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存手機。"林楓蹲下來,和老人平視。
陳默遞來的錄音盒在他掌心還有餘溫,"這個不聯網,不上傳,錄完您自己收著。
想聽了就按按鈕,不想留就燒了。"
老吳渾濁的眼睛突然亮了一瞬。
小梅在門邊動了動,課本嘩啦掉了一本。
她彎腰去撿,林楓瞥見她校服裡露出半截銀色掛鏈——是用錄音筆碎片串的。
當晚,祠堂的白牆上投著老吳的舊影像。
趙子軒調試投影儀時,幾個光腳的小孩湊過來扒著門框看,被奶奶揪著耳朵拽走:"看什麼?
那是老輩人的瘋癲。"可等《祖公上山》的調子從老影像裡淌出來,滿祠堂的人都靜了。
老吳坐在最角落的竹椅上,手指無意識地敲著膝蓋打拍子。
他的喉結動了動,像要跟著唱,卻隻咳出半聲啞笑。
林楓把錄音盒輕輕放在他腳邊的石階上,金屬殼碰著青石板,叮的一聲,像片被驚醒的星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歌是我阿公教的。"老吳突然開口,聲音輕得像落在歌譜上的灰,"他說,唱的時候要想起祖公們背著鹽巴翻山的樣子,要想起第一茬稻子抽穗時的露水..."
小梅不知何時蹲在了爺爺腳邊,課本攤開在腿上,筆在紙上來回劃拉——她在記,用最笨的方式,把每句歌詞的尾音都圈起來。
深夜,民宿的木門被輕輕敲響。
小梅抱著個藍布包裹站在月光裡,發梢沾著夜露:"爺爺睡著了。"她解開布包,露出本邊角卷翹的歌本,紙頁間夾著乾了的映山紅,"這上麵的符號,隻有他能看懂。"她指尖撫過密密麻麻的批注,"清明前唱《祭樹神》,秋分後唱《收穀謠》...我以前嫌他囉嗦,現在..."
陳默接過歌本時,鏡片蒙了層霧氣。
他翻到某一頁,突然輕聲道:"看這裡,光緒三十年大旱,《求雨歌》的調子低了三度。"
窗外,鼓樓的銅鈴被夜風吹得輕響,一聲,兩聲,像在數著什麼。
林楓望著歌本上褪色的墨跡,忽然聽見遠處傳來細碎的腳步聲——是哪家的阿婆?
或許是被老吳的舊歌勾了魂,來尋年輕時的月光?
小梅把歌本小心包好,抬頭時眼睛亮得像寨子裡的螢火:"明天...我想請爺爺給我講講這些符號。"
林楓應了。
他望著窗外漸起的晨霧,聽見自己心裡有顆種子在破土——有些聲音,或許等不到被唱出來的那天,但至少,有人願意彎下腰,認真聽。
喜歡我的室友全是臥龍鳳雛請大家收藏:()我的室友全是臥龍鳳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