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紀六十八 (公元253年-255年)_資治通鑒白話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資治通鑒白話版 > 漢紀六十八 (公元253年-255年)

漢紀六十八 (公元253年-255年)(2 / 2)

六月,狄道長李簡秘密寫信向蜀漢投降,薑維趁機出兵攻打隴西。

中領軍許允和李豐、夏侯玄關係很好。秋天,許允被任命為鎮北將軍,假節,都督河北諸軍事。皇帝曹芳知道許允要離京,召集群臣相見,還特意把許允拉到身邊。許允和皇帝告彆時,淚流滿麵。可許允還沒出發,就有人彈劾他之前隨意發放官府財物,將他逮捕入獄,流放樂浪郡,許允沒到目的地,就在半路上死了。

在東吳,孫峻驕橫殘暴、荒淫無度,國人敢怒不敢言。司馬桓慮謀劃殺掉孫峻,擁立太子孫登的兒子吳侯孫英,事情敗露,相關人員全部被殺。

曹芳對李豐之死十分不滿。安東將軍司馬昭鎮守許昌,朝廷下詔讓他出兵攻打薑維。九月,司馬昭帶兵進京朝見,曹芳到平樂觀檢閱軍隊。身邊有人勸曹芳,趁司馬昭辭行時殺了他,再率領軍隊對抗大將軍司馬師,甚至詔書都寫好了,但曹芳害怕,沒敢動手。

司馬昭帶兵進入洛陽後,司馬師就謀劃著廢掉曹芳。甲戌日,司馬師以皇太後的名義召集群臣開會,指責曹芳荒淫無度,親近樂工戲子,不配繼承皇位,群臣沒人敢反對。於是上奏收繳曹芳的璽綬,讓他回齊國封地做藩王。司馬師派郭芝進宮告知太後,當時太後正和曹芳坐著說話,郭芝對曹芳說:“大將軍要廢了你,立彭城王曹據為帝!”曹芳起身離開,太後很不高興。郭芝說:“太後您沒管教好兒子,現在大將軍主意已定,外麵還有軍隊防備變故,您隻能順從,還能說什麼!”太後說:“我想見大將軍,當麵說說。”郭芝說:“見什麼見!趕緊把璽綬交出來!”太後無奈,隻好讓身邊侍從取來璽綬放在一旁。

郭芝回去報告司馬師,司馬師很高興,又派使者給曹芳送去齊王印綬,讓他搬到西宮。曹芳和太後哭著告彆,坐上藩王的車從太極殿南邊出宮,幾十位大臣前來送彆,司馬孚悲傷不已,其他人也大多流下眼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司馬師又派使者向太後索要皇帝璽綬,太後說:“彭城王是我的小叔,要是他登基,我該怎麼自處?況且明皇帝曹叡)的子嗣就要斷絕了嗎?高貴鄉公曹髦,是文皇帝曹丕)的長孫、明皇帝的侄子。按禮法,小宗可以過繼給大宗延續香火,你們再仔細商議。”丁醜日,司馬師再次召集群臣,出示太後的命令,決定從元城迎接高貴鄉公曹髦。曹髦是東海定王曹霖的兒子,當時十四歲,朝廷派太常王肅持符節去迎接。司馬師又派人索要璽綬,太後說:“我見過高貴鄉公,他小時候我就認識,我要親手把璽綬交給他。”

冬天十月己醜日,曹髦抵達玄武館,群臣上奏請他住在前殿,曹髦認為那是先帝住過的地方,堅持住在西廂;群臣又請求用皇帝的車駕迎接他入宮,曹髦也沒答應。庚寅日,曹髦進入洛陽,群臣在西掖門南邊迎接拜見,曹髦下車回拜,司儀官說:“按禮儀不用回拜。”曹髦說:“我現在還是臣子。”堅持回拜。到了止車門,侍從說:“以前皇帝都是乘車進去。”曹髦說:“我是被皇太後征召來的,還不知道要做什麼。”於是下車步行到太極東堂拜見太後。當天,曹髦在太極前殿登基,文武百官陪同,眾人都麵露欣喜。隨後宣布大赦天下,改元正元,並在河內為曹芳建造藩王宮殿。

