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三年己亥年,也就是公元339年。
這年春天正月,辛酉日,朝廷宣布大赦。
戊辰日,燕國的昌黎尹留忠謀反,被誅殺了。這件事還牽連到尚書令東陽公慕容根、尚書段成,他們都因此被處死。朝廷派中衛將軍衛雙到凡城,殺了留忠的弟弟——幽州刺史留誌。之後任命衛將軍平原公慕容元為司徒、尚書令。
庚午日,北魏君主拓跋珪去北方巡視,他命令大將軍常山王拓跋遵等人率領三支軍隊從東路的長川出發,鎮北將軍高涼王拓跋樂真等人率領七支軍隊從西路的牛川出發,自己則帶領大軍從中路的駮髯水出發,去襲擊高車部落。
壬午日,燕國的右將軍張真、城門校尉和翰因為謀反被處死。
癸未日,燕國大赦,改年號為長樂。燕國君主慕容盛每隔十天就親自審理案件,不搞拷打逼供那一套,反而常常能弄清案情真相。
武威王禿發烏孤把都城遷到了樂都,安排他的弟弟西平公禿發利鹿孤鎮守安夷,廣武公禿發傉檀鎮守西平,叔父禿發素渥鎮守湟河,若留鎮守澆河,堂弟禿發替引鎮守嶺南,洛回鎮守廉川。對於當地各族有才能的人,他都按照能力安排職位,有的在朝廷裡擔任要職,有的去地方管理郡縣,安排得都挺合適。
禿發烏孤對大臣們說:“隴右、河西地區,原本也就幾個郡那麼大,因為戰亂分裂成十幾個國家,其中呂氏、乞伏氏、段氏這三家最強。現在我想攻打他們,應該先打哪一個呢?”楊統說:“乞伏氏本來是我們的部落,最終會服從我們的。段氏就是些讀書人,成不了大威脅,而且他們和我們交好,攻打他們不合道義。呂光年紀大了精力不行,他的繼承人又軟弱,呂纂、呂弘雖然有才能,卻互相猜忌。如果讓浩亹、廉川的軍隊趁他們空虛輪流出擊,他們肯定得疲於奔命,不出兩年,他們兵力勞累、百姓困苦,到時候姑臧就能拿下來了。姑臧一到手,另外兩個敵人不用打也會服軟。”禿發烏孤說:“好主意。”
二月初一,北魏軍隊大敗高車二十多個部落,俘虜了七萬多人,繳獲三十多萬匹馬,一百四十多萬頭牛羊。衛王拓跋儀另外率領三萬騎兵穿越沙漠一千多裡,打敗了高車七個部落,俘虜兩萬多人,繳獲五萬多匹馬,兩萬多頭牛羊。高車各部落都嚇壞了。
林邑王範達攻占了日南、九真,接著又侵犯交趾,太守杜瑗把他打敗了。
庚戌日,北魏的征虜將軍庾嶽在勃海打敗了張超,把他殺了。
段業登上涼王王位,改年號為天璽。任命沮渠蒙遜為尚書左丞,梁中庸為右丞。
北魏君主拓跋珪在牛川南邊舉行大規模狩獵,讓高車人圍成一個圈,周長七百多裡。他驅趕圈裡的禽獸,向南趕到平城,讓高車人修建鹿苑,鹿苑占地幾十裡。三月己未日,拓跋珪回到平城。
甲子日,拓跋珪把尚書省的三十六曹和外麵的官署,總共設置成三百六十曹,讓八部大夫來管理。吏部尚書崔宏統管這三十六曹,職責就像尚書令、仆射統領事務一樣。還設置了五經博士,把國子太學的學生名額增加到三千人。
