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北魏皇帝加封崔浩為侍中、特進、撫軍大將軍,以獎賞他出謀劃策的功勞。崔浩擅長觀測天文,經常把銅塊放在醋裡,夜晚觀測到天象異常,就用銅塊在紙上寫字記錄異常情況。北魏皇帝經常去崔浩家,詢問災異之事,有時來得倉促,崔浩來不及係好腰帶;崔浩獻上簡單的飯菜,來不及做得精美,北魏皇帝也一定會拿起筷子品嘗,有時甚至站著嘗一口就回去。北魏皇帝曾帶崔浩出入自己的臥室,從容地對崔浩說:“你才智淵博,侍奉過我的祖父和父親,三代都儘忠職守,所以我把你召到身邊。你要儘心忠言勸諫,不要有所隱瞞。我雖然有時會發怒,不聽你的話,但最終都會認真思考你的意見。”北魏皇帝曾指著崔浩,對剛投降的高車部落首領說:“你們看這個人,身材瘦弱,連弓矛都拉不動、拿不起,但他胸中所藏的謀略,卻比兵器還厲害。我雖然有征伐的誌向,卻不能自己決斷,前後取得的戰功,都是這個人教導的結果。”又對尚書下令說:“凡是軍政大事,你們不能決斷的,都要谘詢崔浩,然後再施行。”
西秦王乞伏暮末的弟弟乞伏軻殊羅與文昭王的左夫人禿發氏私通,乞伏暮末知道後禁止他們。乞伏軻殊羅害怕被治罪,就和叔父乞伏什寅謀劃殺死乞伏暮末,擁戴沮渠興國逃往北涼。他們讓禿發氏偷取城門鑰匙,結果拿錯了鑰匙,守門人把這件事報告了乞伏暮末。乞伏暮末把他們的同黨全部抓起來殺掉,卻赦免了乞伏軻殊羅。捉住乞伏什寅後,用鞭子抽打他,乞伏什寅說:“我寧可被你殺死,也不願被你鞭打!”乞伏暮末大怒,剖開他的肚子,把屍體扔進河裡。
夏國君主赫連定從小就凶暴無賴,不被他的父親赫連勃勃世祖)看重。這個月,赫連定在陰盤今陝西長武)打獵,登上苛藍山,眺望統萬城,哭著說:“先帝如果當初讓我繼承大業,怎麼會有今天這樣的局麵呢!”
十一月己醜日初一,發生日食,太陽沒有完全被遮住,像鉤子一樣,星星在白天出現,直到傍晚才消失,黃河以北地區天色昏暗。
北魏皇帝向西巡視,抵達柞山今山西大同西)。
十二月,河西王沮渠蒙遜、吐穀渾王慕容慕瓂都派使者到劉宋進貢。
這一年,北魏內都大官、中山文懿公李先,青冀二州刺史安同都去世了。李先享年九十五歲。
西秦發生地震,野草都自行倒轉。
元嘉七年庚午年,公元430年)
春季正月癸巳日,宋文帝任命吐穀渾王慕容慕瓂為征西將軍、沙州刺史、隴西公。
庚子日,北魏皇帝返回皇宮。壬寅日,宣布大赦天下。癸卯日,又前往廣寧,遊覽溫泉。
二月,北魏平陽威王長孫翰去世。
戊辰日,北魏皇帝返回皇宮。
宋文帝自從即位以來,就有收複黃河以南土地的誌向。三月戊子日,他下詔挑選五萬精兵交給右將軍到彥之,讓到彥之統領安北將軍王仲德、兗州刺史竺靈秀的水軍進入黃河;又派驍騎將軍段宏率領八千精銳騎兵直搗虎牢今河南滎陽西北),豫州刺史劉德武率領一萬士兵隨後進發,後將軍、長沙王劉義欣率領三萬士兵監管各路征討軍隊。劉義欣是劉道憐的兒子。
