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康八年壬寅年,公元342年)
春天正月初一,發生了日食。初七,皇帝下令大赦天下。
豫州刺史庾懌送酒給江州刺史王允之,王允之察覺酒裡有毒,讓狗喝了,狗當場死去,他就秘密把這事報告給了皇帝。皇帝說:“大舅指庾亮)已經把天下攪亂了,小舅指庾懌)又想這麼乾嗎!”二月,庾懌喝毒酒自殺了。
三月,開始把武悼皇後的牌位放進武帝的宗廟裡,一同接受祭祀。
庾翼在武昌時,當地多次出現怪事,他想把鎮守地遷到樂鄉。征虜長史王述給庾冰寫信說:“樂鄉離武昌有一千多裡,幾萬士兵突然遷移,還要修建城牆,官府和百姓都會勞頓困擾。而且江州要逆流幾千裡運送物資供應軍府,勞役會增加一倍。再說武昌其實是江東鎮守的中心,不隻是抵禦上遊而已;有緊急情況要通報,趕來也方便。如果遷到樂鄉,遠在西邊,一旦江邊有緊急情況,沒法互相救援。地方上的重要將領,本就該駐守要害之地,掌控內外形勢,讓心懷不軌的人摸不清方向。過去秦始皇忌諱‘亡胡’的預言,結果反而成了劉邦、項羽的機會;周宣王討厭‘檿弧’的歌謠,最終引發了褒姒之亂。所以通達的君子,會按正道行事,那些祈福避禍的法子都不會用,隻該選擇符合事理、利於國家長遠的計策。”朝廷商議後也覺得有道理,庾翼就放棄了遷都的想法。
夏天五月,皇帝身體不舒服;六月初五,病情加重。有人偽造尚書府的文書,下令宮門不準讓宰相進入,大家都嚇得變了臉色。庾冰說:“這肯定是假的。”追查下去,果然是偽造的。皇帝有兩個兒子司馬丕、司馬弈,都還在繈褓裡。庾冰覺得自己兄弟掌權太久,擔心皇帝去世後,自家親屬關係會變疏遠,被彆人挑撥,常常勸皇帝說國家有強敵,應該立年長的君主;請求讓皇帝的親弟弟琅邪王司馬嶽做繼承人,皇帝答應了。中書令何充說:“父子相傳是先王的規矩,改變的人很少不引發動亂的。所以周武王不把王位傳給聖明的弟弟,不是不愛他。現在如果琅邪王即位,那這兩個孩子怎麼辦!”庾冰不聽。皇帝下詔,立司馬嶽為繼承人,同時讓司馬弈過繼給琅邪哀王。初七,庾冰、何充和武陵王司馬曦、會稽王司馬昱、尚書令諸葛恢一起接受遺詔。初八,皇帝去世。皇帝小時候即位,不親自處理政務;長大後,很有勤儉的美德。
初九,琅邪王司馬嶽即位,大赦天下。
十四日,封成帝的兒子司馬丕為琅邪王,司馬弈為東海王。
康帝居喪期間不說話,把政事交給庾冰、何充。秋天七月,葬成帝於興平陵。皇帝步行送喪,到閶闔門後,才乘素車到陵墓。下葬後,皇帝到殿前,庾冰、何充陪坐。皇帝說:“我能繼承大業,全靠二位的力量。”何充說:“陛下能登基,是庾冰的功勞;如果按我的意見,就見不到這太平盛世了。”皇帝露出慚愧的神色。十一日,任命何充為驃騎將軍、都督徐州、揚州的晉陵諸軍事、兼徐州刺史,鎮守京口,這是為了避開庾家的人。
冬天十月,燕王慕容皝遷都到龍城,在境內大赦。