這期間,蜀漢薑維從鍬道出兵,攻克河間、臨洮。魏將徐質迎戰,殺死蜀漢蕩寇將軍張嶷,薑維這才撤軍。

揚州刺史文欽勇猛過人,曹爽因為和他是同鄉,對他十分關照。文欽仗著曹爽的權勢,行事囂張。曹爽被殺後,文欽內心惶恐不安,又喜歡虛報殺敵數量邀功請賞,司馬師常常壓製他,文欽因此心懷怨恨。鎮東將軍毋丘儉向來和夏侯玄、李豐交好,夏侯玄等人死後,毋丘儉也感到不安,於是想法拉攏文欽。毋丘儉的兒子、治書侍禦史毋丘甸對父親說:“您身為一方大員,國家局勢動蕩卻安於現狀,會遭到天下人的指責!”毋丘儉覺得兒子說得對,一場暗中的謀劃正在淮南悄然醞釀。

正元二年公元255年)

正月,毋丘儉和文欽假傳太後詔書,在壽春起兵,並向各州郡發布檄文,聲討司馬師。他們在表章中說:“相國司馬懿忠誠正直,為國家立下大功,他的後人應該得到寬宥。現在請求廢除司馬師的官職,讓他以侯爵身份退居家中,由他的弟弟司馬昭接替。太尉司馬孚忠孝謹慎,護軍司馬望忠誠奉公,都應該受到重用,授予他們重要職位。”司馬望是司馬孚的兒子。

毋丘儉還派人聯絡鎮南將軍諸葛誕,希望他一同起兵,沒想到諸葛誕直接斬殺了使者。毋丘儉、文欽率領五六萬大軍渡過淮河,向西抵達項城。毋丘儉堅守項城,讓文欽在城外帶領流動部隊機動作戰。

麵對叛亂,司馬師向河南尹王肅問計。王肅說:“當年關羽在漢水之濱擒獲於禁,有北上爭奪天下的勢頭,後來孫權襲擊了關羽將士的家屬,關羽的軍隊瞬間土崩瓦解。現在淮南將士的父母妻兒都在內地各州,隻要我們迅速出兵抵禦,讓他們無法前進,他們肯定會像當年關羽的軍隊那樣崩潰。”

當時司馬師剛做完割除眼部瘤子的手術,傷口疼痛難忍。有人認為大將軍不宜親自出征,派太尉司馬孚去抵抗就行。但王肅、尚書傅嘏和中書侍郎鐘會都勸司馬師親自前往,司馬師一時拿不定主意。傅嘏說:“淮、楚地區的士兵勇猛強悍,毋丘儉等人憑借實力遠道而來,他們的鋒芒很難抵擋。如果各將領作戰有勝有負,一旦戰局失利,國家大事就全完了。”司馬師聽後,毅然起身說:“我就算坐著病車也要向東進軍!”

戊午日,司馬師率領朝廷內外各路軍隊討伐毋丘儉、文欽,讓弟弟司馬昭兼任中領軍,留守洛陽,並召集三方軍隊在陳縣、許縣會師。司馬師又向光祿勳鄭袤問計,鄭袤說:“毋丘儉喜歡謀劃,但不了解實際情況;文欽勇猛,但缺少謀略。現在我們出其不意,江淮地區的士兵雖然銳氣十足,但不夠穩固,我們應該深挖壕溝、加高壁壘,挫敗他們的士氣,這就是周亞夫當年的策略。”司馬師覺得這個建議很好。

司馬師任命荊州刺史王基為行監軍,授予符節,統領許昌的軍隊。王基對司馬師說:“淮南的叛亂,不是當地官吏和百姓想造反,而是毋丘儉等人欺騙、引誘、脅迫他們。這些人隻是害怕眼前被殺,才暫時聚集在一起。隻要我們大軍一到,他們肯定會土崩瓦解,毋丘儉、文欽的腦袋很快就能送到軍營門口。”司馬師聽從了他的建議,讓王基擔任前軍。但沒過多久,又下令王基停止前進。

