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怒海探路
艦隊駛出寧波港第三日,東海的風浪突然大了起來。鄭阿福站在快船的船尾,手裡的測深木剛探下去,就被浪頭拍得差點脫手,木頭上的紅漆刻度被海水打濕,暈成一片模糊的胭脂色。他抹了把臉上的海水,高聲喊著:“都抓穩了!這浪跟洪武二年那次台風前一樣,咱們往南繞半裡,避開黑礁區!”
身邊的漁民向導張三柱立刻調整船舵,快船在浪尖上劃出一道弧線,船底擦過暗礁時發出“咯吱”的聲響,驚起一群躲在礁石縫裡的海鳥。“鄭伯,您咋知道往南繞?”張三柱抹著汗問,他是去年剛加入向導隊的,還沒經曆過這麼大的風浪。
“你忘了咱們找倭寇老巢時,在這丟了兩艘小船?”鄭阿福指著遠處隱約可見的黑色礁石,“那片礁石像虎牙,浪大的時候能把船底戳穿,俺們漁民都叫它‘虎牙礁’,隻有往南繞半裡,水深才夠大船過。”他說著,從懷裡掏出一張泛黃的海圖,上麵用炭筆標著密密麻麻的記號,都是這些年漁民們用命探出來的安全航線。
快船隊剛繞過虎牙礁,前麵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銅鑼聲——是負責前哨的漁民發出的警示。鄭阿福心裡一緊,立刻讓張三柱把船停在礁石後麵,自己趴在船舷邊往外看,隻見三艘掛著“三葉葵”旗的倭船正慢悠悠地晃過來,船上的浪人正舉著酒壺喝酒,完全沒注意到躲在礁石後的大明快船。
“是倭國的巡邏船!”鄭阿福壓低聲音,從腰間抽出漁叉,“按薩大人說的,咱們先把他們的桅杆打斷,彆讓他們送信回去。”他給身邊的漁民使了個眼色,兩個年輕漁民立刻拿起事先準備好的火箭,點燃引線後對準倭船的帆繩。
“咻——”火箭拖著火星掠過海麵,正好落在倭船的主帆上,帆布瞬間燃起明火。浪人們驚呼著撲過去滅火,鄭阿福趁機帶著快船衝出去,漁叉像飛鏢一樣紮進倭船的船板,幾個沒來得及反應的浪人被掀進海裡,很快就被東海的浪頭卷沒。
“快搜!看看有沒有布防圖!”鄭阿福跳上倭船,翻遍了船艙裡的木箱,最後在一個貼著“幕府密令”的木盒裡,找到一張畫著九州島布防的圖紙,上麵用和文標著武士營地的位置,還有沿海哨所的分布——和慕容芷之前送來的影衛密報一模一樣。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銅鑼聲,是主力艦隊的回應信號。鄭阿福抬頭,隻見“洪武級”戰列艦的帆影在風浪裡若隱若現,薩琳娜的旗艦上正升起“繼續前進”的旗幟。他連忙帶著漁民把倭船的物資搬上快船,然後點燃了倭船的火藥桶,“轟隆”一聲巨響,倭船在海麵上炸成碎片,濃煙像一根黑色的柱子,提醒著後麵的艦隊,這裡曾有一場悄無聲息的較量。
回到主力艦隊時,薩琳娜正站在旗艦的甲板上等著他。鄭阿福把繳獲的布防圖遞過去,上麵還沾著海水:“薩大人,倭國的巡邏船都按您說的處理了,這是他們的布防圖,跟影衛報的一樣,九州島的武士主要集中在鹿兒島和長崎。”
薩琳娜接過圖紙,指尖劃過鹿兒島的標記,想起平戶港之戰前,也是這樣靠著漁民的情報摸清了倭寇的布防。“辛苦你們了,”她從船艙裡拿出一袋鹹魚乾,遞給鄭阿福,“張阿婆特意讓我給你們留的,說海上風大,多吃點鹹的有力氣。”
鄭阿福笑著接過,剛要道謝,就見趙政和趙江月從船艙裡走出來。趙政的常服下擺沾了不少海水,卻絲毫沒影響他的神色,他指著布防圖上的長崎港:“長崎是倭國的重要港口,咱們先打這裡,斷了他們的糧草補給,就像咱們斷倭寇的漁獲一樣,讓他們沒心思再抵抗。”
趙江月湊過來,指著圖紙上的武士營地:“父親,這些營地周圍都有木柵欄,咱們的重型破城炮能轟開嗎?”
“當然能,”趙政摸了摸他的頭,又看向薩琳娜,“讓伊凡他們把火炮再調試一下,明天一早,咱們就到長崎港外,給倭國幕府送一份‘見麵禮’。”
薩琳娜點頭,轉身吩咐親兵去通知各戰船準備。鄭阿福站在一旁,看著趙政和太子討論戰術,忽然想起時,趙政也是這樣在戰船上調兵遣將,那時他還隻是個跟著水師幫忙的漁民,如今卻能和陛下一起謀劃戰局。他低頭看了看手裡的鹹魚乾,忽然覺得,這海上的風浪再大,也擋不住大明水師的腳步——因為他們的身後,有無數百姓的期盼,有張阿婆的熱粥,有靈州的鐵礦,還有這東海裡,每一個盼著海疆安穩的漁民。
夜色漸深時,艦隊漸漸靠近九州島海域。鄭阿福帶著漁民向導隊,繼續在前麵探路,測深木一次次探入海中,銅鑼聲在寂靜的海麵上回蕩,像在為即將到來的戰鬥,敲打著前奏。而“洪武級”戰列艦的甲板上,水師士兵們還在檢查武器,波斯船匠們仍在打磨炮膛,每個人都知道,明天,一場為百姓複仇、為海疆安穩的戰鬥,就要開始了。
第三百四十章完)
喜歡雪月大明請大家收藏:()雪月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