召回來。周瑜一到,就對孫權說:“曹操名義上是漢朝丞相,其實就是國賊!將軍您英明神武,繼承父兄的基業,割據江東,地盤廣闊,兵強馬壯,英雄豪傑都願意為您效力,就該橫掃天下,為漢朝鏟除奸賊!現在曹操自己送上門,怎麼能投降?我給您分析:北方還沒完全平定,馬超、韓遂在關西虎視眈眈;曹操舍棄擅長的陸戰,非要和我們打水戰;現在天寒地凍,戰馬沒有草料;他還逼著北方士兵遠涉江湖,水土不服,肯定會生病。這些都是用兵大忌,曹操卻偏偏要做!將軍打敗曹操,就在今天!我隻要幾萬精兵,進駐夏口,保證為您擊敗他!”

孫權激動地說:“曹操這個老賊早就想篡漢自立,隻是忌憚袁紹、袁術、呂布、劉表和我罷了!現在其他人都被消滅,隻剩我還在。我和他勢不兩立!你說要打,正合我意,這是老天把你派來幫我!”說完,他拔出刀砍向麵前的奏案,喊道:“誰要是再敢說投降曹操,就和這奏案一樣!”隨後宣布散會。

當天夜裡,周瑜再次求見孫權,說道:“大家隻看到曹操信裡說有水陸大軍八十萬,就嚇得慌了神,也不仔細琢磨這數字是真是假,就嚷嚷著要投降,這實在太糊塗!依我看,曹操從北方帶來的中原士兵不過十五六萬,而且早就疲憊不堪;收編劉表的降軍最多七八萬,這些人心裡還七上八下,不知道該聽誰的。用疲憊生病的士兵,指揮心懷二意的降卒,人數再多又有什麼可怕?隻要給我五萬精兵,我就能把他收拾得服服帖帖,將軍您就放心吧!”

孫權聽了,拍著周瑜的後背感慨道:“公瑾,你這番話,說到我心坎裡了!張昭字子布)、秦鬆字元表)他們,隻顧著自己的老婆孩子,淨打小算盤,太讓我失望了!隻有你和子敬跟我想法一致,這是老天爺派你們來幫我啊!五萬兵力一時半會兒湊不齊,我先選了三萬人,戰船、糧草、武器都準備好了。你和子敬、程普先出發,我隨後再增派援軍,多運糧草給你們當後盾。要是能打贏,那自然最好;萬一戰事不順,你就回來找我,我親自和曹操拚個高低!”於是,孫權任命周瑜、程普為左右都督,率軍和劉備聯手抵抗曹操;又讓魯肅擔任讚軍校尉,協助製定作戰計劃。

劉備駐紮在樊口,每天都派人在江邊張望孫權的軍隊。有一天,士兵遠遠望見周瑜的船隊,趕緊跑去報告。劉備派人前去慰問,周瑜卻說:“我身負軍事重任,不能隨意離開軍營。要是劉豫州願意屈尊來見,那再好不過。”劉備隻好坐著一條小船去見周瑜,見麵就問:“如今對抗曹操,確實是明智之舉。可咱們有多少兵力?”周瑜答:“三萬。”劉備皺著眉頭說:“可惜少了些。”周瑜自信地笑道:“這些兵力足夠了,您就等著看我打敗曹操吧!”劉備還想叫魯肅等人一起商量事情,周瑜卻說:“我奉命行事,不能隨意安排。您要是想見子敬,可以另外去拜訪他。”劉備聽了,既覺得不好意思,又暗暗佩服周瑜的果斷。

孫劉聯軍繼續前進,在赤壁與曹操大軍相遇。當時曹軍很多士兵已經染上瘟疫,雙方剛一交戰,曹軍就吃了敗仗,隻好退到長江北岸,周瑜等人則駐紮在南岸。周瑜的部將黃蓋提議:“敵眾我寡,這樣耗下去不是辦法。現在曹軍把戰船用鐵鏈首尾相連,咱們可以用火攻,把他們燒得落荒而逃!”

於是,黃蓋準備了十艘蒙衝鬥艦,裝滿乾燥的蘆葦、枯柴,澆上油脂,外麵用布幔遮蓋,插上旌旗,又在大船後麵係上輕便的小船,作為撤退之用。他先派人給曹操送信,假裝要投降。當天東南風刮得正猛,黃蓋帶著十艘戰船衝在最前麵,到江心時升起船帆,後麵的船隻依次跟進。曹軍將士都走出營寨,站在岸邊指指點點,以為黃蓋真的來投降。等船隊離曹軍還有二裡多遠時,黃蓋下令同時點火。火借風勢,風助火威,戰船像離弦的箭一樣衝向曹軍,瞬間燒光了曹軍的戰船,火勢還蔓延到岸上的營寨。一時間,濃煙蔽日,曹軍被燒死、淹死的不計其數。