宋文帝先派殿中將軍田奇出使北魏,告訴北魏皇帝說:“黃河以南原本是宋國領土,中途被你們侵占,現在我們要收複舊有疆域,與黃河以北無關。”北魏皇帝大怒,說:“我還沒斷奶時,就聽說黃河以南是我國土地。這怎麼能給你們!你們要是一定要進軍,現在我暫且撤兵避讓,等冬天天寒地凍、黃河結冰堅固,我自會再奪回來。”
甲午日,宋文帝任命前南廣平太守尹衝為司州刺史。長沙王劉義欣出兵鎮守彭城今江蘇徐州),為各路軍隊聲援。又派遊擊將軍胡藩駐守廣陵今江蘇揚州),代理府州事務。
壬寅日,北魏封赫連昌為秦王。
北魏有一千多家剛遷徙來的敕勒人,苦於當地將領官吏的掠奪欺壓,發出怨言,約定等草木生長、牛馬肥壯時,逃回漠北。尚書令劉絜、左仆射安原上奏請求趁黃河冰層還沒融化,把他們遷到黃河以西。等來年春天冰層融化,讓他們無法向北逃跑。北魏皇帝說:“這些人習慣自由散漫,時間久了,就像圈裡的鹿,逼得急了會衝撞逃跑,緩一緩自然會安定。我自有處置辦法,不用麻煩遷徙。”劉絜等人反複堅持請求,北魏皇帝才同意把三萬多戶敕勒人遷到黃河以西,西至白鹽池今寧夏鹽池)。敕勒人都很驚恐,說:“把我們圈在黃河以西,是想殺我們啊!”於是謀劃向西逃往涼州。劉絜駐守在五原黃河以北,安原駐守在悅拔城,防備他們叛亂。癸卯日,幾千名敕勒騎兵反叛,向北逃走,劉絜追擊他們;逃走的人沒有糧食,餓死的人前後相連。
北魏南部邊境的將領上奏說:“宋人正在加緊備戰,準備入侵。請派三萬兵力,在他們還沒出兵時主動出擊,足以挫敗他們的銳氣,讓他們不敢深入我國境內。”還請求把邊境上的黃河以北流民全部殺掉,以斷絕宋人的向導。北魏皇帝讓大臣們商議,大臣們都認為應該這樣做。崔浩說:“不行。南方地勢低窪潮濕,進入夏季後,雨水增多,草木茂密,空氣悶熱潮濕,容易引發疫病,不能出兵。而且他們已經嚴密防備,守城一定堅固,我們駐軍長期攻打,會導致糧草運輸跟不上;分兵四處劫掠,又會使兵力分散薄弱,無法應對敵人。現在攻打他們,看不到好處。他們要是真敢北上,應該等他們勞累疲憊,到了秋涼馬肥的時候,趁勢奪取他們的糧草,再慢慢進軍攻打,這才是萬無一失的計策。朝廷大臣和西北守將,跟隨陛下征伐,向西平定赫連氏,向北打敗柔然,繳獲了很多美女、珍寶,牛馬成群。南部邊境將領聽說後很羨慕,也想南下劫掠獲取財物,他們都是為了私利,給國家惹事,不能聽從他們的建議。”北魏皇帝於是停止了出兵計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將領們又上奏:“南方敵人已經來了,我們管轄的兵力太少,請求挑選幽州以南的精銳士兵幫助我們防守,同時在漳水岸邊造船,嚴密防備來抵抗敵人。”大臣們都認為應該按他們的請求辦,還提議任命司馬楚之、魯軌、延之等人為將帥,讓他們招誘南方百姓。崔浩說:“這不是長久之計。司馬楚之等人都是宋人畏懼忌憚的人,現在他們聽說我國出動幽州以南的全部精兵,大量建造戰船,還派輕騎兵跟隨,會認為我國想扶持司馬氏重建政權、誅殺劉氏宗族,一定會全國震驚,害怕滅亡,就會出動全部精銳兵力,齊心協力拚死抵抗,那樣我們南部邊境的將領就無法抵禦了。現在大臣們想用武力嚇退敵人,反而會加速他們的進攻。散布虛假聲勢卻招來實際禍患,說的就是這種情況。