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嵩本姓“拔拔”,奚斤姓“達奚”,穆觀姓“丘穆陵”,丘堆姓“丘敦”。當時北魏大臣中,來自代北北魏發源地)的人,姓氏大多複雜重複,直到後來孝文帝遷都洛陽,才把這些複姓改成單姓。舊史書覺得複姓難記,就用了後來的單姓,這裡也沿用這個習慣。
拓跋嗣又因為典東西部劉絜、門下奏事古弼、直郎盧魯元忠誠謹慎、做事勤勉,讓他們在東宮任職,分彆掌管機密事務和傳達命令。太子拓跋燾聰明大度,大臣們有時上奏疑難問題,拓跋嗣就說:“這事我不懂,你們該找太子決定。”
六月壬申日,任命尚書仆射傅亮為中書監、尚書令;讓領軍將軍謝晦兼任中書令;侍中謝方明為丹陽尹京城最高行政長官)。謝方明擅長治理地方,到任之處都有能乾的名聲;他接任彆人職位時,不輕易改變原有政策,確實需要改的,就慢慢調整,讓人看不出痕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六月戊子日,長沙景王劉道憐劉裕的弟弟)去世。
北魏建義將軍刁雍侵犯青州今山東一帶),被青州守軍擊敗。刁雍收攏殘兵,逃到大山裡防守。
七月己酉日,把宋武帝劉裕葬在初寧陵今江蘇南京附近),廟號“高祖”。
九月,北涼王沮渠蒙遜派前將軍沮渠成都帶一萬兵馬,在嶺南今甘肅張掖以南)炫耀武力,隨後駐紮在五澗。西秦王乞伏熾磐派征北將軍出連虔等率六千騎兵反擊。
之前拓跋嗣聽說劉裕攻克長安指劉裕滅後秦),特彆害怕,派使者求和,之後每年雙方都有使者往來。等劉裕去世時,南朝宋殿中將軍沈範等人正在北魏出使,返回時到了黃河邊,拓跋嗣派人追上並扣押了他們,商議出兵奪取洛陽、虎牢、滑台今河南一帶,南朝宋北部重鎮)。
崔浩勸諫說:“陛下當初沒因為劉裕出身低微而拒絕他的使者和貢品,劉裕也恭敬對待陛下。現在他不幸去世,咱們趁人家辦喪事去攻打,就算打贏了,也不光彩。而且咱們現在也沒法一舉拿下江南,反而落下‘伐喪’的壞名聲,我覺得不該這麼做。不如派人去吊唁,安撫他的孤兒寡母,體恤他們的喪事,讓道義的名聲傳遍天下,這樣江南不用打就會歸順。何況劉裕剛死,他的部下還沒分裂,咱們派兵過去,他們肯定一起抵抗,不一定能成功。不如等一等,等他們內部有權臣爭權,必定會發生內亂,到時候再派兵,就能不費力氣拿下淮北。”
拓跋嗣說:“劉裕當年趁姚興去世滅了後秦,現在我趁劉裕去世攻打南朝宋,有什麼不行?”崔浩反駁:“不一樣。姚興死後,他的兒子們互相爭鬥,所以劉裕才趁機討伐;現在江南沒內亂,不能比。”拓跋嗣不聽,給司空奚斤加“晉兵大將軍”“行揚州刺史”頭銜,讓他統領宋兵將軍周幾、吳兵將軍公孫表,一起入侵南朝宋。
九月乙巳日,拓跋嗣前往南宮,隨後到廣寧今河北涿鹿附近);九月辛亥日,北魏修築平城的外城,周長三十二裡;之後拓跋嗣又去喬山今山西大同附近),再向東到幽州今北京一帶),十月甲戌日回到皇宮。
北魏軍隊即將出發時,公卿大臣在太子麵前開會,討論先攻城還是先占地。奚斤想先攻城,崔浩說:“南方人擅長守城,當年苻堅攻襄陽,打了一年都沒拿下。現在用大軍圍攻小城,如果不能很快攻克,會挫傷士氣;等敵人慢慢做好準備來救援,咱們疲勞而敵人銳氣正盛,這很危險。不如分兵占領土地,一直到淮河為止,設置地方官,征收糧食,這樣洛陽、滑台、虎牢就處在咱們軍隊的北邊,他們沒希望得到南方救援,肯定會沿黃河向東逃跑;就算不逃,也成了咱們的囊中之物,還怕拿不下嗎?”公孫表堅持要先攻城,拓跋嗣聽從了公孫表的意見。於是奚斤等人率兩萬步兵騎兵,渡過黃河,在滑台東邊紮營。
南北朝戰事與朝政通俗解讀
