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陶魂_華夏英雄譜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6章 陶魂(2 / 2)

幾個握著骨耜的年輕人麵麵相覷,臉上明顯寫著疑問和不情願。其中一人忍不住嘟囔道:“舜公,這點薄坡,又背陰,去年草都稀得很,能藏什麼好根子?我看還不及村東那荒地肥。”年輕人的話語中充滿了質疑,他覺得在這樣貧瘠的地方挖掘,無疑是白費力氣。

女英從舜的身邊上前一步,冬日慘白的光映照著她的額頭,勾勒出她精致卻又帶著堅毅的輪廓。她先是仔細地觀察著近處幾棵枯敗草根的形狀,然後蹲下身子,用手輕輕撥開一點薄薄的表土,接著又用腳尖小心翼翼地繼續翻動著泥土,一邊觀察一邊說道:“瞧這草根,往深褐色的泥裡紮得倔強。再細瞅這泥層,”她微微喘著氣,腹部的沉重壓迫著腔子裡的力量,但她的聲音依然平靜而篤定,“凍得發僵發白,可下麵卻含著潤,不是浮土能比的。”她的這番話,讓眾人微微一凜,原本的質疑聲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絲猶豫和思考。

舜看向妻子,眼神裡帶著無聲的激賞。女英那堅定的神情,仿佛在訴說著無論前路如何艱難,她都將與舜並肩同行。

他們手持簡陋的工具——鋤和耜,開始動手挖掘。冬日的大地,硬土層猶如堅固的鎧甲,阻擋著他們探尋希望的腳步。每一次鋤頭落下,都伴隨著沉悶的聲響,震得人虎口生疼。冰冷的泥土被一點點掀開,露出略深處略軟的褐色底泥,那是大地深處的呼吸,帶著未知的神秘。

隨著挖掘的深入,起初挖出的隻是一些細弱短小的莖塊,令人滿心失望。眾人的臉上不禁浮現出沮喪之色,難道這片土地真的如此貧瘠,無法給予他們生存的希望?然而,舜和女英並未氣餒,他們的眼神中依然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仿佛在告訴大家,再堅持一下,也許轉機就在下一刻。

就在大家情緒低落之時,一個眼尖的青年突然喊了起來:“有了!粗的!”眾人的目光瞬間被吸引過去。隻見那青年挖到一截彎曲碩大的黃褐色根莖,狀如乾癟的老薑,卻異常粗壯沉手。這一發現,猶如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瞬間點燃了眾人的希望。剛才還彌漫在人群中的疲憊與疑色,此刻被一掃而空。

於是,大家更加奮力地挖掘起來。枯焦的荒土在他們汗水和骨耜的叩擊下不斷翻滾,泥土和草根的氣息帶著寒氣和微濕的腥香,彌散在冰冷的空氣裡。那股獨特的氣息,仿佛是大地給予他們的回應,鼓勵著他們繼續努力。

隨著根莖不斷被挖出,沉重的陶罐、石鍋被重新支起。族人們小心翼翼地將根莖洗淨,放入鍋中,再添上清冽的泉水。篝火被點燃,火苗歡快地舔舐著罐底,仿佛在為即將到來的美味歡呼。隨著溫度的升高,清冽的泉水開始被那粗硬的根塊染上一種沉靜的金黃色澤,騰騰的熱氣攜著一股難以形容的、帶著泥土寒氣和草木回甘的奇異清氣蒸騰而起,撲向每個人的鼻尖。

這股奇異的香氣,讓眾人的心中充滿了期待。女英靠坐在火堆旁溫熱的石頭上,看著忙碌的眾人,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舜走到她身邊,遞來一小碗滾燙的葛根湯。女英接過,小口啜飲。那暖流帶著根的沉著和泉的甘冽,溫柔地熨帖著腹中的不安。她長長地、無聲地舒出一口氣,仿佛所有的疲憊和憂慮都隨著這口氣飄散而去。

