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聲聲手指敲擊扶手的輕響,如同冰冷的雨點,敲打在寂靜的兩儀殿每一個人的心頭。時間仿佛被拉長,空氣凝重得幾乎要滴出水來。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龍椅之上,那位掌控著帝國命運的天子身上。
噶爾·東讚域鬆依舊匍匐在地,姿態卑微到了塵埃裡,仿佛剛才那石破天驚的請求,隻是出於對天朝文化的無限仰慕。然而,他低垂的眼瞼下,目光閃爍,心中亦是緊張萬分。此計乃是險招,成則吐蕃或可得窺神器之秘,敗則可能徹底激怒大唐,但他與鬆讚乾布都認為,在大唐剛剛接受稱臣,顧及天朝顏麵的情況下,這是唯一有可能成功的機會。
李世民的手指終於停止了敲擊。
他緩緩坐直身體,臉上不見怒容,反而露出一絲似是而非的、帶著些許感慨的笑意,目光落在噶爾·東讚域鬆身上,如同長輩看著一個提出天真要求的孩子。
“歸德王鬆讚乾布)有此慕化之心,朕心甚慰。”李世民開口了,聲音平和,甚至帶著一絲溫和,“然,噶爾大相,爾等有所不知。”
他微微前傾身體,語氣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我大唐立國,仰賴者,非獨堅船利炮,更乃聖人之道,仁義禮智信。吳王李恪在西域所用之器物,不過是為掃蕩不臣、靖安地方之臨時手段,乃‘術’也,非‘道’也。我天朝教化藩屬,首重者,當是傳授聖人之學,禮儀之法,使民知廉恥,明人倫,此方為長治久安之根本。”
他巧妙地將話題從具體的“神機”火器,轉移到了虛無縹緲的“聖人之道”上,既抬高了姿態,又回避了核心問題。
噶爾·東讚域鬆心中一驚,連忙道:“陛下聖明!天朝文化,博大精深,我吐蕃自是心向往之。然,西方蠻族,凶悍未化,隻識刀兵,不識仁義。讚普亦是憂心邊境安寧,恐蠻族侵擾,有負陛下藩籬之托,故才冒昧懇請……”
“誒——”李世民抬手打斷了他,臉上笑意不減,“歸德王多慮了。既為大唐藩屬,其疆土之安,自有朕與安西都護府為其做主。莫非……歸德王是信不過朕,信不過王師能護佑吐蕃周全?”
這話語氣依舊溫和,但其中蘊含的分量,卻讓噶爾·東讚域鬆瞬間冷汗濕透了後背!他連忙以頭觸地,連聲道:“外臣不敢!外臣萬萬不敢!讚普對陛下、對天朝忠心耿耿,絕無此意!是外臣失言,外臣失言!”
李世民滿意地點了點頭,靠回龍椅,語氣恢宏而大氣:“既然歸德王忠心可鑒,朕便賜下《禮記》、《論語》各百部,並派遣博學鴻儒十人,隨爾等返回吐蕃,宣講聖賢之道,教化民眾。待爾吐蕃上下,皆明禮儀,知廉恥,境內大治,蠻族自然賓服。屆時,又何須倚仗那些許奇巧之物?”
他用文化輸出的方式,完美地堵住了對方索要軍事技術的口子,並且占據了道德的製高點。
噶爾·東讚域鬆心中一片冰涼,知道此事已然無望,再糾纏下去,隻會自取其辱,甚至可能引來殺身之禍。他隻能強忍著失望與屈辱,叩首謝恩:“外臣……代讚普,謝陛下天恩!陛下聖德,澤被萬邦!”
看著噶爾·東讚域鬆那強裝出來的感激模樣,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冷冽的鋒芒。他豈能不知吐蕃的狼子野心?今日暫且用仁義道德將其穩住,不過是權宜之計。
他的目光似乎不經意地掃過殿下的太子和魏王,最後再次定格在噶爾·東讚域鬆身上,語氣變得深沉而意味深長:
“噶爾大相,回去轉告歸德王。”
“大唐的疆土,不容侵犯。”
“大唐的臣民,不容屠戮。”
“大唐的……東西,也不是什麼人都能覬覦的。”
“他既已稱臣,便當好自為之,謹守臣節。安西有吳王在,西陲穩如泰山。若再有不軌之心……”
李世民沒有再說下去,但那未儘之語中蘊含的凜冽殺意,讓整個大殿的溫度仿佛都驟然下降了幾分!
噶爾·東讚域鬆身體一顫,伏在地上,連大氣都不敢喘:“外臣……謹記陛下教誨!必當一字不差,回稟讚普!”
朝會就在這種表麵和諧、內裡劍拔弩張的氣氛中結束了。
噶爾·東讚域鬆帶著豐厚的“回賜”和一堆儒家經典,以及十名即將遠赴高原的鴻儒,離開了長安。表麵上看,大唐獲得了藩屬稱臣的無上榮光,但實際上,所有人都明白,吐蕃與大唐的恩怨,遠未結束,隻是轉入了更深的層麵。
退朝後,李世民獨自留在兩儀殿,看著窗外繁盛的長安景象,目光幽深。
“恪兒……”他低聲自語,“你在安西,如今真成了砥柱中流,四方矚目。連鬆讚乾布,都不得不以稱臣為幌子,來試探你的虛實,覬覦你的力量……”
“朕為你擋住了這明槍,可這背後的暗箭,朝中的風言風語,你又該如何應對?”
“這把刀,朕用得順手,卻也……愈發燙手了。”
帝心如淵,深不可測。他對李恪的感情,混雜著驕傲、倚重、忌憚與一絲不易察覺的父子之情,複雜難言。而今日吐蕃稱臣這場風波,更是將這種複雜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他沉思良久,對身旁的內侍淡淡道:“擬旨,將今日朝會之事,尤其是吐蕃請求火器被朕駁回的詳情,以密件形式,抄送安西吳王李恪。告訴他,朕……信他。”
這既是對李恪的安撫與支持,也是一種無聲的提醒和……進一步的綁定。
帝國的狂瀾,在經曆了吐蕃稱臣這場看似風光、實則暗藏驚雷的風波後,繼續向著未知的方向奔湧。而身處漩渦中心的李恪,在接到這份來自長安的密件後,又將如何落子?
安西與吐蕃,大唐與高原,下一輪的較量,已在無聲中悄然開啟。
喜歡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