當時,司州刺史毛德祖駐守虎牢關,東郡太守王景度向他求救,毛德祖就派司馬翟廣等人率領三千步兵和騎兵去援救。
在此之前,司馬楚之在陳留一帶聚集了一批人,聽說北魏軍隊渡過黃河,就派人去請求歸降。北魏任命司馬楚之為征南將軍、荊州刺史,讓他去騷擾東晉的北部邊境。毛德祖趕緊派長社縣令王法政帶五百人駐守邵陵,又派將軍劉憐帶二百騎兵駐守雍丘,防備司馬楚之。後來司馬楚之帶兵偷襲劉憐,沒能成功。正好朝廷運送軍用物資過來,劉憐出城去迎接,酸棗縣百姓王玉趕緊跑去把消息告訴了北魏。丁酉這天,北魏尚書滑稽帶兵偷襲倉垣,守城的士兵官吏全翻城牆逃走了,陳留太守嚴棱馮翊人)隻好向奚斤投降。北魏任命王玉為陳留太守,派兵讓他駐守倉垣。
奚斤等人攻打滑台,一直攻不下來,就請求增兵。北魏國主很生氣,嚴厲斥責了他。壬辰這天,國主親自率領各部落五萬多士兵,從南出天關,翻過高山,給奚斤等人當後援。
西秦的出連虔和河西的沮渠成都交戰,把沮渠成都活捉了。
十一月,北魏太子拓跋燾帶兵駐守在邊境要塞上,讓安定王拓跋彌和安同留守都城。
庚戌這天,奚斤等人猛攻滑台,終於攻了下來。王景度逃走,他的司馬陽瓚被北魏抓住,堅決不投降,最後被殺。北魏國主任命成皋侯苟兒為兗州刺史,駐守滑台。
奚斤等人又在土樓攻打翟廣等人,把他們打敗後,乘勝逼近虎牢關。毛德祖帶兵和他們交戰,多次打敗北魏軍隊。北魏國主另外派黑槊將軍於栗磾帶三千人駐守河陽,打算奪取金墉城,毛德祖就派振威將軍竇晃等人沿著黃河防守。十二月丙戌這天,北魏國主到了冀州,派楚兵將軍、徐州刺史叔孫建帶兵從平原渡過黃河,去攻占青州、兗州。東晉豫州刺史劉粹派治中高道瑾帶五百步兵和騎兵守住項城,徐州刺史王仲德帶兵駐守湖陸。於栗磾渡過黃河後,和奚斤一起合力攻打竇晃等人,把他們打敗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北魏國主又派中領軍娥清代郡人)、期思侯閭大肥柔然人)帶七千人,會合周幾、叔孫建向南渡過黃河,在碻磝駐軍。癸未這天,東晉兗州刺史徐琰放棄尹卯向南逃走,泰山、高平、金鄉等郡隨後都被北魏占領。叔孫建等人向東進入青州,之前司馬愛之、司馬季之在濟水東邊聚集了人馬,這時也都投降了北魏。
戊子這天,北魏軍隊逼近虎牢關,東晉青州刺史竺夔東莞人)駐守東陽城,趕緊派人去求救。
己醜這天,東晉朝廷下詔,讓南兗州刺史檀道濟總管征討的各項軍事事務,和王仲德一起去援救。廬陵王劉義真派龍驤將軍沈叔狸帶三千人去投奔劉粹,讓他根據情況前去支援。西秦王乞伏熾磐征召秦州牧乞伏曇達,任命他為左丞相、征東大將軍。
景平元年,公元423年)
春季正月己亥初一,東晉宣布大赦,改年號為景平。
辛醜這天,皇帝到南郊舉行祭天儀式。
北魏的於栗磾攻打金墉城,癸卯這天,東晉河南太守王涓之放棄城池逃走。北魏國主任命於栗磾為豫州刺史,駐守洛陽。
北魏國主向南巡視垣嶽,丙辰這天到了鄴城。
己未這天,東晉朝廷下詔征召豫章太守蔡廓擔任吏部尚書。蔡廓對傅亮說:“如果選拔官員的事全交給我負責,我就上任;不然的話,我沒法接受這個職位。”傅亮把這話告訴了錄尚書徐羨之,徐羨之說:“黃門侍郎、散騎常侍以下的官員,全交給蔡廓負責,我們不用管;但這以上的官員,還是應該一起商量決定。”蔡廓說:“我可不會做在徐乾木徐羨之的小字)簽名後麵署名的事!”最終沒接受任命。原來,選拔官員的文書是寫在黃紙上的,需要錄尚書和吏部尚書一起簽名,所以蔡廓才這麼說。
沈約評論說:“蔡廓堅決推辭吏部尚書的職位,是不願讓自己的誌向受委屈。他難道不知道錄尚書和吏部尚書職責相連,不該單獨做決定嗎?其實是因為當時君主昏庸、時局艱難,他不想承擔決定官員升降的責任。這見識真是深遠啊!”