舜在她身邊坐下,握住了她冰涼的手掌。在溫暖的篝火映照下,舜的眼神溫存中帶著沉毅的力量。

當人們再次抬頭看這片曾被他們視為“瘦瘠”的坡地時,眼神已然不同。土,還是那片土;荒瘠,依然是那麼赤裸裸地呈現著,仿佛從未改變。但在他們心中,土地如同攤開的手掌,紋理間悄然變幻出之前被忽略掉的幽微脈絡。他們發現,這片坡地在不同的季節裡,有著彆樣的生機。春天,幾株不知名的野花會倔強地從石縫中鑽出,綻放出鮮豔的色彩;夏日,一場小雨過後,土壤裡會彌漫出清新的氣息,那是生命在悄悄孕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日子就這樣不緊不慢地過著,直到數月之後的一場暴雨,打破了部落原本的寧靜。天空像是被撕開了一道大口子,雨水傾盆而下,如注的水流彙聚成洶湧的山洪。山洪裹挾著黃泥和碎石,以排山倒海之勢衝下山脊。半山腰那片部落開荒的心血——一片較為平坦肥沃的園子,瞬間被淹沒在洪水中。

洪水肆虐,毀壞了這片承載著人們無數希望的園子。雨水把禾苗打得倒伏,與泥漿攪成一團。原本嫩綠的禾苗,此刻在泥水中掙紮,像是即將被黑暗吞噬的生命。人們紛紛從各個角落趕來,站在狼藉邊緣,望著泥水裡掙紮的幼嫩青綠,心中滿是悲痛。有人開始低聲哀泣,那哭聲在風雨中顯得格外淒涼。孩子們躲在大人身後,驚恐地看著眼前的一切,眼中充滿了無助。

就在眾人沉浸在悲痛之中時,舜帶著一群人踩著泥濘趕來。舜的身影在風雨中顯得格外高大,他的眼神中透著沉穩與堅毅。他來到園子旁,在短暫的審視後,目光望向了離被毀田地不遠、一側更為高亢、遍布亂石卻穩固向陽的坡地。他抬手指向那片坡地,語氣平淡無波卻又不容置疑:“移苗。這地方穩當。”

人群一陣騷動,困惑和猶豫寫在沾滿泥水的臉上。大家麵麵相覷,似乎不敢相信舜的決定。這片亂石坡,石頭比土還多,平日裡無人問津,怎麼能成為移栽禾苗的地方?一個白發老者踏前一步,枯瘦的腿在泥水裡瑟瑟發抖。他聲音蒼老而惶惑地說道:“舜公,這亂石坡……石頭比土還多……移上去……不是白耗力氣麼……”其他族人也紛紛附和,臉上滿是擔憂與不解。

舜沒有立刻回答,他深知這問題的沉重,關乎著村民們未來的生活。他下意識地望向了身側挺著更大肚子的娥皇。

娥皇原本一直沉默地在舜身側觀察著這片剛被衝刷過的坡地。她的目光在雜亂的石塊和殘敗的植物間穿梭,神色凝重。此時,感受到丈夫無言的目光,她緩緩抬起了那張被雨水打濕卻依然沉靜的臉。雨水順著她的臉頰滑落,打濕了她樸素的衣衫,但她的眼神卻無比堅定。她指向坡頂幾處濕漉漉但異常粗壯的灌木,聲音不高,卻穩穩穿透淅瀝雨聲:“爺爺您看那幾叢荊條。”

眾人的目光順著娥皇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坡頂的幾叢荊條在風雨中頑強地挺立著。洪水如此凶猛,連棵大樹都給折了根衝跑,可這些荊條呢?它們紮根紮在石頭縫最深處,葉子被洪水衝得七零八落,杆子卻硬是立著,展現出一種令人震撼的倔強。

娥皇繼續說道:“水那麼凶,連棵大樹都給折了根衝跑,可它們呢?紮根紮在石頭縫最深處,葉子給衝得七零八落,杆子卻硬是立著!活得多倔強!”她的眼睛亮得如同浸洗過的墨玉,閃爍著智慧與堅毅的光芒。雨水順著她的發梢流下,卻絲毫沒有影響她話語中的力量。“地底下根攀著石頭縫,穩得跟山連成一體,再大的雨水也隻能順著石頭表麵流過去。”

她的話仿佛帶著一種奇異的溫度,如同冬日裡的暖陽,穿透陰霾,照進眾人的心裡。方才還彌漫在泥水與毀損之間的低沉哀傷,如同被一隻手輕輕抹去了一層灰翳。眾人凝神再看那片亂石坡,目光變得沉凝。他們不再隻看到眼前的破敗,而是看到了石塊之間窄小但堅實的土壤縫隙,看到了荊條深紮岩隙的根係所昭示的力量。