拓跋珪問博士李先:“天下什麼東西最好,能讓人增長智慧?”李先回答:“沒有比書籍更好的了。”拓跋珪說:“書籍一共有多少,怎麼才能收集起來?”李先回答:“自從有文字以來,書籍一代代增多,到現在已經數不過來了。如果君主喜歡,還怕收集不到嗎!”拓跋珪聽從了他的建議,命令各郡縣大規模搜尋書籍,全都送到平城。
當初,秦王苻登的弟弟苻廣率領三千人投靠南燕王慕容德,慕容德任命他為冠軍將軍,讓他駐守在乞活堡。正好趕上火星停留在東井星宿的位置,有人說秦國要複興了,苻廣就自稱秦王,攻打南燕的北地王慕容鐘,還把慕容鐘打敗了。當時,滑台勢單力薄,轄地不到十個城,士兵也不過一萬人,慕容鐘戰敗後,很多原來歸附慕容德的人都離開他去投靠苻廣了。慕容德隻好留下魯陽王慕容和守衛滑台,自己率領軍隊討伐苻廣,把他殺了。
燕國君主慕容寶到黎陽的時候,魯陽王慕容和的長史李辨勸慕容和接納他,慕容和不聽。李辨心裡害怕,就偷偷引來晉軍到管城,想趁慕容德出戰的時候作亂。可後來慕容德沒出戰,李辨心裡更不安了。等到慕容德去討伐苻廣,李辨又勸慕容和反叛,慕容和還是不聽,李辨就殺了慕容和,獻出滑台投降了北魏。北魏的行台尚書和跋在鄴城,率領輕騎兵從鄴城趕到滑台。到了之後,李辨後悔了,關起城門抵抗。和跋派尚書郎鄧暉去勸說,李辨才打開城門讓和跋進來,和跋把慕容德的宮女和府庫財物全都收走了。慕容德派兵攻打和跋,和跋迎戰,打敗了慕容德的軍隊,還打敗了慕容德的將領桂陽王慕容鎮,俘虜了一千多人。陳、潁一帶的百姓大多歸附了北魏。
南燕的右衛將軍慕容雲殺了李辨,率領將士的家屬兩萬多人從滑台出發投奔慕容德。慕容德想攻打滑台,韓範說:“之前是北魏來犯,我們是主人;現在我們成了客方,北魏是主人。大家心裡都很害怕,不能再打了,不如先占據一個地方,建立自己的根基,再謀劃進攻。”張華說:“彭城是楚國的舊都,可以攻打下來據守。”北地王慕容鐘等人都勸慕容德攻打滑台。尚書潘聰說:“滑台是個四通八達的地方,北邊有北魏,南邊有晉朝,西邊有秦國,在那兒待著沒有一天能安穩。彭城土地空曠、人口稀少,地勢平坦沒有險要可守,而且是晉朝的舊鎮,不容易打下來。再說它靠近江、淮,夏秋季節多水,坐船打仗是吳國的長處,卻是我們的短處。青州有兩千裡肥沃的土地,十幾萬精兵,左邊有大海的富饒資源,右邊有山河作為屏障,廣固城是曹嶷修建的,地勢險要,足夠作為帝王的都城。三齊地區的有才能的人,早就想找個賢明的君主建功立業了。辟閭渾以前是燕國的臣子,現在應該先派能說會道的人去勸說他,再派大軍跟在後麵,如果他不服,收拾他就像撿根草一樣容易。拿下青州之後,關上城門休整軍隊,等待時機再行動,這就是陛下的關中、河內啊。”慕容德猶豫不決。有個叫竺朗的和尚平時擅長占卜,慕容德派牙門蘇撫去問他,竺朗說:“我看了這三個計策,潘尚書的建議是能讓國家興盛的話。而且今年年初,彗星出現在奎、婁星宿,掃過虛、危星宿;彗星是除舊布新的象征,奎、婁代表魯地,虛、危代表齊地。應該先奪取兗州,安撫琅邪,到秋天再向北攻占齊地,這是天意啊。”蘇撫又偷偷問他燕國的國運,竺朗用《周易》占卜後說:“燕國在庚戌年衰落,壽命是十二年,傳位到兒子那一代。”