王基認為:“毋丘儉等人率領的軍隊足以深入,但他們卻長時間不進軍,說明他們的陰謀已經暴露,軍心開始動搖。現在我們不展示軍威來順應民心,反而駐軍高壘,看起來像是害怕懦弱,這不是用兵的好辦法。如果毋丘儉、文欽劫掠百姓擴充實力,再加上州郡的士兵家屬被敵人控製,他們會更加離心離德。那些被毋丘儉脅迫的人,會覺得自己罪重,不敢再回來。這樣我們就把軍隊放在了沒用的地方,還成了滋生叛亂的源頭。如果吳國趁機入侵,淮南就不再是國家的領土,譙、沛、汝、豫等地也會陷入危險,這是很大的失策。我們應該迅速進軍占據南頓,南頓有個大糧倉,糧食足夠軍隊吃四十天。守住堅城,憑借充足的糧草,先聲奪人,這才是平叛的關鍵。”王基多次請求,司馬師才同意,大軍於是進軍占據了氵隱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閏月甲申日,司馬師駐紮在氵隱橋,毋丘儉的將領史招、李續相繼投降。王基又對司馬師說:“用兵講究速戰速決,沒聽說過靠巧謀能拖延很久的。現在外有強敵,內有叛臣,如果不及時決斷,事情發展到什麼地步就很難說了。很多人說將軍應該穩重,但穩重是對的,停滯不前就不對了。穩重不是不前進,而是前進之後讓敵人無法侵犯。現在我們堅守壁壘,等於把物資留給敵人,還要從遠處運送軍糧,這太不劃算了。”司馬師還是沒有答應進軍。王基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塊地方誰得到誰有利,這就是‘爭地’,南頓就是這樣的地方。”於是擅自進軍占據南頓。毋丘儉等人從項城出發也想爭奪南頓,走了十多裡,聽說王基已經先到,隻好又退回項城堅守。

癸未日,征西將軍郭淮去世,朝廷任命雍州刺史陳泰接替他的職位。

吳國丞相孫峻率領驃騎將軍呂據、左將軍留讚襲擊壽春。司馬師命令各路軍隊都深挖壕溝、高築壁壘,等待東部軍隊集結。將領們請求進軍攻打項城,司馬師說:“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淮南將士本來沒有反叛的想法,是毋丘儉、文欽勸說引誘他們起事,還說各地肯定會響應。但叛亂開始後,淮北地區的人並不追隨,史招、李續先後投降,他們內部矛盾重重,外部又有反叛,自己也知道必敗無疑。困獸猶鬥,如果我們速戰,正中他們下懷。雖然我們肯定能獲勝,但也會造成很多傷亡。而且毋丘儉等人欺騙將士,詭計多端,和他們稍微僵持一段時間,他們的欺詐行為就會暴露,這才是不戰而勝的辦法。”

於是,司馬師派遣諸葛誕督率豫州各路軍隊,從安風開往壽春;征東將軍胡遵督率青州、徐州各路軍隊,從譙縣、宋縣之間出兵,切斷毋丘儉、文欽的退路;司馬師自己則駐紮在汝陽。毋丘儉、文欽向前無法交戰,後退又擔心壽春被襲擊,無計可施。淮南將士的家屬都在北方,軍心逐漸渙散,投降的人接連不斷,隻有淮南新歸附的農民還願意為他們效力。

毋丘儉起兵之初,派跑得快的士兵送信到兗州,兗州刺史鄧艾斬殺了使者,率領一萬多士兵日夜兼程,搶先趕到樂嘉城,架設浮橋等待司馬師的大軍。毋丘儉派文欽帶兵襲擊鄧艾。司馬師從汝陽秘密率軍到樂嘉與鄧艾會合。文欽突然看到大軍,驚慌失措,不知道該怎麼辦。

文欽的兒子文鴦十八歲,勇猛過人,他對文欽說:“趁他們還沒站穩,發動攻擊,可以打敗他們!”於是父子倆兵分兩路,趁夜夾擊司馬師的軍隊。文鴦率領壯士先到,擂鼓呐喊,司馬師軍中一片混亂。司馬師也驚恐萬分,因為剛做過眼部手術,嚇得眼球從傷口迸出。他怕眾人知道,咬住被子,把被子都咬破了。文欽這邊卻沒能按時趕來接應,等到天亮,文鴦見對方兵力強盛,隻好帶兵撤退。

司馬師對將領們說:“賊兵逃跑了,可以追擊!”將領們說:“文欽父子驍勇善戰,還沒受挫,為什麼要逃跑?”司馬師說:“一鼓作氣,再而衰。文鴦擂鼓呐喊,卻沒有得到接應,氣勢已經受挫,不逃跑還等什麼!”文欽準備向東撤退,文鴦說:“不先挫折他們的氣勢,我們走不了。”於是帶領十多名驍勇騎兵,衝入敵陣,所向披靡,然後才撤離。司馬師派左長史司馬班率領八千驍勇騎兵追擊,文鴦單槍匹馬衝入數千騎兵中,每次都能殺傷一百多人,進出六七次,追兵都不敢逼近。

殿中侍從尹大目從小是曹氏的家奴,常在天子身邊,司馬師出征時帶他同行。尹大目知道司馬師一隻眼球已經迸出,就對司馬師說:“文欽本來是您的心腹,隻是被人誤導了。而且他是天子的同鄉,向來和我關係好,我願意替您去勸說他,讓他回來和您重歸於好。”司馬師答應了。尹大目單身騎著大馬,身披鎧甲,追上文欽,遠遠地和他喊話。尹大目其實想為曹氏效力,故意說:“您何必不再忍耐幾天!”想讓文欽明白他的意思。但文欽完全沒領悟,反而厲聲罵道:“你是先帝的家人,不懂得報恩,反而和司馬師一起叛逆,你不顧上天,上天也不會保佑你!”還張弓搭箭要射尹大目。尹大目流著淚說:“大勢已去,你好自為之吧!”