庚申這天,檀道濟的軍隊駐紮在彭城。
北魏的叔孫建進入臨淄,所到之處的城池都被攻破。竺夔召集百姓保衛東陽城,對沒進城的百姓,讓他們各自占據險要的山頭,把田裡的莊稼都割掉。北魏軍隊到了之後,沒地方搶糧食。濟南太守垣苗也率領部眾投靠了竺夔。
刁雍在鄴城拜見北魏國主,國主說:“叔孫建等人進入青州後,當地百姓都藏了起來,城池總攻不下來。他們一向佩服你的威望,現在派你去幫他們。”於是任命刁雍為青州刺史,給他騎兵,讓他去招募士兵奪取青州。北魏渡過黃河開往青州的騎兵共有六萬人,刁雍招募到五千士兵,又安撫當地百姓,百姓們都送來糧食供給軍隊。
二月,柔然侵犯北魏邊境。戊辰這天,北魏修築長城,從赤城向西修到五原,綿延兩千多裡,還安排了守衛的士兵,防備柔然。
丁醜這天,東晉太皇太後蕭氏去世。
河西王沮渠蒙遜和吐穀渾王慕容阿柴都派使者來東晉進貢。庚辰這天,朝廷下詔任命沮渠蒙遜為都督涼、秦、河、沙四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涼州牧、河西王;任命慕容阿柴為督塞表諸軍事、安西將軍、沙州刺史、澆河公。
三月壬子這天,東晉把孝懿皇後蕭氏)葬在興寧陵。
北魏的奚斤、公孫表等人一起攻打虎牢關,北魏國主從鄴城派兵支援。毛德祖在城內挖地道,挖到七丈深,又分成六條通道,一直通到北魏軍隊的包圍圈外。他招募了四百名敢死隊員,讓參軍範道基等人帶領,從地道出去,偷襲北魏軍隊的後方。北魏軍隊又驚又怕,被殺死了幾百人,敢死隊還燒毀了他們的攻城器械才返回。北魏軍隊雖然暫時潰散,但很快又重新聚集,攻打得更猛烈了。
奚斤從虎牢關率領三千步兵和騎兵,到許昌攻打潁川太守李元德等人,北魏任命潁川人庚龍為潁川太守,駐守許昌。
毛德祖出兵和公孫表大戰,從早上打到傍晚,殺死幾百名北魏士兵。正好奚斤從許昌回來,和公孫表一起夾擊毛德祖,把他打得大敗,東晉士兵損失了一千多人,毛德祖隻好又退回城裡堅守。
北魏國主又派一萬多人從白沙渡過黃河,駐守在濮陽南邊。
東晉朝廷商議,認為項城離北魏軍隊不遠,不是少量軍隊能守住的,就讓劉粹召回高道瑾,把他帶回壽陽;如果沈叔狸已經進軍,也該趕緊追回來。劉粹上奏說:“敵人正在攻打虎牢關,還沒向南進攻,如果突然撤軍放棄項城,那淮西各郡就沒了依靠。沈叔狸已經駐紮在肥口,也不該突然撤退。”當時李元德率領兩百名殘兵到了項城,劉粹讓他幫忙高道瑾防守,還請求朝廷赦免李元德戰敗逃跑的罪過,朝廷商議後都同意了。
乙巳這天,北魏國主在韓陵山打獵,之後又到了汲郡,最後到了枋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初,毛德祖在北方時,和公孫表有舊交。公孫表有謀略,毛德祖很擔心他,就故意和他互通書信;又秘密派人遊說奚斤,說公孫表和自己串通。毛德祖每次給公孫表回信,都故意修改很多地方;公孫表把信拿給奚斤看,奚斤就起了疑心,把這事告訴了北魏國主。在此之前,公孫表和太史令王亮年輕時在同一個官署任職,公孫表經常輕視侮辱王亮;王亮就上奏說:“公孫表把軍隊駐紮在虎牢關東邊,沒選對有利地形,所以才讓敵人到現在還沒被消滅。”北魏國主一向迷信占卜算命之類的事,就信了王亮的話,再加上之前對公孫表的不滿,就派人夜裡到公孫表的帳篷裡把他勒死了。