蘇撫回去報告慕容德,慕容德就率領軍隊向南進發,兗州北部邊境的各郡縣都投降了他。慕容德設置地方官安撫百姓,禁止士兵搶掠,百姓都很高興,路上到處都是給軍隊送牛和酒的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丙子日,北魏君主拓跋珪派建義將軍庾真、越騎校尉奚斤攻打庫狄、宥連、侯莫陳三個部落,把它們都打敗了,一直追到大峨穀,設置據點後才返回。
己卯日,朝廷追尊皇帝的親生母親陳夫人為德皇太後。
夏天四月,鮮卑疊掘部落的河內率領五千戶人家向西秦投降。西秦王乞伏乾歸任命河內為疊掘都統,還把宗室的女兒嫁給了他。
甲午日,燕國宣布大赦。
會稽王司馬道子生病了,而且天天都喝得大醉。他的世子司馬元顯知道司馬道子已經失去了朝廷上下的支持,就暗示朝廷解除司馬道子的司徒、揚州刺史職務。乙未日,朝廷任命司馬元顯為揚州刺史。司馬道子酒醒後才知道這件事,氣得不行,卻也沒辦法。司馬元顯把廬江太守會稽人張法順當成主要謀士,拉了很多自己的親信黨羽,朝廷裡的權貴都怕他,不敢得罪。
燕國的散騎常侍餘超、左將軍高和等人因為謀反被處死。
後涼太子呂紹、太原公呂纂率領軍隊討伐北涼,北涼王段業向武威王禿發烏孤求救,禿發烏孤派驃騎大將軍禿發利鹿孤和楊軌前去救援。段業準備出戰,沮渠蒙遜勸諫說:“楊軌倚仗鮮卑人的強大,有覬覦我們的心思;呂紹、呂纂深入我們領土,已經把士兵置於必死之地,這時候不能和他們對抗。現在不出戰就能像泰山一樣安穩,出戰則會像累卵一樣危險。”段業聽從了他的建議,按兵不動。呂紹、呂纂隻好帶兵回去了。
六月,禿發烏孤任命禿發利鹿孤為涼州牧,鎮守西平,召車騎大將軍禿發傉檀入朝處理府中事務。
會稽王世子司馬元顯覺得自己年紀小,不想一下子擔任重任。戊子日,朝廷任命琅邪王司馬德文為司徒。
北魏前河間太守範陽人盧溥率領他的幾千家部眾到漁陽謀生,趁機占據了幾個郡。秋季七月己未日,燕國君主慕容盛派使者任命盧溥為幽州刺史。
辛酉日,慕容盛下詔說:“按法律規定,公侯犯罪可以用金帛贖罪,這既不能懲戒惡人,又隻是讓王府獲利,實在沒意義。從現在起,犯罪的公侯都要立功贖罪,不許再用金帛贖罪。”
西秦丞相南川宣公出連乞都去世。
後秦齊公姚崇、鎮東將軍楊佛嵩侵犯洛陽,河南太守隴西人辛恭靖環城固守。雍州刺史楊佺期派使者向北魏常山王拓跋遵求救,北魏君主拓跋珪派散騎侍郎西河人張濟擔任拓跋遵的從事中郎,去回複楊佺期。楊佺期問張濟:“北魏討伐中山時,有多少士兵?”張濟說:“四十多萬。”楊佺期說:“憑北魏的實力,對付小小的羌人不在話下。況且晉和魏原本是一家,現在既然結好,按理說沒什麼可隱瞞的。我們這裡兵弱糧少,救援洛陽隻能靠魏了。如果能保住洛陽,一定有厚報;要是守不住,與其讓羌人得到,不如讓魏得到。”張濟回去彙報後,八月,拓跋珪派太尉穆崇率領六萬騎兵前去救援。
