灃水工坊的“意外”檢修,如同投入湖麵的石子,漾開的漣漪並未擴散太遠,便被李恪刻意放出的“研究風力工坊”煙霧所掩蓋。在大多數人看來,這位吳王殿下似乎真的沉迷於各種“奇技淫巧”,連水力都覺得不夠,又開始鼓搗起虛無縹緲的風力了。東宮那邊傳來的幾聲若有若無的譏笑,更坐實了這種印象。
然而,真正的風暴,正在遠離長安城、位於驪山北麓的一處更加隱秘的新試驗場內醞釀。這裡山勢陡峭,人跡罕至,被劃為皇家獵苑的邊緣地帶,尋常人根本無法靠近。
時值初夏,草木豐茂。新試驗場的空地上,氣氛卻凝重如鐵。李恪親臨於此,身邊除了王德、雷老頭,還有數十名從神機營和武研院核心工匠中遴選出的、絕對忠誠的骨乾。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場地中央,那三架被油布覆蓋的龐大物件上。
“揭開。”李恪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油布被緩緩拉下,露出了下麵的真容——並非“轟天炮”那樣的拋石機,而是三具結構更加複雜、充滿了金屬質感的巨大弩具!弩臂並非單一木材,而是由多層堅韌的柘木、牛角與特製鋼絲絞合而成,閃爍著幽冷的寒光。弩身架設在堅固的、帶有轉向機構的底座上,最為奇特的是,那粗如兒臂的弩弦並非靠人力或畜力拉拽,而是連接著一套複雜的齒輪組和沉重的配重箱——這是借鑒了“轟天炮”配重原理,結合強弩技術改造而成的,“配重式床弩”!
但,這並非全部。
更令人心驚的是,那已經搭在弩床滑槽內的,並非普通的巨型弩箭。那“箭矢”通體由精鐵打造,前部尖銳,中段粗壯,尾部甚至還帶有幾片小小的、用於穩定飛行軌跡的鐵羽。而在那粗壯的中段內部,則被掏空,填滿了顆粒化的高爆火藥,並引出了一根細細的、經過防潮處理的引信。
這是弩箭與“神火飛鴉”的結合體!是李恪構思已久,集中了武研院目前最高工藝和技術的大成之作——“破城雷箭”!
它既保留了床弩那恐怖絕倫的穿透力,又賦予了其火藥爆炸的毀滅性能!是為攻堅拔寨,量身打造的終極利器!
“王爺,一切準備就緒!”雷老頭啞著嗓子,激動地比劃著。為了這三架“驚雷弩”和十支“破城雷箭”,武研院核心工匠幾乎不眠不休忙碌了月餘,克服了材料、結構、引信同步等無數難題。
李恪點了點頭,目光掃過在場眾人:“開始試射。目標,前方八百步,模擬城牆。”
命令下達,操作工匠們立刻行動起來。調整射角,計算拋物線,掛載沉重的配重……整個過程緊張而有序。隨著配重箱轟然落下,齒輪飛轉,那粗大的弩弦被猛地拉開至極限,發出了令人牙酸的繃緊聲。
“放!”
“崩——!”
一聲沉悶卻極具穿透力的巨響!不同於火藥爆炸的爆鳴,這是巨大動能瞬間釋放的怒吼!三支“破城雷箭”如同三道黑色的閃電,脫膛而出,以肉眼難以捕捉的速度,撕裂空氣,帶著尖銳的呼嘯,射向遠方!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目光死死追隨著那三道黑影。
約莫兩息之後——
“轟!!!”“轟轟——!!”
三聲幾乎不分先後的、遠比“神火飛鴉”更加集中、更加爆烈的巨響,從八百步外的山壁處猛然傳來!地動山搖!即便隔著如此之遠,眾人也能感覺到腳下傳來的輕微震動!
隻見遠處那麵經過加固、模擬城牆的山壁,在爆炸的火光與濃煙中,赫然被炸出了三個巨大的、深可見內部岩層的豁口!碎石如同暴雨般傾瀉而下!
成功了!
不僅射程遠超現有任何火器,穿透力與爆破威力更是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快!測量毀傷效果!檢查弩具狀態!”李恪強壓著心中的激動,立刻下令。
工匠們飛奔而去,很快帶回數據:箭體深入岩層近尺,爆炸半徑超過五步,對堅固目標的毀傷效果遠超預期!而三架“驚雷弩”結構完好,隻是部分承重部件需要檢查損耗。
“好!重賞所有參與工匠!”李恪終於露出了笑容。這“破城雷箭”的出現,意味著大唐的攻堅能力,邁上了一個全新的台階!無論是麵對怎樣堅固的城防,都有了將其撕裂的底氣!
然而,他的笑意很快收斂。利器已成,下一步,便是要讓該看到的人,看到它的價值,也讓該畏懼的人,重新回憶起恐懼。
數日後,一場規模不大、卻規格極高的“禦前演武”,在驪山新試驗場秘密舉行。
觀摩者僅有寥寥數人:皇帝李世民,太子李承乾,趙國公長孫無忌,以及兵部尚書侯君集。
當李世民看到那三架造型猙獰的“驚雷弩”和其展現出的毀滅性威力時,即便以他帝王的城府,眼中也忍不住爆發出駭人的精光!他太清楚這種武器在戰場上的意義了!
李承乾站在一旁,臉色微微發白,手指下意識地蜷縮。他原本以為李恪隻是在玩弄些小打小鬨的工匠把戲,卻沒料到,不聲不響間,竟然又弄出了如此駭人的東西!這“破城雷箭”的威力,似乎比遼東見過的那些火器,更加集中,更加致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長孫無忌撫須的手停頓了片刻,眼底深處閃過一絲極其複雜的情緒,有震驚,有忌憚,也有一絲難以言喻的凝重。
侯君集則是呼吸粗重,滿臉興奮,作為武將,他比文官更懂得這東西的價值!這簡直就是為下一次征伐高句麗,或者對付任何負隅頑抗之敵,準備的神兵!
“此物……何名?”李世民緩緩開口,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
“回父皇,此乃武研院新製‘驚雷弩’及‘破城雷箭’。”李恪躬身回答,“旨在攻堅破壘,為王師開山辟路。”
“驚雷弩……破城雷箭……”李世民重複著這個名字,目光再次投向那麵被炸得一片狼藉的山壁,良久,才沉聲道,“好一個破城雷箭!有此利器,天下何城不破?”
他看向李恪,目光深邃:“恪兒,你又一次,讓朕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