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意把平板合上,放在木桌上。阿斑抬頭看她一眼,又把腦袋埋進前爪裡。她起身走進廚房,從櫃子裡取出一隻特製瓷杯,倒入剛泡好的“清明款”桂語茶,輕輕吹了兩下。
茶麵泛起微小的波紋。她端著杯子走出來,站在桂花樹下等陳嬸。
陳嬸提著一籃青菜從院外進來,邊走邊說:“今早聽老李家媳婦講,說你們弄了個戴帽子喝茶的東西?人還能回到過去?”她放下籃子,語氣帶著好奇,也有點不信。
沈知意沒解釋,隻是把vr頭顯遞過去。“您試試。”
“這玩意兒……真能行?”陳嬸接過設備,猶豫了一下,還是戴上了。
音頻響起,是十年前清明那天的炒茶聲。鍋鏟刮鍋底的聲音很沉,風從門縫鑽進來,乾草沙沙作響。溫度變化從掌心傳來,先是清晨的涼意,接著是殺青時的熱浪,最後又回到山間的微風。
三分鐘後,陳嬸摘下頭顯。她沒說話,眼眶有點紅。
“這不就是那年你跟著我上山的日子?”她聲音低,“連我哼的那句采茶謠都還在……你怎麼記得這麼清楚?”
沈知意輕聲說:“不是我想記住,是茶記得。”
陳嬸看著她,忽然歎了口氣。“原來你們做的不是新花樣,是在留人啊。”
當天下午,沈知意和裴硯在桂語齋門前支起一張竹桌。一邊擺著傳統衝泡台,紫砂壺、公道杯、白瓷盞整齊排列。另一邊放著溫控杯和vr設備,連接著小型電源盒。
裴硯用毛筆在木牌上寫字:“一杯茶,兩種方式,同一份心意。”他把牌子掛在竹桌邊緣,風吹得它輕輕晃動。
第一位客人是鎮上的小學老師,常來買茶。他看了兩眼設備,笑著說:“現在喝茶還要看電影?”
沈知意給他倒了一盞傳統茶。“您可以先喝這個。”
他坐下喝了半杯,點頭說香。“可你們搞這些機器,不怕把茶的本味弄丟了嗎?”
裴硯站在一旁開口:“我們沒想改茶的味道。隻是以前有些事,藏在心裡說不出來。現在能讓它出來走一走。”
那人愣了一下,沒再笑。
陸續有村民過來。有人試了vr,摘下後沉默地走了。也有人直接搖頭,說看不懂。一個年輕人拍了段視頻發出去,配文“村裡茶鋪變科技館”。
天快黑時,那位從不參加活動的老茶農來了。他姓趙,六十多歲,種了一輩子茶,最講究“心靜則茶明”。
他站在桌前,盯著vr設備看很久。“茶要靠心去品,不能靠機器騙感覺。”他說完轉身要走。
沈知意沒攔他,隻泡了一盞傳統桂語茶,雙手遞過去。“您說得對。我隻是怕有些人心裡有事,卻不知怎麼開口。”
老人停下腳步。
他接過茶,喝了一口,放下杯子,突然伸手拿過vr頭顯,戴上。
畫麵啟動。山坡上霧氣未散,年輕的女人挎著竹籃走在前麵,回頭對他笑。那是他三十年前的妻子。她早就不在了。
他站著沒動,呼吸變得很慢。握杯子的手越來越緊,指節發白。
兩分鐘後,視頻結束。他摘下設備,一句話沒說,把杯子放在桌上,轉身走了。
第二天早上,陳嬸送來一碗醃蘿卜。“老趙昨晚上我家坐了半個鐘頭,”她說,“他說他夢見他老婆了,夢裡的路,跟你們那個片子一模一樣。”
沈知意低頭看著剛掃描完紋路的一片茶葉。數據圖像在平板上跳動,像心跳,但節奏不同。
裴硯走過來,站到她身邊。他手裡拿著記錄本,上麵寫著昨天每個人的反饋。
“有人還是不信。”他說。
“我知道。”她說。
“但我們沒做錯。”
她抬頭看他一眼,嘴角動了動,沒笑,也沒反駁。
中午,陽光照進院子。竹桌還在原地,設備也開著。一個小女孩拉著奶奶的手路過,指著vr頭顯問:“奶奶,這是什麼?”
老人搖搖頭。小女孩跑過去,仰頭問沈知意:“我能試試嗎?”
沈知意蹲下來,幫她調整頭顯大小。“閉上眼睛,等聲音響起再睜開。”
孩子戴上設備。音頻開始播放,溫控杯傳出手感變化。
她突然笑了。“我看到外婆了!她在灶台前炒茶,還叫我彆碰鍋!”
摘下頭顯後,她撲進奶奶懷裡。“奶奶,我看到你年輕時候的樣子了!”
老人抱著孫女,手微微發抖。
傍晚,河麵被夕陽染成金色。沈知意站在茶鋪門口,手裡捧著一杯剛完成掃描的新茶。蒸汽往上飄,碰到她的下巴。
阿斑蜷在門檻邊,耳朵偶爾抖一下。
裴硯走到她旁邊,低聲說:“明天還有人要來試。”
她點點頭。
風吹過來,把竹桌上的紙條掀起來一角。上麵寫著一行字:真話不一定馬上被人信,但總會有人聽見。
她望著遠處的山影,沒有說話。
一隻飛蟲撞在vr頭顯的鏡片上,彈了一下,掉進草叢。
喜歡茶中往事,筆下姻緣請大家收藏:()茶中往事,筆下姻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