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府的書房裡,燈火搖曳。
李恪放下手中的筆,輕輕吹乾絹帛上未乾的墨跡。關於“才路壅塞”與“邊患難靖”的兩篇策論,終於初步完成。相較於“錢法八策”更偏向於經濟實務,這兩篇涉及的是更為敏感的政治與軍事領域,他下筆更為審慎,引經據典,將許多過於超前或尖銳的觀點,包裹在符合這個時代認知的建言之中。
比如在“才路”篇,他並未直接抨擊門閥製度,而是強調“唯才是舉,不限門第”,建議在科舉之外,增設“明算”、“明法”、“明工”等專科,選拔精通實務的吏員和工匠,並建立更嚴格的官員考核與監察機製。在“邊患”篇,他則大談“羈縻之策”與“攻心為上”,提出以互市、授官、傳播農耕技術等方式,分化瓦解草原勢力,並建議在邊境設立“講武堂”,係統培養熟悉胡情、通曉戰法的中下層軍官。
他深知,這些建議哪怕隻是被采納一小部分,都足以對現有的權力結構和思維定式造成衝擊。但這是他目前能想到的,最可能被接受,也最能體現他“價值”的建言。
寫完最後一個字,他長長舒了一口氣,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精神鬆懈下來,才感到一陣疲憊襲來。穿越至今,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此刻稍得喘息。
然而,他這口氣尚未完全吐出,書房外便傳來了王德略顯急促的聲音。
“王爺,劉管事求見,說有要事稟報。”
李恪眉頭微皺:“讓他進來。”
劉管事快步走進,臉上不見了前幾日的狂喜,取而代之的是一絲焦慮和惶恐。
“王爺,出事了!”劉管事也顧不得行禮,急聲道,“今日小人去東市與那幾位掌櫃接洽,發現市麵上突然出現了好幾家也在售賣類似‘淨垢皂’的東西!雖然成色、氣味遠不如咱們的,模樣也粗糙,但價格極低,隻要十文錢一塊!搶走了我們不少生意!”
李恪眼神一凝。這麼快就跟風仿造了?看來這長安城裡的聰明人,比他預想的還要多。
“可查清來源?”
“小人暗中打探了,”劉管事壓低聲音,“那幾家鋪子,背後似乎……似乎都有朝中官員的影子,有的是戶部某位郎中的家奴所開,有的則和將作監的某些匠戶有關聯。他們怕是買通了咱們府上……或是張匠人那邊出了紕漏,弄到了粗略的方子。”
李恪沉默片刻。技術擴散是必然的,隻是沒想到來得如此之快,而且直接牽扯到了官員。這背後,恐怕不僅僅是商業利益的驅動了。
“無妨。”李恪很快冷靜下來,“跟風仿造,在意料之中。我們的優勢在於品質和口碑。他們做不出我們這般去汙力強、氣味清雅的皂。傳話給張匠人,繼續改進工藝,嘗試用更好的油脂和香料,做出更高檔的‘香皂’,專供富貴人家。原有的‘淨垢皂’,可以適當降價,但不必降得太低,我們要維持‘質優’的名頭。另外,可以嘗試與一兩家信譽好、背景也乾淨的商鋪簽訂獨家供貨契約,穩定渠道。”
劉管事聽著李恪條理清晰的應對,心中的慌亂稍減,連忙應道:“是,小人這就去辦!”
“還有,”李恪叫住他,“府內人員,你要仔細梳理一遍,特彆是接近小院和知道些許流程的,若有可疑,立刻調離。張匠人那裡,賞賜加倍,但也要提醒他,管好自己的嘴。”
“小人明白!”
劉管事匆匆離去。李恪看著他的背影,手指無意識地在書案上敲擊著。肥皂生意的風波,隻是小事,他真正在意的是,這背後是否意味著,已經有其他勢力開始注意到他這隻被皇帝“圈禁”起來的“鯰魚”了?
幾乎就在劉管事離開的同時,皇宮,立政殿。
長孫無忌坐在下首,手中捧著一杯溫茶,神色平靜地向皇後長孫氏敘說著家常。他是國舅,又是宰相,出入宮禁相對自由。
“……說起來,近日東市出現一種名曰‘淨垢皂’的新奇物件,去汙能力頗強,價格也適中,倒是方便了百姓日用。”長孫無忌仿佛不經意間提起。
長孫皇後性情溫婉,但對朝局並非一無所知,她敏銳地察覺到了兄長話中有話,輕聲道:“此物有何特彆之處?竟讓兄長特意提及。”
長孫無忌放下茶盞,淡淡道:“據聞,此物最初源自吳王府。恪兒被禁足期間,竟能鼓搗出此等物事,倒是有幾分……奇思妙想。”
他沒有多說,但“吳王府”、“禁足期間”、“鼓搗”這幾個詞,已足夠傳遞出豐富的信息。
長孫皇後微微蹙眉:“恪兒年幼頑劣,禦前失儀,受罰思過乃是應當。如今不安心讀書反省,怎又行此商賈賤業?若是傳揚出去,豈不有損天家聲譽?”
“陛下仁厚,許他自行設法彌補用度,亦是父愛拳拳。”長孫無忌語氣依舊平淡,“隻是,此物利潤頗厚,如今已引得東市諸多仿造,其中不乏……一些官員家眷涉足。長此以往,恐生事端。臣隻是擔心,恪兒年紀尚小,不知人心險惡,若被些許錢財迷了眼,或是被有心人利用,反倒不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句句看似關心,實則將李恪“不務正業”、“與民爭利”、“可能受人利用”的隱患,輕描淡寫地點了出來。
長孫皇後沉吟片刻,歎了口氣:“這孩子,確實不讓人省心。待有機會,我當規勸陛下,對其嚴加管束才是,莫要因小失大。”
長孫無忌微微頷首,不再多言。他知道,有些種子,隻需輕輕種下,自然會慢慢生根發芽。太子地位穩固,任何可能引起風波的因素,都需要提前警示和壓製。李恪的“奇思妙想”和“生財有道”,在有些人看來是能力,在他眼中,卻是不安分的征兆。
幾乎同一時間,魏王府內。
李泰聽著屬下彙報東市“淨垢皂”以及仿品之爭的情況,胖乎乎的臉上露出玩味的笑容。
“我這三哥,倒是總能給人‘驚喜’。”他摩挲著下巴,“被禁足了還能折騰出這麼大動靜。看來,父皇對他,似乎也並非全然厭棄啊……”
他想了想,吩咐道:“去找人,也仿製一批那勞什子肥皂,做得更精巧些,價格……壓到八文。不必打著王府的旗號,找個妥當人出麵即可。”
“殿下,這是為何?與此等小利?”屬下有些不解。
“利是小利,但試探一下水深水淺,看看我這位三哥如何應對,看看還有哪些人會跳出來,不是很有趣嗎?”李泰眯著眼笑道,“再說了,給他找點麻煩,讓他無暇他顧,總是好的。”
他揮揮手:“去吧,做得乾淨點。”
“是!”
各方暗流,因著一塊小小的“淨垢皂”,開始悄然湧動。
而此刻的吳王府書房內,李恪已將完成的策論仔細卷好,用絲帶係上。他走到窗邊,望著窗外沉沉的夜色,目光銳利。
風,已經起了。
就是不知這風,最終會吹向何方,又會掀起怎樣的波瀾。
他輕輕叩著窗欞,低聲自語:“也罷,既然躲不過,那就讓這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喜歡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