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會長,想想看,你分出30的設備,換來的可能是300的訂單增長。這筆買賣,劃算得很。”
樸社長突然問:
“那訂單如何分配?會不會有的多有的少?”
“問得好!”
李振宇拿出一份詳細的分配方案:
“訂單分配將根據各位的設備貢獻度、曆史表現和特殊專長來分配。全程透明,每月公示。”
他補充道:
“而且,聯盟設立互助基金。如果某家遇到臨時困難,其他家要出手相助。我們要的是共同發展,不是弱肉強食。”
這番話說到了眾人的心坎上。
多年的惡性競爭已經讓各家疲憊不堪,聯盟的模式確實提供了新的出路。
金成煥終於點頭:
“好!我簽!”
其他供應商見狀,也紛紛在協議上簽字。
簽字儀式結束後,李振宇宣布:
“作為聯盟成立的第一份大禮,現代建設已經將明年所有項目的建材供應交給了我們。總金額三百億韓元。”
這個消息讓所有供應商都震驚了。
三百億!這是他們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大單!
李振宇微笑道:
“這隻是開始,接下來,我們要拿下整個漢城70的市場份額!”
三個月後,強盛聯盟的整合效果開始顯現。
集中采購使原材料成本降低35;
統一調度使物流效率提高50;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規模效應讓聯盟接下了多個以前接不了的大項目。
更讓供應商們驚喜的是,李振宇兌現了所有承諾。
管理費確實隻收10,利潤分配準時透明,訂單分配公平合理。
一天,金成煥在聯盟會議上感慨:
“說實話,當初簽字時我還擔心這是引狼入室。現在才知道,這是最明智的選擇。”
李振宇淡淡一笑:
“商業不是零和遊戲。讓大家都能賺錢,才能賺更多的錢。”
鄭秀妍在一旁默默記錄著這一切。
她發現,李振宇最厲害的地方不是打敗對手,而是把對手變成合作夥伴。
不是搶占利益,而是創造更大的利益空間。
晚上,她向父親彙報時感歎:
“李會長的商業模式,看似讓出了短期利益,實際上獲得了長期的市場控製力。這才是真正的商業智慧。”
電話那頭的鄭周永滿意地笑了:
“秀妍,這就是我讓你去學習的。經商之道,在於平衡各方利益,創造多贏局麵。”
而此刻的李振宇,正站在強盛聯盟的調度中心,看著不斷傳過來的信息,再由調度人員整理歸納,再傳達下去,整個過程,絲滑流暢。
漢城建築供應鏈的格局已經徹底改變,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會長,仁川項目急需五百噸水泥,但我們的庫存不夠了。”調度員報告。
李振宇從容下令:
“從城南調配兩百噸,從城北調配三百噸。通知現代建設,比原定時間晚兩小時送達。”
“可是這樣會不會...”
“放心。”
李振宇自信地說:
“現在整個漢城的建材流動都在我們掌控中。兩小時的延遲,都在允許範圍內。”
這就是聯盟的力量:資源整合,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而李振宇,正是這個體係的締造者和掌控者。
在這場商戰中,他沒有選擇消滅對手,而是選擇整合對手;沒有選擇獨占利益,而是選擇分享利益。
喜歡從赤貧到半島財閥請大家收藏:()從赤貧到半島財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