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楓在陽台的陰影裡發呆時,趙子軒沒有去打擾,隻是默默熱了一杯牛奶,放在了他回屋的桌上;張野在寢室門縫裡塞進一張皺巴巴的紙條,上麵龍飛鳳舞地寫著“兄弟,今天的鍋我洗了,你歇著”;而陳默,則在自己的電腦上敲下一行代碼,注釋是:“大哥近期情緒波動數據,已啟動最高級彆加密,防止任何形式的外泄。”
老貓在聲明的最後寫道:“我們總在追求被看見,卻忘了真正的共情,從來不是暴露在聚光燈下的呐喊,而是在你轉身時,被一雙雙溫暖的手,穩穩接住。”
風暴的走向,在這一刻徹底逆轉。
江城大學行政樓的會議室裡,氣氛凝重。
校領導們圍坐一圈,麵前的投影屏上,正定格在蘇晚晴撕碎申請表的那一幕。
“簡直是胡鬨!把學校的聲譽當兒戲!”一位副校長拍著桌子,怒不可遏。
“我不同意。”一直沉默的林導,新聞學院的院長,緩緩開口,“我認為,應該立刻撤銷對404寢室的‘公眾行為審查’。”他環視一周,聲音沉穩有力:“他們用三個月的直播,換來了三千多條真實的觀眾反饋。其中有一條是這麼寫的:‘我兒子性格內向,看了你們吵完架還能像沒事人一樣勾肩搭背,才第一次敢於因為想法不同,跟自己的爸爸開口說話。’請問在座的各位,這種直擊人心的教育效果,比我們講一百堂思政課,哪一個更管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話音未落,一直負責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徐曼老師也提交了一份提案:“我建議,不僅不該處罰,還應該將這次‘真實生活記錄’項目,作為創新案例,納入我校的綜合素質評價體係。我們培養學生,不是為了培養完美的機器人,而是為了培養能感知、會犯錯、懂修複的,完整的人。”
當晚,江城大學的校園官網上,一則公告悄然發布:經校務委員會討論決定,恢複林楓團隊在“校園新媒體中心”的所有職務,其直播項目《404notfound》的所有內容,將作為“當代大學生校園情緒健康教育”的特殊案例,封存歸檔。
晚上十一點五十八分,距離直播結束隻剩最後兩分鐘。
404寢室中央,林楓、趙子軒、張野、陳默,四個人肩並肩,圍成一個緊密的圈。
林楓舉起那部已經發燙的手機,鏡頭掃過每一位兄弟的臉,他們的臉上沒有勝利的喜悅,隻有一種曆經浩劫後的平靜與釋然。
“這不是一次勝利,”林楓對著鏡頭,也對著他們自己說,“這是一個開始。從今天起,我們不裝了——不裝刀槍不入的堅強,不裝永不散場的和諧,不裝無懈可擊的完美。”
他伸出手指,在屏幕上輕輕一點。
“直播結束”。
屏幕變黑的瞬間,積蓄已久的情感如雪崩般傾瀉而下,無數條彈幕瘋狂刷過黑暗的屏幕,快到根本看不清內容,但那閃爍的光芒裡,分明帶著“對不起”、“謝謝你”、“我也想當個活人”的字樣。
林楓合上電腦,整個世界都安靜了。
他癱坐在椅子上,感覺身體被抽空了所有力氣。
口袋裡的手機突然震動了一下,是一條新消息。
來自“小雨媽媽”:“孩子今天主動要求加一碗飯,他說,你們的寢室沒有散,他就不能先倒下。”
林楓看著那行字,緊繃了幾個月的嘴角,終於有了一絲真實的笑意。
他回道:“我們也沒散。因為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人,在等著我們繼續說話。”
窗外,404寢室的燈依舊亮著,像一麵被無數目光敲碎,卻始終不曾熄滅的鏡子,映照著這個不眠的夜晚。
這場席卷了整個校園內外的風暴,終於在喧囂的頂峰歸於平靜。
狂歡與塵埃一同落下,網絡上的熱度被新的事件所取代,人們的生活似乎又回到了正軌。
直播結束後的第三天,林楓睡了一個久違的好覺。
陽光透過窗簾縫隙照進來,他眯著眼,習慣性地摸過床頭的手機。
屏幕上乾乾淨淨,沒有了海嘯般的和私信,隻有幾個朋友發來的問候。
一切都顯得那麼不真實。
他點開郵箱,準備清理一下積壓的垃圾郵件,一封剛剛抵達的、來自教務處的官方郵件,靜靜地躺在收件箱的最頂端。
喜歡我的室友全是臥龍鳳雛請大家收藏:()我的室友全是臥龍鳳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