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晚的月亮掛在村前的老榕樹上,像塊被擦亮的銀圓。葉不凡躺在床上,手指摩挲著枕頭邊的新書包——那是爺爺趕集時在供銷社買的,藏藍色的粗布麵,上麵用白線繡著個歪歪扭扭的“學”字,兩層布隔層用粗麻繩縫得紮實,摸上去糙糙的,卻帶著股新布特有的漿洗味。他翻了個身,聽見灶房裡奶奶還在“沙沙”地納鞋底,爺爺的旱煙杆偶爾“吧嗒”響一聲,煙霧順著窗縫飄進來,混著晚風吹來的稻花香,讓他心裡又暖又急。
“明兒要上學了,睡不著?”奶奶推開門進來,月光灑在她鬢角的白發上,像落了層霜。她把疊好的藍布褂子放在床頭,褂子是去年做的,今年穿剛好合身,袖口磨破的地方被她用同色布補了個小補丁,不細看根本瞧不出來。“明早要帶的凳子彆忘了,你爹當年上學就用的那張高凳,結實著呢。”
“忘不了。”葉不凡把臉埋進枕頭,聲音悶悶的,“奶奶,學費真的要交四斤米嗎?咱家的米夠不夠?”
“夠,夠。”奶奶坐在床邊,粗糙的手輕輕拍著他的背,“前陣子剛碾的新米,篩了最白淨的裝在布袋裡,明早讓你爺爺幫你提著。五毛錢的課本費也備好了,在你書包側袋裡,用手帕包著,彆弄丟了。”
爺爺這時也走進來,手裡的旱煙鍋在鞋底上磕了磕,火星子“劈啪”濺落在地上。“咱不凡要成學生娃了,以後就是識文斷字的人了。到了學校要聽葉蓉老師的話,彆跟同學瘋鬨,知道不?”他蹲下來,看著葉不凡的眼睛,“書包裡的鉛筆是削好的,橡皮也給你備了,要是不夠用,跟家裡說。”
葉不凡使勁點頭,鼻尖忽然有點酸。他想起前幾天放牛時,葉宋還跟他炫耀,說他爹給他買了帶花紋的鉛筆,葉碧芬則說她娘要給她縫個花書包。可他覺得自己的藏藍書包最好看,爺爺繡的“學”字雖然歪,卻比任何花紋都稀罕。
天剛蒙蒙亮,雞剛叫頭遍,葉不凡就爬起來了。他飛快地穿上藍布褂子,蹬上布鞋,跑到院子裡去看那兩張凳子——高的那張是四腳高木凳,凳麵是塊厚實的楊木板,邊緣被磨得溜光,是爹小時候用過的,爺爺前幾天特意用砂紙打磨了一遍,摸上去滑溜溜的;矮的那張是小方凳,腿兒短短的,是奶奶平時納鞋底坐的,凳麵還留著奶奶的體溫。
奶奶已經在灶房忙活了,鍋裡的紅薯粥“咕嘟咕嘟”冒著泡,香氣飄滿了整個院子。“快吃,吃完好上學。”奶奶把一碗稠稠的紅薯粥放在桌上,上麵臥著個金黃的煎蛋,“今天開學,給你加個蛋,讀書有力氣。”
葉不凡呼嚕呼嚕地喝著粥,煎蛋的油香混著紅薯的甜,暖得他心裡發燙。爺爺把四斤米裝進一個粗布口袋,用麻繩係緊,又把五毛錢的紙幣仔細疊好,塞進書包側袋的手帕裡。“走吧,我送你到村口。”
扛著高凳子的感覺比想象中沉,凳腿硌得肩膀有點酸,但葉不凡咬著牙不肯讓爺爺替。他一手扶著高凳的邊緣,一手提著小方凳,書包在背後“啪嗒啪嗒”地晃,裡麵的鉛筆盒“叮叮當當”響,像在跟著他的腳步唱歌。
村口的榕樹下已經聚了幾個孩子。葉宋正扛著一張紅漆斑駁的高凳,凳麵上還畫著個歪歪扭扭的小人,他看見葉不凡就喊:“不凡,你看我的凳子!我爹給我畫的孫悟空!”葉碧芬背著個碎花布書包,手裡提著個竹編小凳,凳腿上纏著紅布條,她笑著揚了揚手裡的布袋:“我娘給我裝了兩個煮雞蛋,等會兒分你一個。”