所以司馬楚之這類人,我們任用他們,宋人就會來進攻;我們不用他們,宋人就會停止行動,形勢就是這樣。而且司馬楚之等人都是追求小利的平庸之才,隻能招集一些輕薄無賴之徒,不能成就大功,隻會讓國家戰事不斷、災禍接連發生。過去魯軌勸說姚興奪取荊州,結果一到那裡就戰敗潰散,魯軌自己被蠻人擄走賣掉當奴隸,最終還連累姚泓陷入災禍,這是已經發生過的例子。”北魏皇帝不認為崔浩說得對。崔浩又陳述天象,認為南方出兵一定不利,說:“今年有害的星氣出現在揚州劉宋疆域),這是第一點;庚午年屬於‘自刑’之年,先出兵的人會受傷害,這是第二點;日食時白天昏暗,星宿正對著鬥宿、牛宿對應南方),這是第三點;火星隱伏在翼宿、軫宿之間,預示著動亂和喪事,這是第四點;太白星還沒出現,此時進軍的人會失敗,這是第五點。振興國家的君主,先治理好人事,再充分利用地利,最後觀察天時,所以每次行動都萬無一失。現在劉義隆的國家剛建立不久,人事還沒協調好;災異多次出現,天時不順應;船隻航行卻遇到河水乾涸,地利沒有充分利用。這三點沒有一點符合,而劉義隆還要出兵,必定失敗無疑。”北魏皇帝無法違背眾人的意見,於是下詔讓冀州、定州、相州建造三千艘戰船,挑選幽州以南的守兵集中到黃河岸邊防備宋軍。
西秦乞伏什寅的同母弟弟、前將軍乞伏白養,鎮衛將軍乞伏去列,因乞伏什寅的死而有怨言,西秦王乞伏暮末把他們都殺了。
夏季四月甲子日,北魏皇帝前往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
一萬多戶敕勒人再次反叛逃走,北魏皇帝派尚書封鐵追擊討伐,消滅了他們。
六月己巳日,宋文帝任命氐王楊難當為冠軍將軍、秦州刺史、武都王。
北魏皇帝派平南大將軍、丹楊王拓跋大毗駐守黃河岸邊,任命司馬楚之為安南大將軍、荊州刺史,封琅邪王,駐守潁川今河南許昌),防備宋軍。
吐穀渾王慕容慕瓂率領一萬八千部眾襲擊西秦的定連,西秦輔國大將軍段暉等人擊退了他們。
到彥之從淮河進入泗水,因水位下降,每天隻走十裡,從四月到秋季七月,才抵達須昌今山東東平西北)。隨後逆黃河向西進軍。
北魏皇帝因黃河以南四個軍鎮碻磝、滑台、洛陽、虎牢)兵力薄弱,命令各軍全部收攏部眾向北渡過黃河。戊子日,北魏碻磝今山東茌平西南)的守兵棄城而去。戊戌日,滑台的守兵也撤離了。庚子日,北魏皇帝任命大鴻臚、陽平公杜超為都督冀、定、相三州諸軍事、太宰,晉升爵位為陽平王,鎮守鄴城今河北臨漳),調度各路軍隊。杜超是密太後北魏皇帝乳母)的哥哥。庚戌日,北魏洛陽、虎牢的守兵也都棄城撤離。
到彥之留下朱修之防守滑台,尹衝防守虎牢,建武將軍杜驥防守金墉城今河南洛陽東北)。杜驥是杜預的玄孫。各路軍隊進軍駐守靈昌津今河南延津東北),沿黃河南岸布防,一直到潼關今陝西潼關)。此時司州、兗州已經平定,各路將領都很高興,隻有王仲德麵帶憂慮,說:“各位將領不了解北方的情況,一定會落入他們的圈套。胡虜雖然仁義不足,但凶狠狡猾有餘,現在他們撤兵北歸,一定會集中兵力休整。等黃河結冰後,他們必將再次南下,怎能不擔心呢!”
