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追尋的浩瀚星光,
在七十年代末的風裡,
彙成同一首進行曲的樂章。
機油與墨香交織的課堂,
你教會我讀懂鋼鐵的脊梁;
而我想要讓你看見,
杏花煙雨也有堅韌的力量。
若再有人問起理想與愛的天平,
我會指給他看——
齒輪傳動裡嚴絲合縫的默契,
星空軌道上彼此輝映的守望。
我們正把最浪漫的誓言,
寫進祖國大地複蘇的晨光。
擱下筆,合上本子,指尖輕輕撫過封麵上那枝寒梅。她打算下次見麵時,一定要把這個小小的“捷報”親口告訴他。
窗外,秋陽正好,她腳步輕快地走出教室。
在她心裡,顧淮守護的,不僅僅是萬裡疆土上的界碑與安寧;他也在用他的方式,悄然拓展著她認知世界的版圖。
她所追尋的星辰,高懸於夜空,璀璨而遙遠;而他帶給她的,是腳下這片土地深沉的回響,是讓夢想得以紮根和生長的土壤。
這兩者,如同光與影,共同構成了她世界裡完整而令人心安的蒼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幾天後,一封蓋著西南地區郵戳的信,靜靜地躺在了蘇婉寧的書桌上。是母親周念知寫來的。
自上次匆匆見過顧淮一麵後,母親便踏上了南下的火車,回到了她摯愛的地質隊。
婉寧小心地拆開信封,母親那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
「寧兒,見字如麵。
西南群山已染秋意,涼意順著山穀往上爬,但帳篷裡卻比以往更顯熱忱。部裡特批成立的‘深地資源探測項目組’,媽媽被任命為技術總負責人。肩上的擔子很重,但心裡是滿的。
組裡來了許多年輕的同誌,尤其是那些姑娘們,臉上還帶著校園裡的青澀,眼底卻已燃著和我們當年一樣的光。
昨晚圍著篝火,我和她們說起前輩的故事——在戰火連天的歲月裡,他們靠著羅盤和一雙腳,都不曾停止對這片大地的探索。
火光跳動著,映在她們年輕而專注的臉上。
那一刻,媽媽忽然想起了你。
圖書館的燈光,想必也同樣溫柔地照著你的圖紙吧?
隔行如隔山,你提到的知識,媽媽雖不完全懂,但那種在理論與現實間尋找平衡的感悟,我深有體會。
地質圖上的每一條等高線,又何嘗不是理想與真實地貌之間反複校準的結果?
顧淮那孩子,沉穩可靠。
上次見麵雖匆忙,但媽媽看得出,他帶給你的不僅是感情上的依靠,更是一種看待世界的新的維度,這很好。
我們都在各自的‘野外’裡探索。你的‘野外’是圖紙與公式構成的精密世界,媽媽的‘野外’是這連綿群山與看不見的地下寶藏。
但追尋的意義,本質是相通的。
天涼了,記得添衣。勿念。
母字
於西南勘探駐地」
喜歡征途與山河請大家收藏:()征途與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