當天,毋丘儉聽說文欽撤退,十分恐懼,連夜逃跑,軍隊隨即崩潰。文欽回到項城,因為孤軍無援,無法立足,想退回壽春,卻發現壽春已經潰敗,隻好逃奔吳國。吳國的孫峻進軍到東興,聽說毋丘儉等人失敗,壬寅日,進軍到橐皋,文欽父子到軍營投降。毋丘儉逃跑,跑到慎縣時,身邊的士兵漸漸離他而去,他藏在水邊的草叢中。甲辰日,安風津的百姓張屬殺死毋丘儉,將他的首級送到京城,張屬被封為侯。

諸葛誕到達壽春,壽春城中十多萬人害怕被殺,有的逃進山林沼澤,有的逃到吳國。朝廷下詔任命諸葛誕為鎮東大將軍、儀同三司,都督揚州諸軍事,並將毋丘儉滅三族。毋丘儉的黨羽七百多人被關進監獄,侍禦史杜友負責審理,隻誅殺了為首的十多人,其餘的都奏請赦免。毋丘儉的孫女嫁給了劉氏,按罪當死,但因為懷孕被關在廷尉府。司隸主簿程鹹建議說:“已經出嫁的女子,如果生了孩子,就成了彆人家的母親。從防止犯罪的角度,殺了她也不能杜絕奸亂的源頭;從人情的角度,又會傷害孝子的感情。男子犯罪不會連累到其他家族,女子卻要在兩家受刑,這不符合憐憫弱者、公平執法的原則。我認為未出嫁的女子,可以跟隨父母受刑;已經出嫁的女子,應該跟隨夫家定罪。”朝廷采納了他的建議,並寫入律令。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舞陽忠武侯司馬師病情加重,率軍返回許昌,留下中郎將、參軍事賈充監督各軍事務。賈充是賈逵的兒子。衛將軍司馬昭從洛陽趕來探望兄長,司馬師便讓司馬昭接管所有軍隊。辛亥日,司馬師在許昌去世。中書侍郎鐘會跟隨司馬師參與機密事務,朝廷下詔書給尚書傅嘏,稱東南地區剛剛平定,暫且讓衛將軍司馬昭駐守許昌,作為內外的後援力量,命令傅嘏率領各軍撤回洛陽。鐘會與傅嘏商議後,讓傅嘏上表說明情況,然後二人直接與司馬昭一同出發,回到洛水南岸駐紮。

二月丁巳日,朝廷下詔任命司馬昭為大將軍、錄尚書事。經此一事,鐘會時常流露出驕傲自負的神色,傅嘏告誡他說:“你誌向遠大,但想要成就功業並非易事,能不謹慎嗎!”

東吳的孫峻得知諸葛誕已經占據壽春,便率領軍隊撤回。他任命文欽為都護、鎮北大將軍、幽州牧。

三月,魏國立卞氏為皇後,並大赦天下。卞皇後是武宣皇後弟弟卞秉的曾孫女。

到了秋天七月,東吳將軍孫儀、張怡、林恂謀劃刺殺孫峻,行動失敗,數十人因此喪命。全公主在孫峻麵前誣陷朱公主,說她“參與了孫儀的陰謀”,孫峻於是殺了朱公主。

孫峻派衛尉馮朝在廣陵築城,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滿朝官員沒人敢進言勸阻,隻有滕胤直言諫止,孫峻卻不聽從,最終城池也沒建成。

蜀漢的薑維又提議出兵伐魏,征西大將軍張翼在朝堂上與他激烈爭辯,認為:“國家小,百姓疲憊,不適合頻繁發動戰爭。”但薑維沒有采納,他率領車騎將軍夏侯霸以及張翼一同進軍。八月,薑維帶領數萬人抵達枹罕,直逼狄道。