燕國遼西太守李朗在郡裡任職十年,威勢遍布境內,怕慕容盛猜忌他,多次被征召都不去。因為家人在龍城,他沒敢公開反叛,暗中召來魏軍,答應把遼西郡獻給北魏;又派使者快馬趕到龍城,誇大敵軍來犯的形勢。慕容盛說:“這肯定是欺詐。”召來使者盤問,果然沒有實情。慕容盛把李朗的家族全部處死,丁酉日,派輔國將軍李旱討伐他。
當初,北魏奮武將軍張袞憑著才能謀略被拓跋珪信任看重,當作心腹。拓跋珪向張袞詢問中原的士人,張袞推薦了盧溥和崔逞,拓跋珪都任用了他們。
拓跋珪圍攻中山,久攻不下,軍糧短缺,向大臣們問計。當時崔逞任禦史中丞,回答說:“桑椹可以當糧食。飛鴞吃了桑椹叫聲都會變,這是詩人寫過的。”拓跋珪雖然采納了他的建議,允許百姓用桑椹抵租,但覺得崔逞在輕慢自己,心裡記恨。後秦人侵犯襄陽時,雍州刺史郗恢寫信向北魏常山王拓跋遵求救,信裡說“覽兄虎步中原”。拓跋珪認為郗恢不懂君臣禮儀,讓張袞和崔逞寫回信,一定要貶斥晉朝君主。張袞、崔逞卻稱晉帝為“貴主”,拓跋珪發怒說:“讓你們貶斥他,你們卻叫‘貴主’,這和他叫‘賢兄’有什麼區彆!”崔逞投降北魏時,因為天下大亂,怕自己斷了後代,讓妻子張氏和四個兒子留在冀州,自己隻帶小兒子崔賾到平城,留下的妻兒後來逃到了南燕。拓跋珪連同這件事一起責怪崔逞,賜他死。盧溥接受燕國的爵位任命,侵犯搶掠北魏的郡縣,殺了北魏幽州刺史封遝乾。拓跋珪認為張袞推薦的人都不行,把張袞貶為尚書令史。張袞於是閉門不與外界交往,隻親手校勘經籍,一年多後去世。
燕國君主慕容寶失敗時,中書令、民部尚書封懿投降北魏。拓跋珪任命封懿為給事黃門侍郎、都坐大官。拓跋珪向封懿詢問燕國的舊事,封懿回答得很疏懶輕慢,也被罷官回家。
武威王禿發烏孤喝醉後,騎馬時撞傷了肋骨去世,遺命立年長的君主。國人擁立他的弟弟禿發利鹿孤,給烏孤定諡號為武王,廟號列祖。禿發利鹿孤宣布大赦,把都城遷到西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南燕王慕容德派使者勸說幽州刺史辟閭渾歸降,辟閭渾不聽。慕容德派北地王慕容鐘率領兩萬步兵騎兵進攻他,自己進占琅邪,徐、兗二州歸附他的百姓有十多萬。慕容德從琅邪帶兵北上,任命南海王慕容法為兗州刺史,鎮守梁父。進攻莒城時,守將任安棄城逃走。慕容德任命潘聰為徐州刺史,鎮守莒城。蘭汗作亂時,燕國吏部尚書封孚向南投奔辟閭渾,辟閭渾上表推薦他為勃海太守;等慕容德到了,封孚出來投降,慕容德大喜說:“我得到青州都沒這麼高興,高興的是得到了你!”於是把機密事務交給他處理。慕容鐘向青州各郡發布檄文,說明利害,辟閭渾遷移八千多家進入廣固防守,派司馬崔誕駐守薄荀固,平原太守張豁駐守柳泉;崔誕、張豁接到檄文後都向慕容德投降。辟閭渾害怕了,帶著妻兒投奔北魏,慕容德派射聲校尉劉綱追擊,在莒城追上,殺了他。辟閭渾的兒子辟閭道秀親自到慕容德那裡,請求和父親一起死。慕容德說:“父親雖然不忠,但兒子能儘孝。”特彆赦免了他。辟閭渾的參軍張瑛為他寫檄文,言辭多有不恭,慕容德抓住他責備,張瑛神色自如,慢慢說:“辟閭渾有我,就像韓信有蒯通。蒯通遇到漢高祖活了下來,我遇到陛下卻要死,和古人相比,我私下覺得很不幸罷了!”慕容德殺了他,於是把都城定在廣固。
