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完就走了,沒再多問。
裴硯站在茶鋪門口,親眼看見這一幕。他走進來,低聲說:“我們不必比他們快,隻需更真。”
沈知意點頭。
他們坐在院中商量。不能再等了。必須儘快讓消費者知道這款茶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要做它,背後有多少人在堅持。
但他們不能直接推出成品。配方未定,工藝還在微調,一旦公開反而會被迅速模仿。
“我們可以先講它的來曆。”沈知意說,“講我們為什麼要研發一款新的複合茶。”
“講桃溪的氣候,講山銀花和薄荷的生長周期,講三次失敗的過程。”裴硯接道。
“也講那些熬夜記錄數據的人,講踩壞的薄荷苗,講複焙時失控的溫控器。”她說。
“讓所有人知道,這不是一個突然冒出來的產品。”裴硯說,“而是一年三百多天的堅持。”
他們決定先放出一部分內容。不是廣告,不是推銷,而是真實記錄。用文字,用圖片,講清楚每一味輔料的選擇原因,每一次調整背後的考量。
不提功效數字,不承諾效果,隻說事實。
“人們會記住第一個打動他們的故事。”沈知意說,“我們要成為那個故事。”
裴硯看著她。她的眼神很靜,不像前兩天那樣沉在成果裡,也不像剛才聽到消息時有一絲波動。現在的她,清醒,堅定。
傍晚,他回到書坊。他從袖中取出那張紙條,放在燈下看了很久。然後他把它折好,投入爐中。
火苗竄起來,紙條邊緣變黑卷曲,最後化成灰。
他站在窗前,看著天色一點點暗下去。鎮上燈火漸次亮起,書坊外的街道安靜下來。
沈知意坐在院中石凳上,手裡拿著剛寫完的手稿殘頁。她沒有燒掉它,也沒有收進木箱。她就那麼坐著,目光望向遠處山影。
風吹過曬匾,發出輕微響動。阿斑趴在桂花樹根處,耳朵動了一下。
她聽見裴硯的腳步聲遠去,沒回頭。
她的手指撫過紙頁邊緣,那裡有一道折痕。
灶房裡的鐵鍋早已涼透。
東棚的門關著,插銷落得好好的。
她低頭看手中的紙,上麵最後一句話是:“真正的競爭,從來不在市場上,而在人心如何被觸到。”
她把紙折成小塊,塞進袖中。
遠處山道上,一道模糊的身影正朝村子走來。
喜歡茶中往事,筆下姻緣請大家收藏:()茶中往事,筆下姻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