葉木生扛著的凳子最特彆,是個四條腿不一樣長的木凳,他走路一顛一顛的,嘴裡還念叨:“我爺說墊塊磚就穩了,不礙事。”潘春蓮跟在她哥潘華金身後,小臉紅撲撲的,手裡緊緊攥著小凳子,看見葉不凡就怯生生地笑了笑——上次在溪邊捉蝌蚪,她還把自己的玻璃彈珠分了一顆給葉不凡。
孩子們陸陸續續到齊了,十幾個半大的孩子扛著各式各樣的凳子,背著或新或舊的書包,像一支浩浩蕩蕩的小隊伍,往村西頭的公家屋走去。田埂上的露水還沒乾,沾在褲腳上涼涼的,遠處的稻田裡,早起的社員已經開始薅草,鋤頭“嚓嚓”地劃過泥土,驚起幾隻螞蚱,蹦蹦跳跳地鑽進草叢裡。
公家屋離村子不遠,是座青磚灰瓦的老房子,牆皮掉了不少,露出裡麵的黃土,門框上的紅漆早已斑駁,隻剩下幾個模糊的字。平時這裡是隊裡放糧食的地方,門口還堆著幾個空麻袋,麻袋上沾著麥麩子,風一吹,麥麩子“簌簌”地往下掉。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一股混合著稻穀香、塵土味和舊木頭的氣息撲麵而來,嗆得葉不凡打了個噴嚏。
大廳比想象中寬敞,牆角堆著幾個空糧囤,蛛網在糧囤角上輕輕晃。最顯眼的是正麵牆上掛著的黑板——那是塊比門板還大的木板,邊緣被蟲蛀了幾個小洞,上麵用墨汁刷過,有些地方已經褪色,露出木頭的原色。黑板下方擺著一張舊八仙桌,桌腿用鐵絲綁著,是老師的講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孩子們七手八腳地把凳子搬到大廳裡,高凳子當課桌,矮凳子當椅子,在地上排成幾排。葉宋非要跟葉不凡挨著,他的孫悟空凳子剛放下就“咯吱”響了一聲,他趕緊往凳腿下墊了塊小石子。葉碧芬和潘春蓮、葉妮妹坐在前排,三個小姑娘把凳子擺得整整齊齊,書包放在腿上,眼睛好奇地打量著四周。
“大家靜一靜!”門口傳來清脆的聲音,孩子們都回過頭去。葉蓉老師走進來了,她穿著件淺藍色的確良襯衫,梳著齊耳短發,辮子梢上係著紅綢帶,手裡提著個藤條籃子。她是村裡為數不多讀過初中的姑娘,平時在隊裡掙工分,農閒時就來教孩子們念書,大家都喊她蓉老師。
“歡迎大家來上學!”蓉老師把藤條籃子放在八仙桌上,笑著環視一圈,“我是你們的一年級老師葉蓉,以後咱們就在這兒一起學習、一起認字。”她的聲音像溪水一樣清,孩子們都聽得安安靜靜的,連平時最調皮的葉木生都坐直了身子。
蓉老師先讓大家挨個報名字。“葉不凡!”“到!”葉不凡站起來時,膝蓋不小心撞到了高凳子,發出“咚”的一聲,引得大家都笑了,他的臉一下子紅到了耳根。“葉碧芬!”“到!”碧芬站起來時,辮子上的蝴蝶結晃了晃,聲音細細的。“葉宋!”“到!”葉宋故意把聲音喊得大大的,還挺了挺胸膛,逗得蓉老師也笑了。
報完名字,蓉老師開始收學費。“有米的同學把米袋放在桌子左邊,交錢的同學把錢給我,我登記一下。”葉不凡趕緊從爺爺手裡接過米袋,袋子沉甸甸的,他雙手捧著放在桌角,又從書包側袋裡掏出包著五毛錢的手帕,一層層打開,把紙幣遞給蓉老師。紙幣有點皺,邊角還缺了個小口,是爺爺特意找鄰居換的新錢。
“不凡的米真白淨。”蓉老師接過米袋掂了掂,在本子上記下名字,又把五毛錢夾在本子裡,“錢收好了,謝謝你。”葉不凡咧開嘴笑了,心裡甜滋滋的,好像自己做了件天大的好事。葉宋交錢時,他的五毛錢紙幣上印著拖拉機圖案,他還特意舉起來給葉不凡看:“你看我的錢,有拖拉機!”