荊條那頑強的生命力,深深觸動了村民們的內心。他們開始意識到,在這片看似絕望的坡地上,其實隱藏著希望。就像這些荊條,在惡劣的環境中,依然能夠找到生存的方式,將根深深紮入石縫,與大地緊緊相連。

老翁眼裡的疑懼漸漸被一種嶄新的衡量替代。他不再隻是擔憂這片土地的荒蕪,而是思考著如何像荊條一樣,在困境中找到生機。他凝視著那幾叢荊條,仿佛看到了未來的希望。許久之後,他緩緩點了點頭,在腳下泥濘中沉重地吐出一字:“挖!”

人們佝僂著身軀,再次彎下腰,雨水如注,無情地衝刷著他們的背脊,順著衣衫的紋理蜿蜒而下,冰冷刺骨。

石鋤在人們手中揮舞,帶著沉重的力量,揮向荊棘根部。那荊棘生得極為頑強,根須緊緊盤繞在土地之中,與石鋤展開一場激烈的較量。石鋤叩擊著岩石的邊緣縫隙,發出沉悶的聲響,在風雨的喧囂中顯得格外突兀。每一次撞擊,都濺起細碎的石屑,與雨水混在一起,化作泥汙。

這片荒石坡,曾被肆虐的洪水粗暴地蹂躪過,原本就貧瘠的土地變得更加荒蕪。但即便如此,新的秩序仍在這片千瘡百孔的土地之上頑強地重萌。人們的汗水與雨水交織在一起,濕透了每一件衣衫。衣衫緊緊貼在身上,勾勒出他們瘦弱卻堅毅的身形。儘管動作艱辛,卻異常堅定,沒有絲毫退縮之意。荒石坡上的每一鋤落下,都像是對命運一次沉默而執拗的反抗。每一道劃痕,都是他們不屈的印記;每一次用力,都是對未來的渴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舜也在這勞作的人群之中。他身材高大,麵容剛毅,眼神中透著一股不屈的光芒。雨水順著他的臉頰滑落,滴落在石鋤之上,卻無法澆滅他內心燃燒的火焰。他深知,這片土地雖滿目瘡痍,但隻要人們齊心協力,定能讓它重煥生機。

日子在勞作中悄然流逝,轉眼間,寒冬來臨。天地間一片銀白,刺骨的風如刀割般刮著,似乎要將世間的一切都凍結。曆山腳下的河水早已冰封,岸邊結滿了厚厚的霜淩。

那日,堯帝的使者再次來到曆山腳下。此時,舜正半跪在河邊結滿霜淩的泥地上。他低著頭,全部的注意力都傾注在雙手之間。他的手指凍得通紅發紫,甚至有些僵木,但仍穩如磐石,緊緊握著一塊邊緣磨得略銳的石片,專注地、極其緩慢地刮削著一塊碩大的陶泥。

那陶泥的形態異常醜陋笨重,如同一個龐大而怪異的泥球,表麵坑窪不平,布滿了歲月的痕跡和粗糙的紋理。舜的額頭浸出細汗,在這寒冷的天氣裡,細汗又瞬間被冷風吹成冰珠,掛在他的眉間,宛如晶瑩的寶石。石片薄薄的邊緣劃過泥胚凸起的一處粗結,發出低啞的摩擦聲,一層灰褐色的泥霧被刮削下來,飄散在冰冷的空氣裡。粗結被一點點撫平,隻留下光滑圓潤的輪廓。

河灘四周早已黑壓壓圍聚了無數人,男女老少皆有。他們穿著厚重的獸皮,縮著脖子,抵禦著寒風的侵襲。此刻,他們卻靜得可怕,隻聽得見石片劃過濕泥的低沉嘶鳴和河風嗚咽著穿過枯葦的聲音。人們屏息凝神,幾十上百雙眼睛死死盯著舜手中那塊正在蛻變、卻未完全顯出形貌的龐然巨泥。

使者身著華麗而厚重的服飾,神情莊重肅穆,在人群中奮力排開擁擠的眾人,艱難地朝著舜所在的方向前行。他手中緊緊捧著用珍貴獸皮製成的詔書,那詔書承載著堯帝至高無上的旨意,即將宣布一個足以改變天下格局的重大決定——堯帝將召見舜,並把天下庶務托付於他。