燕國李旱走到建安,慕容盛緊急召他回去,君臣都猜不出原因。九月辛未日,又派他出發。李朗聽說家人被誅殺,聚集兩千多戶人家自保;後來聽說李旱返回,以為燕國內部有變故,不再設防,留下兒子李養守令支,自己到北平迎接魏軍。壬子日,李旱襲擊令支,攻了下來,派廣威將軍孟廣平在無終追上李朗,殺了他。
後秦主姚興因為災異多次出現,降低名號稱王,下詔讓群公、卿士、將牧、守宰各降一級爵位;宣布大赦,改年號為弘始。慰問孤兒貧民,選拔賢能俊傑,簡化法令,清理獄訟,有政績的地方官給予獎賞,貪婪殘暴的處死,遠近都秩序井然。
冬季十月甲午日,燕國中衛將軍衛雙有罪,被賜死。李旱回來後,聽說衛雙死了,很害怕,棄軍逃跑,到板陘後,又回來請罪。慕容盛恢複了他的爵位,對侍中孫勍說:“李旱作為將領卻棄軍而逃,罪該萬死。但從前先帝流亡時,親骨肉都離心離德,公卿失節,隻有李旱作為宦官忠心勤勉不懈,始終如一,所以我念及他的功勞才赦免了他。”
辛恭靖堅守洛陽一百多天,北魏的救兵還沒到,後秦軍隊攻下洛陽,俘獲了辛恭靖。辛恭靖見到後秦主姚興,不肯下拜,說:“我不當羌賊的臣子!”姚興把他關起來,他趁機逃了回去。從淮水、漢水以北,很多城池都請求投降後秦,並送去人質。
北魏君主拓跋珪任命穆崇為豫州刺史,鎮守野王。
會稽王世子司馬元顯,性情苛刻,隨意決定彆人的生死;他征發東部各郡中由奴隸改為佃客的人,號稱“樂屬”,把他們遷到京城,來補充兵役,東部地區因此動蕩不安,百姓深受其苦。
孫恩趁著民心騷動,從海島率領黨羽殺了上虞縣令,接著進攻會稽。會稽內史王凝之是王羲之的兒子,世代信奉天師道,不出兵也不設防,整天在道堂裡磕頭念咒。下屬請求出兵討伐孫恩,王凝之說:“我已經請大道派鬼兵守住各渡口要道,每處都有幾萬人,賊人沒什麼可擔心的。”等孫恩快到了,才允許出兵,可孫恩已經到了郡城下。甲寅日,孫恩攻下會稽,王凝之逃走,孫恩抓住他殺了,還殺了他的幾個兒子。王凝之的妻子謝道蘊是謝弈的女兒,聽說賊寇來了,舉動神色如常,命令婢女抬著轎子,抽刀出門,親手殺了幾個人,才被抓住。吳國內史桓謙、臨海太守新蔡王司馬崇、義興太守魏隱都棄郡逃跑。於是會稽人謝鎝,吳郡人陸瑰、吳興人丘尫、義興人許充之、臨海人周胄、永嘉人張永等,以及東陽、新安共八郡的人,一時間都起兵,殺了地方官響應孫恩,十天之內,聚集了幾十萬人。吳興太守謝邈、永嘉太守司馬逸、嘉興公顧胤、南康公謝明慧、黃門郎謝衝、張琨、中書郎孔道等都被孫恩的黨羽殺死。謝邈、謝衝都是謝安的侄子。當時三吳地區太平了很久,百姓不熟悉打仗,所以郡縣的士兵都望風潰散。孫恩占據會稽,自稱征東將軍,逼迫有名望的人擔任屬官,稱他的黨羽為“長生人”,百姓有不跟從他們的,連嬰兒都一起殺死,死的人有十分之七八。他還把各縣縣令剁成肉醬給他們的妻子兒女吃,不肯吃的,就肢解處死。