建威將軍慕容翰對慕容皝說:“宇文部強盛很久了,多次成為我國的禍患。現在逸豆歸篡奪了國家大權,大家都不服他。加上他本性平庸糊塗,手下將帥沒才乾,國家沒有防衛,軍隊沒有編製。我在他國內待過很久,熟悉地形;他們雖然遠附強大的羯族指後趙),但雙方聲勢不相連,沒法真正救援;現在如果攻打他們,肯定百戰百勝。不過高句麗離我國很近,一直有吞並我們的想法。他們知道宇文部滅亡後,災禍會降到自己頭上,一定會趁虛深入,偷襲我們沒防備的地方。如果少留兵就守不住,多留兵又不夠打仗。這是心腹大患,應該先除掉;看他們的實力,一次就能攻克。宇文部是隻會守著自己地盤的敵人,肯定不會遠道來爭利。拿下高句麗後,再打宇文部,就像翻手一樣容易。這兩個國家平定後,就能占有東海的資源,國富兵強,沒有後顧之憂,然後就能圖謀中原了。”慕容皝說:“好!”就準備攻打高句麗。攻打高句麗有兩條路,北道平坦寬闊,南道險要狹窄,大家想走北道。慕容翰說:“敵人按常理推測,肯定認為大軍會走北道,會重點防守北道而輕視南道。大王應該率領精兵從南道進攻,出其不意,丸都高句麗都城)不難拿下。另外派一支偏師走北道,就算有失誤,敵人的核心已經潰敗,其他部分也沒用了。”慕容皝聽從了他的建議。
十一月,慕容皝親自率領四萬精兵從南道出發,讓慕容翰、慕容霸做前鋒,另外派長史王寓等人率一萬五千士兵從北道出發,討伐高句麗。高句麗王釗果然派弟弟武率領五萬精兵防守北道,自己帶弱兵防守南道。慕容翰等人先到,和釗交戰,慕容皝率大軍跟上。左常侍鮮於亮說:“我作為俘虜,蒙受大王把我當國士對待的恩情,不能不報答;今天就是我死的日子!”獨自帶幾個騎兵先衝擊高句麗軍陣,所到之處都被攻破。高句麗軍陣動搖,大軍趁機進攻,高句麗兵大敗。左長史韓壽斬殺高句麗將領阿佛和度加,各軍乘勝追擊,攻入丸都。釗獨自騎馬逃跑,輕車將軍慕輿泥追上並抓獲他的母親周氏和妻子回來。這時王寓等人在北道作戰,全軍覆沒,所以慕容皝不再追擊。派人招降釗,釗不出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慕容皝準備返回時,韓壽說:“高句麗的地盤沒法駐守。現在他們君主逃亡、百姓離散,潛伏在山穀裡;大軍一旦離開,他們肯定會重新聚集,收拾殘餘力量,還是會成為禍患。請把他父親的屍體運走、把他生母囚禁回去,等他自己來投降,然後再還給他,用恩德信義安撫他,這是最好的辦法。”慕容皝聽從了。挖開釗父親乙弗利的墳墓,運走屍體,收繳府庫裡曆代積累的財寶,俘虜五萬多男女,燒毀宮殿,摧毀丸都城後返回。
十二月十九日,立妃子褚氏為皇後。征召豫章太守褚裒為侍中、尚書。褚裒因為自己是皇後的父親,不願意在朝廷任職,苦苦請求外出;於是被任命為建威將軍、江州刺史,鎮守半洲。
趙王石虎在鄴城建造了四十多座台觀,又修建洛陽、長安兩座宮殿,參與建造的有四十多萬人;還想從鄴城修閣道到襄國,命令河南四州準備南伐的物資,並州、朔州、秦州、雍州準備西討的物資,青州、冀州、幽州準備東征的物資,都按三丁抽二、五丁抽三的比例征發士兵。各州製造鎧甲的有五十多萬人,船夫十七萬人,被水淹死、被虎狼吃掉的占三分之一。加上公侯、地方官競相謀取私利,百姓失去產業,愁苦困頓。貝丘人李弘趁著眾人不滿,自稱姓名符合預言,聯合黨羽,設置百官;事情敗露後被誅殺,受牽連的有幾千家。
