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稱臣?驚雷!_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9章 稱臣?驚雷!(1 / 1)

初夏的長安,榴花似火,但兩儀殿內的氣氛,卻因一份來自雪域高原的國書,而顯得格外微妙,甚至帶著一絲詭異的凝滯。

吐蕃讚普鬆讚乾布,派遣其大相噶爾·東讚域鬆為正使,攜帶著滿載珍寶的貢品車隊,以及一份言辭極其謙卑恭順的國書,抵達帝都,正式向大唐皇帝陛下——稱臣納貢!

國書中,鬆讚乾布深刻“反省”了此前受奸人已死的尚結讚、被俘的論欽陵自然成了最佳替罪羊)蒙蔽,與“天朝上國”發生衝突的“罪過”,言辭懇切,幾近痛心疾首。他盛讚大唐皇帝陛下“天威浩蕩,仁德廣被”,表示吐蕃上下“幡然醒悟”,願“永為藩籬,世世代代,奉大唐正朔”,並“乞求皇帝陛下恕其前罪,準其內附”。

不僅如此,貢品清單也極儘奢華,明珠、麝香、犛牛尾、金沙、珍稀皮草……琳琅滿目,足以顯示其“誠意”。而噶爾·東讚域鬆在朝堂之上,更是執禮甚恭,幾乎是匍匐在地,將姿態放得極低。

這突如其來的“稱臣”,如同一塊巨石投入平靜至少表麵平靜)的湖麵,在長安朝堂激起了千層浪。

大部分不明就裡的中下層官員,乃至市井百姓,聞之無不歡欣鼓舞,認為這是吳王殿下西域大捷帶來的無上榮光,是天朝威儀遠播的象征!連桀驁不馴的吐蕃都被打服了,還有誰敢不服大唐?

然而,站在權力金字塔頂端的少數人,卻從中嗅到了截然不同的味道。

龍椅之上,李世民麵無表情地聽著鴻臚寺卿朗聲誦讀那份措辭卑微的國書,手指在禦座的扶手上輕輕敲擊,看不出喜怒。他的目光偶爾掠過下方麵色各異的臣子,尤其是在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以及神色平靜的長孫無忌臉上稍作停留。

“眾卿以為如何?”待鴻臚寺卿念完,李世民緩緩開口,聲音平穩,聽不出任何情緒。

“陛下!”一名禦史激動出列,“此乃陛下文治武功,感化萬邦之顯證!吐蕃稱臣,西域自此定矣!當準其所請,厚賞來使,宣示天朝恩德,以安遠人之心!”

“臣附議!”不少官員紛紛附和,殿內一時充滿了樂觀的氣氛。

但很快,一個冷靜的聲音響起,出自戶部尚書:“陛下,吐蕃稱臣,固然可喜。然,其貢品雖豐,相較於其在西域與我鏖戰所耗之軍資,不過九牛一毛。且,其所請‘內附’,具體如何施行?賦稅幾何?兵員如何調遣?皆未言明。臣恐其……並非真心歸附,乃緩兵之計也。”

這話如同一盆冷水,讓一些頭腦發熱的官員稍稍冷靜下來。

長孫無忌此時方才出列,他並未直接評價吐蕃稱臣之事,而是話鋒一轉,奏道:“陛下,吐蕃稱臣,吳王殿下安定西域,居功至偉,朝廷此前封賞,雖顯恩榮,然相較於此不世之功,或仍顯不足。老臣以為,當借此契機,再加封賞,以酬其功,亦安其心。”

他這話聽起來是在為李恪請功,但落在李世民和其他有心人耳中,卻彆有一番意味——李恪功勞太大,僅靠常規封賞已難酬其功,需要朝廷不斷“加碼”才能“安其心”,這本身就說明了問題。

太子李承乾臉色微變,忍不住道:“父皇,三弟立功,朝廷自有封賞章程。然吐蕃新附,其心難測,安西局勢未明,此時若再對三弟加封過重,恐……恐非穩妥。”

魏王李泰也笑眯眯地補充:“太子兄長所言甚是。三弟之功,天地可鑒。然賞功亦需有度,方顯朝廷綱紀。且如今吐蕃既已稱臣,安西戰事暫歇,三弟或可擇期返京述職,父皇亦可當麵嘉獎,全其父子之情,豈不兩全其美?”