他們所過之處搶掠財物,燒毀城鎮房屋,焚燒糧倉,砍伐樹木,填塞水井,一起聚集到會稽;婦女有嬰兒不能帶走的,就把嬰兒扔到水裡,說:“祝賀你先登仙堂,我隨後就來找你。”孫恩上表列舉會稽王司馬道子和世子司馬元顯的罪狀,請求殺了他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自從皇帝即位以來,朝廷內外就不和睦,石頭城以南都被荊州、江州所控製,以西都由豫州獨掌大權,京口及長江以北則被劉牢之和廣陵相高雅之把持,朝廷能直接管轄的,隻有三吳地區而已。等到孫恩作亂,八郡都被孫恩占據,京城周圍各縣,盜賊到處蜂擁而起,孫恩的黨羽中還有潛伏在建康的,人們內心都很恐慌,常常擔心會發生意外叛亂,於是朝廷內外都進入戒嚴狀態。朝廷加授司馬道子黃鉞,司馬元顯兼任中軍將軍,命令徐州刺史謝琰兼管吳興、義興的軍事,去討伐孫恩;劉牢之也出兵討伐孫恩,上奏表後就立刻行動。
西秦任命金城太守辛靜為右丞相。
十二月甲午日,燕國燕郡太守高湖率領三千戶人家投降北魏。高湖是高泰的兒子。
丙午日,燕國君主慕容盛封弟弟慕容淵為章武公,慕容虔為博陵公,兒子慕容定為遼西公。
丁未日,燕國太後段氏去世,諡號為惠德皇後。
謝琰進軍擊殺了許允之,迎接魏隱返回郡城,又進軍攻打丘尫,打敗了他,然後和劉牢之邊打邊進,所到之處都取得勝利。謝琰留在烏程駐守,派司馬高素協助劉牢之,進軍到浙江邊。朝廷下詔任命劉牢之都督吳郡諸軍事。
當初,彭城人劉裕,出生時母親就去世了,父親劉翹客居京口,家境貧寒,打算把他扔掉。同郡人劉懷敬的母親,是劉裕的姨母,當時生下劉懷敬還沒滿一年,跑去阻止了劉翹,斷掉劉懷敬的奶來喂養劉裕。劉裕長大後,勇猛健壯有遠大誌向,隻認識一點字,靠賣鞋子為生,還喜歡玩樗蒲這種賭博遊戲,被同鄉人看不起。劉牢之攻打孫恩時,引薦劉裕參與軍事,讓他帶領幾十人去偵察賊軍情況。他們遇上了幾千名賊兵,劉裕立刻迎上去攻擊,隨從的人都戰死了,劉裕也掉到了河岸下。賊兵到岸邊想下去,劉裕舉起長刀向上砍殺了好幾個人,才得以爬上岸,接著大聲呼喊著追趕賊兵,賊兵都逃跑了,劉裕殺死殺傷了很多賊兵。劉敬宣奇怪劉裕怎麼這麼久沒回來,帶兵去尋找,看到劉裕獨自一人驅趕著幾千名賊兵,都十分驚歎。於是趁機進攻賊兵,把他們打得大敗,斬殺和俘獲了一千多人。
起初,孫恩聽說八郡都響應自己,對下屬說:“天下大事沒什麼可擔憂的了,我會和各位穿著朝服到建康去。”不久聽說劉牢之到了江邊,又說:“我割據浙江以東,至少也能像勾踐一樣稱王!”戊申日,劉牢之帶兵渡過長江,孫恩聽說後,說:“我逃跑也不算羞恥。”於是驅趕著二十多萬男女向東逃跑,在路上丟棄了很多寶物、子女,官軍隻顧著爭搶這些東西,孫恩因此得以逃脫,又逃回了海島。高素在山陰打敗了孫恩的黨羽,斬殺了孫恩任命的吳郡太守陸瑰、吳興太守丘尫、餘姚縣令吳興人沈穆夫。