石虎打獵沒有節製,早出晚歸,還經常微服出行,親自查看勞役情況。侍中京兆人韋謏勸諫說:“陛下忽視天下的重任,輕易在危險地方行走,萬一有狂徒作亂,就算有智勇,也沒法施展!再說不停地征發勞役,耽誤百姓耕種收獲,路上全是怨言,這恐怕不是仁聖之人能忍受的。”石虎賞賜韋謏穀物布帛,但修建更頻繁,出遊查看也一如既往。
秦公石韜受到石虎寵愛,太子石宣很討厭他。右仆射張離兼任五兵尚書,想討好石宣,勸他說:“現在諸侯的官吏士兵超過限額,應該逐漸裁減,來加強中央。”石宣讓張離上奏:“秦、燕、義陽、樂平四公,允許設置官吏一百九十七人,帳下士兵二百人;自此以下的諸侯,按三分之一設置,剩下的五萬士兵,全配給東宮。”於是各諸侯都心懷怨恨,矛盾越來越深。
青州上報說:“濟南平陵縣北邊有個石虎,一夜之間移到了城東南,還有一千多隻狼和狐狸跟著它,留下的腳印都踩成了小路。”石虎後趙君主)高興地說:“石虎就是我啊!從西北移到東南,這是天意要讓我平定江南啊。”於是下令各州軍隊明年全部集結,他要親自率領大軍,順應天命南征。大臣們都來祝賀,有一百零七人獻上《皇德頌》。還規定:“每五個壯丁要出一輛車、兩頭牛、十五斛米、十匹絹,交不出的就殺頭。”百姓甚至賣掉孩子來湊軍需,卻還是不夠,路邊樹上上吊自殺的人一個接一個。
建元元年癸卯年,公元343年)
?春,二月:高句麗王釗派弟弟向燕國稱臣朝貢,獻上上千件珍奇物品。燕王慕容皝於是歸還了他父親的屍體,但還是留下他母親當人質。
?宇文逸豆歸派宰相莫淺渾帶兵攻打燕國,燕國眾將都想迎戰,慕容皝卻不許。莫淺渾以為慕容皝怕他,就整天喝酒打獵,不再防備。慕容皝趁機派慕容翰出擊,莫淺渾大敗,隻剩自己逃脫,部下全被俘虜。
?庾翼為人慷慨,喜歡建功立業,不崇尚浮華。琅邪內史桓溫是桓彝的兒子,娶了南康公主,性格豪爽有氣概。庾翼和他關係很好,約定一起平定天下。庾翼曾向成帝推薦桓溫:“桓溫有英雄之才,希望陛下彆把他當普通人,也彆隻當女婿看待,該交給像方叔、邵虎那樣的重任,他必定能立下拯救國家危難的大功。”
?當時杜乂、殷浩都以才名著稱,庾翼卻看不起他們,說:“這類人該束之高閣,等天下太平了,再慢慢商量他們的職位。”殷浩多次拒絕朝廷征召,在墓地隱居了近十年,當時人把他比作管仲、諸葛亮。江夏相謝尚、長山令王蒙常觀察他是否願意出山,以此判斷江南的興亡。兩人曾一起去看望他,見他意誌堅定,回來後說:“殷浩不出山,百姓可怎麼辦啊!”謝尚是謝鯤的兒子。庾翼請殷浩做司馬,朝廷下詔任命他為侍中、安西軍司,殷浩都不接受。庾翼寫信勸他:“王衍字夷甫)的名聲是假的,雖說談玄論道,實際助長了浮華競爭。有德行的君子,遇到機會,怎能這樣呢!”殷浩還是不出山。