此時的舜,正全神貫注地沉浸在手中的工作裡。他麵前是一個巨大的泥胚,這泥胚承載著他無數日夜的心血與期望。在他粗糙而有力的大手下,一塊石片正有節奏地刮削著泥胚。每一下刮削,都像是在與這沉默的泥土對話,傾注著他對世間萬物的理解與感悟。

當使者艱難地快要走到舜麵前,正要宣示堯帝那意義非凡的召見和托付重命時,舜手中的石片落下了最後一刮。他像是突然從某種深邃的思緒中驚醒,驟然收手,動作戛然而止。緊接著,他緩緩直起身來,長久跪坐在冰泥上的腿骨關節,因長時間的壓迫與寒冷,發出沉悶的“哢”的一聲輕響,那聲音在寂靜而緊張的氛圍中,顯得格外突兀,仿佛是命運齒輪轉動時發出的輕微摩擦聲。

就在這一瞬間,奇跡發生了。那原本看似僵硬醜陋、毫無生氣的龐然泥胚,在眾人眼前豁然清晰起來——竟是一隻巨大無比、渾厚圓融的陶甕!這陶甕的出現,如同破曉時分衝破黑暗的第一縷曙光,震撼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心靈。

甕身線條厚重如山嶽,仿佛承載著天地間無儘的重量與沉穩。每一道曲線的轉折處,都渾厚如大地湧起的波瀾,自然而又充滿力量,似乎蘊含著這片土地所孕育的生命的律動。而每一個曾經粗糙不平的棱角,每一處需要手捧的位置,都被打磨得不可思議的圓潤與光滑。那細膩的觸感,仿佛能撫平人們內心深處的焦慮與不安。

在初冬慘淡的天光下,這龐大的陶甕泛著沉凝溫潤的陶色光澤,宛如被歲月精心雕琢,又似被神靈溫柔撫摸過一般。它不再是一塊冰冷的泥土,而是活成了飽含生命的土地本身,散發著一種古樸而又深沉的氣息,讓人不禁對大自然的神奇與人類的智慧肅然起敬。

使者原本高舉在手中、準備宣布詔書的手,此刻懸在身前,定格在空中。他的目光像被磁石牢牢吸住般,無法從那巨甕上移開分毫。那眼中滿是驚歎與震撼,仿佛看到了一個超越凡人認知的神跡。

人群中爆發出一片近乎窒息的、震撼的抽氣聲,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扼住了每個人的咽喉,讓他們在驚歎之餘,隻能發出這樣本能的聲音。緊接著,有人已低低驚呼出聲,聲音中帶著無法掩飾的敬畏與詫異。這隻陶甕所展現出的藝術魅力和精神內涵,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讓他們在這一瞬間,感受到了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觸動。

在人群的一側,娥皇和女英不知何時已悄悄靠近。她們挺著雙重的身孕,身體顯得格外沉重,但她們的眼神中卻透著堅定與期待。此刻,她們緊挨在一起,就像緊緊依靠的兩座山丘,相互支撐,共同麵對這即將到來的重大時刻。她們的手在粗布衣袖下交握,那雙手因為緊張和激動,微微顫抖著,卻又用這種僅對方能感受到的、無法抑製的顫抖互相支撐著,傳遞著彼此的力量與勇氣。

兩人靜靜地佇立在巨甕旁,目光先是落在那隻散發著古樸光澤的巨甕上。這巨甕體型巨大,渾圓的輪廓在冰雪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莊重,仿佛承載著無儘的歲月與期盼。隨後,他們的視線不自覺地轉向舜,舜的鬢角早已被汗水和冰屑沾滿,那淩亂的發絲在寒風中微微顫抖。汗水是他連日來辛勤勞作的見證,而冰屑則是這嚴寒對他的考驗。他的側影堅毅而又疲憊,猶如一尊雕塑,凝固在這冰天雪地之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兩人眼中,那積蓄了日日夜夜、如同熬製苦藥般的孤寂與期盼,在這一刻正被一種巨大的、令人鼻酸的溫暖洪流衝散、化解。日日夜夜,他們在等待,等待著舜完成這看似不可能的任務。這份孤寂源於對未知的恐懼,對未來的迷茫;而期盼則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族人昌盛的渴望。如今,望著舜和這隻凝聚著他心血的巨甕,那些漫長日子裡的煎熬,都在這一瞬間化作了眼底瑩亮的流光,那是感動,是欣慰,更是對未來的信心。

