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楚商雲集興洛邑 馳道通衢融周土_楚國一統華夏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楚國一統華夏 > 第223章 楚商雲集興洛邑 馳道通衢融周土

第223章 楚商雲集興洛邑 馳道通衢融周土(1 / 1)

洛邑的晨光,曾幾何時總帶著幾分周室衰落的清冷。可今日的王城之外,卻被一陣喧鬨的人聲打破——市集上,數十個插著玄色“楚”字旗的攤位一字排開,楚商們操著略帶楚腔的周語,正熱情地招呼著往來行人。南海來的珍珠串在陽光下泛著瑩潤的光澤,楚地燒製的青釉瓷碗擺得整整齊齊,最惹眼的是角落那幾個木架,上麵放著縮小版的水車模型,輪軸轉動時還帶著潺潺的仿真水聲,引得一群孩童圍著看個不停。

一位須發皆白的老周人,拄著拐杖慢慢走到攤位前。他目光落在架上那具鐵犁上——犁頭是灰黑色的精鐵,打磨得鋥亮,犁杆纏著堅韌的藤條,比周人常用的青銅犁輕了足足一半。老人伸出布滿老繭的手,輕輕撫摸著鐵犁的刃口,指尖傳來冰涼堅硬的觸感,他不由得喃喃道:“這鐵犁……看著就比青銅犁省力多了。俺家那幾畝地,用青銅犁得三個壯丁拉,若換了這個,怕是兩個娃娃都能拉動。”

守攤的楚商見狀,立刻笑著上前:“老丈好眼光!這是俺們楚地最新煉的精鐵犁,不僅輕便,還耐磨——去年楚地大旱,靠這鐵犁和水車,莊稼照樣收了八成!您若要,今日初來洛邑,給您算個本錢價,再送您一本犁地的小冊子,上麵寫著咋用最省力。”

老周人聽得心動,又摸了摸鐵犁,終究是舍不得——家裡的青銅犁雖沉,卻也用了半輩子。可他剛要轉身,就見鄰攤圍滿了人,擠進去一看,竟是楚商在演示新織的麻布:比周錦輕薄,卻比周布結實,價格還便宜三成。人群中,有人已掏出刀幣買下一匹,老周人看著那細密的針腳,心裡的天平漸漸傾斜——或許,楚人的東西,真能讓日子好過些。

市集旁的“臨洛茶館”裡,羋璿璣正臨窗而坐。她身著楚地特有的繡紋曲裾,腰間係著赤玉佩,手中捧著一盞楚瓷茶盞,茶盞裡泡著楚地特產的雲霧茶,清香嫋嫋。她看似在品茶,實則支著耳朵,聽著鄰桌兩個周室小吏的議論。

“你聽說了嗎?楚王上個月派了三萬民夫,修了條從楚都郢城到洛邑的馳道,全用夯土砸實,下雨天都不泥濘。”一個小吏壓低聲音,語氣裡滿是驚歎,“昨日我聽驛館的人說,楚商的馬車走這條馳道,從郢城到洛邑,三天就能到!以前走舊路,最少得半個月。”

另一個小吏連連點頭,端起茶盞抿了一口,又道:“何止馳道!我昨日去周天子的寢宮送文書,竟見殿裡擺著一套楚瓷餐具——白釉青紋,比周室的青銅鼎好看多了!聽內侍說,周天子現在吃飯都用楚瓷,說比青銅器輕便,還不沾油汙。”

羋璿璣聽到這裡,忍不住對身邊扮作侍女的養芷輕笑。養芷是她的貼身侍女,也是楚廷“蜂鳥”細作的一員,此次隨她來洛邑,便是為了探查周室動向與洛邑民情。“祖父在世時總說‘周禮儘在魯’,說周人的禮儀、器物皆是天下正統。”羋璿璣放下茶盞,目光透過窗欞,落在市集上飄揚的楚旗上,“如今看來,這周禮也該添些楚風了——楚人的鐵犁、水車、瓷器,哪一樣不是讓百姓過得更安穩?禮儀若不能讓百姓安樂,再正統又有何用?”

