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分內之事。”李恪謙遜道。
“此物製造,可還順利?耗費幾何?”李世民問道,這是關乎能否量產的關鍵。
“回父皇,工藝複雜,對材料要求極高,尤其是弩臂與箭體,目前產量有限,耗費巨大。”李恪如實稟報,並未誇大,也未隱瞞。他知道,在父皇麵前,坦誠比吹噓更有用。
李世民點了點頭,沉吟片刻,卻沒有立刻下達擴大生產的命令,而是道:“此物乃國之重器,製造之法,需嚴格保密,由武研院專司負責,一應物料,由少府監與兵部優先供給。具體製造進度與數量,你需直接向朕稟報。”
他再次將“驚雷弩”的控製權,牢牢抓在了自己手中,甚至繞開了兵部的常規流程。
“兒臣遵旨。”李恪心中明了。父皇既需要這把利劍,也絕不容許這把劍脫離掌控。
演武結束,眾人心思各異地離去。
李承乾回到東宮,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他屏退左右,獨自在殿內踱步,心中的危機感前所未有的強烈。李恪不僅沒有沉寂,反而在暗中積蓄了如此可怕的力量!那“破城雷箭”的威力,如同夢魘般在他腦中揮之不去。
“不能再等了……”他喃喃自語,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必須想辦法,斷其根基!或者……讓他再無暇他顧!”
而此刻的李恪,已經回到了武研院。他知道,“驚雷弩”的亮相,必然會引起新一輪的忌憚與風波。但這是他必須走的一步。他不能永遠躲在“格物”的背後,他需要展現出足夠的、讓人不敢輕侮的鋒芒。
“王爺,太子那邊,恐怕不會善罷甘休。”王德憂心道。
“我知道。”李恪神色平靜,“所以,我們要更快。”
他走到武研院的檔案庫,取出了那份關於“驚雷弩”和“破城雷箭”的完整技術圖紙和工藝流程。但他並沒有將其放入甲級密冊,而是另外複製了一份,將其標記為“待優化”,並在其中幾個關鍵環節,留下了一些看似合理、實則會導致性能大幅下降或極不穩定的“瑕疵”。
“將這份副本,按正常流程,存入乙級檔案。”李恪將那份動過手腳的副本遞給王德,“沒有本王的手令,任何人不得調用甲級正本。”
“王爺,您這是……”王德有些不解。
“示敵以弱,留有餘地。”李恪淡淡道,“有時候,一份有缺陷的、看似能被模仿的圖紙,比完全保密,更能讓人安心,也……更能引蛇出洞。”
他不僅要防守,還要主動設局。他要看看,誰會忍不住將手伸向這份“誘餌”。
安排完武研院的事務,李恪又將目光投向了格物司和城外的水利工坊。主軸已經更換完畢,工坊重新運轉,並且按照他的要求,開始嘗試利用水力,驅動一些小型的、更加精密的金屬加工器械,為未來可能需要的、更複雜的武器零件生產做準備。
格物軒的生意也日漸紅火,“玉容皂”和幾樣精巧的小物件供不應求,帶來了可觀的收益,有力地支撐著格物司和暗中項目的開銷。
一切,似乎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李恪心中清楚,這暫時的平靜,不過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序曲。
他站在武研院的高處,望著長安城的方向。
驚雷已再次炸響,
接下來,
就看這朝堂的風雲,
該如何湧動了。
他手中掌握的力量越多,
覬覦的目光也就越多,
而父皇心中的那杆秤,
也必將搖擺得更加劇烈。
他需要更多的功績,更需要……一個能讓所有人都無法撼動的立足之基。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西方。
那裡,絲綢之路的咽喉,帝國的西域,似乎正傳來一些不太平的消息。
或許,
那裡將是他下一個落子之處。
喜歡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