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軍情況?”
“涼州、沙州方向後續步卒正在趕來,約有一萬餘人,三日後可抵達。糧草也在調配途中。”
李恪點了點頭:“傳令蘇定方,加強斥候巡邏,嚴密監視吐蕃動向。全軍輪換休整,修複城防,補充物資。另外,以本王名義,起草捷報和請功奏疏,六百裡加急,送往長安。”
“是!”
安排完諸多事宜,書房內隻剩下李恪一人。他走到窗邊,望著窗外庭州城的夜色。一些破損的房屋還在冒著縷縷青煙,但更多的窗戶裡透出了久違的、微弱的燈火。這座城市,終究是守住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長安,想起了那道以“孝”為名將他召回的命令,想起了朝堂上的明槍暗箭,想起了東宮那張因恐懼和怨恨而扭曲的臉,也想起了……那抹水碧色的身影和那雙清澈沉靜的眼眸。
崔芷柔……不知道她在長安,是否安好?她那句“珍重”的提醒,如今想來,更是意味深長。
就在這時,一名親衛敲門而入,呈上一封密信:“王爺,長安來的,加急密件。”
李恪心中一凜,迅速拆開。信是王德留在長安的副手所寫,內容讓他剛剛鬆弛下來的心神再次繃緊!
侯君集在天牢中“畏罪自儘”!死前留下血書,喊冤不止,聲稱所有罪行皆是受吳王李恪脅迫構陷!
同時,太子李承乾因“受奸人蒙蔽”、“馭下不嚴”、“行為失檢”被下旨嚴厲申飭,閉門思過,但太子之位……暫時未動。
而朝中,開始出現一些流言,暗指吳王在安西“尾大不掉”,“挾寇自重”,甚至將此次吐蕃大舉入侵,歸咎於他此前對吐蕃的“過度刺激”!
“嗬……”李恪將密信攥緊,指節發白,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果然如此。侯君集成了棄子,太子被高高舉起,輕輕放下。而所有的臟水,又開始試圖潑到他的身上。
長安的那些人,終究是見不得他安穩,見不得他立功。
他走到書案前,鋪開紙張,提筆蘸墨,卻久久未能落下。
庭州的烽火剛剛平息,長安的暗箭已然再臨。
這帝國的狂瀾,從未真正平息。而他這根砥柱,注定要在驚濤駭浪中,承受來自四麵八方的衝擊。
他深吸一口氣,眼中重新燃起堅定不屈的火焰。
無論前方是明槍還是暗箭,是沙場還是朝堂,他都將一一接下!
這筆,終究要落下去。這盤棋,還遠未到終局。
他低頭,開始奮筆疾書,不僅要向父皇陳述戰況,更要為他自己,為安西浴血奮戰的將士,爭一個應有的公道!
夜色深沉,庭州都督府的書房內,燭火再次亮至天明。
喜歡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請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