收完學費,蓉老師從藤條籃子裡拿出一摞新書,油墨的香味一下子飄滿了大廳。“這是語文書和數學書,大家排好隊來領。”孩子們立刻排起歪歪扭扭的隊伍,眼睛都盯著那本帶著彩色封麵的語文書——封麵上畫著兩個背著書包的小朋友,在陽光下笑著奔跑,旁邊還有幾隻小鳥在飛。
輪到葉不凡時,他雙手接過書,指尖碰到光滑的封麵,心裡激動得怦怦跳。語文書是彩色的,數學書是黑白的,但封麵上的數字“1、2、3”也讓他覺得格外新鮮。他把書緊緊抱在懷裡,生怕被風吹壞了,連走路都小心翼翼的。
回到座位,葉宋已經迫不及待地翻開語文書,指著上麵的圖畫喊:“你看這個小朋友在放風箏!”葉碧芬則把書平放在高凳子上,用手指輕輕摸著封麵上的字,好像在跟它們打招呼。葉不凡也慢慢翻開語文書,第一頁上印著“語文”二個字,下麵是幅插圖:太陽公公對著一群背著書包的孩子笑。
“現在開始上課。”蓉老師拿起一根竹製教鞭,輕輕敲了敲黑板,“今天我們不學認字,先學怎麼坐,怎麼聽講。”她站得筆直,雙手背在身後:“上課要坐端正,腰挺直,眼睛看著老師,不能隨便說話,知道嗎?”孩子們都學著她的樣子坐好,葉不凡感覺後背挺得發酸,卻不敢動一下。
蓉老師又教大家怎麼愛護書本:“書是我們的好朋友,不能撕頁,不能在上麵亂畫,看完要放好。”她還教大家怎麼削鉛筆,怎麼用橡皮,講得仔仔細細的,連握筆的姿勢都一遍遍示範。葉不凡學得格外認真,他握著爺爺給的鉛筆,在草稿紙上畫了個歪歪扭扭的“人”字,雖然不好看,但心裡卻樂開了花。
課間休息時,大廳裡一下子熱鬨起來。葉宋拉著葉不凡去看他的孫悟空凳子,兩人蹲在地上數凳子上的花紋;葉碧芬和潘春蓮她們在翻看彼此的書,討論著封麵上的圖畫;葉木生則跟潘華金比賽誰的鉛筆長,兩人把鉛筆放在高凳子上比來比去,引得大家都圍過來看。
蓉老師站在門口看著大家,嘴角帶著笑,手裡在縫補一件舊衣服——那是她自己的襯衫,袖口磨破了。葉不凡跑過去問:“老師,您也會縫衣服呀?”蓉老師點點頭:“是啊,自己的衣服破了自己縫,以後你們也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她摸了摸葉不凡的頭,手心暖暖的。
第二節課,蓉老師教大家唱《東方紅》。她的聲音很好聽,像山澗的泉水,孩子們跟著她一句句地唱,雖然有的跑調,有的忘詞,但歌聲卻格外響亮,飄出公家屋,飄到田埂上,連遠處薅草的社員都停下手裡的活,笑著往這邊看。
放學的鈴聲是蓉老師敲響的——她從牆上摘下一個舊銅鈴,用繩子一拉,“叮鈴鈴”的聲音清脆又響亮。“明天早上八點上課,彆忘了帶課本和鉛筆,還要帶個喝水的杯子。”蓉老師站在門口叮囑大家,“路上注意安全,彆打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孩子們扛著凳子,背著書包,排著不太整齊的隊伍往家走。夕陽把他們的影子拉得長長的,投在田埂上,像一串歪歪扭扭的小樹苗。葉不凡的懷裡抱著新書,油墨香混著身上的汗味,聞起來格外舒服。葉宋在旁邊不停地說:“明天我要帶我爹的算盤來,讓老師教我們算算術!”葉碧芬則說:“我娘說要給我的書包繡朵花,比你的‘學’字好看!”
回到家,爺爺和奶奶正坐在院子裡等他。“放學啦?”奶奶趕緊迎上來,接過他手裡的凳子,“累不累?餓不餓?鍋裡溫著紅薯呢。”葉不凡把新書舉到他們麵前,興奮地說:“爺爺奶奶,你們看!這是我的語文書和數學書!蓉老師教我們唱歌了,還教我們寫字!”
爺爺接過書,戴上老花鏡,一頁頁地翻看,手指輕輕摸著光滑的紙頁:“好,好,咱們不凡有新書了。”奶奶則拉著他的手問:“老師好不好?同學有沒有欺負你?米和錢都交了嗎?”葉不凡把今天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他們,從報名字到領書,從上課到課間玩耍,說得眉飛色舞。
晚飯前,葉不凡找出家裡的舊報紙——那是爺爺攢著卷煙用的,上麵印著毛主席的畫像和“農業學大寨”的標語。他學著村裡大孩子的樣子,把報紙裁成比書包略大的尺寸,小心翼翼地包在語文書和數學書的封麵上。爺爺幫他把邊角折好,用漿糊粘牢,奶奶則找來一根紅布條,係在書包的提手上:“這樣背著方便。”
包好的書皮整整齊齊的,摸上去硬硬的,再也不怕磨壞了。葉不凡把書放進書包的第一層隔層,鉛筆盒放進第二層,然後把書包小心翼翼地掛在床頭的釘子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好像那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寶貝。
晚飯吃的是薺菜餅和紅薯粥,奶奶還特意炒了個雞蛋。爺爺喝著小酒,煙杆“吧嗒”響,說:“咱不凡以後就是學生了,要好好念書,將來有出息,走出大山看看。”奶奶給葉不凡夾了塊雞蛋:“多吃點,念書費腦子,明天才有精神上課。”
夜深了,葉不凡躺在床上,聽著窗外的蟲鳴,手裡還攥著那本包著報紙皮的語文書。書頁上的油墨香還沒散,混著報紙的油墨味,成了他聞過最好聞的味道。他想起蓉老師溫柔的笑容,想起葉宋的孫悟空凳子,想起葉碧芬書包上的碎花,還有黑板上那塊磨舊的木板——明天,那裡會寫上他認識的第一個字吧?
喜歡平凡人生葉不凡請大家收藏:()平凡人生葉不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