養芷也跟著笑了,低聲回道:“小姐說得是。如今洛邑的百姓,買楚布、用楚瓷的越來越多,連街上的孩童都學著說楚語了。再過些日子,怕是連周室的官吏,都要學著楚人的規矩辦事了。”

二人正說著,窗外忽然傳來一陣輕微的騷動。羋璿璣抬眼望去,隻見街角處,一個身著錦袍的少年正與一位穿著周室官服的中年人說話——那少年正是楚王熊旅的次子熊昭,此次以“楚使”的名義來洛邑,實則是為了推動楚商在洛邑的落地;而那中年人,正是周天子的內宰,掌管周室宮廷的物資與文書。

隻見熊昭示意身後的隨從遞過一個精致的木盒,內宰打開一看,裡麵鋪著紅絨布,整齊擺放著十塊溫潤的楚玉——有雕成鳳鳥的佩飾,有刻著雲紋的璧玉,皆是楚地獨有的藍田玉,在陽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內宰的眼睛瞬間亮了,卻又強裝鎮定,咳嗽一聲道:“楚使此舉,怕是不合周室規矩吧?”

熊昭嘴角勾起一抹淺笑,語氣卻帶著不容拒絕的底氣:“內宰大人,這隻是楚地的薄禮,算不上逾矩。楚王殿下念及周室與楚先祖曾有盟約,特命在下送來這些玉飾,供周天子賞玩。”他話鋒一轉,目光銳利了幾分,“當然,楚王也有個小請求——楚商來洛邑通商,皆是為了讓洛邑百姓得利,還望內宰大人能通融,給楚商一個‘特許設市’的文書,讓他們能在洛邑長久經營,也讓周楚百姓能常通有無。”

內宰握著木盒的手緊了緊,心中早已盤算清楚——周室如今財政空虛,全靠各國進貢度日,楚國勢力最強,若得罪了楚使,怕是連明年的貢物都沒了著落。他沉吟片刻,便對著身後的小吏吩咐:“去,把早已備好的‘特許設市’文書拿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小吏很快取來文書,內宰看了一眼,便蓋上了周室的印璽,遞給熊昭:“楚使放心,有了這文書,楚商可在洛邑西市設固定攤位,周室的官吏絕不會刁難。”

熊昭接過文書,仔細看了一遍,確認無誤後,便收入懷中。他對著內宰微微拱手,轉身帶著隨從離開。走到無人的巷口,熊昭停下腳步,對扮作隨從的“蜂鳥”細作低聲道:“即刻快馬回郢城,告訴父王——周室已如風中殘燭,君臣隻知貪圖私利,全無往日的正統氣象。如今楚商已在洛邑站穩腳跟,馳道貫通,器物流通,不用十年,連洛邑的百姓都會說楚語、行楚俗,到那時,周室便會不攻自破,洛邑自然歸入楚地。”

細作躬身領命,轉身便消失在巷尾。熊昭站在巷口,望著遠處周天子的宮城——那宮城的城牆早已斑駁,連門口的青銅鼎都生了鏽。他嘴角露出一抹堅定的笑容,抬手理了理衣襟,轉身朝著楚商的市集走去——他要親眼看看,楚人的器物如何融入周土,楚人的文化如何浸潤洛邑,為楚國一統華夏的大業,再添一塊堅實的基石。

此時的洛邑市集,喧鬨依舊。楚商的吆喝聲、百姓的討價還價聲、孩童的嬉笑聲交織在一起,與遠處宮城的寂靜形成鮮明對比。羋璿璣看著這熱鬨的景象,輕輕端起茶盞,對著養芷道:“走,咱們也去市集看看——看看這洛邑的楚風,到底能吹得有多遠。”

養芷點頭應是,二人起身走出茶館,融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陽光灑在她們身上,也灑在市集上每一件楚地的器物上,仿佛預示著——一個由楚主導的新時代,正在這片古老的周土上,緩緩拉開序幕。

喜歡楚國一統華夏請大家收藏:()楚國一統華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勸你不要搶我藥劑 到底誰在末世點女仆?我上門服務 崇禎元年,開局逆轉亡國局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長生:老夫一慣儒雅隨和 暗塵明月樓 南北戰爭:我與龍娘同居的日子 圍棋少年,我在大明舉重若輕 抗戰!我攜軍需商城和平全世界! 緬北:強迫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