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開傘的瞬間,頸部和腰椎承受的瞬時壓力值大概是多少?有沒有科學的放鬆動作來預防損傷?”
趙教官擦了擦額角的汗,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地耐心解答,心裡卻暗暗驚歎:這批女兵不僅基礎紮實,思考的深度和廣度更是超出他的預期。
從傘具性能到訓練方法,從特情處置到裝備維護,她們的問題幾乎覆蓋了空降兵訓練的方方麵麵。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水,看著那一雙雙充滿求知欲的眼睛,忍不住感歎:
帶這樣的兵,雖然累,但確實帶勁兒!
然而下一秒,趙教官就被一個始料未及的問題問住了。
蘇婉寧再次舉手,目光專注地落在投影幕布上:
“目前我們的跳傘訓練主要依賴目視和氣象預報。但現代戰場環境複雜,如果遇到突發電磁乾擾,導致開傘器電子元件失靈,或者空降區域有未知乾擾,部隊是否有研發補救措施?比如單兵使用的微型氣象雷達,或者具備抗乾擾能力的機械備份開傘裝置?”
這個問題讓趙教官握著教鞭的手微微一頓。這確實是個前沿課題,研究所那邊確實在攻關,但遠未到裝備部隊的階段。
他正要組織語言解釋研發進度,童錦的問題又接踵而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教官,我研究過空降兵傷亡數據,發現很多著陸損傷是由於落地瞬間的判斷失誤。我們是否可以考慮在傘兵靴加裝微型傳感器,通過實時監測落地角度和衝擊力,在著地前零點幾秒給出警示?甚至開發自動調整落地姿勢的輔助係統?”
趙教官表麵不動聲色,腦海中卻已掀起風暴。這些女兵思考的問題,已經跳出了現有訓練大綱,直接指向空降兵未來的發展方向。
他輕咳一聲,儘量保持權威:
“這些問題確實存在,相關部門正在研究……”
“那目前有哪些技術瓶頸?”
蘇婉寧追問。
“傳感器的小型化到什麼程度了?”
童錦緊追不舍。
趙教官感覺額角又開始冒汗。他看了眼時鐘,第一次覺得上課時間如此漫長。
當下課哨聲終於響起,趙教官如釋重負地合上教案:
“今天的課就到這裡。”
他甚至沒等學員們起立敬禮,就快步走向門口,那背影竟有幾分落荒而逃的意味。
女兵們麵麵相覷,李秀英忍不住問道:
“咱們是不是把教官問怕了?”
蘇婉寧望著門口,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轉頭看向姐妹們。
“這不正說明我們思考的方向是對的嗎?”
第二天,趙教官麵色如常地走進教室,仿佛前一天的“落荒而逃”從未發生。
“今天講傘具結構。”
他在黑板上流暢地畫出主傘、備份傘和自動開傘器的示意圖。
“主傘失效時,備份傘會在預定高度自動啟動,這是你們生命的第二道保險......”
他特意用最淺顯的語言解釋著複雜原理,講解完畢,還習慣性地問了一句:
“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嗎?”
話音剛落,他就後悔了。
隻見台下齊刷刷舉起十幾隻手,每雙眼睛裡都閃爍著求知的光芒。
喜歡征途與山河請大家收藏:()征途與山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