甲寅日,林邑王範陽邁派使者到劉宋進貢,自稱與交州今越南北部)不和,請求寬恕。
八月,北魏皇帝派冠軍將軍安頡統領各路軍隊,攻打到彥之。丙寅日,到彥之派副將、吳興人姚聳夫渡過黃河攻打冶阪今河南孟州西),與安頡交戰;姚聳夫兵敗,戰死的士兵很多。戊寅日,北魏皇帝派征西大將軍長孫道生會合丹楊王拓跋大毗,駐守黃河岸邊抵禦到彥之。
北燕太祖馮跋病重,在內殿召見中書監申秀、侍中陽哲,托付後事。九月,馮跋病情加重,乘車到朝堂,命令太子馮翼代理國事,統領軍隊處理政務,以防備意外情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宋夫人馮跋的妃子)想立自己的兒子馮受居為太子,厭惡馮翼代理朝政,對馮翼說:“皇上的病就要痊愈了,你怎麼能急於代替父親治理天下呢!”馮翼性情仁厚懦弱,於是返回東宮,每天三次去探望父親的病情。宋夫人假傳聖旨,隔絕宮廷內外的聯係,隻派宦官傳遞消息,馮翼和他的兄弟們、大臣們都不能見到馮跋,隻有中給事胡福能獨自出入宮廷,專門掌管宮廷警衛。胡福擔心宋夫人的陰謀得逞,就把情況告訴了司徒、錄尚書事、中山公馮弘。馮弘帶領幾十名壯士身穿鎧甲進入宮廷,宮中的侍衛都不戰而散。宋夫人下令關閉東閣,馮弘的家奴庫鬥頭身手敏捷、勇猛有力,翻牆進入東閣,來到皇堂,射死一名宮女。馮跋受驚恐懼而死。馮弘於是登上天王之位,派人在城中巡視宣告說:“上天降下災禍,先帝駕崩,太子不侍奉湯藥,大臣們不奔喪,懷疑有謀反陰謀,國家將要危險。我作為先帝的弟弟,於是代理皇位來安定國家,百官凡是上門朝見的,官位晉升兩級。”太子馮翼率領東宮士兵出戰,戰敗,士兵全部潰散,馮弘派人賜馮翼死。馮跋有一百多個兒子,馮弘把他們全部殺了。給馮跋上諡號為太祖民皇帝,安葬在長穀陵。
己醜日,夏國君主赫連定派他的弟弟赫連謂以代攻打北魏的鄜城今陝西富縣),北魏平西將軍、始平公隗歸等人迎戰,殺死夏軍一萬多人,赫連謂以代逃走。赫連定親自率領幾萬人在鄜城東麵截擊隗歸,留下他的弟弟上穀公赫連社乾、廣陽公赫連度洛孤鎮守平涼,同時派使者到劉宋求和,約定聯合兵力消滅北魏,遠遠地劃分黃河以北的土地:從恒山以東歸劉宋,以西歸夏國。
北魏皇帝聽說後,整頓軍隊準備討伐夏國,大臣們都說:“劉義隆的軍隊還在黃河中遊,我們放棄他們向西進軍,前方的夏國未必能攻克,而劉義隆趁機渡過黃河,我們就會失去太行山以東的土地了。”北魏皇帝拿這事問崔浩,崔浩回答說:“劉義隆和赫連定遠遠互相勾結,用虛假聲勢互相呼應,共同對抗我國。劉義隆希望赫連定先進攻,赫連定卻隻盼著劉義隆打前鋒,兩人都不敢先出兵;就像被綁在一起的雞,不能一起飛,成不了氣候。我起初以為劉義隆的軍隊到來,會駐守黃河中遊,分兩路北上,東路直奔冀州,西路衝擊鄴城,要是這樣,陛下就該親自征討,不能從容行動。但現在情況不是這樣,他們東西列兵長達兩千裡,每處兵力不過幾千人,兵力分散、勢力薄弱。