魏國征西將軍陳泰命令雍州刺史王經進駐狄道,讓他等自己的軍隊到達後,東西合兵再一同出擊。陳泰率軍駐紮在陳倉,王經所統領的各軍在故關與蜀漢軍隊交戰失利,王經還擅自渡過洮水。陳泰認為王經不堅守狄道城,必有變故,於是率領各軍前去支援。此時王經已在洮西與薑維交戰,遭遇慘敗,僅率一萬多人退守狄道城,其餘軍隊四散奔逃,戰死的士兵數以萬計。

張翼對薑維說:“可以停止進攻了,不宜再前進,再進可能會毀掉這次的大功,落得畫蛇添足的下場。”薑維大怒,堅持進軍包圍狄道。

辛未日,朝廷下詔讓長水校尉鄧艾代理安西將軍,與陳泰合力抵禦薑維;戊辰日,又讓太尉司馬孚作為後援。陳泰進軍隴西,將領們紛紛勸說:“王經剛剛戰敗,敵人勢頭正盛,將軍您率領臨時拚湊的軍隊,在敗軍之後迎敵,還要抵擋乘勝而來的敵軍,恐怕不行。古人說:‘蝮蛇咬手,壯士斷腕。’《孫子兵法》也講:‘有些地方不必攻打,有些地方不必堅守。’這是因為在小處有所舍棄,才能在大處保全。不如占據險要地勢自保,等待敵人出現破綻,然後再進軍救援,這才是正確的計策。”

陳泰卻認為:“薑維率領輕裝部隊深入我境,就是想在平原上與我們決戰,獲取勝利。王經本應高築壁壘、深挖壕溝,挫敗敵軍銳氣,卻與對方交戰,讓敵人計謀得逞。王經戰敗逃走後,如果薑維憑借勝利的威勢,向東進軍,占據櫟陽的糧草儲備,放縱士兵收降我方人馬,招納羌、胡部族,向東爭奪關隴地區,發布檄文號召四郡響應,這才是我們最擔憂的局麵。但他卻用獲勝的軍隊,在堅固的城池下受挫,讓士氣正盛的士兵,竭儘全力去攻城。攻守形勢不同,客軍與主軍的處境也不一樣。兵書上說:‘製造大型攻城器械,三個月才能完成;堆積土山攻城,也要三個月才能完工。’這對孤軍深入的薑維來說,極為不利。如今薑維孤軍遠征,糧草供應不上,正是我們迅速進軍破敵的好時機,這就是所謂的‘疾雷不及掩耳’,是自然的形勢。洮水環繞在敵軍外圍,薑維等人被困在內,我們現在占據高處有利地勢,扼住他們的咽喉,敵軍不戰也會逃走。敵人不能放縱,包圍不能持久,你們怎麼能這麼說呢!”

於是,陳泰率軍翻過高城嶺,悄悄行軍,在夜間抵達狄道東南的高山上,多點燃起烽火,敲響戰鼓,吹響號角。狄道城中的將士看到援軍到來,都振奮不已,士氣高漲。薑維沒想到救兵突然趕到,急忙沿著山路前來進攻,陳泰率軍迎戰,薑維敗退。陳泰又放出風聲,說要切斷薑維的退路,薑維心生恐懼。九月甲辰日,薑維撤軍逃走,狄道城中的將士才得以脫險。王經感歎道:“城中糧草不足十天之數,如果不是救兵來得快,狄道城就會被攻破,整個雍州也會淪陷!”陳泰慰勞將士後,將他們分批遣返,重新安排軍隊駐守,並修繕城池營壘,之後率軍返回上邽駐紮。

陳泰每次處理地方事務,從不虛張聲勢驚擾天下,所以很少向朝廷奏報事情,傳遞文書時,驛站傳送距離不超過六百裡。大將軍司馬昭稱讚道:“陳征西沉著勇敢、處事果斷,肩負著一方重任,救援即將陷落的城池,卻不請求增兵,也很少向朝廷奏報,說明他一定有能力平定賊寇。都督大將就應該這樣!”薑維則撤軍退駐到鐘提。

當初,東吳大帝孫權沒有建立太廟,因為他的父親孫堅曾擔任長沙太守,孫權便在臨湘建立孫堅廟,僅讓太守負責祭祀。到了冬季十二月,東吳才在建業修建太廟,尊孫權為太祖。

喜歡資治通鑒白話版請大家收藏:()資治通鑒白話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學渣通神之路 每日抽獎歐非可鑒 我要修神 萬億冥幣開局,頂級女鬼求包養 重生之最強散人 重生之盜墓至尊我為神 在造大明 穿越之侯府千金外傳 全族扶我青雲誌,我贈族人朱紫袍 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