周瑜率領輕裝精銳部隊緊跟在後,擂鼓呐喊,乘勝追擊,曹軍全線崩潰。曹操無奈,隻能帶著殘兵敗將從華容道步行逃跑。偏偏又遇上道路泥濘,大風狂作,他隻好讓瘦弱的士兵背著草填路,騎兵才勉強通過。那些填路的士兵被人馬踐踏,陷在泥裡,死傷慘重。劉備和周瑜水陸並進,一直把曹操追到南郡。這場仗下來,再加上饑餓和瘟疫,曹軍死傷超過半數。曹操隻好留下曹仁、徐晃守江陵,樂進守襄陽,自己則率軍退回北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瑜、程普率領幾萬大軍,和曹仁隔著長江對峙。甘寧請求先去攻打夷陵,一鼓作氣拿下城池後,便留下來駐守。益州將領襲肅率部投降,周瑜上表請求把襲肅的士兵撥給呂蒙。呂蒙卻極力反對:“襲肅有勇有謀,千裡迢迢來投奔,從道義上講,應該給他增兵,而不是奪走他的兵權。”孫權覺得有理,便把士兵又還給了襲肅。

曹仁派兵圍困甘寧,甘寧被困,情況危急,向周瑜求援。將領們都覺得兵力不足,分不出來。呂蒙對周瑜、程普說:“讓淩統留在江陵,我和您去救援,用不了多久就能解圍。我保證淩統能堅守十天!”周瑜聽從了建議,在夷陵大破曹仁的軍隊,繳獲三百匹馬後凱旋。這一仗讓聯軍士氣大振。周瑜隨後渡過長江,駐紮在北岸,和曹仁繼續對峙。

十二月,孫權親自率軍攻打合肥,派張昭進攻九江的當塗,卻沒能攻克。劉備則上表推舉劉琦為荊州刺史,然後帶兵南下攻打荊州南部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紛紛投降。廬江的雷緒也率領幾萬人馬歸附劉備。劉備任命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讓他督管零陵、桂陽、長沙三郡,征收賦稅,充實軍資;又讓偏將軍趙雲兼任桂陽太守。

益州牧劉璋聽說曹操拿下荊州,派彆駕張鬆去拜見曹操。張鬆身材矮小,行為不拘小節,但見識過人,做事果斷。當時曹操已經打敗劉備,拿下荊州,根本沒把張鬆放在眼裡。主簿楊修建議曹操征召張鬆,曹操也沒采納。張鬆因此懷恨在心,回到益州後,勸說劉璋和曹操斷絕關係,轉而和劉備結盟,劉璋同意了。

曹操回想起田疇的功勞,後悔當初同意他辭讓封爵,說:“這是成全了個人的誌向,卻破壞了國家的法度!”於是再次封田疇爵位。田疇多次上書推辭,甚至以死明誌。曹操不答應,多次強行封他,田疇始終不肯接受。有關部門彈劾田疇:“他太過清高,違背常理,故意立些小節,應該免官治罪!”曹操讓世子曹丕和大臣們討論。曹丕認為:“田疇就像子文辭讓俸祿、由胥逃避賞賜一樣,應該尊重他的氣節。”尚書令荀彧、司隸校尉鐘繇也讚同。曹操還是想封他為侯,因為田疇和夏侯惇關係好,就派夏侯惇去勸說。夏侯惇在田疇家留宿,反複勸說,田疇猜到他的來意,始終不說話。夏侯惇臨走時,執意拉他一起走,田疇哭著說:“我是個背信棄義、四處逃亡的人,承蒙曹公不殺,已經是天大的幸運,怎麼能靠出賣盧龍塞來換取榮華富貴?就算國家照顧我,我自己能心安理得嗎?將軍您一向了解我,還來勸我,如果您非要逼我,我寧願現在就死在您麵前!”話沒說完,已淚流滿麵。夏侯惇回去如實稟報,曹操長歎一聲,知道無法勉強,隻好任命田疇為議郎。

曹操的小兒子曹衝去世,曹操悲痛萬分。司空掾邴原的女兒早亡,曹操想讓兩人合葬,邴原拒絕道:“給未成年的孩子辦婚事,不合禮法。您看重我,我也一直追隨您,都是因為我能遵守規矩。如果我答應您,那和普通人有什麼區彆,您又怎麼會看得起我?”曹操這才作罷。

孫權派威武中郎將賀齊討伐丹楊的黟、歙兩地的賊寇。黟縣賊寇首領陳仆、祖山率領兩萬戶人駐紮在林曆山,山勢陡峭,如同牆壁一般,根本無法強攻,賀齊的軍隊僵持了一個多月。賀齊暗中招募身手敏捷的士兵,趁著夜色,從隱秘險峻的地方,用鐵戈鑿出腳蹬,悄悄爬上山頂,再放下繩索,把下麵的人拉上去。就這樣,一百多人成功登頂,然後分散到山的四周,擂鼓呐喊。賊寇大驚失色,守路的人紛紛逃跑,退回到大營。賀齊趁機率領大軍進攻,大破賊寇。孫權於是把這片地方設為新都郡,任命賀齊為太守。

喜歡資治通鑒白話版請大家收藏:()資治通鑒白話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聽到屍體心聲,我在詭異副本殺瘋 大明太監秘史 逃荒是不可能的 水滸,我王倫從獄中崛起!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不是哥們,你收集古人啊 丐幫神丐 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 三國:我老婆全是神話級 讓你當手工博主,沒讓你搓戰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