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城建築行業聯盟會議室內,氣氛凝重得幾乎能擰出水來。
李振宇在鄭周永的引薦下,第一次“正式”踏入這個代表著韓國建築業最高水準的圈子。
十五位建築行業的老牌企業家分坐長桌兩側,目光中帶著審視與懷疑。
“各位,這位是強盛物流的李振宇會長。”
鄭周永的聲音在安靜的會議室裡回蕩:“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強盛最近在行業內的表現。”
稀稀拉拉的掌聲中,大宇建設的李在明率先發難,語氣帶著明顯的不屑:
“物流公司?我們聯盟曆來都是建築企業,什麼時候開始接納配套服務商了?”
李振宇微微欠身,態度謙遜而從容:
“李會長說得對,在各位建築界前輩麵前,我確實是個外行。但正如一棟優秀的建築需要穩固的基礎,建築行業的發展也需要完善的供應鏈支持。我很期待能向各位前輩學習。”
d建設的樸成浩冷笑一聲:
“聽說你們用低價策略壟斷了市場?這種破壞行業秩序的做法,我們可不欣賞。”
“樸會長的擔憂很有道理。”
李振宇不卑不亢地回應:“強盛追求的從來不是低價競爭,而是通過效率提升來實現價值優化。我們節省的成本,最終都回饋給了客戶和合作夥伴。”
三星建設的金英滿慢條斯理地開口,每個字都帶著分量:
“年輕人有野心是好事,但要懂得尊重行業傳統。建築行業不是暴發戶能夠理解的。”
這句話說得相當不客氣,會議室裡的空氣幾乎凝固。
所有人都等著看李振宇如何反應。
李振宇卻露出溫和的笑容:
“金會長教誨的是。建築是百年大計,需要沉澱和積累。我聽說三星建設承建的首爾市政廳,至今已經屹立幾十年,這確實不是靠短期投機能夠達到的成就。”
這番話既化解了尷尬,又顯示出對對方成就的了解,金英滿的臉色稍稍緩和。
但刁難還在繼續。
g建設的吳世勳拋出一個專業問題:
“李會長對建築行業供應鏈成本結構有什麼見解?”
這是個陷阱問題,顯然想測試李振宇的專業程度。
李振宇從容應答:
“根據我的了解,建築行業供應鏈成本中,物流占15,庫存成本占8,管理成本占5。但更重要的是,這些成本之間存在聯動關係。比如改善物流效率可以降低庫存成本,優化管理又可以提升整體效率。”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
“強盛最近與現代建設合作的一個項目,通過整合供應鏈,將整體成本降低了12,其中物流成本降低30,庫存成本降低15。這說明供應鏈優化對建築行業大有可為。”
這番專業而具體的回答,讓在場不少人都露出驚訝的表情。
吳世勳微微點頭,不再說話。
午宴時,李振宇被安排在末座。
席間,各位會長談論著行業話題,幾乎沒有人主動與他交談。
李振宇並不急於表現,而是認真傾聽,偶爾在關鍵處點頭表示理解。
當話題轉到最近政府推出的建築新規時,李振宇適時開口:
“各位會長,聽說新規對綠色建築提出了更高要求。強盛最近研發了環保建材的專用運輸方案,如果各位有興趣,我很樂意分享相關經驗。”
這個話題引起了眾人的興趣。
金英滿挑眉問道:“環保建材運輸有什麼特彆?”
“環保建材對運輸條件要求更高。”
李振宇解釋道:
“比如有些材料需要恒溫運輸,有些要避免震動。我們開發了專用的監控係統,可以實時確保運輸條件符合要求。”
李在明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