由此可見,這小子的心思已經暴露,他們不過是想憑借黃河防守,沒有北渡的打算。赫連定這股殘餘勢力容易摧毀,一攻打就會潰敗。攻克赫連定之後,我們東出潼關,席卷向前,就能威震南方最遠的地方,長江、淮河以北就沒有能抵抗我們的力量了。陛下的英明決策,不是愚昧淺陋之人能比得上的,希望陛下不要猶豫。”甲辰日,北魏皇帝前往統萬城,隨即襲擊平涼,任命衛兵將軍王斤鎮守蒲阪。王斤是王建的兒子。
西秦從正月到九月一直沒下雨,百姓流亡反叛的人很多。
冬季十月,宋文帝任命竟陵王劉義宣為南徐州刺史,讓他獨自駐守石頭城今江蘇南京城西)。
戊午日,劉宋設立錢署,鑄造四銖錢。
到彥之、王仲德沿著黃河設置防守據點,自己返回保衛東平今山東東平)。乙亥日,北魏安頡從委粟津今河南洛陽東北)渡過黃河,攻打金墉城。金墉城長期沒有修繕,又缺乏糧食。杜驥想棄城逃走,又怕被治罪。當初,劉裕消滅後秦時,把後秦的鐘虡懸掛鐘的架子)遷到江南,有一口大鐘沉入洛水,宋文帝派姚聳夫率領一千五百人去打撈。杜驥欺騙姚聳夫說:“金墉城已經修好,糧食也充足,隻缺人手。現在胡虜騎兵南渡,我們應當一起合力抵抗。立下大功之後,再去打撈大鐘也不晚。”姚聳夫聽從了他的話。到達金墉城後,姚聳夫見城池無法防守,就率軍離開,向南逃走。丙子日,安頡攻克洛陽,殺死宋軍將士五千多人。杜驥回到朝廷,對宋文帝說:“我本來想拚死固守,但姚聳夫一到城下就逃走,士兵士氣渙散,再也無法控製。”宋文帝大怒,在壽陽今安徽壽縣)處死姚聳夫。姚聳夫勇猛健壯,其他副將都比不上他。
北魏黃河以北的各路軍隊在七女津今山東東平西北)會師。到彥之擔心他們南渡,派副將王蟠龍逆流而上奪取他們的戰船,杜超等人進攻並斬殺了王蟠龍。安頡和龍驤將軍陸俟進攻虎牢,辛巳日,攻克虎牢;尹衝和滎陽太守、清河人崔模向北魏投降。
西秦王乞伏暮末被北涼逼迫,派大臣王愷、烏訥闐到北魏請求接納,北魏人答應把平涼、安定封給他。乞伏暮末於是燒毀城邑,毀壞珍寶器物,率領一萬五千戶人家,向東前往上邽。到達高田穀時,給事黃門侍郎郭恒謀劃劫持沮渠興國反叛;事情敗露,乞伏暮末殺了他。夏國君主聽說乞伏暮末要來,出兵阻擊。乞伏暮末隻好留下防守南安今甘肅隴西),他原來的領土都被吐穀渾占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十一月乙酉日,北魏皇帝抵達平涼,夏國上穀公赫連社乾等人環城堅守。北魏皇帝讓赫連昌招降他們,沒有成功,就派安西將軍古弼等人率軍直奔安定。夏國君主從鄜城返回安定,率領兩萬步兵騎兵向北援救平涼,與古弼相遇,古弼假裝撤退引誘夏軍;夏國君主追擊,北魏皇帝派高車部落的軍隊快速進攻,夏軍大敗,被斬首幾千人。夏國君主往回逃,登上鶉觚原今甘肅靈台西南),布下方陣自衛,北魏軍隊包圍了他。
壬辰日,宋文帝加封征南大將軍檀道濟為都督征討諸軍事,率領軍隊討伐北魏。