?殷羨做長沙相時,在郡裡貪婪殘暴,庾冰寫信給庾翼囑托關照。庾翼回信說:“殷羨驕橫,也因為他有個好兒子指殷浩),所以我才稍微讓輿論容忍他。大致來說,江東的政務總在討好豪強,他們常常損害百姓;偶爾執行法令,卻隻針對貧苦人家。比如往年偷石頭倉一百萬斛米的,都是豪強將領,卻隻殺了倉庫督監頂罪。山遐做餘姚縣長時,查出豪強隱藏的兩千戶人家,卻被眾人趕走,讓他不得安寧。雖然都是以前宰相的昏聵造成的,但江東局勢越來越糟,確實是因為這個。我們兄弟不幸陷在這裡,既然不能置身事外,就該一起明察治理。荊州管的二十多郡裡,就屬長沙最亂,這麼亂還不罷免他,和殺倉庫督監頂罪有什麼區彆!”山遐是山簡的兒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庾翼把消滅胡人、攻取蜀地當作自己的責任,派使者東約燕王慕容皝,西約張駿,約定日期大舉出兵。朝廷大多認為困難,隻有庾冰同意,桓溫、譙王司馬無忌也讚成。司馬無忌是司馬承的兒子。
?秋,七月:後趙汝南太守戴開率領幾千人向庾翼投降。十一日,朝廷下詔商議收複中原。庾翼想率全部軍隊北伐,上表推薦桓宣為都督司、雍、梁三州及荊州四郡諸軍事、梁州刺史,先去丹水;桓溫為前鋒小督、假節,率軍進入臨淮;還征發管轄的六州奴隸和車牛驢馬,百姓怨聲載道。
?代王什翼犍又向燕國求婚,慕容皝讓他獻一千匹馬作聘禮,什翼犍不給,還態度傲慢不講女婿的禮節。八月,慕容皝派世子慕容儁率領前軍師慕容評等人攻打代國。什翼犍帶兵避開,燕軍沒找到人就返回了。
?成漢君主李壽去世,諡號昭文,廟號中宗;太子李勢即位,大赦天下。
?後趙太子石宣攻打鮮卑斛穀提,大勝,斬首三萬級。
?宇文逸豆歸抓住段遼的弟弟段蘭,送給後趙,還獻上一萬匹駿馬。石虎命段蘭率領帶來的五千鮮卑人駐守令支。
?庾翼想移鎮襄陽,怕朝廷不同意,就上奏說要移鎮安陸。皇帝和大臣們都派使者勸阻,庾翼卻違抗詔令北上,到夏口後,又上表請求鎮守襄陽。庾翼當時有四萬軍隊,朝廷下詔加任他為都督征討諸軍事。之前車騎將軍、揚州刺史庾冰多次請求外出任職,二十九日,任命庾冰為都督荊、江、寧、益、梁、交、廣七州及豫州四郡諸軍事,領江州刺史,假節,鎮守武昌,作為庾翼的後援。征召徐州刺史何充為督揚、豫、徐州的琅邪諸軍事,領揚州刺史,錄尚書事,輔佐朝政。任命琅邪內史桓溫為都督青、徐、兗三州諸軍事、徐州刺史,征召江州刺史褚裒為衛將軍,領中書令。
?冬,十一月:十三日,大赦天下。
建元二年甲辰年,公元344年)
?春,正月:後趙石虎在太武殿宴請群臣,有一百多隻白雁聚集在馬道南邊,石虎下令射殺,卻一隻也沒射中。當時各州集結的軍隊有一百多萬,太史令趙攬秘密對石虎說:“白雁聚集在宮廷,是宮室將空的征兆,不宜南征。”石虎信了,就到宣武觀舉行大閱兵,然後作罷。
?成漢君主李勢改年號為太和,尊母親閻氏為皇太後,立妻子李氏為皇後。
?燕王慕容皝和左司馬高詡謀劃討伐宇文逸豆歸。高詡說:“宇文部強盛,現在不攻取,必定成為國家禍患,攻打他們一定能勝,但對將領不利。”出去後對人說:“我這一去肯定回不來了,但忠臣不能回避。”於是慕容皝親自率軍討伐逸豆歸,任命慕容翰為前鋒將軍,劉佩為副將;分彆命令慕容軍、慕容恪、慕容霸及折衝將軍慕輿根帶兵,兵分三路前進。高詡出發前,沒見到妻子,就派人告訴她家事,然後出發了。