北魏國主從靈昌津渡過黃河,隨後前往東郡、陳留。
叔孫建率領三萬騎兵逼近東陽城,當時城裡的文官武將總共才一千五百人。竺夔、垣苗全力堅守,還時常派出奇兵襲擊北魏軍隊,多次擊敗對方。北魏的步兵和騎兵圍繞城池列陣,綿延十多裡,還大力打造攻城器械。竺夔挖了四道壕溝,北魏軍隊填了三道,又造攻城車攻城;竺夔就派人從地道裡鑽出去,用粗麻繩套住攻城車,把它拉斷。北魏軍隊又修築長長的包圍圈,攻城越來越猛烈。時間一久,城牆逐漸損壞,戰士死傷眾多,剩下的人又累又乏,城池隨時可能被攻破。
檀道濟到了彭城後,因司州、青州都形勢危急,自己兵力卻不足,無法同時救援。考慮到青州路途更近,且竺夔兵力更弱,他就和王仲德一起日夜趕路,先去救青州。
甲子日,劉粹派李元德偷襲許昌,斬殺了北魏任命的潁川太守庾龍。李元德隨後留在許昌安撫百姓,並上繳當地的糧食。
北魏國主到了盟津,於栗磾在冶阪津建造浮橋。乙醜日,國主領兵向北渡過黃河,向西前往河內。娥清、周幾、閭大肥攻占土地到湖陸、高平一帶,當地百姓聚集起來用弓箭抵抗,娥清等人攻破了高平各縣,屠殺幾千家,擄走一萬多人。東晉兗州刺史鄭順之駐守湖陸,因兵力少不敢出城。
北魏國主又派並州刺史伊樓拔協助奚斤攻打虎牢關。毛德祖根據不同情況抵抗,殺了不少北魏士兵,但自己的將士也逐漸減少。
北魏國主到了成皋,切斷了虎牢關從黃河取水的通道。他停留三天,親自監督士兵攻城,最終沒能攻克,於是去洛陽觀賞《石經》,還派人祭祀嵩山。
叔孫建攻打東陽時,攻破了北城三十多步寬的缺口。刁雍請求趁機進城,叔孫建不同意,最終沒能攻克。後來聽說檀道濟等人快到了,刁雍又對叔孫建說:“敵軍害怕我們的精銳騎兵,用鐵鏈把戰車連起來組成方陣。大峴山以南道路狹窄,戰車沒法並排走。我請求帶招募的五千士兵占據險要地勢攔截他們,一定能打敗敵軍。”當時天氣炎熱,北魏軍隊很多人染上瘟疫,叔孫建說:“士兵中一半以上都病了,要是僵持下去,士兵會全死光,還打什麼仗!現在保全軍隊撤退,才是上策。”
己巳日,檀道濟的軍隊駐紮在臨朐;壬申日,叔孫建等人燒毀營帳和器械逃走。檀道濟到東陽後,糧食吃完了,沒法追擊。竺夔因東陽城牆損壞,不能再守,就轉移到不其城駐守。
叔孫建從東陽趕往滑台,檀道濟分派王仲德前往尹卯。檀道濟把軍隊停在湖陸,王仲德還沒到尹卯,就聽說北魏軍隊已經走遠,於是返回和檀道濟會合。刁雍隨後留守尹卯,召集譙、梁、彭、沛等地五千多家百姓,設置二十七座營寨管理他們。
蠻王梅安率領幾十個部落首領向北魏進貢。起初,蠻族原本居住在江淮之間,後來部落逐漸增多,分布在多個州,東到壽春、西通巴蜀、北接汝水潁水一帶都有蠻族居住。在北魏時他們沒造成太大禍患,到東晉時逐漸繁盛,開始侵擾百姓。後來劉淵、石勒作亂中原,蠻族沒了忌憚,逐漸向北遷移,伊闕以南的山穀裡到處都是蠻族。
河西世子沮渠政德攻打晉昌,攻克了城池。唐契和弟弟唐和、外甥李寶一起逃到伊吾,召集流亡百姓,歸附他們的有兩千多家,隨後向柔然稱臣,柔然任命唐契為伊吾王。
西秦王乞伏熾磐對大臣們說:“現在南宋雖然占據江南,夏國在關中稱雄,但都不值得我們結盟。隻有北魏國主世代英明勇武,能任用賢才,而且預言說‘恒山以北會有真命天子’,我準備全國歸附北魏。”於是派尚書郎漠者阿胡等人去拜見北魏國主,獻上二百斤黃金,還陳述討伐夏國的策略。