舜的腰背挺得筆直,猶如河灘上堅韌的磐石,任那寒風如何呼嘯,也無法將他撼動。他凍紅的雙手垂放在身側,那雙手布滿了老繭和裂痕,每一道傷痕都訴說著他的艱辛。他看著自己花了整整三個寒日才磨出的巨甕,眼神中充滿了深情與敬畏。在他眼中,這隻巨甕不僅僅是一件陶器,更像是大地向他敞開的最為厚實、最為安定的承諾。大地孕育萬物,而這巨甕,就像是大地給予他的禮物,承載著他對生活的所有期許,也承載著他對族人的責任。

風卷著殘冰在河灘上打著旋,發出尖銳的呼嘯聲,如同千軍萬馬奔騰而過,又似無數怨靈在哭訴。這風穿過人群,帶起一片寒顫,但人們依舊屏息凝神,目光緊緊地盯著舜和那隻巨甕。仿佛整個天地都在為這隻陶甕發出無聲的轟鳴,那是大自然對這一偉大創造的驚歎,也是對舜堅韌不拔精神的讚美。

舜緩緩抬起頭,目光越過屏息的人群。人群中,有老人,他們飽經滄桑的臉上寫滿了對未來的期待;有婦女,她們眼中閃爍著溫柔與堅定,那是對家庭、對族人的守護;有孩子,他們天真無邪的眼神裡充滿了好奇與憧憬。舜的目光繼續向前,越過河灘奔湧不息的波濤。河水洶湧澎湃,拍打著岸邊的礁石,濺起層層水花,那是生命的律動,是大自然的力量。

最後,舜的目光投向遠方被薄雪覆蓋的山巒。山巒連綿起伏,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淡淡的銀光,宛如一條沉睡的巨龍。那片沉默的山影底下,是他的聚落,他的陶坊,他開墾的田地和正在挺起脊梁的族人。

在那聚落裡,簡陋的房屋錯落有致地分布著,煙囪中升起嫋嫋炊煙,那是生活的氣息,是希望的象征。孩子們在聚落的空地上嬉笑玩耍,他們的笑聲如同銀鈴般清脆,在寒冷的空氣中回蕩。老人們圍坐在一起,談論著過去的故事和對未來的憧憬。婦女們則在屋內忙碌著,準備著一家人的飯菜,那溫馨的場景,是舜心中最柔軟的角落。

他的陶坊,是他夢想開始的地方。那裡擺放著各種各樣的陶坯,有的已經成型,有的還在等待著他的雕琢。每一件陶器都傾注了他的心血,每一道紋路都蘊含著他的情感。他在這裡度過了無數個日夜,用自己的雙手,將泥土變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也將希望注入了每一個族人的心中。

他開墾的田地,在寒冬中顯得有些荒蕪,但舜知道,隻要春天來臨,這片土地就會煥發出勃勃生機。他仿佛已經看到了田野裡麥浪滾滾,聽到了豐收的喜悅歡呼聲。這些田地,是族人生活的保障,是他們生存的根基。

而他的族人,在艱難的歲月裡,正逐漸挺起脊梁。他們不再畏懼嚴寒,不再害怕困苦。他們在舜的帶領下,團結一心,共同努力,為了美好的未來而奮鬥。

在這隻巨甕渾圓的輪廓裡,舜似乎看到了更多。他看到了一種足以抵抗一切風霜凍土、承接一切破碎與傾塌、最後將一切苦難醞釀成真正滋養與生機的堅固力量。這種力量,源於他對土地的熱愛,對族人的責任,對生活的執著。它正緩緩流進他掌心的紋路,如同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湧向那不可測、卻定然無比遼闊的遠方。

喜歡華夏英雄譜請大家收藏:()華夏英雄譜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都市異能之殼 都市桃花運 我叫金三鑫 公主登基怎麼了,複仇沒耽誤啊 破產後:寫小說覺醒人皇術 重生1982:我的黃金漁獵時代 八歲萌娃攜係統,文娛圈步步為贏 手持天道穿越,點化蒼生就可無敵 廚神空間:逆襲爽爆玄靈界 蝕靈玄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