東部地區遭受戰亂後,百姓都盼望官軍到來,可後來劉牢之等人放縱士兵大肆搶掠,士人百姓都很失望,郡縣城中再也看不到人影,過了一個多月才有少量人回來。朝廷擔心孫恩再次來襲,任命謝琰為會稽太守、都督五郡軍事,率領徐州的文武官員駐守海浦。
任命司馬元顯為錄尚書事。當時人們稱司馬道子為“東錄”,司馬元顯為“西錄”;西錄府門前車馬眾多,十分熱鬨,東錄府門前卻冷清得可以張網捕鳥。司馬元顯沒有好的老師和朋友,他所親信的大都是些奸佞諂媚的人,這些人有的吹捧他是一時的英雄豪傑,有的稱讚他是風流名士。從此司馬元顯一天比一天驕橫奢侈,還暗示禮官提議,認為自己德行高、威望重,既然總領百官,百官都應該對他表示最高的敬意。於是公卿以下的官員,見到司馬元顯都要下拜。當時戰事頻繁,國家財力空虛,從司徒以下的官員,每天的口糧隻有七升,可司馬元顯卻不停地搜刮錢財,財富超過了皇室。
殷仲堪擔心桓玄專橫跋扈,就和楊佺期聯姻,互為援助。楊佺期多次想攻打桓玄,殷仲堪每次都製止他。桓玄擔心最終會被殷仲堪、楊佺期消滅,就報告朝廷掌權者,請求擴大自己的管轄範圍;掌權者也想讓他們互相爭鬥,使他們產生矛盾,於是加授桓玄都督荊州四郡軍事,又讓桓玄的哥哥桓偉代替楊佺期的哥哥楊廣擔任南蠻校尉。楊佺期又氣憤又害怕。楊廣想抗拒桓偉,殷仲堪不同意,讓楊廣離開京城去擔任宜都、建平二郡太守。楊孜敬原先擔任江夏相,桓玄派兵襲擊並劫持了他,任命他為谘議參軍。
楊佺期整頓軍隊,樹立軍旗,聲稱要去救援洛陽,想和殷仲堪一起襲擊桓玄。殷仲堪雖然表麵上和楊佺期結盟,心裡卻懷疑他的用心,苦苦勸阻他;但楊佺期還是像老虎一樣難以控製,殷仲堪隻好派堂弟殷遹駐守在北部邊境,來阻止楊佺期。楊佺期既不能單獨起兵,又猜不透殷仲堪的真實想法,隻好停止行動。
殷仲堪生性多疑,缺乏決斷力,谘議參軍羅企生對他的弟弟羅遵生說:“殷侯為人仁慈卻沒有決斷,一定會遭遇到災難。我蒙受他的知遇之恩,從道義上講不能離開他,一定會為他而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一年,荊州發生大水,平地積水有三丈深,殷仲堪拿出倉庫裡所有的糧食來救濟饑民。桓玄想趁他空虛的時候討伐他,就出兵向西進發,也聲稱要去救援洛陽,還寫信給殷仲堪說:“楊佺期蒙受國家恩惠卻不顧朝廷,應該一起治他的罪。現在我要進入沔水討伐楊佺期,已經在江口駐軍。如果你對我沒有二心,可以抓住楊廣殺了他;如果不這樣做,我就帶兵進入長江。”當時巴陵有積存的糧食,桓玄先派兵襲擊奪取了那裡。梁州刺史郭銓正要去上任,路過夏口,桓玄謊稱朝廷派郭銓做自己的前鋒,還把江夏的軍隊交給郭銓,讓他統領各軍一起前進,又秘密告訴哥哥桓偉讓他做內應。桓偉驚慌失措,不知道該怎麼辦,自己帶著桓玄的信去給殷仲堪看。殷仲堪抓住桓偉作為人質,讓他給桓玄寫信,言辭十分懇切。桓玄說:“殷仲堪這個人沒有決斷力,常常想著成敗的算計,為兒女做打算,我哥哥一定沒什麼可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