閏四月丁未日,北魏國主到河內,登上太行山,抵達高都。
叔孫建從滑台向西與奚斤會合,一起攻打虎牢關。虎牢關被圍兩百天,每天都在作戰,精銳士兵幾乎全戰死,而北魏的援兵卻越來越多。北魏軍隊拆毀外城,毛德祖在城內又修築三重城牆抵抗,北魏軍隊又拆毀兩重,毛德祖最後隻守住一座城,日夜抵抗,將士們的眼睛都因長期作戰生了瘡。毛德祖用恩德安撫將士,沒人叛離。當時檀道濟在湖陸、劉粹在項城、沈叔狸在高橋,都因害怕北魏軍隊強大而不敢前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丁巳日,北魏軍隊挖地道,把虎牢關城裡的井水流光,井深四十丈,山勢陡峭沒法防備,城裡的人馬又渴又乏,受傷的人連血都流不出來,再加上饑餓和瘟疫,北魏軍隊趁機猛攻。己未日,城池陷落。將士們想扶毛德祖逃走,毛德祖說:“我發誓和這座城一起毀滅,絕不能讓城亡了我還活著!”北魏國主命令將士:“抓到毛德祖,一定要活的。”將軍豆代田代郡人)抓住毛德祖獻上。城裡的將領官員都被北魏俘虜,隻有參軍範道基帶領兩百人突圍向南逃回。北魏士兵也有兩三成死於瘟疫。
奚斤等人平定了司州、兗州、豫州各郡縣,設置地方官安撫百姓。北魏國主命周幾鎮守河南,河南百姓得以安定。
徐羨之、傅亮、謝晦因丟失領土,上奏章請罪,朝廷下詔不予追究。
徐羨之哥哥的兒子、吳郡太守徐佩之經常參與朝政,和侍中王韶之、程道惠,中書舍人邢安泰、潘盛結為黨羽。當時謝晦長期生病,不能見客,徐佩之等人懷疑他裝病,有謀反之心,就假稱徐羨之的意思告訴傅亮,想讓傅亮起草詔書殺謝晦。傅亮說:“我們三人一起接受先帝遺命,怎麼能自相殘殺!你們要是真這麼做,我就辭官回家。”徐佩之等人隻好作罷。
五月,北魏國主回到平城。
六月己亥日,北魏宜都文成王穆觀去世。
六月丙辰日,北魏國主向北巡行,到了參合陂;七月癸酉日,東晉尊皇帝的母親張夫人為皇太後;北魏國主到了三會屋侯泉;八月辛醜日,到馬邑,視察水源。
柔然侵犯河西,河西王沮渠蒙遜命世子沮渠政德迎戰。沮渠政德輕敵,率輕騎兵進攻,被柔然殺死,沮渠蒙遜立次子沮渠興為世子。
九月乙亥日,北魏國主回宮,召奚斤回平城,留下士兵守虎牢關;派娥清、周幾鎮守枋頭;把司馬楚之帶領的百姓安置在汝南、南陽、南頓、新蔡四郡,擴充豫州。
十月癸卯日,北魏擴建西宮外的圍牆,周長二十裡。
禿發傉檀死後,河西王沮渠蒙遜派人引誘他的前太子禿發虎台,許諾把番禾、西安二郡給他,還借兵讓他討伐西秦,為父報仇、收複舊地。禿發虎台暗中同意,事情泄露後沒能實施。西秦王乞伏熾磐的王後是禿發虎台的妹妹,乞伏熾磐對她還像以前一樣好。王後卻暗中和禿發虎台謀劃:“西秦本來是我們的仇人,雖然用婚姻拉攏我們,隻是暫時的權宜之計。先王的死,也不是天命。他留下遺命不讓報仇,是想保全子孫。作為兒子,怎麼能給仇人當臣仆卻不想報仇呢!”於是和武衛將軍越質洛城謀劃殺乞伏熾磐。王後的妹妹是乞伏熾磐的左夫人,受寵信,知道謀劃後告發,乞伏熾磐殺了王後、禿發虎台等十多人。