甲午日,北魏壽光侯叔孫建、汝陰公長孫道生渡過黃河南下。
到彥之聽說洛陽、虎牢失守,各路軍隊接連潰敗,想率軍撤退。殿中將軍垣護之寫信勸諫他,認為應當派竺靈秀、朱修之防守滑台,自己率領大軍進軍黃河以北,還說:“過去有人連年征戰,兵力不足、糧草匱乏,仍有膽量奮勇前進,不肯輕易撤退。何況現在青州糧食豐收,漕運暢通,士兵戰馬精力充沛,兵力沒有損失。如果白白放棄滑台,坐失已有的功業,難道這是朝廷交給你重任的本意嗎!”到彥之不聽。垣護之是垣苗的兒子。
到彥之想燒毀戰船步行撤退,王仲德說:“洛陽已經陷落,虎牢無法堅守,這是自然的趨勢。現在胡虜離我們還有一千裡,滑台還有精銳兵力,如果突然棄船南逃,士兵一定會潰散。應當把戰船引入濟水,到馬耳穀口今山東諸城西南),再詳細商議對策。”到彥之原先就有眼疾,這時病情加重;而且將士們染上瘟疫,於是率軍從清水進入濟水。向南到達曆城今山東濟南)後,燒毀戰船、丟棄鎧甲,步行逃往彭城。竺靈秀放棄須昌,向南逃到湖陸今山東魚台東南),兗州、青州一帶陷入混亂。長沙王劉義欣在彭城,將領僚屬擔心北魏大軍到來,勸劉義欣放棄彭城返回京城,劉義欣沒有聽從。
北魏軍隊進攻濟南,濟南太守、武進人蕭承之率領幾百人抵抗。北魏軍隊大量集結,蕭承之命令士兵收起兵器,打開城門。眾人說:“敵眾我寡,怎麼能這麼輕視敵人!”蕭承之說:“現在我們困守孤城,情況已經危急,如果再示弱,一定會被敵人屠殺,隻有表現出強大來等待他們。”北魏人懷疑有埋伏,於是撤軍離開。
北魏軍隊包圍夏國君主幾天,切斷了他們的水草供應,夏軍人馬又餓又渴。丁酉日,夏國君主率領部眾下鶉觚原。北魏武衛將軍丘眷進攻他們,夏軍大敗,一萬多人戰死。夏國君主受重傷,單人匹馬逃走,收攏殘餘部眾,驅趕五萬百姓,向西退守上邽。北魏人俘獲夏國君主的弟弟丹陽公赫連烏視拔、武陵公赫連禿骨以及公侯以下一百多人。當天,北魏軍隊乘勝進攻安定,夏國東平公赫連乙鬥棄城逃往長安,驅趕幾千家百姓,向西逃往上邽。
戊戌日,北魏叔孫建在湖陸進攻竺靈秀,竺靈秀大敗,五千多人戰死。叔孫建返回後駐守範城今河南範縣)。
己亥日,北魏皇帝前往安定。庚子日,返回平涼,挖掘壕溝包圍城池。他安撫剛歸附的百姓,赦免秦州、雍州的百姓,免除他們七年的賦稅徭役。夏國隴西守將向北魏投降。
辛醜日,北魏安頡統領各路軍隊進攻滑台。
河西王沮渠蒙遜派尚書郎宗舒等人到北魏進貢,北魏皇帝設宴招待他們,拉著崔浩的手對宗舒等人說:“你們聽說過的崔公,就是這個人。他的才智謀略之高,當今世上無人能比。我一舉一動都要谘詢他,他預先分析成敗,每次都像符契一樣吻合,從沒有失誤過。”
北魏任命叔孫建為都督冀、青等四州諸軍事。
北魏尚書庫結率領五千騎兵迎接西秦王乞伏暮末。西秦衛將軍吉毗認為不應遷入北魏境內,乞伏暮末聽從了他的建議,庫結率軍返回。
