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州的夏日,陽光熾烈,卻不再僅僅炙烤著黃沙與戈壁,也照耀著新墾的田壟、繁忙的作坊和琅琅讀書的學堂。李恪推行的新政,如同汩汩清泉,浸潤著這片曾經飽受戰火摧殘的土地,顯露出勃勃生機。市井之間,商旅往來,各族語言交織,雖偶有小的摩擦,但在日益完善的律法和強有力的都護府治理下,總體呈現出一派前所未有的安定與繁榮景象。
然而,在這片欣欣向榮之下,李恪卻並未有絲毫鬆懈。他深知,鬆讚乾布絕不可能坐視安西壯大,表麵的平靜往往潛藏著更大的危機。來自長安的密信,以及王德麾下暗探不斷搜集到的零碎信息,都指向高原方向正在醞釀著新的陰謀。
“王爺,”馬周將一份整理好的文書呈上,“這是近期各州府上報的輿情彙總。大部分地區民心安定,對王爺和新政稱頌有加。但……在疏勒以南,以及焉耆以西的幾個小部族中,開始出現一些不諧之音。”
李恪接過文書,快速瀏覽:“哦?具體是些什麼?”
“多是些流言蜚語。”馬周眉頭微蹙,“有的說朝廷移民屯田,實則是要霸占本地人最好的草場和水源;有的傳言常備軍中,胡兵待遇低下,隻能充當炮灰;還有的甚至私下議論,說王爺您……厚待胡商,輕視漢民,意在割據西域,並非真心為大唐經營。”
這些流言看似荒誕,卻精準地戳中了一些潛在的社會矛盾和部分人的疑慮心理。它們如同瘟疫,傳播緩慢,卻難以根除。
“來源能查到嗎?”李恪放下文書,眼神微冷。
“很難。”馬周搖頭,“流言起於市井,傳於口耳,源頭極其隱秘。我們的人追查了幾條線,最後都指向一些行蹤不定的遊商或者早已不知所蹤的流浪者。手法很老道,不像是尋常部族能策劃的。”
李恪站起身,在書房內踱步:“吐蕃學聰明了。不再搞刺殺破壞那套,轉而攻心。他們是想從內部瓦解我們,讓我們疲於應付,自亂陣腳。”
“王爺,是否要下令嚴查,遏製流言傳播?”
“堵不如疏。”李恪停下腳步,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越是嚴查,反而顯得我們心虛,更坐實了流言。我們要做的,是以事實破謠言,以透明贏信任。”
他立刻做出部署:
“第一,將朝廷關於移民屯田、常備軍編製的正式公文,以及安西都護府的相關政令,以漢文和當地主要文字,在各州、縣、重要集市張榜公布,讓所有人都清楚政策細節,杜絕揣測空間!”
“第二,組織各部落頭人、長者,分批參觀移民新村、常備軍營地和格物司的工坊,讓他們親眼看看移民是如何安置的,軍中待遇是否公平,新技術又帶來了哪些好處。眼見為實!”
“第三,在流言傳播最盛的幾個區域,由你或侯公親自帶隊,召開民眾大會,當麵解答疑慮,宣布若有土地、兵役等方麵的不公,可直接向都護府申訴,查實必究!”
“第四,”李恪看向王德,“讓你的人,改變策略。不必執著於追查流言源頭,那可能是陷阱。重點監控那些在流言傳播中異常活躍,或者與外界聯係頻繁的可疑人物,順藤摸瓜,找出他們背後的聯絡網!”
“是!”馬周與王德齊聲領命。
新的對策迅速推行。安西都護府的政務前所未有的公開透明,各種參觀活動讓許多原本心存疑慮的部族首領放下了戒心。民眾大會上,馬周引經據典,侯君集現身說法,以樸實有力的語言駁斥流言,安撫人心。雖然不能完全消除所有雜音,但有效地遏製了流言的擴散,並將大多數民眾的信任重新拉回了都護府一邊。
與此同時,王德的暗探們也取得了進展。他們放棄了對虛無縹緲源頭的追逐,轉而盯住了幾個在多個流言傳播節點都出現過的、看似不起眼的小商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嚴密監視,終於發現其中一人,每隔一段時間,便會以采購藥材為名,前往疏勒西南方向一個名為“礫石灘”的偏僻之地,與一名來自象雄羊同)部族的皮貨商人秘密接頭。
“象雄部族……”李恪看著王德呈上的報告,眼神銳利,“鬆讚乾布統一高原時,象雄並未完全心服,時有叛亂。如今,他們的人卻和傳播詆毀我流言的商人攪在一起……有意思。”
他沒有下令立即抓捕,而是命令王德:“放長線,釣大魚。嚴密監控那個皮貨商,查清他的真實身份,以及他背後的整個網絡!但要小心,對方很可能也是死士,切勿打草驚蛇。”
“明白!”
就在李恪全力應對內部暗流之時,遙遠的長安,也並非風平浪靜。
一份來自“西域熱心商賈”的密報,被悄然送至了某位禦史的案頭。密報中,“詳細”描述了吳王李恪在安西如何“專權跋扈”,軍政大事皆由其一言而決,朝廷派遣的官員形同虛設;如何“厚此薄彼”,對歸附的胡人部族首領封賞無度,對軍中漢人將領卻多有壓製;甚至“隱隱透露”,安西常備軍實際員額遠超朝廷核定之數,且裝備之精良,猶勝京師禁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份密報真真假假,虛實難辨,卻精準地撩撥著某些人敏感的神經。
很快,便有禦史在朝會上“風聞奏事”,雖未直接點名,但言語間暗指邊將權重,需加防範。太子一係的官員更是推波助瀾,暗示安西已成國中之國。
消息通過特殊渠道傳回庭州,馬周憂心忡忡:“王爺,長安那邊,果然開始借題發揮了。”
李恪卻隻是淡然一笑,仿佛早有預料:“跳梁小醜,何足道哉。父皇聖明,豈會因幾句讒言而動搖?更何況,我們行的端,坐得正。將安西四鎮近期稅賦上繳的賬目、常備軍員額核查的文書、以及朝廷派遣官員在安西任職情況的詳細名錄,整理出來,以八百裡加急,正大光明地送往長安,呈報父皇及中書門下!”
他要用無可辯駁的事實,來回擊那些陰暗的詆毀!
庭州與長安,安西與高原,兩個戰場,兩種較量,都在無聲中激烈進行。一方是陽謀與實力的碰撞,一方是陰謀與詭計的侵蝕。
李恪站在都督府的了望台上,手中把玩著一枚新鑄的“安西通寶”,錢幣在他指尖靈活翻轉,反射著夕陽的金光。
“鬆讚乾布,你費儘心機,散布流言,挑撥離間,無非是想讓我內外交困,自顧不暇。”
“可惜,你低估了大唐的底蘊,低估了安西軍民的人心,更低估了我李恪……”
他手指猛地收緊,將錢幣攥在掌心,目光如炬,望向西方那最後一抹晚霞。
“任你千般詭計,我自一力破之!”
“這無聲的戰場,我接下了!看最終,是你那見不得光的暗流能掀翻巨輪,還是我這堂堂正正之師,碾碎一切魑魅魍魎!”
帝國的狂瀾,在經曆了初期的洶湧澎湃後,已然轉入更深沉、更複雜的暗流湧動期。而掌舵的李恪,正以他日益成熟的智慧與堅韌的意誌,在這無聲的戰場上,開辟著屬於他的航道!
喜歡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