他這話更是隱含機鋒,想讓李恪離開安西老巢,返回長安。

朝堂之上,圍繞著一份稱臣國書,暗流再次洶湧。支持者、懷疑者、為李恪請功者、意圖調離李恪者,各懷心思,言語交鋒。

李世民高踞其上,將一切儘收眼底。他何嘗不知鬆讚乾布此舉很可能是詐降緩兵?何嘗不知臣子們話語背後的私心?但他更知道,這份稱臣國書,無論真假,在政治上對大唐是極其有利的,他必須接下。而如何接,如何應對由此帶來的、對李恪地位和安西格局的衝擊,才是關鍵。

他抬手止住了眾人的爭論,目光落在一直恭敬站立、垂首不語的噶爾·東讚域鬆身上。

“吐蕃讚普,既有心歸化,朕心甚慰。準其所請,吐蕃即為大唐藩屬,鬆讚乾布,冊封為‘歸德吐蕃王’,賜金印紫綬。貢品收下,回賜加倍,以示天朝恩寵。”

定了調子,承認了吐蕃的臣屬地位。

隨即,他話鋒一轉:“至於吳王李恪……”

殿內瞬間安靜下來。

“其在安西,統兵有方,治政得法,使吐蕃畏威懷德,方有今日之局。功莫大焉!”李世民先是充分肯定,隨即道,“然,魏王所言亦有理。安西新定,四鎮初設,百事待興,李恪身為安西大都護,職責重大,豈可輕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否決了讓李恪立刻回京的提議。

“傳朕旨意:吳王李恪,忠勇可嘉,功在社稷,加食邑一千戶,賜西域所得良駒三百匹,金帛珠玉若乾。令其恪儘職守,用心經營安西,撫綏新附,永固西陲!”

沒有給予更高的官職或更顯赫的虛銜,而是增加了實惠的食邑和賞賜,並再次強調了其鎮守安西的職責。這既是對李恪功勞的肯定,也是將他牢牢按在安西,避免其功高震主、過早卷入中樞紛爭的平衡之術。

“陛下聖明!”群臣躬身。這個結果,雖不能讓所有人滿意,但也在各方可接受的範圍內。

噶爾·東讚域鬆眼底深處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失望,但麵上依舊恭敬,叩首謝恩。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此事暫告段落之時,噶爾·東讚域鬆卻再次開口,語氣依舊謙卑,說出的內容卻讓剛剛緩和的氣氛驟然緊繃:

“外臣啟奏天可汗陛下。我讚普為表歸附赤誠,除獻上貢禮外,另有一不情之請,望陛下成全。”

“講。”

“讚普聞聽大唐吳王殿下,文韜武略,天下無雙,尤善製造鬼神驚懼之神兵利器。我吐蕃地處荒僻,技藝鄙陋,深感惶恐。讚普鬥膽,懇請陛下恩準,能派遣些許工匠,至吐蕃傳授……譬如那‘驚雷’、‘伏火’之術,或賜下些許成品,以助吐蕃抵禦西方蠻族,亦顯天朝教化藩屬之仁德。此乃讚普一片慕化之心,伏惟陛下聖裁!”

此言一出,滿殿皆寂!

圖窮匕見!

鬆讚乾布稱臣是假,窺伺大唐核心軍工技術——“神機”火器,才是真!而且是以藩屬的名義,打著“慕化”、“禦侮”的旗號,讓人難以直接拒絕!

李世民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如刀,死死盯住跪伏在地的噶爾·東讚域鬆。殿內重臣,包括長孫無忌在內,也無不色變!誰都清楚,“神機”火器乃是李恪立足安西、威懾四方的根本,更是大唐目前絕對的軍事機密!豈能輕授外人?更何況是剛剛被打服、心懷叵測的吐蕃!

這哪裡是稱臣國書,這分明是一份裹著蜜糖的驚雷!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來,目光再次聚焦於龍椅上的皇帝。如何回應這看似謙卑,實則包藏禍心的請求,將直接關係到西陲未來的格局!

李世民麵沉如水,他緩緩靠向椅背,手指再次無意識地敲擊著扶手,整個兩儀殿,靜得隻剩下那一聲聲輕叩,如同戰鼓,敲在每個人的心上。

帝國的狂瀾,因這一聲“稱臣”,再次被推向了風口浪尖!而這一次的抉擇,比任何時候都更加艱難,也更加關鍵!

喜歡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普通大眾江辰 娛樂:截胡少女楊蜜,她要到底 科技強軍:開局點出戰錘動力裝甲 時代洪流中普通人的悲歌 戰神歸來:開局被退婚! 重生在2008簽到 退役兵王境外撈人你卻成雇傭戰神 外賣星爹與吐槽娃 山莊通異界古人來打工 穿成冷宮棄妃,靠發瘋掀翻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