南安的一萬多羌族人造反,推舉安南將軍、督八郡諸軍事、廣寧太守焦遺為首領,焦遺不同意,羌人就劫持焦遺的族子、長城護軍焦亮為首領,率領部眾進攻南安。乞伏暮末向氐王楊難當求救,楊難當派將軍苻南率領三千騎兵援救,乞伏暮末與苻南合力攻打羌人。羌人潰敗,焦亮逃回廣寧,乞伏暮末進軍攻打廣寧,親手寫信給焦遺,讓他擒獲焦亮;十二月,焦遺斬殺焦亮後出城投降,乞伏暮末晉升焦遺為鎮國將軍。西秦略陽太守、弘農人楊顯獻出郡城投降夏國。
辛酉日,宋文帝任命長沙王劉義欣為豫州刺史,鎮守壽陽今安徽壽縣)。壽陽土地荒蕪、百姓離散,城郭破敗,盜賊公然橫行。劉義欣根據實際情況治理,讓境內百姓恢複本業,實現“道不拾遺”,城池府庫完備充實,最終成為強大的藩鎮。芍陂今安徽壽縣南)長期荒廢,劉義欣修整堤防,引黃河水注入芍陂,灌溉一萬多頃農田,從此不再有旱災。
丁卯日,夏國上穀公赫連社乾、廣陽公赫連度洛孤出城投降,北魏攻克平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關中侯豆代田擒獲奚斤、娥清等人,獻給北魏皇帝。北魏皇帝把夏國君主的王後賞賜給豆代田,命令奚斤跪下爬行著端酒侍奉豆代田,對奚斤說:“保全你性命的人,是豆代田。”賞賜豆代田井陘侯的爵位,加授散騎常侍、右衛將軍,兼任內都幢將負責宮廷警衛的將領)。
夏國長安、臨晉今陝西大荔)、武功今陝西武功)的守將都逃走了,關中地區全部歸入北魏。北魏皇帝留下巴東公拓跋延普鎮守安定,任命鎮西將軍王斤鎮守長安。壬申日,北魏皇帝向東返回,任命奚斤為宰士掌管飲食的小官),讓他背著酒食跟隨。
王斤驕傲自大、不守法度,信任重用身邊親信,征調百姓服勞役,百姓無法忍受,向南逃往漢川今陝西漢中)的有幾千家。北魏皇帝調查核實後,斬殺王斤示眾。
劉宋右將軍到彥之、安北將軍王仲德都被關進監獄,免去官職;兗州刺史竺靈秀因棄軍逃跑,被處死。宋文帝看到垣護之之前勸諫到彥之的書信,認為他說得好,任命他為北高平太守。
到彥之北伐時,士兵、武器和物資都很充足;等到戰敗返回,物資全部丟棄,朝廷的倉庫、武庫因此變得空虛。後來有一天,宋文帝和大臣們宴飲,有境外歸降的人在座。宋文帝問尚書庫部郎顧琛:“倉庫裡還有多少兵器?”顧琛謊稱:“有足夠十萬人使用的兵器。”宋文帝問完就後悔了,聽到顧琛的回答,非常高興。顧琛是顧和的曾孫。
彭城王劉義康和王弘共同擔任錄尚書事,劉義康心中仍不滿意,想兼任揚州刺史,在言語中表露出來;又因王弘的弟弟王曇首在朝中任職,被宋文帝親近信任,劉義康更加不滿。王弘因年老多病,多次請求退休,王曇首也主動請求調任吳郡太守,宋文帝都沒有批準。劉義康對彆人說:“王弘長期生病不能理政,國家重任難道能躺著治理嗎!”王曇首勸王弘把府中一半的文武官員劃歸劉義康統領,宋文帝同意劃撥兩千人,劉義康這才高興。
喜歡資治通鑒白話版請大家收藏:()資治通鑒白話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