?宇文逸豆歸派南羅大官職名)涉夜乾率領精兵迎戰,慕容皝派人快馬告訴慕容翰:“涉夜乾勇冠三軍,該稍微避開他。”慕容翰說:“逸豆歸調集全國精兵交給涉夜乾,他一向有勇名,是全國的依靠。現在我們打敗他,宇文部就會不攻自潰。況且我太了解涉夜乾了,他雖有虛名,其實容易對付,不該回避,免得挫傷我軍士氣。”於是進軍作戰。慕容翰親自衝鋒,涉夜乾出來迎戰;慕容霸從旁邊截擊,斬殺了涉夜乾。宇文士兵見涉夜乾死了,不戰而潰,燕軍乘勝追擊,攻克了宇文部的都城。逸豆歸逃到漠北死去,宇文氏從此散亡。慕容皝收繳了他們全部的牲畜、財物,把五千多戶部眾遷到昌黎,開拓疆土一千多裡。把涉夜乾居住的城改名為威德城,派弟弟慕容彪駐守,然後返回。高詡、劉佩都中流箭而死。
?高詡擅長天文,慕容皝曾對他說:“你有好書卻不分享,怎麼算儘忠呢!”高詡說:“我聽說君主抓關鍵,臣子守職責。抓關鍵的輕鬆,守職責的辛苦。所以後稷播種,堯不參與。觀測天文氣象,早晚都很辛苦,不是君主該親自做的,殿下要這個乾什麼呢!”慕容皝沉默了。
起初,宇文逸豆歸侍奉後趙很恭敬,貢品一路不斷。等到燕人討伐逸豆歸時,趙王石虎派右將軍白勝、並州刺史王霸從甘鬆出兵救援。等他們趕到,宇文氏已經滅亡,於是就攻打威德城,沒能攻克而返回;慕容彪追擊,打敗了他們。
慕容翰和宇文氏交戰時,被流箭射中,長期臥病不出門。後來逐漸好轉,在自家試著騎馬。有人告發慕容翰稱病卻私下騎馬,懷疑他想作亂。燕王慕容皝雖然借助慕容翰的勇力謀略,但心裡始終猜忌他,於是賜慕容翰死。慕容翰說:“我獲罪出逃,後來又返回,今天死已經算晚了。但羯族賊人占據中原,我不自量力,想為國家統一華夏。這個誌向沒實現,死了也有遺憾,這是命啊!”服藥而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代王什翼犍派他的大人長孫秩到燕國迎娶妻子。
夏季四月,涼州將領張瓘在三交城打敗後趙將領王擢。
起初,後趙領軍王朗對趙王石虎說:“嚴冬雪寒,皇太子卻派人砍伐修建宮殿的木材,從漳水運送,服役的有幾萬人,道路上滿是怨言,陛下應該趁出遊的機會罷免這項勞役。”石虎聽從了。太子石宣發怒。恰逢火星停留在房宿,石宣讓太史令趙攬對石虎說:“房宿對應天王,現在火星停在那裡,災禍不小。應該用姓王的貴臣來承擔。”石虎說:“誰可以呢?”趙攬說:“沒有比王領軍更尊貴的了。”石虎心裡憐惜王朗,讓趙攬再說個次一等的。趙攬沒法回答,就說:“次一等的隻有中書監王波了。”石虎於是下詔,追究王波之前議論楛矢事件的罪過,將他腰斬,還殺了他的四個兒子,把屍體投到漳水;不久又憐憫他無罪,追贈他為司空,封他的孫子為侯。
後趙平北將軍尹農攻打燕國的凡城,沒能攻克而返回。
成漢太史令韓皓上書說:“火星停在心宿,是宗廟沒修好的譴責。”成漢君主李勢命令群臣商議這件事。相國董皎、侍中王嘏認為:“景皇帝、武皇帝開創基業,獻皇帝、文皇帝繼承基業,親緣關係不遠,不應疏遠隔絕。”於是重新下令祭祀成始祖、太宗,都稱他們為漢帝。
征西將軍庾翼派梁州刺史桓宣在丹水攻打後趙將領李羆,被李羆打敗,庾翼把桓宣貶為建威將軍。桓宣又慚愧又氣憤,生了病。秋季八月初七,桓宣去世。庾翼讓長子庾方之做義城太守,代替桓宣統領部眾;又任命司馬應誕為襄陽太守,參軍司馬勳為梁州刺史,駐守西城。