十一月,北魏周幾侵犯許昌,許昌守軍潰散,潁川太守李元德逃到項城;戊辰日,北魏軍隊包圍汝陽,汝陽太守王公度也逃到項城。劉粹派將領姚聳夫等人帶兵協助防守項城。北魏軍隊拆毀許昌城和鐘城,劃定疆界後返回。
己巳日,北魏太宗拓跋嗣去世;壬申日,世祖拓跋燾即位,宣布大赦;十二月庚子日,北魏把明元帝葬在金陵,廟號太宗。
北魏世祖追尊母親杜貴嬪為密皇後,從司徒長孫嵩以下官員都晉升爵位。任命襄城公盧魯元為中書監,會稽公劉為尚書令,司衛監尉眷、散騎侍郎劉庫仁等八人分彆掌管四部事務尉眷是尉古真的侄子)。
任命河內鎮將羅結代郡人)為侍中、外都大官,總管三十六曹事務。羅結當時一百零七歲,精神很好,北魏世祖因他忠誠,很信任他,還讓他兼任長秋卿,管理後宮,能出入皇帝的寢宮。直到一百一十歲時,才允許他退休,朝廷每次有大事,還派人騎馬去谘詢他,又過了十年才去世。
左光祿大夫崔浩精通儒家經典和典章製度,朝廷禮儀、軍政詔書都由他負責。崔浩不喜歡《老子》《莊子》,說:“這是虛妄的學說,不合人情。老子熟悉禮儀,是孔子的老師,怎麼會寫破壞禮法的書來擾亂先王的治國之道呢!”他尤其不信佛教,說:“為什麼要供奉這個胡人的神!”世祖即位後,身邊很多人詆毀他,世祖不得已,讓崔浩以公爵身份回家。但世祖一向知道他有才能,每次有疑難,還是會召見他詢問。崔浩長得纖細白皙,像美女一樣,常自比張良,還認為自己在研究古事方麵超過張良。回家後,他開始修煉服食丹藥、養生的方法。
寇謙之改革道教:起初,嵩山道士寇謙之寇讚的弟弟)修習張道陵的道術,自稱曾遇到老子降臨,命令他繼承張道陵為天師,傳授他不吃糧食、輕身飛行的法術和《科戒》二十卷,讓他整頓道教。後來又遇到神人李譜文,自稱是老子的玄孫,傳授他《圖籙真經》六十多卷,讓他輔佐北方的太平真君,還傳授了天宮靜輪法,其中幾篇是李譜文親手寫的。寇謙之把這些書獻給北魏世祖,朝廷內外大多不信,隻有崔浩拜他為師,學習他的道術,還上書稱讚說:“我聽說聖明的君主受命,一定有上天的感應。《河圖》《洛書》都是通過鳥獸的文字傳遞信息,不如現在人神直接對話,清晰明確,言辭深刻奇妙,自古沒有能比的。怎麼能因世俗的常見想法忽視上天的命令呢!我實在擔心陛下會錯過。”世祖很高興,派人帶著玉帛、祭品祭祀嵩山,迎接寇謙之在山中的弟子,尊崇天師,宣揚新的道教教法,向天下推廣。還在平城東南修建天師道場,建五層祭壇,給一百二十名道士提供衣食,每月舉辦幾千人的齋會。
司馬光評論:司馬光說:《老子》《莊子》的主旨是看淡生死、輕視進退,而神仙之術是通過服藥修煉追求飛升,煉丹藥變金銀,和老莊思想完全相反。所以劉歆《七略》把道家歸為諸子,神仙歸為方技。後來又出現畫符念咒的法術,到寇謙之這裡就把道家和神仙術合為一體,至今沿用,實在太荒謬了!崔浩不喜歡佛、老的書,卻相信寇謙之的話,原因何在?從前臧文仲祭祀海鳥爰居,孔子認為他不明智;像寇謙之這樣的人,比爰居更過分。《詩經》三百篇,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思想純正’。君子選擇學術,能不謹慎嗎!
喜歡資治通鑒白話版請大家收藏:()資治通鑒白話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