中書令褚裒堅決辭去朝廷要職。閏八月十四日,任命褚裒為左將軍、都督兗州、徐州的琅邪諸軍事、兗州刺史,鎮守金城。
皇帝病重,庾冰、庾翼想立會稽王司馬昱為繼承人;中書監何充建議立皇子司馬聃,皇帝聽從了他的意見。九月二十四日,立司馬聃為皇太子。二十六日,皇帝在式乾殿去世。二十七日,何充根據遺旨侍奉太子即位,大赦天下。因此庾冰、庾翼非常怨恨何充。尊皇後褚氏為皇太後。當時穆帝才兩歲,太後臨朝聽政。何充加任中書監,錄尚書事。何充自己陳述既然錄尚書事,就不應再監中書省;朝廷同意了,又加任他為侍中。
何充認為左將軍褚裒是太後的父親,應該總攬朝政,上疏推薦褚裒參錄尚書事;於是任命褚裒為侍中、衛將軍、錄尚書事,持節、都督、刺史等職依舊。褚裒因為是近親,怕遭到非議猜忌,上疏堅決請求到藩鎮任職;改任他為都督徐、兗、青三州及揚州二郡諸軍事、衛將軍、徐兗二州刺史,鎮守京口。尚書上奏:“褚裒拜見太後,在公庭上就按臣子的禮節,私下見麵就按嚴父的禮節。”朝廷聽從了。
冬季十月二十三日,把康帝葬在崇平陵。
江州刺史庾冰生病;太後征召庾冰輔政,庾冰推辭。十一月初九,庾冰去世。庾翼因為家事國事,留下兒子庾方之為建武將軍,駐守襄陽。庾方之年輕,任命參軍毛穆之為建武司馬來輔佐他。毛穆之是毛寶的兒子。庾翼返回鎮守夏口,朝廷下詔讓庾翼再都督江州,又兼任豫州刺史。庾翼推辭豫州刺史的職務,又想移鎮樂鄉,朝廷下詔不允許。庾翼仍然修繕兵器,大規模屯田積蓄糧食,為以後進軍做準備。
趙王石虎在靈昌津建造河橋,采集石頭做橋墩,石頭投下後,總是隨水流走,耗費了五百多萬人力卻沒建成橋,石虎發怒,斬殺了工匠,停止了建橋。
孝宗穆皇帝上之上
永和元年乙巳年,公元345年)
?春,正月初一:皇太後在太極殿設置白紗帷帳,抱著穆帝到殿前。
?後趙義陽公石鑒鎮守關中,勞役繁重賦稅沉重,文武官員中有長頭發的,就拔下來做冠纓,剩下的給宮女。長史把這事報告給趙王石虎,石虎征召石鑒回鄴城。派樂平公石苞代替他鎮守長安。征發雍州、洛陽、秦州、並州十六萬人修建長安未央宮。
?石虎喜歡打獵,晚年身體肥胖不能騎馬,就造了一千輛獵車,定期打獵。從靈昌津向南到滎陽,東到陽都,都劃作獵場,派禦史監察其中的禽獸,有觸犯的人罪至死。百姓有美女、好牛馬,禦史索要沒得到,都誣陷他們觸犯了禽獸,被處死的有一百多人。征發各州二十六萬人修建洛陽宮。征發百姓的牛兩萬頭,配給朔州的牧官。增設女官二十四等,東宮十二等,公侯七十多國各九等,大規模征發民間女子三萬多人,挑選出三等來分配;太子、各公侯私下又下令選取的將近一萬人。郡縣一心尋求美女,大多強奪彆人的妻子,殺死她們的丈夫或者丈夫自殺的有三千多人。女子送到鄴城,石虎到殿前挑選等級,認為使者能乾,有十二人被封侯。荊楚、揚州、徐州的百姓差不多都逃跑了;地方官因不能安撫百姓,被關進監獄處死的有五十多人。金紫光祿大夫逯明趁侍奉的機會懇切勸諫,石虎大怒,讓龍騰衛士把他拉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